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荔鸿混凝土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800
摘要:在建筑工程质量的诸多影响因素中,水泥质量是主要因素。因此,为确保水泥质量,需对相应的水泥检测工作进行开展,以对水泥的质量进行明确,以免质量不达标水泥进入到建筑工程施工中。而对水泥检测工作进行开展时,需注重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并积极对提升水泥检验质量的措施进行探寻,以确保水泥检测的准确性、可靠性,从而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一定保障。
关键词:水泥检测;影响因素;质量检测
水泥作为现代建筑的三大基础材料之一,在当下的建筑使用中用量大、范围广,常作用于胶凝材料与骨料等增强材料一同制作成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以及目前防范使用的预应力混泥土构件,这边决定水泥的质量优劣将直接影响建筑的质量好坏,所以,我们必须要严格控制检测规范,找出影响水泥检测的问题以及控制措施,不断提升检测单位的权威性、专业性以及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我国的水泥建筑不断提高品质,保障工程的质量与人员的财产安全。
1影响水泥检测的因素
1.1水泥强度测中影响其结果的因素
1.1.1 计量器具设备的因素
称量天平的精度为±1g,加水器精度±1ml,如检验用天平和加水器的精度不够,会使水泥用量和加水量不准确,必然影响水泥强度检验结果。试验表明,加水量波动1%,抗压强度相应波动2%左右。
1.1.2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搅拌时间一般为低速30±1s,再低速30±1s,同时自动加砂开始(30±1s 内全部加完),高速30±1s,停90±1s,高速60±1s。搅拌时间不足时强度偏低,超时时则强度偏高;叶片与锅壁、锅底之间的间隙标准要求为3±1mm。若不达标,则水泥强度相差甚远。当间隙大于4mm 时,在加砂前锅底的水泥不能全部搅起来,加砂后锅底仍有未搅起的料,导致水泥胶砂搅拌不匀,使得强度偏低。当间隙小于2mm 时,强度会偏高,且在搅拌过程中叶片容易与锅底、锅壁产生摩擦而被磨损。
1.2影响水泥安定性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
1.2.1水泥自身因素检测
过程中,熟料中的游离钙的含量与存在的具体形态对水泥安定性指标有直接影响。经相关试验分析表明,在同等环境下,每消解水泥当中1%的游离钙与熟料中的游离钙总含量呈非线性的关系,会随着水泥中钙含量的增加而延长。同时,检测的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水泥游离钙的消解有直接影响。经试验分析,每消解1%的游离钙需要0.32%,使得试验环境湿度达到1.5%以上,检测得到的安定性结果才能达到对应标准。
1.2.2检测设备的精确度
以检测过程中使用的雷氏夹为例,其精确程度直接影响到安定性检测的准确度。因此,在检测设备的检测过程中,要求雷氏夹达到对应的要求。其校验周期通常不能过长,应在每次使用之前对之进行校验。检测过程中,盖在雷氏夹上的玻璃,质量规定为75~85g。若质量过大,会使得雷氏夹的膨胀值过低;若质量过小,将使得雷氏夹中的水泥净浆流失,造成养护过程中雷氏夹膨胀值失真、沸煮过程中膨胀减小等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提升水泥检验质量的建议
2.1对检测环境进行优化
在水泥检测中,环境可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因此需注重检测环境的优化。①对检测室中的温度、湿度进行合理控制,不可单一通过控制器显示的数值来对温度、湿度进行控制,应该以标定干温湿度计对温度进行测量。对于养护箱、成型室、养护水池等处的温度计,应该定期实施标定,确保温湿度控制的准确性、及时性。②对于水泥胶砂试件的养护,需对专用塑料养护箱进行应用,确保养护条件能够一直保持一致。③养护箱的隔板、架子应该始终保持水平,使需进行检测的水泥试件可以始终保持在水平的状态中,以对因变形、流浆等导致的检验结果误差进行避免。另外,对于不同项目的检测,需对检测环境的温度、湿度进行控制。比如,在水泥制样成型工作中,需控制实验室温度为(20.0±2.0)℃,确保湿度不<50.0%,对试体实施养护的箱子温度应该在(20.0±1.0)℃之间,湿度应该不<90.0%,对试体实施养护的水池,水体温度应该在(20.0±1.0)℃之间。
2.2强化设备运维工作
①规范对设备、仪器进行安装,每次对设备进行使用前,都应该实施相应的检查与调整,并将对设备进行检定、校准的计划表作出,严格送检、校准,确保设备的性能。比如,对振实台进行安装时,需严格依照设备说明,以钢筋混凝土实施制作。②对于检测仪器的量值,应该确保其与国建计量基准值相符合,或者将误差控制在国家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若溯源没有标准,则应该对验证、对比工作进行开展,确保量值的可靠性。比如,对P?C32.5的水泥展开抗压强度方面的检测时,需对试件进行破坏,需控制最大荷载为50~65kN。由此,需对压力试验机的量程实施控制,使其为100kN,实施加荷时,需控制速率为每秒(2400±200)N,并保证均匀的速率,直至破坏工作完成。③设备运行过程中,需将观测工作做好,以确保仪器的规范运行。比如,对水泥实施抗折检验时,需对仪器进行动态调整,确保试件进行破坏时,杠杆的位置刚好在平衡位置处或附件。对此,需要检测人员对设备的操作方法有熟练的掌握。④完成设备的使用后,需进行相应的维护工作,以使设备性能得到保障。比如,实验筛进行了一定时间的使用后,筛孔会有破损出现,需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此外,实施检测操作时,需确保设备操作的规范性。例如,对行星搅拌机实施操作时,应该先慢后快,停止时,快速进行搅拌,且搅拌时搅拌叶、锅底、锅壁需相距2~4mm,距离过大则会使搅拌不均匀出现,过小又会对样本造成破坏。
2.3构建高素质检验团队
在水泥检测中,需注重高素质团队的构建,对于实施抽样、检验操作的人员,需确保其有岗位资格证,并对岗位资格证的范围、有效期限进行检查,确保其专业性。另外,对于其他检验人员,需定期展开培训,使其检验水平、操作技术提升。同时,还应该对相关检验人员实施责任意识、岗位意识方面的教育,使其能够以高度的责任感参与到检验工作中,确保检验工作的规范性。例如,对于水泥取样工作,同一批次水泥需分别进行取样,并将标记做好,避免混淆。同时,取样的数量应该在24kg及以上,对于每一批次的水泥,都应该进行抽样。
检验人员开展检验工作时,需对实验现象、结果进行准确的观察,若有错误出现,及时以“杠改”的方法实施修整,即于原始数据的周围填写正确结果,并将签字工作做好,且检验工作只能由检测记录人员进行。对检测报告进行填写时,应该以清晰的语言对准确的数据进行表述,使报告相符于委托人要求。另外,对水泥实施检测时,往往需对不确定度评定工作进行开展,此时,需注重数据模型、来源的分析、评定、计算等进行考虑,使不确定度更为准确、合理。
结束语
建筑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不断扩大其市场范围,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加对水泥施工材料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水泥作为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施工原材料,其质量水平的高低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实际施工作业中,对水泥检测的干扰因素较多,影响了水泥检测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郭欢,孙武强.水泥检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质量检测分析[J].江西建材,2016,01:281.
[2]康荣木.水泥检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质量检测分析[J].江西建材,2016,14:266+273.
[3]余少波.水泥检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质量检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6:192-193.
[4]陈志云.水泥检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质量检测[J].江西建材,2016,16:275.
论文作者:翟志洪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9
标签:水泥论文; 因素论文; 质量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过程中论文; 湿度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