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背景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发展方向研究论文

供给侧背景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发展方向研究

周英姿

(淮南师范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摘 要] 当前我国文化市场上存在着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无效产能过剩而有效供给不足的突出问题,这与人们不断升级的文化消费需求不相适应。如何从供给侧角度进一步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文章通过研究认为,在供给侧背景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提升需要从制度、资本、产业、技术等多维度进行供给侧调整:协调文化产品供给主体(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推动政府职能由文化管理向文化治理转变;通过公私合作模式,吸纳社会资本参与文化要素市场的建设;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高品质文化产品与服务,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促进文化产品供给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丰富文化产业新业态;以互联网为平台,创新文化产品形态与供给模式。

[关键词] 供给侧;文化产品供给;公私合作;产业融合;文化品牌

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了现阶段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的新的驱动力。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他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供给侧改革由此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发展方向。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对于调整国民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

简析:试题以“电解KI溶液制KIO3”为背景编制,主要考查了电解反应和“离子移动的规律”。深入理解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迁移规律是解答这道题的必备基础。解答时要将电极反应、溶液中其他反应关联起来,还要将电解质溶液中电场作用下离子的定向迁移、电解质中溶液浓度因素造成的离子扩散、电解装置中离子交换膜等关联起来,才能突破思维定势。

式中:为机床Mm加工第k个子批量使用的夹具,Wjilsm为工序Ojils在机床Mm上加工的可用夹具集,Wjilsm包含Yjilsm个夹具为0-1变量,表示工序Ojils在机床Mm上加工时选择夹具集Wjilsm中的第b个夹具,否则为0-1变量,k=1时,加工前必更换夹具,则时,若可选夹具Wjilsm中包含加工第k-1个子批量使用的夹具则不更换夹具,即否则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供给侧改革的先导产业,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还需从供给侧着手,加强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提高供给的质量和品位,以适应需求的变化,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飞跃。

“中国文化产业的根本问题在于‘供给侧’市场经济条件下,实际交易最终取决于市场上能够供给什么样的商品。”[1]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也存在着文化产品供需不匹配、有效供给不足、文化消费水平不高等问题。文化产品或服务的有效供给是文化产业供给侧调整的核心内容。因此从供给侧角度发力,探讨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是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我国文化产业的新常态与文化产品供需矛盾现状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常态

从2003年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开始到现在,我国文化产业在政府主导、政策利好和文化消费不断增长的推动下高速、倍增式发展,一直保持在20%左右的高速度增长,远远高于同时期我国GDP的增速。这是一种政府作为外部力量驱动的发展模式。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文化产业的增速逐渐放缓,由2005年的26%增速下降为现在的12%,[2]2016年则增速稍有回升,为13.7%。这是因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正处在由政府的外力驱动转向市场内生驱动的发展阶段,需要不断提升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提高产业供给水平和效率。

通过学习哈佛课件,我认识到在处理这件事情上,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情绪管理存在问题,放任了情绪的发展,无形中增加了沟通者之间的对抗,给沟通造成了巨大的障碍;第二,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忽略沟通对象的需求,使得自己与他人的交集变小,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变得更少了;第三,在遇到问题时,一味去指责他人,而没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针对有些政府部门既管理又经营的双重角色,作为文化产业外部动力的政府应逐渐退出直接经营文化的角色,加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释放文化经营权,将其部分职能逐步转移到市场手中,真正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根据市场需求,合理有效配置文化资源。作为文化企业,尤其是占大多数的国有文化企业需要逐步进行市场化改革,逐步减少对政府部门的依赖,积极与社会企业进行合作,提高其市场参与程度。

最近在文化领域中兴起一种新型政企合作模式,PPP模式,也是政府PPP模式,全称为“公私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是由“至少一个公共部门和一个私营部门因为公共任务联系在一起形成长期的合作形式(契约的或制度的),可以促进公共部门有效率地监管或采取单边措施以保护公众利益”。[8]它最早是由英国提出并采用的,开始应用在公共服务领域,后来逐渐延伸到其他领域。我国在文化领域中也逐步放开准入,开始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到文化产业要素市场的发展中。2015年5月,我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首次将文化领域纳入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推广范围,并对各类资本参与PPP模式做出了清晰的指引。[9]这是PPP模式在文化领域内的拓展和尝试,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3.48%提高到2016年的4.07%,占比呈逐年提高的态势。[3]其中一些发达省市如北京、上海、浙江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由此可见,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少数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如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明显超越于中西部地区;还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如文化产业中传统产业比重高,新兴产业发展不足;以及文化产业产值中文化内容所占产值较低等。正如一些学者指出,“文化产业在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后,将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当下特别需要推进发展方式的转换。”[4]而处理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对当前的文化产业进行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以及实现向集约化、品牌化发展。“十三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亟需通过供给侧改革,寻求突破自身产业发展局限,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从而使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的目标。

