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论文_ 陈传亮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论文_ 陈传亮

蚌埠市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安徽省 蚌埠市 233000

摘 要:混凝土浇筑是建筑施工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在浇筑阶段,如果浇筑的混凝土不符合规定,会造成墙面出现开裂的现象,甚至会导致整块墙皮剥落的现象发生,对建筑主体形成潜在的威胁。文章将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探讨浇筑技术在工程项目的应用过程中得到完善。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

1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特点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主要作用于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等部分,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与钢筋的量都十分多且混凝土的密度也相对较大,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量大且任务繁重,应当积极做好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如未能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或是施工技术将容易导致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后所形成的大体积混凝土存在各种缺陷进而影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施工质量。此外,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随着建筑工程高度的改变,混凝土将承受更大的重量,且施工的空间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结构特点合理的选取与使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用以最大限度地确保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前期准备

2.1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前的材料准备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前需要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所使用到的各种原材料、施工机械等进行充分的准备,以确保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能够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所使用到的水泥、砂石、钢筋等建材需要结合设计要求做好进场检查,并对进场建材的规格、质量以及类型等进行抽查以确保进场材料能够满足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要求。对于抽查结果不满足的建材需要及时予以清退,避免其进入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施工现场。在完成了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前的材料准备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良好的拌和。混凝土搅拌施工前应当明确施工材料的配比,并对所选用的配合比进行实际检验,检验不同配合比所形成的混凝土之间的性能差异从而找出最符合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求的配合比。在完成了对于配合比的确认后需要对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混凝土拌和顺序及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按照配合比进行拌和。在对建筑工程混凝土实际拌和阶段应当适当加强对于混凝土中含水率的检测与控制,并结合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

2.2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技术准备

为确保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施工质量应当在前期结合建筑工程的结构特点合理的选择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应当使用分层浇筑施工技术,由于混凝土浇筑为大体积浇筑单一层浇筑过多无法保证浇筑质量。因此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需要使用分层浇筑技术,在首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当在凝桩前进行第二层混凝土浇筑施工,而后按照各层顺序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直至完成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通过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采用分层浇筑技术将不仅有利于确保浇筑后混凝土的稳定性和质量,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增强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强度和施工的效率。在应用分层浇筑技术时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结构特点合理的确定分层浇筑的施工顺序,用以最大限度保证施工质量。余面分层浇筑施工技术多应用于结构长度在两倍以上的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中,在应用余面分层浇筑技术时,第一次浇筑于顶部,浇筑施工时,会构成自然的浇筑斜面,斜面的坡度需要设置为1∶3,工程施工阶段混凝土振捣施工需要按照浇筑层的底部进行施工,以此向上部进行移动进而保证振捣的效率与质量,从根本上确保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要点

3.1 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应用

1)原材料质量控制。常见的混凝土原材料有水、沙石、外加剂、水泥等,此类原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混凝土的质量,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控制。在施工现场当中,首先应当通过专业人员的检测来确认各原材料的性能、级别、种类等等,在施工设计的规定之下判断原材料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此外检测当中除了需针对材料本身的性能等方面进行检测以外,还要助于对材料数量进行检测,以免造成施工材料供给的不足。

2)混凝土拌和控制。在原材料本身质量满足工程需求的前提下,就需要开始进行混凝土的拌和工作,在此项工作当中,首先需要确认各类原材料的配比,因配比如果不合理就会影响各类原材料的融合程度,最终对混凝土的质量形成带来不利影响,之后确认配比无误后,还需要确认原材料的掺入顺序避免造成错误的融合,在满足上述2项条件之后,继续正式的拌和工作,拌和工作的重点在于控制拌和的时间,此点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3)混凝土结果验收。为了进一步的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把控,在混凝土拌和完毕之后,需要专业人员对混凝土进行最终的验收,验收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的成分组成、混凝土的成分配合比例、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性、粉煤灰与砂石的质量等。此外,在一般情况下验收结果如果与设计要求的误差不超过5%即可视为合格,但针对部分特殊情况还需对此进行调整。

3.2 混凝土运输

在混凝土拌和验收完毕之后,就需要将混凝土运输至实际的工程当中准备使用,但是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重点:运输过程当中人员配置应当有运输司机、路面勘测人员,此举主要是为了避免混凝土运输过程当中遭遇意外事故;运输过程当中车速不应当太快或者忽快忽慢,而应当以缓慢匀速前进,因过快或不稳定的速度会导致混凝土的剧烈晃动,而运输阶段的混凝土还处于液态,其内部结构十分不稳定,从而很容易导致混凝土离析现象;在运输过程当中,为了避免混凝土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温度变化等,需要在混凝土上方铺盖挡布,以此来保障混凝土的恒温状态。此外,部分工程在进行混凝土运输当中,会采用输送泵来进行混凝土输送,此方式的效率相对更高,但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建设。在此方式之内容易出现漏浆现象,所以要输送泵的连接角度准确,以防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意外事件。

3.3 混凝土浇筑

1)全面分层浇筑。对混凝土全面分层浇筑时,先把第一层全部浇筑完,在桩凝前再进行第二层浇筑,像这样逐层浇筑,直到浇筑全部完成。采用这种方式,其结构平面不要太大,施工时要先从短边开始,然后沿着长边方向浇筑,也可以从中间到两边或从两边到中间的顺序进行浇筑。

2)分段分层的浇筑方式。当现场环境不能满足混凝土搅拌机、运输机施工要求时,可采用分段分层的方式进行浇筑。浇筑时应先从底层开始,一定距离后进行第二次浇筑,像这样逐次向前浇筑上部分。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浇筑大面积或长度较长的而厚度又不厚的结构。

3)混凝土浇筑中振捣的要求。混凝土浇筑要采取分段分层的连续浇筑方式,根据结构的特点及钢筋的疏密程度来决定浇筑层的高度,一般为振捣器工作部分长度的1.25倍,但最大不能超过50cm。混凝土从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控制在2m以内,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可以借助串桶或者溜桶等工具来施工。

4结语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一环,其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在分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特点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要点及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保障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进行了分析介绍

参考文献

[1]李志威,何智.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6).

论文作者: 陈传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论文_ 陈传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