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乡镇企业集团的特征分析_企业特征论文

上市乡镇企业集团的特征分析_企业特征论文

上市乡镇企业集团特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镇论文,企业集团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截止1998年底,沪深两市以乡镇企业、乡镇政府或村集体作为发起人或主要股东的上市公司,诸如粤美的、万向潮等共计25家。从实际情况看,这些上市公司都已形成了相应企业集团的核心公司,笔者将此类企业集团称为上市乡镇企业集团。本文拟以25家上市乡镇企业集团为分析对象,从集团的组建方式、治理结构、管理结构、地区分布、集团规模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对其进行剖析,为企业管理主体制定改进方案和措施以提高乡镇企业集团的经营稳健性、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增加企业收益以及引导乡镇企业改制上市等提供决策依据。

一、企业集团的组建方式分析

从资本来源看,企业规模的扩大不外乎两种办法: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由此,便产生了企业集团形成的两种方式:分离和兼并。分离方式是指企业依靠内部资本积累,不断扩大规模到一定程度后,将一个或若干个分支机构从母体企业中分离出去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形成母子公司控股结构的企业集团方式,也包括企业独资或合资新建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的集团形成方式。兼并是指企业通过收买债权、控股,直接出资、出股购买等手段,取得其他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使其失去法人资格(将其吞并),或者改变其法人实体行为(使其成为本企业的分支机构)。

分析25家上市乡镇企业集团的组建过程,其中依靠企业规模扩大后自行分离形成企业集团的为19家,占76%;实施兼并行为形成企业集团的只有6家,占24%。 这种现象与西方大型企业主要依靠兼并收购途径形成集团的方式有所不同,表明我国大部分乡镇企业集团实力还不够强大,还不能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实施兼并收购策略(也与我国资本市场的融投资机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有关)。鉴于我国经济体制的特性,乡镇企业集团的组建过程中,各级(乡镇村级)政府的行政调控作用功不可没,尤其是集团母公司在股份制改造上市过程中,政府行政力量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做法符合我国国情,是现阶段乡镇企业集团组建的特征表现。

二、企业集团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特征分析

现代企业理论表明:从广义上讲,企业所有权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抽象概括,公司治理结构只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具体化,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谁在什么状态下实施控制,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企业利益主体之间分配等一些问题。根据1998年上市公司年报资料分析25家上市乡镇企业集团核心公司的股权结构,结果如表1。

表1 上市乡镇企业集团股份结构

股权类型发起股 国有股 募集股 职工股 公众股 外资股

总股本(万股) 250207

12372

55915

12067 189048

15104

比 重 46.79%

2.31% 10.46%

2.26% 35.36%

2.82%

股权类型合 计

总股本(万股) 434712

比 重100.00%

根据表1分析上市乡镇企业集团股本的来源结构, 可以看出主要由乡镇、村集体资本金构成的发起人法人股比重(46.79%)占第一位, 其次为社会公众股(35.36%)和募集法人股(10.46%),这三类资本金来源所占比重均超过10%,其总和已经大于90%。但是由于社会公众股股权相当分散,所以,实际上这类社会公众股东对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控制权几乎为零,真正控制企业经营决策的是上市公司发起人股东和社会募集法人股东;又由于社会募集法人的股权比重相对较小,而股权又相对分散(多家社会法人),所以从总体上讲,上市乡镇企业集团的实际控股权仍集中于乡镇、村资本金的所有者。

分析25家上市乡镇企业集团核心公司的股权集中程度,也可以发现有14家集团公司的发起人所占股权份额大于50%,占据绝对控股地位;有6家处于30%-50%,占据极高控股地位;有4家处于10%-30%,占据较低控股地位;只有1家处于1%-10%,为参股股东。所以,由目前上市乡镇企业集团的股权结构决定的集团治理结构必然表现为乡镇、村集体拥有企业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具体权利执行人则往往表现为以原乡镇企业的创始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阶层。但是从集团管理阶层所拥有的集团核心公司股份(高管股比重小于0.1%占集团总数的68%、 处于0.1%-0.3%之间的占16%、大于0.3%的占16%)来看, 管理层并不是通过持有企业的大部分股权而掌握企业的控制权,即集团治理结构非“法律上”的内部人控制,只是“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而已。

三、企业集团的管理结构和经营规模特征分析

简单来讲,企业治理结构表明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涉及企业体制问题;而企业管理结构则是指企业经营者在所有者的授权下采取何种组织结构形式开展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它涉及到企业的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从企业集团管理结构来看,它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管理结构,主要不同点在于企业集团投资中心、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是彼此分开的,而一般企业则是三位一体的关系。 根据资料分析25家上市乡镇企业集团的组织管理结构,从集团机构设置来看,大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设立了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个别集团还成立了针对某项管理职能的委员会(决策智囊团),集团管理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但是从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任命来看,其中有11家由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占上市乡镇企业集团的44%,这种现象不利于较大规模企业集团经营决策程序的科学化,难以建立三者(股东会——董事会——高层经理人员)之间相互制衡的管理结构和适当的分配制度,不利于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从集团组织管理层次来看,按照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持股、控股比例,对所有子公司类型进行分析,可知25 家上市乡镇企业集团平均拥有7家子公司,其中全资子公司3家、附属子公司3家、联营公司1家, 基本形成了以母公司为中心的紧密层、半紧密层和松散层企业集团组织结构。但是从各企业集团的对比情况来看,其组织结构层次差别较大(最多子公司数为22,最少为1),说明上市乡镇集团的发展极不均衡, 各集团相应的经营管理体制也有较大差距。