(二)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需错配问题

当前的文化产品供给无法满足当前需求结构的变化,这是当今文化产品供给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我们这里所说的供需错配问题。其主要体现在:

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监管,但“政府对文化市场的监管不得超过必要的限度,只要文化市场经营者不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时,负责文化市场监管的政府部门就不能对其文化市场经营活动等文化权利的行使进行限制和处罚”。[7](P319)政府部门在文化产业的供给侧改革中应该转变观念,通过简政放权,减少直接的行政干预,转而为文化产业的供给侧调整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以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机制。

一是,总体来看,中低端文化产品供给大于需求;

1.融合与创新:促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在文化产业发展3.0阶段,融合化是文化产业供给侧的重点。”[11]文化产业是指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群,涉及的行业范围广泛,行业边界较为模糊,与其他产业存在交叉,导致其产业边界较为开放,可以融合其他以文化和创意为核心的产业。近几年,从中央到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视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技、金融、互联网等产业的融合,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文件。其中2016年3月,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文化业态创新,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

针对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从供给侧发力,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与效率,创新文化供给方式,丰富文化供给形态,以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拉动和引导消费需求。切实推进和调整文化产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实现其2020年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的目标。

二、供给侧背景下实现文化产品有效供给的四个维度

文化产业供需错配、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和结构跟不上当前消费升级的需求。其原因是:一方面,由于文化市场供给主体的限制,不能满足文化市场需求。文化行业的层层壁垒限制了社会资本的入驻和参与,导致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数量和质量跟不上现实的文化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中国很多文化企业对文化资源挖掘和利用不足,缺乏原创性与工匠精神,导致生产供给能力薄弱,满足不了国内消费者需求。因此,在国民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文化产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和国家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应该从制度、资本、产业、技术四个维度进行文化产业供给侧调整和改善。

(一)制度供给:加强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文化产业的供给侧改革的背后其实就是制度层面的问题,所以我国文化产业的供给侧改革首先要加强顶层制度的设计,为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提供制度上的优势。如有学者指出:“从本质上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改革阻碍供给结构适应需求变化的体制和机制,推动结构调整,使供给更好地适应需求。”[5]因此,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是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中的首要因素。

1.政府管理模式由直接管理向间接治理模式转变。2003年,我国就已开始进行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但目前政府部门仍然在主导文化领域的发展方式,人为造成文化事业单位与文化私营企业之间在资源、政策、人才、税收等方面的分配不均,还没有真正确立和发挥市场机制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文化产业要发展,其“根本性的问题不是对产业政策做局部的调整,而是要有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性安排”。[6](P110)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性供给,首先还是要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其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

一个课堂的精彩在于看到这些去回应,重新让这些断裂的点连续起来,形成一种内在的节奏和旋律。这种节奏和旋律是一种和谐的声音。如果没有这些矛盾,也就没有和谐的声音,只是一些平淡、索然无味、形式上看似和谐的东西。但只有所有的矛盾和冲突背后的张力,才能凸显出和谐的美,就像我们看到光是因为有黑暗一样。

2.提高文化企业的市场化程度。在文化产业发展初期,政府的政策利好是文化产业“非常态”发展的主要外力驱动。政府权力意志的政策推动模式的确刺激了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但是在新常态背景下,文化产业作为与国家文化事业不同领域的产业形态,其发展更应该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也就是说,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最终还要回归市场,回归文化企业手中,发挥文化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根据市场供给关系调节文化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适应性。

众创空间能够实现设备、数据和创客团队的融合,并与外部创新资源共同构成创新生态系统。在该系统内,各种创新要素彼此间建立网络连接并产生交互效应,协同作用并相互制约,形成了由诸多创新要素结合而成的新型复杂体系架构,可将原来处于空间内部的封闭型创新要素转化为面向产业的共享型创新要素。随着创新活动的逐步推进,创意信息在众创空间体系架构内连续产生和流动,通过与外部产业资源对接,实现创意的商业化过程。

