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的真实关系--与杨学公商榷_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的真实关系--与杨学公商榷_哲学论文

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的本真关系——与杨学功商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本体论论文,本真论文,哲学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0;B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03)05-0187-04

近年来,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或曰“传统本体论”、“传统西方哲学 ”)的关系,一度成为讨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随着有学者对二者关系所作的“研究述 评”,似乎讨论已告结束,如果再重提旧话,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不过笔者以为,对待 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对整个西方哲学的评价这样重大且悬而未决的问题,绝不 是一场讨论就能解决的。恰在此时,笔者在《现代哲学》2002年第1期上看到了杨学功 一篇颇具影响力的文章——《传统本体论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以下 简称《实质》)。就观点而言,《实质》一文的确鲜明且有独到之处,令人耳目一新。 但反复看后,总感觉文中还是存在着一些疑问,不仅支撑其基本观点的支柱性术语缺乏 科学性,而且基本观点也值得进一步商榷。

一、关于《实质》一文的基本观点

在《实质》一文的开头部分,作者首先表明了自己的基本观点:“与把马克思哲学归 结为一种本体论哲学的看法相反,本文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哲学正是通过对传统本体 论哲学的批判,而实现其在哲学史上——确切地说,西方哲学从近代向现代的转折点上 ——的革命性变革的。”这里,作者有两个问题值得深思:

第一,这一基本观点的前提,是不承认马克思哲学属于一种本体论哲学,同时也就否 认了马克思哲学作为一种哲学仍然继续关注和研究本体问题。但实际上,马克思哲学有 着自己独特的本体论思想,只不过研究的视角和方式不同而已,因而实现了思维方式上 的根本变革。

丰子义教授在《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方法论》[1]一文中认为,马克思关于本体论问题 有四个方法论观点:一是马克思“从‘关系’的观点看待本体问题”。一方面,他“将 关注的重点聚焦于自然界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价值与意义上,进而‘把人们的全部注 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另一方面,马克思从关系的角度谈论本体问题,所强调的自 然界优先就是关系中的优先、地位上的优先。二是从“活动、过程的观点看待本体问题 ”。由于马克思将本体问题的对象从抽象的物质世界转向现实世界和人类世界,实际上 就把哲学关注的重点转向现实的人类实践活动,从而在本体论上正确地回答了“物质及 其客观实在性问题”(即实践活动并没有否定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相反物质的客观实在 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被确证)和“现实世界的统一问题”(即自然与社会统一于人类的实 践活动)。三是“从生成论的角度来研究本体问题”。与预成论相反,马克思认为,无 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不是既定不变的,而是在人的实践过程中生成的,是在历 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四是“从人的观点看待本体问题”。马克思在他的一系列著作中 ,为了阐述唯物论与人的关系,曾先后将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人道主义”、“新唯物 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笔者十分赞同丰子义教授的观点,他阐明了马克思哲学 与“传统本体论哲学”之间并不是完全隔绝的关系,对我们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本体论很 有启迪。

第二,“马克思哲学正是通过对‘传统本体论哲学’(即整个传统西方哲学)的批判, 而实现其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的”的论断值得进一步推敲。

在马克思的文献中,我们并没有发现马克思对他以前的一切哲学采取全盘否定,甚至 “拒斥”的态度,即使是主要批判过的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也是采取了“扬弃”的 态度,吸收其“合理内核”,从而创立了全新的“实践唯物主义”。更何况,在马克思 那里,根本没有什么“传统本体论”的概念和意识,又何谈去“批判”和“拒斥”?对 此,作者杨学功似乎也发现了自己观点上的漏洞,在另外一篇文章中加以弥补并解释说 :“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论哲学的批判,集中而直接地是以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形式表现出 来的”,黑格尔哲学是“传统本体论哲学的集大成者”[2]。即便如此,这种说法仍然 缺乏说服力,给人以偏概全、以点代面的感觉。其实,“传统本体论”不过是现代西方 学者所用的一个术语,我们拿来运用时还应加以慎重考虑。因为一个新术语或一种新学 说是否科学,不仅要以事实为根据,同时也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二、关于《实质》一文中概念的“创新”

