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设计_隐性课程论文

试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隐性论文,德育论文,试论论文,课程设计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校德育研究一直为高等教育所重视,这是因为高校德育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所在。当前我们所讲的德育一般是指广义的德育,即思想品德,包含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随着我国德育改革的发展和德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德育研究者又开始重视德育课程问题的研究。“所谓德育课程是指具有育德性质和功能且对受教育思想品德发展有影响作用的教育因素”。[1](P157)也就是说,德育课程必须对学生有着培养德性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它既要使受教育者掌握内在性道德观念,达到应有的道德理论概括水平,又能把道德知识内化成自己的道德观念,使之成为道德评价标准,并自觉地指导自己的言行。当前,某些课程从形式上看是德育课程,但它们只是传授了某些道德理论、政治理论和哲学理论,学生并未把这些理论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观念或政治观念。高校德育课程建设离不开对隐性德育形式的认识,必须坚持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有机统一。这是因为“由于隐性德育课程对人的个性品质包括思想品德的形成是有重要影响的,是实施德育和个性教育的一种方式,因此,我们应该从德育学的角度研究它”。[2]这对于完善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运行机制,促进高校德育课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作者曾撰文论及高校德育课程体系构架,具体阐述了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结构、功能和设计原则。本文拟就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内涵特征以及课程设计谈一些认识。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概念自美国学者杰克逊(P.W.Jackson)1966提出以来,虽历史不长,但迄今已成为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提出来的课程概念,二者同属于课程的下位概念,是整体课程的两个部分,但从逻辑学意义说,它们在内涵上是不相容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课程整体。首先,二者并非是主从关系,而是相互对立、相对独立的两个课程领域。其对立性是指隐性课程相对显性课程是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强调其独立性是为了突出隐性课程的重要地位以及研究隐性课程的必要性和价值性。其次,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转换关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显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强化着显性课程所传递的经验。再次,二者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只有当二者相互认同,彼此支持时,才能共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隐性课程的深入研究,使课程研究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隐性课程的开发与挖掘,使人们认识到了它的德育功能、智育功能及美育功能等。道德教育理论家普遍认为,隐性课程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手段,隐性课程就是校园文化。

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主要是指隐性课程能够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诸方面的影响,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逐步累积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美国著名的道德教育理论家柯尔伯格认为隐性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比正规课程来得更加有力。因此,他要求利用潜在课程进行道德教育。“德育的某些内容本来是必须见诸于显性课程的,然而,这些内容真正成为学生的素质或真正影响到学生的素质,是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的体验结合时才有可能。而这种实际活动是在某种环境,某种氛围中进行的,因此,也就必然是与隐性课程结合的,否则,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实际作用就是极其有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育本应以素质的提高为主要目标,但若无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相互配合就难以实现这一目标。”[3](P252)已有的一些研究表明,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的提高有着显著作用。可见,隐性课程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力量,其作用在于:它是通过政治社会化的方式使特定的政治文化进入学生的思想,形成他们的政治人格,从而决定他们的政治觉悟水平并发挥着积极作用,这种影响力是持久的。同时,通过学校的道德气氛和集体舆论,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形成和巩固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高校学生工作即德育工作。德育工作包含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所谓隐性德育课程一般是指存在于课内外、校内外、间接的、潜在的、有目的教育活动中,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性经验的传递与渗透。依据人们对隐性德育课程的新认识,我们有必要从对其特征的分析中来进一步把握它的涵义。

从教育影响看,隐性德育课程主要以间接性和潜隐性的方式来影响学生。这种影响表现为潜在地隐藏于各种显性教育背后或学习活动环境中以及校园文化生活、班集体生活中被忽视的隐性育德因素。学生是在无意识中接受各种载体的暗含影响的。

从教育范围看,隐性德育课程主要包括课内外、校内外潜在的教育因素,既涉及到学校中的各种学习环境,又涉及到校外的有目的的社会教育活动中的育德因素。

从教育作用看,隐性德育课程是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而发生作用的。也即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渗透,学生是在不知不觉中通过内化机制而接受教育的,是一种自然的习得过程。