第三方移动支付作为远程电子结算方式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往往增加买方钱货两空的风险,第三方支付的消费者常常面临钓鱼欺诈问题和电信诈骗,犯罪分子常编造各种理由、利用虚假身份、用盗号软件来骗取支付宝支付验证码,冒用被害人支付宝转账套现,骗取资金。当代大学生初入社会,不具备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常常会遇到电子信息诈骗、网络诈骗、校园贷等骗局。

总之,在文化产业供给侧的改革过程中,在文化市场逐渐成熟的情况下,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简化弱化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由管理转向以监督和服务文化市场发展的角色,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侧重以服务为主,充分释放文化企业的自主经营权、自我治理权,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二)资本供给: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的PPP模式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发展的历史,有着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了解,不仅可以令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认同感逐步提高,同时也能够令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感受该知识发现者的数学理念与数学思维,吃饭还能够扩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数学人文素养,从而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首先,将PPP模式应用于文化领域说明我国在文化产业管理政策上的一种转向,即文化产业由政府管理向治理的转变。其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通过政府政策和部分财政投入,可以降低文化企业经营文化产业项目的风险,缓解中小文化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题。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发挥私营企业的创意、经营管理优势,加强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有利于文化产业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文化产业的公益性与商业性决定了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公私合作模式是解决文化产业项目融资难题、实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通过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文化产业,是适应当前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种创新的融资和商业模式。我国政府部门应进一步规范完善与社会资本合作的相关法律法规,扩宽PPP模式在文化产业的应用领域,在更广泛的文化产业中鼓励社会资本的投入。[10]作为文化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到PPP项目中,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不仅可以促进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而且也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提高有效供给,从而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产业供给:融合、创新与品牌构建

文化产业供给侧关键问题就是文化产品有效供给不足,通过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品牌创建等方式提供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文化精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另一角度。其中,创新和创意贯穿于产业融合、品牌创建的过程中,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间的融合,产业的融合则推动了融合产品与新兴业态的出现;而文化产业品牌的创建本身就是对产品品质和形象的提升和创新。

二是,高品质的文化产品供给小于市场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产业之间的界限、壁垒逐渐被打破,文化产业内部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之间也已经出现融合发展的趋势。融合已成为当今产业发展的方向,“产业融合是传统产业创新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有利于产业结构转换和产业升级,提高一国产业竞争力”。[12](P182)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是大势所趋,文化产业以其高度的关联性和产业渗透性,不断丰富其内涵与外延,延展文化产业链和发展空间,促进产业的创新和升级转型,形成新兴产业业态,满足人们对更高层次文化产品的需求,完善我国的文化产业供给侧。

我国文化市场供给中存在着文化产品模仿、复制等同质化、单一化现象,造成低水平文化产品过剩。文化产业的供给侧改革首先就是要提质增效,在国民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品牌战略也是产业供给实现提质增效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是提高文化产品供给质量,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精品化追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当前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由之路。

2.品牌构建:创建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产品的影响力与竞争力。品牌作为产品的符号和意义象征,给消费者带来附加利益,赋予了产品多元化的内涵。“品牌资源,由于其具有独享性、无形性、扩张性及文化根植性等特点难以被模仿和复制,也越来越被管理者认为是建立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支点。”[13](P99)

创建文化产业品牌,以品牌提升文化内涵和文化产品竞争力,是提高文化产品有效供给的应有之义。尤其是在国外文化产品品牌的冲击下,中国文化产业更需要创建自己的品牌文化、品牌价值和品牌产品。因此,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要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作为文化市场的经营主体应该坚持走品牌化经营之路,传承工匠精神,通过塑造品牌文化、品牌产品、品牌服务来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升级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的需求。

(四)技术供给:“互联网+”改变文化产品供给形态与供给模式

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不断的创造与创新,而创新的动力依赖于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推动文化产业融合与业态创新,文化产业新业态、新产品的出现与技术创新的进步密切相关。文化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息息相关的,科技是改善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的基础,也是推动产业间融合创新的支撑和前提。技术的提升促进了文化产业内部要素、内部行业之间的融合以及与其他行业之间的融合,改变了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模式,为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革命性的驱动力量。

半夜的时候,我突然醒来,只见她正光着身子搂着我:“大哥,这儿太冷了,我们上床去睡吧。”我紧张地说:“我,我还从来没跟女人睡过。”她把我搂得更紧:“大哥,我也是第一次搂男人!”