在《实质》一文的第一部分,作者“为了使本文的观点和论证的展开有一个较为合适 的思想环境”,不吝笔墨地谈了在其他文章中已反复谈过的“ontology的译名之争”。 这里,暂且不管学术界多年来对译名问题有多少争论,仅从作者所持的观点和最后抉择 中,的确使笔者感到有如下一些“突兀”和“费解”。

1.作者赞成放弃“本体论”而改用“存在论”的理由之一,是“日本学者早在20世纪3 0年代后,就逐渐放弃‘本体论’而采用‘存在论’一词,大约从50年代至今便几乎完 全用‘存在论’代之,‘本体论’这一术语已经消失”。这不能不给人一种印象:日本 学者用“本体论”,我们也跟着用;日本学者放弃,我们也跟着放弃,这未免有一种亦 步亦趋之感。这里,笔者绝无捍卫“本体论”概念之意,只是考虑作者在作出抉择之前 是否想到这样一个问题,用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取代一个使用多年的概念,在替换之后又 加以“抢救”,给它“赋予新的”含义,是否极易引起读者对文章可信度的怀疑。作者 赞成放弃“本体论”而改用“存在论”的理由之二,是我国“陈康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 就提出过异议”。不知作者是否进一步想过,为什么学术界当时没有采纳陈康先生的看 法?想必是有道理的。那么,现在将“本体论”更名或替换为“存在论”是否具有创新 意义呢?笔者认为也不然。因为关于存在问题的探索一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但对这个 问题引起普遍重视的却是近代西方哲学。既然如此,“存在论”很容易使人想到亚里士 多德的“第一哲学”,即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的学问。况且,马克思以前的许多哲 学家都曾使用过“存在”这一术语,如黑格尔等;甚至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也使用过 “社会存在”这样的术语。而马克思之后的海德格尔也把自己的新哲学称之为“基础存 在论”。由此可见,在西方哲学史上,关于存在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笼统地说,上述 关于存在的理论都可以称为存在论。既然如此,我们作这种概念替换时更应慎之又慎, 否则极易在对西方哲学发展脉络的理解上引起混乱。

2.从有争论的译名中暂时选择“存在论”代替“本体论”,“留待以后在深入研究的 基础上再寻求更好的译名”的做法,不仅对自己的文章不够负责,而且对今后学术界的 治学之风也不利。因为概念是观点的支撑,特别是一些重要概念,是为观点服务的。概 念变数那么大,观点又如何站得住脚呢?笔者认为,作为基本概念还是应当相对稳定, 否则概念易变,观点也易变,始终都是一本理不清的糊涂账,很难让人把握。与其在旧 概念中填充新内容,倒不如提出新概念、新观点,以免引起思想上的混乱。

3.作者在《实质》一文中引用了卢卡奇这样一段话:“如果试图在理论上概括马克思 的本体论,那么这将会使我们处于一种多少有点矛盾的境地。一方面,任何一个马克思 著作的公正读者必然会觉察到,如果对马克思所有具体的论述都给予正确的理解,而不 带通常那种偏见的话,他的这些论述在最终的意义上都是直接关于存在的论述,即它们 都纯粹是本体论的。然而另一方面,在马克思那里又找不到本体论的专门论述。对于规 定本体论在思维中的地位,划清它和认识论、逻辑学等的界限,马克思从未着手做出成 体系的或者系统的表态。”这段话的意思是十分明确的,即卢卡奇认为马克思是有本体 论的,他的关于存在的论述都是本体论的,只不过马克思没有去有意识地使他的本体论 成为一种体系,因而后人再试图将其体系化就只能“使我们处于一种多少有点矛盾的境 地”。如此说来,《实质》一文把卢卡奇的这段话作为否定“本体论”而以“存在论” 取而代之的证据,是难以成立的。

