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老虎”-智利_拉美国家论文

“拉丁美洲老虎”-智利_拉美国家论文

“一只拉美虎”——智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智利论文,一只论文,拉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智利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势头,各项经济指标普遍看好,被认为是拉美地区经济最成熟的国家。今年,智利又成功地避免了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冲击,被称为是拉美投资风险最小的国家。一些国家纷纷效法“智利模式”。美洲银行将智利看作拉美的样版,德国报刊称其为“一只拉美虎”。

智利经济确实有值得夸耀之处。自1984年以来,它已保持了12年持续增长的良好纪录。在此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8%, 通胀率从23%降至8%,失业率由18.5%降至5.5%,国内储蓄率从11.3%增至25%,固定投资率由13.6%升至27%,外国直接投资额由1.5 亿美元跃至40亿美元,出口额从36.5亿美元升至120亿美元。 预计今年智利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6.5—7%,在拉美居领先地位。智利经济在拉美一枝独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政治稳定为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内外环境。无论是70年代中期的皮诺切特军人政权还是目前执政的弗雷文人政府,长期以来智利执政党和反对派在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上一直没有大的分歧,这对保持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政府的国际声誉至关重要。90年代以来,由于智利政局稳定,它在历次国际投资风险和竞争力排行榜上一直领先于其他拉美国家。

二、进行贸易制度改革,出口保持旺盛的活力。1974 —1979 年和1985—1991年,智利两次进行贸易体制改革。通过单方面降低关税的办法,使其关税水平始终低于其他拉美国家。1983年以来,为了实现促进出口战略,在兑换政策、进口政策、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4 个基本方面都采取了向出口倾斜的方针。经过20多年的努力,智利已从铜的单一出口(约占出口总额的80%)发展为铜、水果、木材、纸浆、鱼粉、鲑鱼、计算机和软件等多样化的出口。出口市场也实现了欧、 亚、 美各占1/3的多元平衡, 彻底改变了过去只出口铜和过份依赖美国市场的贸易旧格局。所以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智利出口始终旺盛不衰。出口平均年增长率1974~1981年为7.1%,1981~1989年为8.5%,1989~1995年又跃至10.9%,有力地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三、吸引外资和鼓励国内储蓄政策保证了经济增长的资金需求。智利1974年颁布了外资法,1985年又颁行中央银行国际兑换准则,从外资政策和外债资本化两个方面,确保外资与本国资本享有同等待遇,并将绝大部分外资吸引在有出口优势的生产部门。90年代以来,智利又采取了印花税、税票和征收短期资本进入税等项措施,遏止了国外短期投机资本的进入和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干扰破坏作用。1981年开始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施15年来发挥了稳定社会和积累国内资金的双重作用,使国内储蓄率翻了一番多,达到26.5%,已接近东亚水平(32 %)。 截至1994年退休养老基金总额已达223.32亿美元。这不仅彻底改变了投资依赖外部的拉美通病,而且又可向邻国输出资本,开始了资本国际化进程。

四、政府廉洁,工作有效。腐败是拉美国家政界的一个“常见病”,“多发病”。相对而言,智利政府却比较廉洁。20多年来,政府多次大幅度削减公共开支,主张开源节流,少花钱,多办事。现政府还要求财政赤字增长率不得超过经济增长率。经过长期努力,1994年终于将财政赤字降至不足-1.5%,通胀率降到8.9%,为34年来的最低水平。智利经济界有一个共识:年通胀率超过1位数,即属于不正常状态, 就会影响中、 低收入群众的生活。 因此历届智利政府均把将通胀率控制在10%以下做为一项重要目标。

另外,智利重视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开展经济外交,为对外贸易开路。智利没有天然贸易伙伴,政府在选择贸易对象时反而更加自由和主动。当80年代拉美因陷入外债危机而经济不振时,智利政府巧妙地利用“季节差”,把主要出口市场选在欧美发达国家;9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衰退,新保护主义抬头时,它又把眼光转向亚太和拉美这些相对发展较快的地区。近两年,弗雷政府将经济国际化置于外交政策的首位,总统频频出访,且常有大批企业家随行,形成政治家开路、企业家落实的高效节奏。去年11月智利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成为继墨西哥之后第2 个拉美成员国;今年5月,又和美国、 加拿大及墨西哥谈判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问题,同时与南方共同市场和欧洲联盟关于自由贸易的谈判也在加紧进行。形成了一国对三方待价而沽的有利局面。

标签:;  ;  ;  ;  ;  

“拉丁美洲老虎”-智利_拉美国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