首先,“互联网+”以无所不包的融合和变革能力在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产业,拓展文化产业的空间与边界,丰富文化产业业态和文化产品形态。以互联网为平台,互联网文化内容生产、消费和营销等改变了报纸、出版、影视等传统文化产业的运作模式,形成新的文化产品供给模式和市场运作模式,提升了传统文化产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网络文化产业使得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互动交流更加实时便捷,因此也更加符合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和期望。也就是说,网络文化产业的生产和销售模式改变了传统文化产业单向度的产品供给,更加贴近市场,更加注重与消费者的联系与沟通。

再次,凭借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文化内容的生产者可以将更为精准个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营销推广给消费者,实现定制化、多元化的服务。

从整个线路的通信状态来看,RPT对其他所有设备的端口数据转发均正常。将测试波形进行局部放大,如图3所示。从图3中波形可以看出,主从帧之间的线路空闲时间约为1.76 μs,线路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干扰,噪声幅值超过600 mV,这明显超出标准规定(按照IEC 61375标准,EMD数据帧尾振铃幅值要在300 ns内衰减到100 mV以下)。

因此,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文化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和文化产业的升级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以“互联网+文化产业”为基础的网络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经济形态,将会引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

三、结语

在国民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从供给侧发力,为消费者提供有效的文化产品或服务是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首先,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有赖于政府和企业的参与,政府应该从制度上给予保障,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文化企业的市场经营权,为其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作为文化企业应提供有效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创建文化产品品牌,创新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品质和效率。其次,从文化产业的融资方面来说,基于PPP模式的文化项目,可以更好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融资路径,更好地将政府与文化企业的力量相结合,共同提供有效的文化产品与服务。通过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文化产业,是适应当前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种创新的融资和商业模式;从产业的发展层面来看,文化产业需要加强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拓宽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创新文化产业业态,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最后,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文化产业的出现形成新兴文化生产力形态,正在改造着传统产业的形态和边界。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运用,将更为准确地把握文化市场消费和需求数据,为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提供了技术上的创新与突破。

[参考文献]

[1]李向民.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初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2).

[2]郑洁.文化产业的融合与变革之道[N].中国文化报,2016-01-09(2).

[3]国家统计局.文化强国建设稳步推进 文化改革发展成绩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之二十[Z].2017-07-27.

[4]范周.转型&融合:文化创意设计发展的新趋势[J].人文天下,2016,(1).

[5]焦斌龙.新常态下我国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J].经济问题,2017,(5).

[6]张晓明,惠鸣.全面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7]单世联.论文化观念与文化生产[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4.

[8]Janez Nared and Nika Razpotnik Viskov(eds.).“Managing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in Southeastern Europe”[M].Ljubljana:Založba ZRC,2014.

[9]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42号)[Z].2015-05-22.

[10]宋娇.新常态下中国式PPP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J].财会学习,2016,(20).

[11]刘结成.文化产业供给侧发展应着重四大战略[N].中国文化报,2016-05-14(1).

[12]马健.产业融合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3]马建峰,林翠生,王雅君.文化旅游产业对城市品牌竞争力影响研究——以长沙市为例[M]//文化视野下的旅游业.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a ’s Cultural Product Suppl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pply Side

ZHOU Ying-zi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Huainan 232038,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the problems of ineffective overcapacity and insufficient effective supply of cultur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are obvious. This is incompatible with people’s escalating demand for cultural consumption. Concerning how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cultural produ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side so as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ultural industries,this paper holds that in the context of supply-side,the improvement of cultural product supply in China needs to be adjusted from multi-dimension such as system,capital,industry and technology. It is included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in suppliers of cultural products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and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from cultural management to cultural governance. Through the mode of public-private cooperation,social capital should be absorb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rket of cultural elements;high-quality cultur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should be produced to meet the market demand,and br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should be implemented. It is also included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product supply industry and other industries,enrich the new format of cultural industry,and innovate the form and mode of cultural product supply on the platform of Internet.

Key words :the supply side;supply of cultural products;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industrial integration;culture brand

[中图分类号] F323.8; G12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004-5856.2019.12.008

[收稿日期] 2019-07-22

[基金项目] 2017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项目编号:K2017A0509;2018年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攻关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8CXF150;淮南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3XJ10。

[作者简介] 周英姿(1982-),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文化产业研究。

[文章编号] 1004— 5856( 2019) 12— 0030— 05

责任编辑:李新红

标签:;  ;  ;  ;  ;  ;  

供给侧背景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发展方向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