摘要: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排水系统是其他工程设施得以正常使用的前提,排水系统的使用效果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本文分析了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旨在发挥给排水管道原有功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设计;质量通病
1雨水管道改进
1.1雨水管道出水口
城市内的雨水大多通过管道就近自流排入河道,但一些城市由于受地形的限制,管道的出水口多采用淹没式,即出水口低于水体水位。由于出水口处多不设闸门,导致雨水管道下游河水回灌。另外,由于受水体水位顶托,使管道内水流速度减小,管道排水能力降低,导致汛期时城区低洼地段长时间积水,影响车辆通行和市民出行不便。
1.2雨水管道之间的连通
由于雨水管道各系统的集水时间、汇水面积均不相同,因而高峰流量不会同时发生,各系统的排水能力也就各不相同了。城市内的雨水管道往往建为几个各自独立的排水系统来排除雨水,各系统之间互不连通。为了充分发挥各个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减少地面积水时间,应采取在相邻两个系统之间的适当地点设置连通管,将雨水管道建成环状管网,以达到相互调节水量改善排水状况。
1.3雨水管道与污水管道的连通
雨水管道一般埋设较浅,而污水管道埋设则较深,雨水可通过连通管流入污水管强行排走。若雨水管道内常年存在河水顶托时不适合采用此方法。在连通雨水管道与污水管道时应注意连通管的埋深满足最小覆盖土厚。为防止污水回流,必要时设置闸槽。这样可最大限度地排除汛期雨水,减少地面积水。
2污水管道改进
2.1在污水管线出口设格栅
污水中纤维、塑料和漂浮物等大量存在,给管道的清掏和疏通维护作业带来了很大困难。尤其是抽升泵站的格栅间,每天都会拦截到大量的漂浮物。甚至一些漂浮物通过格栅进入泵房,经常造成水泵叶轮堵塞、磨损损坏现象。尽管格栅栅条的间距一再缩小,却仍有大量漂浮物进入致使产生堵塞。在些建议住宅小区或庭院的污水管道入口处设置简易拦污格栅,定期进行清理、清掏,从源头上控制漂浮物进入市政管网,以减轻市政管网维护管理的工作量。
2.2在检查井井底设置沉淀池
污水中的沉积物在管道内水流速度慢、水流量小时会发生沉淀,造成管道淤积堵塞、通水不畅,而管道的疏通工作又费时费力。针对传统的检查井做法,建议将其井底改为沉淀式,井底下沉30-50厘米。这样污水中的沉积物多数会沉积在检查井中,不至于流入下游管段。定期清掏检查井的沉积物可减少管道维护作业的工作量。
2.3在检查井内设置闸槽
污水干管中的流量和流速均较大,有的检查井内的水位较高,管道维护作业或户线污水管接头时,需要将管道内的水位降低或断流。为了方便维护作业,建议在污水干管的管道交汇处检查井、转弯处检查井直线段的每隔一定距离的检查井内根据需要设置闸槽,通过闸槽的开闭控制水流,便于维护作业。
2.4污水管道内的水深问题
泵站按最高控制水位抽升是保证管道内设计水深的关键。保证管道内设计水深的方法靠抽升泵的抽升最高控制水位,也就是充满度水位。现实生活中,多数地区污水泵站的抽升考虑到减少水泵的起启次数、节约电费或是人为因素等,并不开启足够数量的水泵,不按最高控制水位抽升,导致整个管网处于满水状态,超过了设计充满度,甚至有的检查井内的水位接近路面。
一方面,由于检查井内水位较高,也使得户线支管接头施工无法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使管道内的流速减小,管道内容易淤积堵塞。第三,由于集水池内水位超过了设计最高水位,使格栅起不到拦污的作用,大量的漂浮物涌入泵房造成水泵叶轮堵塞、磨损损坏。如果抽升及时则可减轻维护作业量反之则要增加,甚至造成人力、物力、财力浪费。
2.5 关于污水排放总量与污水处理率问题
受历史、资金、政策的影响,仍有大量的未经处理的污水要直排水体,造成水污染。目前城市的污水处理率还达不到100%。污水处理率是考核各级政府对水环境污染治理的一基重要指标。确定污水处理率不仅要考虑污水收集率的问题,而且污水排水放总量难以统计,一般是采用给水量乘以系数来确定,因此污水处理率是一个较难作出准确统计的数据。另一方面,由于城市规划污水管网可能延伸不到某些偏远郊区,不是所有的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污水都能收集到污水管网,所以,污水处理率应当以污水管网能服务到的区域的排水总量来计算而不是按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污水排放总量。
有待解决的问题:1、重要解决污水排放总量中在污水处理率范围以外、尚未得到处理的污水集中排放与污染水体问题。2、加快污水管网的建设步伐,做好雨水、污水分流改造以及污水截流工作,使污水均能收集进入管网。3、可在城市河道水体或污水处理厂出水品的下游集中设置排放口,利用流动的河水对其进行稀释,利用水体的自净作用降低污染浓度。
3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常见问题的防治
3.1管道位置偏移或积水
因测量差错,施工走样和意外的避让原有构筑物,在平面上产生位置偏移,立面上产生积水甚至倒坡现象。防止测量和施工造成的危害措施主要有:
3.1.1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接桩复测与保护。
3.1.2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样桩进行,沟槽和平基要做好轴线和纵坡测量验收。
3.1.3施工放样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按照埋置深度和设计要求以及有美规定放样,且必须进行复测检验其误差符合要求后才能交付施工。
3.2管道渗漏水,闭水试验不合格
因基础不均匀下沉,管材及其接口施工质量差、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均可产生漏水现象。
3.2.1管道基础条件不良将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一般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预防措施是: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应进行换土改良处治,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
3.2.2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应采取有救措施做好抗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确保干槽开挖,必要时可在槽坑底预留20cm厚土层,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封闭。
3.2.3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除松软土层后和超挖部分用砂或碎石等稳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实。
4 总结
给排水工程是市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道路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着技术、安全、经济性原则,在实践中力求创新,寻找最佳的给排设计方案,适应现建设发展的新要求。努力、细致、全方位的考虑问题确保做好给排水工程。
参考文献:
[1]住宅工程给排水管道问题的技术防治[J].邸文利.黑龙江科学.2014(04)
[2]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策略分析[J].段勇.居舍.2018(08)
[3]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讨[J].邱承新.科技经济导刊.2018(20)
[4]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熊助能.居舍.2018(25)
论文作者:张春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管道论文; 污水论文; 雨水论文; 水位论文; 管网论文; 给排水论文; 污水处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