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的研究论文_易宇湘

易宇湘

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 精神科 湖南湘潭 421000

摘要:目的 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施以护理干预的调查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经过随机选择200 例脑卒中患者。100 例为对照组,100 例为为研究组进行护理干预。于入院就诊时和住院期间、复诊、随访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了对脑卒中焦虑抑郁中存在心境程度差、生活兴趣差,消极悲观、精力丧失、自我评价程度、身体医学检查指标六方面评估分析调查。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SAS,SDS评分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SAS,SDS评分显示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心梗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脑卒中;焦虑;抑郁情绪;护理干预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高发性疾病,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对疾病发生、生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脑卒中病程长,需坚持长期服药,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这种负面情绪诱发脑卒中患者临床症状。我们通过对100 例患者进行。行为干预、放松训练、环境干预、心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 年6 月至2011 年6 月共收集脑卒中200 例,男122 例。女82 例。年龄42~82 岁。入组标准,脑梗死49 例。脑出血51 例,200 例均有头颅CT或者MRI等检查确诊。都进行了相应药物治疗。

1.2 分组

随机分成对照组100 例和研究组100 例两组。对照组100 例,男60 例,女40 例;年龄42~80 岁,平均56 岁;病程1 天~30 年;研究组100 例,男60 例,女40 例;年龄43~82 岁,平均57 岁;病程5天~30 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职业、SAS、SDS评分,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

1.2.1 对照组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护理,护理研究组给予心理干预、放松训练、环境干预、心理干预、行为干预。由有经验的爱岗敬业护师运用温暖的语言,优雅的举致,良好的沟通技巧,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技能对患者给预精心照护。具体内容有组织患者用家属学习脑卒中疾病相关知识,戒烟戒酒,禁暴饮暴食,低脂低胆固醇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放松训练,合理休息,合理运动。根据病情制定不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做保健操、听音乐、唱歌、看书、下棋,使患者心情舒畅,避免紧张情绪的加重患者症状。病房整洁有序,病区景色优雅别致,鸟语花香,让人舒心温馨。针对病人不同焦虑抑郁程度根据客观收集资料给予了分型,并进行了不同健康宣教。恐惧无助型给予亲切的交谈,了解患者需求,解释疾病可治,个人心情及用药治疗护理配合对疾病好转重要性,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兴趣的缺乏型多与其交谈,从生活学习工作爱好兴趣入手取得患者进一步信任,再谈及重视治疗,重视疾病的预放,相信科学。病友之间冷淡型邀请有经验、语言表达力较好、身体烣复比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教,充分发挥患者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交流治病中的经验,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家庭单位社区无助型争取家属、社区、单位理解帮助支持,多做调解工作力争家属细心温心关怀照顾,单位上级同事探视,社区干部邻里热心帮助。

1.2.2 评价方法

对照组和护理组分别对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六个方面细化评估:心境程度、丧失兴趣、消极辈观、精力丧失、自我身心健康评价、身体生物学症状。

1.2.3 统计方法

SAS、SDS评分以-X±S表示,用T检验全部结果均以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表1显示,首次评定SAS 和SDS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两组焦虑与抑郁程度有可比性。护理干预5 周后的再次评定结果显示,两组SAS、SDS 评分均下降,SAS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心理干预能明显地缓解脑卒中患者伴随的焦虑、抑郁症状。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心身性的疾病,其发生发展与治疗和护理干预密切相关。专家指出,在脑卒中的发病诱因中,其心理行为危害因素可能比生物的危害更大。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生率高的疾病,患者极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要做好护理干预工作,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让患者早是回归社会,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造就一支爱岗敬业、技术知识服务能力过硬队伍。以热情的服务,温馨的语言,富丰知识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好健康宣教工作,从饮食起居、服药、运动、身心愉悦、到疾病发生、转归等各方面进行知识宣教。让脑卒中患者认识疾病,重视疾病,提高他们的生活信念,治疗信心,热爱生活,情绪稳定愉快,尽早回归到家庭社会中去。总之护理干预可针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不同压力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综合干预,消除患者的心理问题,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再卒中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晓红.中美临床心理护理模式的比较与思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6).

论文作者:易宇湘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6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的研究论文_易宇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