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和要点分析论文_祁奉珺

浅论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和要点分析论文_祁奉珺

祁奉珺

泗阳东方混凝土有限公司 江苏宿迁 223700

摘要:现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也随之发展,各种建筑施工也在火热的进行中,但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质量,对人们的生活起着决定性的因素,重视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是现在需要做的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我国建筑事业,特别是建筑工程建筑当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方面,关注程度不断提升。在现代化的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混凝土因其独特的使用性能,得到了相对广泛地应用。因此,如何在实际的施工和管理当中,科学地对混凝土配比进行调试,提升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成为了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1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常见质量问题分析

1.1混凝土工程强度性能问题

部分浇筑成型的混凝土工程在验收时发现其结构强度并不能满足设计所需,它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安全稳定性等性能,且众多的问题也会不间断的呈现在建筑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当中,而造成不达标结构强度的原因有众多,但是最主要的莫过于对混凝土不合理的养护以及不科学的配合比这两种因素。所以,在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阶段,施工企业应严格把控混凝土配合比,与此同时,在养护混凝土的工序上应依据国家现行技术标准来进行。

1.2混凝土工程漏筋问题

现如今钢筋裸漏的现象会出现在部分施工结束以后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此种质量问题在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阶段也比较普遍,而当此问题出现时不仅影响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还造成钢筋工程的整体使用性能大幅度的降低了,本文认为在施工阶段造成建筑混凝土工程产生漏筋问题的重要因素为不合理的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以及不合理的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等,与此同时,对其产生影响的同样还包含了混凝土工程浇筑施工后的振捣工序质量。

2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要点

在混凝土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的把关,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还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配合比确定以后,搅拌的过程也需要较为严格,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谨地计算,确保混凝土能够符合强度的要求,其质量也能够符合工程的要求,这样才会使建筑项目的质量处于较高的水平。同时,还要分层次的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验,检验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还可减少施工的成本还有机械设备的投入,进而减少工程的成本,减少资源的应用。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做好所有环节的施工监理,保证混凝土的各个阶段工作都能够符合相关的要求,并且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提升重视程度,加强监管力度,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质量控制,确保工程的质量符合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施工材料的选择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材料,在构成成分上主要是胶凝材料为主,将骨料胶结成为一个整体的复合性材料,同时还需要运用一些改善混凝土材料和性质的粉煤灰添加剂。要想充分保证混凝土材料的施工质量,先要保证这些基础施工材料质量达到相应的标准。依照工程施工的标准类型,对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标准方面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其中所使用的基础材料就是水泥,对于水泥施工来讲,在购买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保证混凝土材料的强度与等级,同时还需要充分保证材料是否具备材料合格证书。在材料的外观上来进行判断,水泥材料不能太硬,同时在会中不能存在辐射性物质,同时在外添加剂方面要求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和添加,并且不能超过标准量。

2.3温控技术

首先,在水泥的用量把控中,尽可能的减少水泥的大量投入,从根本上改善混凝土内部温度。同时,结合新型材料,本着环境优化原则,同时在选择中寻找水泥的替代品。另外,在混凝土制作流程中适当的添加减水剂,有效的改善混凝土热量的散发,也是控制混凝土表面温度的方法之一。其次,对于控制温度应力,需要就混凝土内外结构温度进行调研,并有效改良因水热化造成的内外部温度差异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混凝土本身温度的调控方案可以本着浇筑进行规范化操作,一定需要注意高温环境对建材保养的不利因素。另外,对浇筑温度的合理控制,也是对建材质量的保障,而防止建材内部结构发生断裂的现象。再者,搭建冷水管在混凝土内部工程的使用,在冷水管内注入适当体积的冰水,就混凝土温度控制问题,而实现建材自身强制性降温环节。

2.4混凝土配置技术

在混凝土原材料准备完成之后,需要对混凝土的标准混合比进行确定,保证混凝土的配比充分符合施工的要求,同时还需要依照使用区域环境的差异,在施工过程中对室外环境温度和湿度等条件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需要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科学实验,充分保证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同你更是在混凝土的配比过程当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混凝土含水量变化与水体质量的标准要求,保证混合之后的混凝土材料质量符合标准,要是在配比的过程中,混凝土含水量过低,则在浇筑过程中会严重影响到混凝土施工的平整性,要是混凝土的含水量过高,则会对混凝土的整体强度产生不良影响。

2.5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1)考虑模板结构的合理性,了解模板结构是否能够与设计方案要求保持一致,从而为后续相关操作打好基础,避免因为模板位置或者是固定不合理,引发混凝土浇筑施工问题;(2)考虑混凝土材料的浇筑速度,一般要求按照匀速进行混凝土浇筑处理,确保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状况良好性,且在填充方面发挥出最佳效益,避免出现浇筑质量缺陷。同时,针对规模较大的建筑结构,需要使用分层浇筑方式,设置好施工中的分隔缝,使得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得以提高;(3)在混凝土浇筑中应落实好后浇带施工处理作业,并在行业技术规范指导下,将浇筑施工技术应用于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使得完成施工作业后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能够达到建筑工程建设要求,确保这类施工技术应用科学性。

2.6混凝土养护施工技术的应用

(1)为了保证混凝土硬化后的强度和易性,需要在混凝土灌注之后通过控制其湿度及温度等条件予以应对。在此期间,施工企业要减少表层温差,避免开裂的现象出现,落实好相应的混凝土温度控制工作;(2)夏季对建筑工程养护时,要对混凝土的表层进行降温处理。其施工办法是在混凝土的表层实施敷设,通过洒水等措施来降低温度,避免表层出现开裂现象;冬季施工中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处理时,需要施工企业对混凝土表层覆盖保温布以及塑料膜等,并通过对湿润草帘的使用,实现对混凝土老化问题的有效应对,保持其良好的防渗性能;(3)在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的过程中,需要对完成浇筑入模后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抹压,并考虑施工技术要求,完成找平、抹灰等施工作业。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应用范围是极其广泛的,但是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着诸多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对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建春.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12):92.

[2]刘勇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00093.

[3]黎喜强.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建筑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6(9):232.

论文作者:祁奉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浅论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和要点分析论文_祁奉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