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式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股权论文,国有资产管理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股份制是一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企业组织形式。在股份制企业,国家对国有资产实行股权式管理,这对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及目标模式的建立会产生积极作用。
有利于促进政府双重职能的分离和政企职责的分开。国有企业实施股份制改组,首先必须进行产权界定,明确国有股的持股单位。从我国股份制试点情况看,国家股持股单位的确立有三种模式,一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二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三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托其他机构或部门持有。前两种模式无疑都直接促进了政府双重职能的分离,第三种模式虽然容易出现监管不力的状况,但通过加强国有资产专职机构的职能,也可促进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转变。这三种模式中,目标模式是由国家授权投资机构作为国家股持有者,接受国有资产专职机构的监管。如果能实现这样的目标,不仅能促进政府双重职能的分离,而且可以在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内部实现政企职责分开。国家授权投资机构作为国有股权行政管理机构与股份公司之间的中介,依据出资份额和股份公司的章程行使股份公司出资人的权利,这样既可保障国家所有者权益,又能落实股份公司的法人财产权。
有利于提高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监管能力。我国现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采取的是行政化的代理制,存在着责权利不统一,管理失控与经营能力差等弊病。推行股份制,实行股权式管理,由股东(或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由董事会聘任股份公司总经理。这种选聘经营者的方式,有利于资本管理与经营者人事管理的统一,改变经营者经营好坏与地位升降无关、能上不能下的状况,一方面赋予股东监督和激励经营者的手段,另一方面也使经营者具有追求资本运营效率最大化的动力和压力。国有股权代表可依据国有资本的出资份额行使投票权,以此表达国有资本出资人对经营者的选择权,还可以通过国有股权的转让,重新选择经营者。由于企业经营好坏与股东利益息息相关,股东必然会加强对企业管理与资产运行的监督。
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这是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原则。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国有资本控制社会资本的能力。而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通过扩股增资,既增强了国家投资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又可以通过吸纳各种渠道的资金,促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大大增强国有资本控制社会资本的能力。从股份制企业试点情况看,国有资本控制社会资本的能力在不断增强。据9200家股份公司的统计,国家以43%的资本控制了57%的社会资本,相对于改组前的国有企业,国有资本控制社会资本的能力增强了1倍。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股东数量很多,在分散的股权下,即使是必须由国家控制的行业或企业,保持国家股的相对控股地位,仍可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了经营机制转变、资本结构改善和资产重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国有股东的权益也不断增加。国有资产要实现保值增值,有两方面的措施非常重要。一是国有资产要能够顺畅地流动,有很强的变现能力,因为资产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增值。股份公司是与现代资本市场紧密相连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的股票是资本市场的主要媒体,具有充分的流动性,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转让和买卖,并在股市价格的导向下,使资本向高效益领域转移。非上市公司的股权也可通过资本市场转让。从我国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的情况看,尽管国有股尚不能上市流通,但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促进国有股流动的方式,通过各种形式的协议转让,积极稳妥地促进国有股的流动,有效地调整国有经济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有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二是国有资产应有多种存在形态。国有资产应该有比例地采取实物形态、货币形态和证券形态,并且使这三种形态能够不断地处于变动之中,以此分散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