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毕业生就业优势对我们的启示_大学专业论文

香港大学毕业生就业优势对我们的启示_大学专业论文

香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优势对我们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高校毕业生论文,启示论文,优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香港是高等教育高度发达的地区,每年都有大批的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然而,香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极高,且大都能找到较合适的工作,基本上没有“毕业即失业”现象。例如,香港中文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中,80%以上的人在两个月之内就正式就业。中文大学学生事务处就业辅导组的调查表明,这些毕业生对自己的职务相当满意的占一半以上,大致满意的占三分之一以上。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亚洲不少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毕业生都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问题,他们或是要等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被聘任雇用,或是找不到与自己的志趣相一致的工作。由于面临失业威胁,许多大学毕业生只好流向海外,到国外求职谋生,造成人才外流问题香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优势,已引起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各国的瞩目。

考察香港发展高等教育的历程,我们可以认为香港高校毕业生之所以具有就业优势,主要是因为:

第一,香港政府坚持面向经济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发展高等教育。这主要表现在,力求使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与香港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保持同步。香港政府一般不超前发展高等教育,更不盲目发展高等教育,而是根据各部门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作出人才预测,严格控制大学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避免人才的流失。此外,香港各高校所开设的专业、课程等都是服从于社会、服务于经济的。高校为社会服务、大学向社会开放,这是香港各所院校的共同发展方向。就连深受传统影响的香港大学,也已走出象牙之塔,打开校门走上社会。例如,六十年代以后,香港工业规模不断扩大,新兴工业也不断兴起,且开始向高质化、高产值方向发展。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更新技术、提高人员的素质等问题,就越来越显得迫切了。在这种形势下,香港大学和中文大学适应社会的需要,自六十年代以来,不断调整和改革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增加理工科专业的比例,扩大理工科教育的份量,主动配合和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香港大学在原有理学院的基础上,增设了工学院和建筑学院,同时开设了工业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学、建筑学和木学等专业。中文大学建立后,也应香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相继开设了电子计算机、电子学、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化学、生物学等理工科专业及电脑等有关研究、服务中心。另外,香港还先后建立了香港理工学院和城市理工学院,以满足香港工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第二,根据香港社会的特点,重点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香港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经济国际化。香港企业的技术和设备主要是靠引进的。这样,如果不培养大批的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不断消化、开发新的应用技术和改善企业管理,香港经济就不可能迅速发展。香港高等教育正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这一特点,大力发展应用学科,培养各种应用型人才。据统计资料,香港两所大学(即中文大学与香港大学)和理工学院所设的130多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学系中, 属应用性专业近百个,其中两所大学的应用性专业约占该校所设本科专业的65%左右,两所理工学院(即香港理工学院和香港城市理工学院)所设的专业、学系,则基本上都属于应用性的。此外,在树仁学院、浸会学院和岭南学院三所学院的近40个专业中,应用性专业也占绝大部分。近十年来,两所大学、两所理工学院,共培养了全日制大专毕业生6 万多人,其中应用专业毕业生占70%以上。

此外,还培养了20多万部分时间制和兼读制毕业或结业的应用专业人才。由于香港高校所培养的大都是应用型人才,而香港社会又急需这种规格的毕业生,高校学生毕业后当然也就不存在找工作难的问题。

第三,香港各高校的学生事务处关心学生的就业问题,重视就职指导,为毕业生的就业做了大量工作。香港高校一般较重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各校学生事务处一般总是主动地向社会各部门推荐、介绍本校的毕业生,经常与用人单位联系,使用人单位重视本校所培养的人才,同时,学生事务处还经常地、及时地掌握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数量,有的院校还把基本资料输入计算机,以供经常查阅。此外,学生事务处还经常向学生介绍谋职的技巧,介绍可供求职的工厂企业、商业部门、政府机关和教育单位对专门人才的需求情况。有关人士认为,香港高校毕业生之所以能较快地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与学校学生事务处的各种努力密不可分。

当然,香港高校毕业生之所以有就业优势,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例如,香港经济的持续繁荣,社会各行各业的不断发展,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还有,香港政府在就业政策上的排外性,也大大减少了当地高校毕业生的竞争对手。

香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优势说明,要使高校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设置合理的高等学校专业结构,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我国的高校毕业生虽由国家统一分配,但许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是学非所用,并且有许多毕业生不能胜任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据调查,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几个月之内能胜任工作的只有10%,能在一年内胜任工作的只占13%,在1——2年内才能胜任工作的却占72%,还有一些长期不能胜任工作。之所以会这样,除了别的原因外,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学校期间缺乏就业指导。许多大学生的报考、升学志愿是由老师、父母包办的,他们入大学后所学专业与自己的兴趣往往不一致,本人也不了解专业范围内的更多问题,加之各学校普遍缺乏系统的专业、职业走向介绍和就业指导教育,学生对专业的课程设置、毕业去向、职业的作用和地位不明不白,对未来要从事的职业的性质及其需要的知识、技能等缺乏必要的了解,就业准备不足。此外,我国高校分配执行“统包统配”制度,学生服从学校分配,不能自己选择职业,不能安排自己的去向,也就用不着为选择职业和毕业去向担忧。学校一般只是在毕业前夕进行服从分配教育,没有就职指导教育。近几年来,虽然有些大学改革分配制度,实行“双向选择”、“供需见面”,但由于高等学校没有一整套就业指导制度,供需双方接触太迟,人才规格已经培养出来了,只能让用人单位挑选。“双向选择”实际上也是单向选择,再加上学生很少接触社会实际,对毕业后的出路不明确,且缺乏就业方面的具体指导,因此,造成了有些专业人才供不应求,有些则供过于求的状况。不少毕业生就业后,也不能很快适应所从事的工作,需要相当长的一段“适应期”。要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做好人才预测工作。有关部门应按照我国各地区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采用客观和微观相对应的人才规划、预测方法,规划、测算出主要经济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人才的需求量,并以此布置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第二、建立合理的高等学校专业结构。高等学校的专业结构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的发展方向,专门人才的培养品种,关系到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和学校的科研方向,也关系到学校的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它对专门人才的合理使用,对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重大影响。香港高等学校毕业生之所以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就是因为它的学校专业结构符合社会的需要,因此,建立我国合理的高等学校专业结构,是保证高等学校毕业生顺利就业、保证高等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的品种和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

第三、结合专业课程,进行就业指导教育。高等学校在所开设专业课程中,教师应讲明各门课程在本专业中的作用与地位,使学生理解开设该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校也可开设“专业就职指导”、“专业导论”等课程,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历史、现状和前景,课程设置和毕业生去向,使学生在就职前有充分的就业思想准备。

第四、学校应建立就业指导部(或就业指导办公室)。我们应学习香港和外国高校的做法,在学校建立就业指导机构,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学校就业指导部(或办公室)的职能包括:帮助学生了解各专业的毕业去向和分配原则:向学生报道适合于他们职业的有关情况: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选择职业;报道历届毕业生的工作、生活和科研;将全国各地各部门、各企业所需人才的信息公布、陈列出来;邀请历届毕业生回校向学生交流就业体会;安排用人单位与学生见面、座谈;组织学生到各用人单位参观、访问,对学生进行就业的心理训练,等等。

标签:;  ;  ;  ;  

香港大学毕业生就业优势对我们的启示_大学专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