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能表计量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论文_王海巍,单增礼,陈晓芳

智能电能表计量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论文_王海巍,单增礼,陈晓芳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30021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用电水平也在逐年增加,在供电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用电用户使用电力情况的信息收集。将智能电能表应用到信息收集过程中,不仅优化了供电企业电能计量工作,还防止了用电用户出现电费拖欠等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智能电能表;计量故障;处理措施

引言

现在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力资源了,电力起着愈加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智能电能表出现故障问题,会给用户用电情况的显示、数据信息采集等带来直接影响,因此,对智能电能表计量故障有比较深入的分析,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处理这些故障,则能保证电能使用情况的准确获取。

1智能电能表计量故障原因分析

1.1电池欠压原因

通常情况下,3.6V锂电池是智能电能表最常使用的一种电池,它的优势在于化学特性极具特殊性,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周期,能够完全达到智能电能表表计的使用需求。但是3.6V锂电池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是由于电池欠压在实际使用中导致表计产生故障,并过快消耗电池电量。产生电池欠压的因素有三点,第一是每批电池在生产时都不能保证质量的统一有效性,导致使用时出现输出电压不足的现象;第二是电池钝化的产生,由于使用环境干燥度欠缺等其它原因,使氧化钝化现象在电极表面扩大,继而增加电阻,最终电池的输出电压下降;第三是表计的电能是由电池自身提供,如果出现外部交流电停电,就会使电池消耗速度增加,继而出现欠压的情况。

1.2电能智能表的时钟异常原因

智能电能表中的实时时钟保证了智能电能表读数的精确度。实时时钟的英文缩写为RTC,RTC就是集成电路,即时钟芯片。在日常生活中,实时时钟的应用非常广泛,实时时钟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准确的实时时间,为各种电子设备提供了准确的时间基准。当前,实时时钟芯片一般使用的是晶体振荡器,这种材料构成的时钟源精度较高。在智能电能表中就应用了这种实时时钟,实时时钟在智能电能表的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旦实时时钟的运行发生问题,就会导致智能电能表的计量过程发生故障。造成实时时钟出现故障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实时时钟中的组件出现问题,比如三极管发生了“零点漂移”的问题;第二种,在电路板中如果发生欠压的问题就会导致智能电能表计量过程发生故障;第三种,在智能电能表使用过程中,还有可能受到信号强弱的影响,如果在信号比较弱的环境中使用,就会导致时钟差不能进行正常的校正,这就会导致智能电能表的计量过程出现故障。

1.3接线头烧毁原因

目前,我国居民使用的智能电能表为5A的核定电流,其最大负载电流一般是60A,而农村地区经常会出现接线头烧毁的情况,这说明电能表导线因为过热情况,继而出现高温异常的问题,最终引起接线端子出现变形烧毁情况。所以,通常情况下,产生接线头烧毁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农村用户出现负荷电量过大,并在用电高峰期集中使用一些家用电器,如空调和热水器等;其次是,安装表计时接入线螺丝没有和铜线有效接触,导致本身电阻阻值加大;最后是,一些用户私自将原本的熔丝替换成铜丝,致使电流流通出现问题,最终导致进线电流不能保证在正常范围内,继而出现接线头的烧毁。

2智能电能表计量故障的处理措施

2.1加强控制,严禁劣质电能表流入市场

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对智能电能表计量问题,应加强重视和控制,严禁劣质电能表流入市场,才能提高智能电能表的整体质量。一般情况下,电能表的销售是由经销商来负责,厂家只是负责生产电能表,而经销商很多都不是专业的计量装置工作人员,从而无法保证智能电能表的质量。所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智能电能表的认识,让他们对智能表的功能、结构等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帮助用户选择最合适的型号,以避免智能电能表计量出现不准确、不可靠等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在进行智能电能表安装时,需要加强环境控制,严禁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环境中使用,并设立安装智能电能表防潮放热装置,才能避免外界因素给计量准确性带来较大干扰。

2.2保证电能表各软硬件设计的可靠度

根据相关资料的内容来看,在智能电能表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内置继电器误动作的问题,也可能因为电压不稳定、触点不灵敏等引起不可靠动作。因此,为了避免此种故障出现,需要对继电器的误动作和不可靠动作进行预控。在实践过程中,应该注意各元件和软硬件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比如,在设计中应该包含相应的检测机制,还应对不动作机制有所设计。与此同时,智能电能表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因为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如碰撞、雨水天气等,导致继电器的触点不灵敏,最早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如果是继电器接触不良,就会影响智能电能表的计量功能,导致计量的精准度下降。所以,针对这种情况,相关设计人员在智能电能表的检测和安装上,应设计上用电不动作机制,就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由此可见,无论是运输、使用智能电能表,还是对其进行安装,都需要注重各种硬件、软件在设计时的可靠性,才能降低故障发生率。

2.3加强检测,科学进行电能表的校验

在日常的电力维护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智能电能表加强检测,才能保证其计量可靠性、准确性。例如:对智能电能表进行定期检查时,如果存在检定结果超出允许误差范围的问题,则需要对其立即修理和更换,如校准相关零件、元件,并且校准的结果如果是接近临界值的情况,则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调试,以确保误差处于最小范围。一般在拆除智能电能表以后,工作人员必须根据其装配流程进行操作,才能有效避免电能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另外,如果用户对电能表使用过程中的准确性存在质疑,则需要联系相关负责人进行校验,并有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拆卸、安装等,才能在使用现代化校验设备、仪器进行操作的基础上,保证其计量可靠性。

2.4优化电能表计量芯片

首先,应该保证压敏的峰值电流8000A以上,还要保证它的安全。此外,控制应尽可能控制压敏电阻的成本,以保持合理的范围;其次,压敏电阻引线的设计要合理,压敏电阻引线应保持在与信号线一定距离,并应与信号线的直接关系,可以不平行,只为了一个垂直关系维护以防止电流攻击潮。第三、电路板布线科学,在电路板布线,把第一个芯片的功能,充分考虑其电磁辐射面,是否承受辐射的能力;其次是模拟信号考虑模拟信号的功能是非常关键的,只有模拟信号的功能是正常的,为了保护测量芯片的功能,电路板必须科学布线,做到隔离敏感区,这样才能保持芯片的测量功能,同时也保证了其安全性。

3结语

智能电能表计量方面的故障有很多种,而其产生原因各不一样,如安装流程、电池质量、运用环境等,需要工作人员加强重视,才能避免智能电能表计量准确性受到影响。同时,严格进行智能电能表的校准,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降低智能电能表计量故障发生率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雪莲.浅谈智能电能表中继电器的故障及解决方案[J].通讯世界,2016,02:180-181.

[2]傅伟栋.智能电能表计量故障分析和解决方法[J].农村电工,2016,09:42-43.

[3]王文静.智能电能表的现场运行管理策略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4(11):23~27.

作者介绍:

王海巍(1986.11.21),性别:女;籍贯:河北;民族:汉;学历:研究生、硕士;职称:中级工程师;职务:技术员;研究方向:电能计量

单增礼(1988.3.16),性别:男;籍贯:天津;民族:汉;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工程师;职务:计量专业技术员;研究方向:电能计量

陈晓芳(1988.10.19),性别:女;籍贯:贵州;民族:汉;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职务:计量专业技术员;研究方向:电能计量

论文作者:王海巍,单增礼,陈晓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0

标签:;  ;  ;  ;  ;  ;  ;  ;  

智能电能表计量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论文_王海巍,单增礼,陈晓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