三、关于“传统本体论”与“现代存在论”

在《实质》的第二部分“传统本体论与现代存在论的分际”中,作者把“传统本体论 ”与“现代存在论”作为相对应的概念使用是不科学的。

1.从术语的逻辑关系上说,“传统本体论”应与“现代本体论”相对应。由于作者主 观上在赋予“传统本体论”新的内涵时“是用来指称西方哲学史上,哲学家们在探讨ontology的问题时,历史地形成的一种哲学理论形态——实体主义或实体中心主义的哲 学形态,我们将其命名为‘本体论哲学’”这就等于宣布了这一哲学形态“终结”,因 而在这一哲学形态的废墟上已无法再生长出“现代本体论”,如同在资本主义的废墟上 生长不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一样,只能通过革命性的变革,前提就是马克思哲学的出现 ,“现代存在论”的产生。除非人们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作这样的理解,“传统本体论” 才能与“现代存在论”相对应,否则太牵强附会了。

2.把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简单笼统地概括为“传统本体论”、“实体主义”或“ 实体中心主义”的哲学形态,这与现代西方哲学无疑是同步的,但这样就掩盖或有意淡 化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虽然目前学术界在给马克思主义以前的 旧哲学重新进行界定时有许多新鲜术语,对“传统本体论”的提法多有赞同之声,并在 价值取向上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拒斥”态度,从根本上否定“追问终极解释”的思维范 式,下一步也极有可能从根本上否定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提法。但笔者以为,无论在 它们前面加上什么样的定冠词,作为哲学上最基本的概念,恐怕不能轻易加以否定和拒 斥。因为按照“传统本体论”与“现代存在论”的分际,哲学史上就只存在“思维范式 ”上的不同,而没有哲学立场上的根本区别了。

3.“传统本体论”与“现代存在论”的分际,不仅使《实质》一文前后观点矛盾,而 且混淆了学科与方法的区别。首先,“传统本体论”与“现代存在论”的分际使文章前 后观点矛盾。例如,在第一部分中,作者曾一再坚持用存在论代替本体论,而在第二部 分中又自我否定,认为“这里汉语的‘本体论’并不等同于‘存在论’(ontology),‘ 存在论’是一个学科概念,从而是一个问题领域;‘本体论’则是传统西方哲学对待‘ 存在论’问题的一种特殊处理方式,以及这种处理方式历史地造成的一种特定的哲学形 态”。如此一来,给人的感觉是作者在这里已经开始“乱了方寸”。其次,作者强调说 ,“在这里,意识到‘学科’与‘学说’的界限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作为一门学科, ontology标志着西方哲学的相关研究形成了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在这个传统中,所讨 论的问题是共同的;具体的解答方式和形成的思想观点是不同的。前者(指存在论—— 笔者注)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学科’层次,后者(指本体论——笔者注)相当于我们说的 ‘学说’层次”。这样,用存在论代替本体论的初衷就在这里被作者自己更改了。再次 ,作者在阐述具体问题时也存在着诸多矛盾。例如,在作了“传统本体论”与“现代存 在论”都是存在论的两个子科目的分际后,作者紧接着又自我否定,说“这两个术语的 不精确乃至错误是很明显的”。又如,把“存在论”和“形而上学”都作为“一个学科 ”看待,那么,哲学是什么?如果哲学是学科的话,其余二者就不能称作学科,充其量 是一种观点、方法和理论。再如,作者把“传统本体论”与“现代存在论”、“传统形 而上学”与“现代形而上学”相对应,作为含义相同的概念使用。这样就等于说它们都 是一种哲学形态。形而上学已经不是一种思辨的方法,而在这里上升为一种哲学形态了 。