企业规模一般用资产总额、营业总额、利润总额等价值指标来表示。根据1998年年报计算25家上市乡镇企业集团的平均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规模和利润规模,并与1998年全国所有乡镇集体企业和所有上市公司相应的规模指标平均值进行比较(如表2所示), 结果是上市乡镇企业集团平均资产规模低于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值(低大约50%),说明上市乡镇企业集团距离规模化经营尚有较大差距;两者营业收入指标则相差不大;而上市乡镇企业集团的利润总额指标甚至还略大于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值(高出大约4%), 说明上市乡镇企业集团的经济效益相对较好。另外,从上市乡镇企业集团与全国乡镇集体企业比较来看,前者的三类规模指标都远远高于后者,总资产、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79、154和423倍。

表2 上市乡镇企业集团经营规模单位:万元

企业类型

总资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

上市乡镇企业集团 合计

2339467.151371090.38

195343.29

(25家) 平均 93578.69 54843.62 7813.73

全国乡镇集体企业 合计 263168320.00 380413313.00 19693141.00

(106家)平均

246.92356.92

18.48

所有上市公司合计 127068614.55

66422257.20 6783251.81

(852家)平均141344.40 73884.60 7545.33

四、企业集团的地区分布和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按照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划分,对上市乡镇企业集团核心公司所在地区进行分析可知,绝大部分(76%)企业集团总部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仅占一小部分(24%), 并且依次递减(分别为16%和8%)。从上市乡镇企业集团成员企业的地区跨度来看,74 %的乡镇企业集团已经实施了跨省、跨市的多地区发展战略, 但仍有接近1/4的乡镇企业集团还仅限于本地经营, 这表明了乡镇企业主要服务于本地经济的传统特性,也说明了部分乡镇企业在开拓跨地区市场方面竞争能力不足。在25家乡镇企业集团中仅有1家拥有跨国公司, 这表明了乡镇企业集团的国际化水平还很低。

根据资料对25家上市乡镇企业集团的经营范围按照国民经济10大门类进行分析(如表3所示)可知,除了邮政通信业没有涉足外, 乡镇企业集团的经营领域几乎涵盖了其余的9类行业,其中100%的涉足工业领域,其次为社会服务业(占52%)、批发和零售业(占48%)以及房地产业(占28%),涉足农林牧渔业的只占到20%。由此可以发现上市乡镇企业集团与城市企业集团的行业同构现象十分严重,乡镇企业集团中涉及大农业的比重相对较低。

表3 上市乡镇企业集团行业分布

国民经济 农林牧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 邮政通 批发和

部门 渔业 仓储业信业

零售业

集团数 5 25 25012

比重 20%100%8% 20%

0%

48%

国民经济 商业经纪 餐饮业 房地 社会服

部门与代理业 产业

务业

集团数 1 3 7 13

比重 4%12%28%52%

从乡镇企业集团经营领域的行业跨度来看,大多数乡镇企业集团(占72%)都实行了多元化经营以降低投资风险的战略,其中涉足2-3个行业的占大部分(为40%),但是存在32 %的企业集团经营领域超过4个,其中大约一半又超过6个行业, 这种情况对于经营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的乡镇企业集团来说,则又出现了企业经营过分多元化的风险;另外,相当一部分(占28%)乡镇企业集团还存在经营领域单一的风险,所以,从适当多元投资组合、降低经营风险角度来看,大部分上市乡镇企业集团产业结构不合理(要么经营领域过分单一,要么经营领域过分多元化)。按照国民经济第二层次的行业类别对上市乡镇企业所属的工业行业进行进一步分析(如表4所示)可知,除1家集团经营电子工业产品以外,其余24家全为传统工业产品,其中机械、轻工、纺织类产品占绝大部分(64%)。所以,在以高科技产品制胜的21世纪知识经济的大潮中,乡镇企业集团由于产业结构的缺陷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表4 上市乡镇企业集团工业行业分布

工业类别 机械工业 轻工工业 化学工业 冶金工业 食品工业

集团数 4 8 2 2 2

比 重 16%

32%8%8%8%

工业类别 建材工业 纺织工业 电子工业 合计

集团数 2 4 1

25

比 重 8%

16%4% 100%

五、促进乡镇企业集团稳健发展的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上市乡镇企业集团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集团形成方式以规模扩张分离为主,股权集中程度较高,科学有效的集团经营管理体制尚未完全建立,集团经营规模和市场空间还有较大的扩展余地,集团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较为严重。针对这种现状,笔者从提高企业经营稳健性、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增加企业收益出发,提出以下若干改进对策和建议。

第一,规范集团组建方式,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应逐步弱化各级政府在乡镇企业集团组建过程中的行政调控作用,应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按照资产联结紧密程度,结合“三个中心”的划分,区分集团最高决策层、中间行业管理层和基层企业,明确各层的相应责权,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结构,防范集团内部人控制风险。

第二,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实现集团产业结构升级。上市乡镇企业集团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积极吸纳高科技资本,加大集团技术创新和业务重组力度,改善集团产业结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避免因所在行业竞争激烈和技术老化而引起的收益急剧下降的风险。

第三,加强市场营销,扩大集团经营规模。我国进入WTO 引起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一体化将对乡镇企业集团有限的市场空间带来极大的挑战,企业集团必须采取有力的市场营销策略,实施地区扩张经营战略,提高集团经营规模,增强集团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

第四,制定扶持政策,引导乡镇企业改制上市。为进一步发挥和加强乡镇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乡镇企业管理部门和证券管理部门应根据不同地区和隶属不同行业的乡镇企业的特性,制定促进有发展潜力和良好前景的乡镇企业上市的相关政策法规,解决当前乡镇企业集团“二次创业”中普遍存在的资金与管理瓶颈约束问题。

标签:;  ;  

上市乡镇企业集团的特征分析_企业特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