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台区线损管理是供电公司日常管理的重点内容,是营销管理质效和企业效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提升供电效率的基础与前提。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智能用电大数据分析在台区线损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贯通,建立完善的线损大数据分析模型,提升了台区线损管理效率。本文将通过分析智能用电大数据分析应用于台区线损管理的意义,探索智能用电大数据分析的台区线损管理策略,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用电大数据;台区;线损管理
随着社会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用电需求也逐步提高,电力部门只有不断完善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才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用电需求。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建设,是当前电力行业发展的趋势,尤其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极大地推动了电力行业的进步。在台区线损影响因素分析和异常情况检测等方面,智能用电大数据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促进电力行业创新改革的动力。在过往台区线损管理中采用人工的方式,工作效率低下、真实性与可靠性差等问题比较突出,对于线损异常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影响供电效率的同时,给电力企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在台区线损管理中发挥智能用电大数据分析的优势,构建线损异常诊断模型,提升台区线损管理水平。
一、智能用电大数据分析应用于台区线损管理的意义
等效功率法、平均电流负荷曲线特征系数法和压降法等,是当前低压线损计算的几种主要方式。为了解决考核表与计量表抄表不同期的问题,需要建立健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以实现线损的有效计算。但是,户变关系、用户采集覆盖范围和供电考核电能表档案参数、光伏用户等,都会对台区线损计算产生影响,导致计算的准确性下降。过往数据分析手段不能应对海量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也不能够降低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且数据计算缺乏可靠性。所以,通过智能用电大数据分析的应用,能够实现台区线损的智能化管理,是电力行业发展的趋势。
二、智能用电大数据分析的台区线损管理策略
一台或者多台配电变压器与一条或者多条低压配电线路共同组成供电台区,与用户直接相连的是低压配电网,用电用户的需求会对其产生直接影响。对于用电用户进行有效划分与管理,是电力企业的重点工作内容,售电量、供电量和线损率共同决定着台区的运行效果。线损率会影响电网的配网规划与营销管理、计量管理等各项工作【1】。在对台区线损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依靠数据分析技术与数据挖掘技术,保障线损计算的精确性与可靠性,避免线损管理中出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现象。智能用电大数据分析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线损异常诊断的效率,是促进电力行业创新改革的重要途径。
(一)可计算分析诊断模型
电气化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用户用电情况活跃,用电信息量也随之增长,这给台区线损管理的采集工作带来了困难,如果还沿用过往的数据分析方式,工作人员将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而且不能够保障数据分析的精确性与可靠性。将预处理的方式应用于线损计算数据处理过程中,有助于工作人员对线损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及时诊断线路存在的异常状况【2】。在建立可计算分析诊断模型之前,应该对信息数据进行有效分类,明确不可计算数据与可计算数据,确定线损计算条件规则。规则模型的建立需要以线损计算特征为依据,明确数据分类规则。运行台区、用户电能表、关口计量、光伏用户、低压配电线路等,是台区线损计算的相关属性,以相关属性为依据对可计算数据与不可计算数据进行划分。
(二)合理性分析诊断模型
在分析线损异常状况的过程中,决策树模型的建立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于计算结果合理性的分析,需要以可计算性分析为基础,并在总结归纳的过程中应用决策树,进而实现线损异常的有效诊断。在台区线损合理性分析的过程中应用决策树,能够检验分类问题与记录属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台区线损合理性分析属性集,是建立决策树模型的基础与前提,递归算法应用于创建主要节点的过程中。“合理性=是”的节点代表线损的合理,这是初始决策树的节点,还应该利用递归算法对决策树进行细化处理。
(三)户变关系分析模型
户变关系的分析,会对于台区线损分析产生重要影响,台区户变关系模型的构建,需要以简单属性的相异度和相似度为依据,实现智能表对停电事件进行自动记录,由终端主动对停电事件进行主动上报,并结合主站的自动采集,对线损异常进行深入分析【3】。对象之间的临近度,需要以单个属性邻近度组合来进行有效定义,为了对其相异性进行判断,需要在其属性中添加相异性信息。相异度与相似度的定义方法不同,判断总表和用户表停电时刻的差值,如果在一分钟之内则定义相似度为1,否则为0,那么在判断用户是否属于本台区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差值判断而实现。同时辅以营配调采录成果,以台区坐标为基准,户表偏差2000米以内用户,来判断用户预台区的对应关系正确。
三、智能用电大数据分析的台区线损管理及技术支撑
(一)加强台区营销管理
加强抄核收管理,抄表周期固定,强制必须应用采集数据。加强信息收集,及时采集营配调数据,收集完善户表,运维相关信息。加强线路及户表技术改造,及时更换采集故障表计模块,对三相负荷不平衡台区进行调整,安排三率台区技术改造。
(二)加强基础数据管理
加强基础数据管理,是促进台区线损计算规范化的重要环节,能够保障计算数据的精确性,为线损异常的分析提供基础。完成各系统之间数据贯通及一致性;完成各类工单及时处理处置,同时完成相关系统调试;加强计量现场管理,当发现CT和表计等没有加装封印时,应该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加装封印,及时维修或者更换出现故障的电能表,定期检查其接线状况【4】。实时监控无功补偿和三相负荷等数据,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异常状况。保障计量装置满足台区的用电需求,避免出现严重超载的现象。
(三)完善用电模式
在台区线损管理中,实现用电模式的优化,有助于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智能用电大数据分析在线损管理中真正发挥其功能与价值,实现电力资源的节约。最小排放型、节省电费、响应中断型和节约用电型,是用户用电模式的几种主要类型。不同用电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台区线损管理中,应该应用智能用电大数据分析,根据用户的用电需求选择合理的用电模式。
结语
在台区线损管理中需要应用智能用电大数据分析,这是提升管理效率与质量的关键措施。传统数据分析手段,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电力行业发展的要求,也不能满足线损管理的工作需要,存在效率低下且可靠性差等问题。通过建立可计算分析诊断模型、合理性分析诊断模型和户变关系分析模型,能够实现台区线损的智能化管理。此外,还需要加强对线损管理的重视程度,发挥智能用电大数据分析的功能与价值,促进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卢雪峰,臧翠青,施赛超.探析智能用电大数据分析的台区线损管理[J].决策探索(中),2018(07):95-96.
[2]蔡晓燕.基于智能用电大数据分析的台区线损管理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7):181.
[3]李新家,孔月萍,邹云峰,邓素兰.配电台区在线线损分级管理和智能异常分析设计[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6,18(02):46-48+53.
[4]宋煜,郑海雁,尹飞.基于智能用电大数据分析的台区线损管理[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5,13(08):132-135.
论文作者:张伟,刘治定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9
标签:线损论文; 大数论文; 数据论文; 智能论文; 据分析论文; 用户论文; 模型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