四、关于“传统本体论”的某些基本特征

在文章的第三部分,作者概括了“传统本体论”的基本特征。这里仅对其中的两点提 出质疑。

1.将“超科学”作为本体论哲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不公平的。作为哲学史发展的一个 历史阶段,“传统本体论”是众多哲学家思想的总汇,其中既有科学的成分,对人类具 有独特的重要意义,也有其因历史和思想的局限性而造成的不科学成分。当然,关于“ 科学”与“超科学”的界定有一个历史标准问题。昨天看来是科学的东西,今天和明天 可能又是非科学的。对待“传统本体论”,我们正确的态度应是充分肯定它对人类所具 有的重要意义;同时,对它的缺陷和错误进行批判。对此,江畅在《论本体论的性质及 其重建》[3]一文中曾将其称为“哲学的根基”、“人类信念的支柱”、“批判现实的 武器”。本体论的根本缺陷和误区,是追求终极解释的归本论,不重视现实世界的人和 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正是对其采取了扬弃的态度,才创立了新的本体论思想。因此, 我们没有理由将“传统本体论”简单地斥为“超科学”。

2.思辨性不是“传统本体论”的独有特征。哲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思辨性,不仅“ 传统本体论”如此,现代哲学亦然。“哲学的鲜明独特性,即哲学语言的思辨性。对人 类、社会、世界、宇宙及其相互关系的纯思辨表述,是人类智慧在理性运用方面可能达 到的最高限度,也是哲学研究的至深点和至难点。能否达到这一至深点、能否回答这一 至难点,关系到一种哲学能否成为有体系的哲学、能否成为真正的哲学。”[3]因此, 思辨性不能作为“传统本体论”的独有特征。

五、关于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的本真关系

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关系。这里借用“与时俱进”的政治术语 ,绝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因为“与时俱进”更能说清二者的关系,并便于人们的理解 。这种与时俱进关系至少包含了这样几层意思:

1.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变革是有历史渊源的。作为一种新哲学,他批判了但并没有彻 底抛弃和回避人类始终关注的本体论问题,而是从一种新的视角开辟了一个新的问题领 域,从而实现了哲学从“解释世界”到“改造世界”的根本转变。代表这一转变成果的 是马克思的实践观。马克思哲学不同于以往传统西方哲学的地方,是他用不同的解决方 式回答了本体论问题。

2.本体论问题仍然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它“是人的实在处境和生存需要”。虽 然在哲学史上,哲学领域会不断分化,不断扩大,新的问题会不断出现,但无论如何, 对世界自身的认识始终是它的基础部分。即使在现代,“我们可以不同意本体理论中的 思辨形而上学学说,不同意柏拉图、黑格尔的理念论和绝对观念论,不同意生命哲学、 唯意志主义哲学以及各种非理性主义的本体论学说,但我们不能反对本体论问题。不能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归结为对本体论问题的抛弃。其实,即使是以拒斥本体论著称 的现代西方哲学仍然是以拒斥的形式包含着一种对世界实在性的看法”[4]。我们没有 理由将“传统本体论”这一人类智慧的历史像泼掉脏水时连同婴儿一起泼掉那样彻底抛 弃。有学者曾历数过本体论被消解、遭拒斥后,人类生活出现的诸多问题,如由哲学信 仰缺失导致的信仰混乱;由哲学批判缺失导致的极权主义;由终极关怀缺失导致的享乐 主义;由本体探寻缺失导致的哲学变质等。这说明,本体论不会因为某些学者的“拒斥 ”和主观宣告“终结”就会自动“终结”,人类仍然需要本体论。

3.本体论自身也需要与时俱进。这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像马克思那样扬弃“传 统本体论”,彻底走出“传统本体论”的误区。认识和批判是必要的,要使人们充分认 识“传统本体论”的缺陷,进一步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和意义。二是在批判的基 础上构建体现时代精神和适应时代需要的现代本体论。这将是哲学界今后的一个十分紧 迫而艰巨的研究课题。它与发展马克思哲学是一致的。

收稿日期:2003-07-08

标签:;  ;  ;  ;  ;  ;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的真实关系--与杨学公商榷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