应该看到随着人们对隐性课程的深入认识,作为教师实施隐性教育的意图性会越来越明确,有可能对从学科教学内容中育德因素的选择、活动方式的组织以及教学方法的筛选上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特定的教育内容,并能够逐步掌握其规律,把班集体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变成一种由教育者有意识地控制和设计的隐性课程,并能预料其教育效果。

隐性德育课程从形态上讲是动态的,它不同于显性德育课程,它既要考虑学习者的接受方式,又要考虑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点,以及教育者的呈现方式和方法。从课程设计角度看,隐性德育课程必须考虑制约课程设计的内容、学生和方式这三大基点,选择适当的取向。

1.内容因素的考虑

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内容不同,它主要是进行道德理论或哲学、政治理论的知识传授,解决的是认识问题,我们称之为“知识性德育课程”或“关于德育课程”。尽管教育者在教学中结合实际要求受教育者进行道德实践,使道德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观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但它对道德行为所起的作用不大。我们知道德育课程的根本特征在于育德性。隐性德育课程却较好的实现了这一目标,更多的弥补了显性德育课程在“德育途径”和“德育组织形式”方面的不足。同时,应该看到,显性德育课程的内容(即“两课”)是明确的、统一的,而隐性德育课程设计的内容本位性较强,这是因为它是操作性极强的课程,着重在品性教育方面,主要是培养解决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让他们结合显性德育课程的要求,在实践中使内在性的道德概念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观念,并成为自身道德评价标准。这是一种通过间接的潜移默化方式影响学生的教育形式。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教育者要有意图性,并考虑其预期效果,当然不能盲目夸大隐性教育的作用。有些隐性德育活动的效果不都是可预期的,效果多大,有无效果,是难以确定的。

2.学生的因素

高校要突出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必须将学生置于主体的地位,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是道德教育、道德活动的主体,他们的人格发展是在特定的文化知识环境气氛的陶冶中、在特定的社会生活经验的熏陶下进行的。道德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发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们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呈现了什么内容,决定学习质量的,既不是教材,也不是教师,而是学生自己。学生是一切活动的主体,因此,隐性德育课程的实施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接受机制。目前高校的某些规章制度虽已颁发,但考试作弊、男女生宿舍管理、女生教育中仍问题不少,管理效果不明显,实质上与忽视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相关,同时与忽视学生作为道德主体的参与程度相关,各项制度的规定与实施缺乏学生的自主认识或自主设计,缺乏心理认同。

同时课程设计还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大学生的德育活动一定要注重创精品、高格调、新起点,体现对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拓展,各项活动要目标明确,意图暗含、喻意深刻,内容高雅脱俗。

3.方式因素的考虑

隐性德育课程设计还要考虑教育者的育德方式。由于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人文素质,达到良好的道德行为,其方式一般包括:

1.引导激励。围绕学校教育目标,教育者将反映学校传统的校园建筑、名人塑像、纪念碑石等物化形态以及奖惩方式、校训、校徽作为学校教育目标和教育导向,使物化的东西展示出它的潜在的力量,激发学生进步成长。

2.舆论造势。利用班集体的舆论、良好的校风以及校园教室环境来约束、规范学生言行举止,提升道德精神。

3.创设气氛。创设或利用学校精神、班级的气氛,来净化心灵,陶冶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人际心理气氛,做到心态健康,同伴亲合,师生融洽。

4.构建平台。以活动为载体,以竞争为杠杆,构建学生隐性德育的平台,让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加各种活动,如社团活动、实践活动、学术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并以竞赛这个杠杆通过竞争使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思想政治水平得以提高。

以学生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这是隐性德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从对隐性德育课程的研究来看,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其功能和作用机制,应该说完全有可能利用已有的认识,实现对隐性德育课程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设计与控制,以充分体现隐性德育课程的教育价值。我们认为高校隐性课程体系框架如下图表。

科学设计隐性德育课程是直接关系到能够充分有效地发挥隐性课程固有的功能,实现其预期性和实效性的关键所在。从高校学生德育工作规律出发,可对以上相对系统的基本构想实施操作。

