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管理研究论文_尹凯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管理研究论文_尹凯

身份证号码:15210319881107XXXX

摘要:市政道路是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城市正常秩序,促进城市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分别提出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要点、内容和措施,以此为实际的管理工作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实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使质量与安全管理都能适应市政道路及城市发展需要的目标。

关键词:市政道路;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1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影响因素

1.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工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施工管理人员与施工作业人员所具备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施工作业技术是作业人员能否进行相应施工作业的基础条件。如作业人员不具备相适的专业技术,则无法顺利进行施工作业,无法达到质量标准,更无法保证工程质量。同时,还可能影响到作业人员自身安全,并未工程留下安全隐患。

1.2机械设备因素

施工机械的性能参数是否满足施工工艺要求,能否有效运转,机械手的操作水平及质量意识等,对工程质量都有一定影响,如果施工机械不能满足施工技术要求,将会严重影响施工工期、质量及安全。

1.3材料因素

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施工所用的材料质量不合格,由其所构成的工程实体就不可能符合质量要求。市政道路工程中所用材料种类少、用量大,同一材料可能使用在多个部位结构中。如果施工材料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对整个工程质量与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2.1质量计划的编制

2.1.1编制原则

首先项目负责人对计划的编制工作进行主持,由项目的技术、质量和生产负责人根据企业或项目进行分工负责;质量计划应能充分体现出从各工序到分项工程、从分项工程到分部工程、再从分部工程到单位工程整个过程控制,同时还要体现从投入至完成质量检验整个过程的控制。

2.1.2计划内容

首先,确定质量目标,包括企业的质量目标与投标文件对质量的承诺,以及分解目标。其次,明确具体的管理体系与相关组织机构。构建完善的将项目经理作为核心的施工质保体系及其组织机构,以此为依据和指导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绘制质保体系框架图,明确质量控制基本流程,以图表形式表达;对项目部不同的质量管理职责予以明确,并作合理的分工部署;配置项目部人员,并制定资源的配置计划;编制针对项目部人员开始的培训计划。

1.2质量管理措施

针对不同的关键工序与特殊施工过程,确定专门的质量技术标准及保证措施,编制作业指导书为现场施工与管理提供正确指导;按需配置各专业技术人员;针对不同的分项工程,明确其质量标准,并对成品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针对不同阶段,确定质量检验要求;对特殊的施工过程应进行连续监控,并针对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确定有效的措施及相关规定;对施工中使用的不同材料及设备,明确相应的质量及管理规定。

2.3质量控制流程

(1)首先应严格执行三检制,即为班组内自检,自检合格后由质检员进行检查,再由监理单位进行专业检查。(2)明确对项目内外所有验收工程和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合理程序。(3)针对不同的分包工程,制定质量控制实施流程。(4)制定对质保计划进行完善或更改的具体程序。(5)制定综合评估与持续改进的实施流程。

2.4质量计划的实施

(1)由项目经理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负总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执行质量控制工作,做好控制过程记录和保存。(2)构建并严格执行质量责任制及其考核与综合评价方法。(3)在实际的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中,应将以下内容作为重点:所有关键工序及特殊的施工过程;潜在的质量缺陷;缺乏历史经验的分项工程;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使用;对外分包的所有分项和分部工程;所有隐蔽工程[3]。2.5质量检查和验收(1)当市政道路工程采用沥青混合料路面时,需要对路面宽度、路面压实度、弯沉、路面和井框之间的高差、面层厚度、路面平整度、中心高程及横坡值进行检查和验收。(2)对于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市政道路工程,应注意,快速路和主干路应使用标号为42.5的硅酸盐水泥,而其它以矿渣水泥为宜。

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3.1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产品完全固定,但人员的流动性很强;有很多露天作业,且人工操作量大;施工存在很大的变化,基本没有规则性;危险因素伴随进度的变化而明显改变[1]。(2)风险源包括:高空施工物体或人员坠落、物体碰撞与打击、人员触电、机械设备伤害与坍塌。(3)在人员安全控制工作中,应将以下内容作为重点: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机械设备或材料不安全状态;施工环境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上存在的缺陷。严格把好措施关、安全交底关、教育关、培训关、检查关和改进关。

3.2危险源辨识

(1)危险源主要包含以下六种类型:物理型、化学型、生物型、人员心理型、人员生理型与行为型[2]。(2)危险源来源为:首先是物的障碍,包括机械设备、各类装置与元件因性能降低导致无法完成要求的功能;其次是人员失误,如人的操作与要求严重偏离,无法完成要求的功能;最后是环境因素,如温湿度、噪音、振动、通风与照明,这些是引起以上危险的重要因素。

3.3风险控制

(1)在风险控制前先做好风险评价,可采用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2)先对安全危险源进行辨识,然后对其予以综合评估,再以综合评估结果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方案及施组设计,最后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3)形成的措施及方案在施工前必须进行认真交底,被交底和交底人都应签字确认,做好相关记录。(4)在单位工程施工开始前,应由项目部的技术负责人对班组长进行详细的安全和技术交底[3]。(5)在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施工开始前,应由项目部的安全负责人对全体参与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和技术交底。(6)切实做好安全教育与培训,包括安全生产思想意识的形成,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和必要的法制教育等。

3.4应急救援

(1)对于项目的总承包单位,负责编制完善的应急预案,用于正确应对所有安全事故,避免事故扩大和减少人员上网、财产损失。(2)总分包以总承包制定的应急预案为依据,建立相应的应急救援机构组织,准备需要用到的设备、人员及器材。(3)对项目的全体参与人员开展定期培训,围绕应急预案组织进行专门的演练。(4)确定在应急处理中需要用到的设备、器材类型、数量和存储场地,并制定定期检查计划[4]。(5)以应急预案的演练成果为依据,对应急预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与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的结果进行适当修改。(6)在接到应急通知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有序的救援和抢险。(7)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安全事故进行有效处理,并按照规定进行上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好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如编制完善的质量计划,制定有效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方法,并加强现场的危险源识别、分析和控制,做好安全检查,使工程施工始终处在安全可控的状态下。

参考文献:

[1]方振.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的侧重点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01):184+186.

[2]秦越.试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措施要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4):191-192.

[3]韦燕清.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系统浅谈[J].智能城市,2016,2(04):29.

[4]潘瑜.市政道路工程业主方项目管理解析[J].科技展望,2015,25(18):64.

论文作者:尹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管理研究论文_尹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