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缩小我国东西部差距的对策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差距论文,东西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后,针对当时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东西部经济的巨大差距,中央政府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时,实行的是东西部经济均衡发展战略。为此,中央在充分利用和扩大东部经济发展的同时,将50%以上的基本建设资金投入内地西部地区。在“一·五”、“二·五”、“三·五”期间,西部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于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比重提高,使得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相对差距大大缩小。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西部经济基础条件较差,经济结构不合理,东西部社会经济差距仍然存在。
80年代初,当我们实现拨乱反正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发现我国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党中央及时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党中央着眼全局、发挥优势,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基本政策。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以其良好的经济基础、优越的区位条件和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较为集中等因素,具有先发展和先富起来的客观优势。“沿海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我国近20年经济高速增长的火车头,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使东部4亿多人口迅速摆脱了贫困, 走上了富裕之路,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经济起飞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次,东部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第三,对全国其它地区、中西部地区,产生了极大的示范力量。但是,与此同时,东部地区的优先发展,使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也迅速扩大了。1994年东部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6608亿元,中部为12415 亿元,西部为6563亿元,西部为东部的24.7%;东部的人均GDP为5438元, 西部的为2403元,绝对差距3035元。
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东西差距,既是一个历史的问题,又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历史的问题,要用历史的眼光去分析,同时解决历史的问题要有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但是,作为现实的问题,我们决不能任其自然发展,因为逐渐扩大的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影响到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的形成,影响到国家、社会的稳定和民族团结。因此,我们要坚决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在继续发展东部的同时,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为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积极地创造条件。
(一)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实行梯度发展与协调发展相结合
缩小我国东西部差距的出发点不是抑制东部经济的发展,而是在保持东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充分发挥东西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将过去按东、中、西部顺序安排投资和建设项目的“梯度推移”战略与在继续发展东部的同时加快发展西部的“协调发展”战略相结合,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区域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的协调、财富分配的协调、区际经济关系的协调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等。
1、产业政策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协调。80年代, 从追求经济增长出发,实行地区倾斜是必要的,但同时带来地区差距的拉大、产业结构趋同的不合理现象已严重影响到国家经济的继续发展。90年代,从整个国民经济宏观角度看,制约国民经济有三大“瓶颈”产业:一是交通、运输;二是能源;三是原材料。为了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必须下大力气打通这三大“瓶颈”产业的制约。因此,中央政府的投资政策和有关优惠政策不应采取过去那种单向的地区倾斜方法,而应采取向“瓶颈”产业及向拥有“瓶颈”产业优势的地区双向倾斜方法。为了克服“瓶颈”产业附加值低的缺陷,中央政府要进一步理顺价格体系,利用新技术、资金等办法来降低“瓶颈”产业的开发成本,再相应地发展一些有关的加工业,改变原有原材料地区与发达地区进行贸易的不利条件。使各地区产业之间形成能充分发挥自己各种资源优势的产业结构。
2、财富分配的协调。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出发, 既要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对外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又要使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避免出现贫富差距拉大。因此,在财富分配上,要协调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注意对贫困地区的适度补偿,使这些地区能够建立起自己的“造血机制”。
3、区际经济关系的协调。 区域经济一体化原则和建立全国统一市场体系,要求各地区之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和密切协作的关系。因此,市场开放,各地区都要取消地区封锁和市场保护措施,并为来自各地的投资者和合作者提供各种方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越高,区域经济就越协调。
4、生态环境的协调。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就要控制住由于过度密集发展等原因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保护好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有效空间。这一条对于欠发达地区尤为重要,要有超前眼光。
(二)实行梯度推移与点轴开发战略相结合
点轴开发系统由点与轴在一定区域内有机组合而成。点是指一定地域中的各级中心城镇,一般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并拥有诸如产品、市场等几方面的突出优势,组成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并与周围地区产业高度相关的产业综合体。轴是连接点的线状基础设施,包括各类交通线、动力供应线及水源供应线等。轴是处于水陆空交通干线之上的不同种类和层次的若干资源开发、产品和劳务生产的流通基地,其实质是依托沿轴各级城镇的产业开发带。点轴开发战略是指经济的空间移动和扩散是通过点对区域的作用和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采取优先发展点轴经济以带动全区域的发展。
我国中西部地区,虽然总体上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但是中部、西部已经具有中心城市,特别是沿铁路干线周围、沿江周围的港口城市,已形成一定的增长点和增长轴。因此,中西部经济的发展既不能简单地等待东部的梯度推移,也不能齐头并进,四面出击,而是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培育经济生产的增长点和增长轴,以此来带动中西部其它地区的发展。因此,在中西部开发战略上,可以把现有的基础较好的大中城市如昆明、成都、重庆、武汉、长沙、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及一些“三线”建设老工业基地作为中西部经济生产的增长点,以铁路、公路及沿江、沿边等交通大动脉为依托,沿线构造几条经济增长轴,并逐步扩大辐射半径,实行“以线穿珠”的点轴开发战略,逐步实现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三)实现国家宏观调控,把东部地区的支援与西部地区的自身努力有效地结合起来
1、国家宏观调控。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全局的重大问题,同时,市场经济建立初期,只会扩大这种差距,而不是缩小差距。因此,国家在缩小东西部差距,振兴西部经济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无论从发达国家解决地区差距的经验来看,还是从我国社会的现实来看,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必须的。(1 )创造中西部地区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2)对开发潜力大的资源富集地区, 加大勘控、开发力度,提供资金、技术上的支持。(3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价格体系,优先考虑调整资源性产品的价格;(4 )加大西部的对外开放,并提供倾斜政策,引导外资西进;(5 )促进东部对西部的支持与技术合作。
2、东部支持西部,实现东西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①先富带后富,实现各地区的共同富裕,是我们在追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时要顾全的大局。先富裕起来的东部地区在缩小东西部差距过程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②东部经过十几年的优先发展,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拥有了西部不曾有的绝对优势,但在交通、能源、原材料及消费品市场方面出现紧张局面。而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原材料和广阔的有待开发的消费品市场,但缺乏技术、资金、人才,只能使大量的自然资源长眠于地下,消费品市场发展缓慢。因此,实现我国东西部地区优势互补、东西互助,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③西部自身的努力。西部地区的发展,需要国家的支持和东部的帮带,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发扬西部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我国中西部地区有着资源、地缘、市场、劳动力、综合基础较好等方面的优势,加上“九·五”规划已明确制定了大力发展西部的政策。在发展战略上可考虑:①集中资金,发展优势地区的优势产业;②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③利用地缘优势,加大对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④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⑤多方面开辟资金渠道;⑥切实转变中西部地区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在国家的支持下,在东西互助、合作和西部自身的努力下,我国一定能在不久的将来,缩小东西差距,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