根据多年从事的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做法和体会,我们确定了“管理——教育——服务”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基本构架。

1.强化管理。首先,明确管理职责,实行层级管理。校学工处对学生工作管理是宏观的、间接的,院系对其管理是具体的、直接的。所谓直接管理,一是全面管理,二是全方位负责,三是到位管理,没有中间环节,一杆插到底。其次,抓住管理重点,即奖励与惩罚。通过评优来导向,弘扬先进,鼓励先进。奖励是杠杆,能够带动整个德育工作,要注意扩大奖励面,提高奖励额。再次,突破管理难点。即宿舍管理、女生管理、行为规范管理、安全管理。女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容易因恋爱、参加社会活动或商业性娱乐活动和生活、学习上的压力以及心理障碍等引发出各种问题。行为规范问题主要反映学生存在着高文化和低文明素质的强烈反差,做好这项工作,我们认为主要靠学生的道德内化,靠学术文化氛围,靠学校文明传统。

2.深化教育。首先是要明确教育的重点,即学习理念教育、成才成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学习理念教育主要是要求学生用理性态度和执着观念去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人文素质教育实质上是一个永恒的重点。人文素质较专业知识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人才的质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需要从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文化进步的高度,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实现高情感与高科技联姻,人文素质与科学精神合璧,促使个体对自我完善的追求,获得全面发展。

其次是探索教育途径。这要求坚持有效、可行、创新的原则,并充分考虑学校与学生、显性与隐性、观念与行为、活动与竞赛等各种因素。即坚持学校指导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重视观念引导与行为操练相结合,活动载体与竞赛杠杆相结合,使之形成一种每周有活动、每月有赛事的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局面。

3.优化服务。一是加大学生就业咨询指导力度。就业率高反映的是人才质量,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和生源,在就业目标上坚持走得了、走得好。总的要求是:宽思路,强措施。二是加大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和勤工助学工作的力度。通过完善“输血”系统,建立减、贷、助、补、奖的贫困生扶助体系。同时建立和完善“造血”系统,开展智力型、体力型的综合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突出勤工助学的德育功能和德育设计。勤工助学活动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决定了它能很好的体现德育的感化性、内化性、自主性和制约性,发挥出良好的德育效应。三是全面启动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咨询指导工作。大力开展心理教育咨询宣传,定期开设心理讲座,指导学生心理健康,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组织心理联系员队伍等,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积极的心态下投入学习,开展活动,健康生活,这是为学生提供的一项高层次服务,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同时对极少数学生还要强化危机干预,把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之中,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块品牌。四是注意以宿舍为中心,以女生为重点,拓展服务内容。要不断改善宿舍条件,为学生生活提供便利,关注女生服务,提供必须的服务项目。

实施高校隐性德育课程设计还必须加强课程建设的管理,实行监控,这可从三方面思考。

一是对隐性德育内容实施监管。高校德育工作一般是通过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来完成的。显性德育工作主要是“两课”教育,这是统一列入了教学计划,排进了学生课表的。隐性德育工作即我们所指的学生工作,这类德育设计不是想当然,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它必须是建立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实际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活动主体,让学生成为一个主动的参与者来进行设计的。因此,我们的隐性德育内容必须考虑有利于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以及学生德育形成与发展这个价值取向。本文所列课程体系框架及三位一体的运作机制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的。当然,这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

二是对隐性德育目标实施监管。德育课程必须在国家高等教育方针指导下,以实现学生人文素质、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目标,这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缩,它指导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现状和基本特点,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各项活动都要有与之相应的目标要求和德育方向。

三是对隐性德育课程评价的监管。实践告诉我们,实施高校隐性德育课程设计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首先,要制定评估标准细则,注意定性定量分析要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其次,确定评价方式方法及内容、对象。1.考核。以院系为单位,分别召开学生、教师、领导座谈会的方法,并经自评、互评,最后总结性评定汇报。2.评估。学工处组织相关人员综合评定,公示评定结果,最后决定评定等级。再次,调查研究。学工处组织相关部门对各院系隐性德育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查,搜集、整理原始材料综合分析。

标签:;  ;  ;  ;  ;  

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设计_隐性课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