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如何国际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中国企业管理三件大事
朋友们,很高兴今天能出席这次盛会,我今天讲的题目是:中国企业如何实现国际化。
21世纪对我们中国的发展既带来了挑战也有机遇,从经济和管理方面来说,我认为主要有 三件事情要做。
第一,欲发展经济,必先发展企业。把发展搞好既要注意发展的速度,更要注意发展的质 量。我个人一直认为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企业的微观活动虽然看起来都是自主决策、独 立经营的,但是他们不可能不受到其他企业的决策和整个环境的影响。大家知道,没有健康 的细胞也就没有健康的人体,所以没有健康的企业也不可能有健康的经济发展,这一点是非 常重要的。
第二,欲发展企业,必先有具备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实际“企业家”这个词在法文里本身 就带有创新精神的含义。因此,没有创新精神不能算企业家,只能算企业的管理者。我讲过 ,现在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经济实力的竞争主要是科技实力的竞争 ,科技实力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则主要是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所以, 我们中国需要千千万万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
第三,欲提高创新能力,必先要学习。一方面要学习管理科学,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总结 经验、总结规律。管理科学研究的是管理内部的规律,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因为管 理 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科学的方面是可以从书本上学习的,但是艺术这一方面要在实践中去把 握、去体会。这个观点是非常重要的,不能把管理就理解成学书本上的东西。学MBA不能说 书念通了就能解决所有的管理问题,特别是在中国的情况下。所以,我认为中国培养既懂管 理科学、又懂管理艺术的,高素质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是我们搞好企业非常重要的一个条 件。
全球经济将日益集成化
我觉得“中国企业实现国际化”这个主题出得很好,因为这确实是现实的问题。我主要讲 以下几点:
企业发展的道路包含四个阶段:合理化——把企业做好;集约化——把企业做强;集群化 ——把企业做大;国际化——把企业做壮。
大家都知道,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尤其从20世纪下半叶起,资本的输出和 输入在全球化的进程里显得越来越重要。我认为21世纪是进入了世界经济的集成化阶段,也 就是说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合作和互补在经济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一个国家的经济慢慢地 依赖于周边国家,这自然存在于区域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大,然后进入区域以外的国家。所以 区域化是全球化中间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
最明显的就是今年。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资金的流动可以说是没有距离的限制,时 间也是非常之短,可以大批量地在世界各处流动。我曾经讲过,现在全世界虚拟经济的规模 达 到了140万亿美元,是各国总和的5倍。现在全世界每天流动的钱有1500万亿美元到2200万亿 美元,而其中只有20%是直接用于贸易的,也就是说有80%的钱是在世界上流来流去、寻找机 会、以钱生钱。所以说,世界经济的集成化程度应该说会在21世纪越来越高。
欲走全球化,必先打造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有人说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这个载体起着什么作用呢?我觉得是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促进国际技术的转移
跨国公司的竞争力首先是表现在它拥有了无形资产和知识资本,包括技术、专长、品牌、 商誉和营销技巧等等,这是他们进行跨国经营的必要条件。所以跨国公司投入较高的研究和 开 发费用,世界500强企业的研发费用要占收入的5%~10%,而我们企业的研发费用只占1.3%。 有人初步估计过,跨国公司目前大约控制着全世界专利技术的75%。近年来,国际技术贸易 增长迅速,国际技术贸易总额1965年只有25亿美元,1975年120亿美元,1985年是500亿美元 ,目前已经超过了2500亿美元。这是技术贸易,也就是专利转让。
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带来的资产和管理技术,不仅有助于促进新的产业,还可能使原来 的产业升级,使内向型产业转向国际型产业,并有利于资本的过渡和转移。目前,跨国公司 对国际技术的转让和控制日趋严厉,发展中国家一般很难通过技术贸易的专利引进跨国公司 的最先进技术。有的国家甚至宣布:允许转让的技术要比现在的技术落后十年。
第二,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迅速增长。1990年全世界国际贸易总额3.3万亿美元,1998 年已经达到了5.3万亿美元。在高速增长的背后,跨国公司起了重要的作用。跨国公司通过 直接投资进入一个国家,并且建立从事生产经营的子公司时,往往需要向这个国家输入大量 的设备,投产以后还要提供一些关键的原材料和部件,同时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往往要求 子公司出口一些产品。有时是为了满足某些实行外汇管制国家对公司外汇自行平衡的要求, 还常常强制性地要求子公司出口相当数量的产品。这当然会使国际贸易的总额增加,同 时往往会促进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增长。90年代初,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已经占到世界贸 易总额的40%以上,再加上跨国公司外部国际贸易的数额,目前全世界跨国公司的国际贸易 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3左右。
现在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经济实力的竞争主要是科技实力的竞争 ,科技实力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则主要是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所以, 我们中国需要有千千万万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
另一个作用就是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减少了 相互间进行贸易的阻碍,自由贸易的浪潮开始兴起。随着跨国公司跨国经营的发展,对减少 贸易保护、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强烈,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进 程,进一步促进了全球化市场的形成。
第三,促进资金的跨国流动
因为跨国公司拥有大量的流动资金,还有不少股票和债券,这些资产都需要通过流动才能 产生利润,所以跨国公司非常关心它资金流动的方向和速度。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技术的发 展,资金流动速度会非常快。
第四,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跨国公司之所以要进行跨国投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接受国获得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 要素。跨国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在越来越自由化的世界资产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 另外,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生产和销售体系对世界产业今后的调整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 是在飞机制造、汽车、石油化工、移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操作系统等行业里,跨国公司已 经取得了相当高的市场占有率。所以时至今日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要素组 合和最佳配置的一个协调。
我们从这四方面可以认为: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 济的增长,跨国公司的市场化体系加深了各国经济之间的依存程度,跨国公司的竞争机制加 速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集中化的倾向,跨国公司的多边扩展战略促使各国政府采取双向鼓励 政策,从而促进了区域性或者全球性多边政策体系的改革的形成。
中国企业跨出国门必先经过“四化”
那么,中国企业怎么才能实现国际化?我个人的看法是,中国企业实现国际化要经过四步。
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是八十年代开始起步,到九十年代迅速发展。据统计,1998年底,经 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部门批准或者备案的境外企业有5356家,投资金额193.3亿美元, 涉及贸易、农业、资源开发、原材料、轻纺、工程承包、饭店等领域,遍布全球160多个国 家和地区。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境外投资的行业大多数还是集中在各种资源开发和我国 具有比较优势的一些加工工业领域,而且规模偏小,平均每家的投资额才100万美元。所以 从总体上说,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还不具备境外投资的能力,自身也缺乏全球化发展的战 略。
成思危谈《中外管理》在管理科学与管理艺术的结合上,我认为《中外管理》杂志做了很 多很好的工作。《中外管理》杂志办到这个程度很不容易,能拥有广大的读者,而且各方面 都不错。在宣传管理科学方面,《中外管理》杂志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管理科学,我 们希望不断地加强宣传。
我们对我国最大的100家工业企业进行了比较优势分析,表明我们在增加值最大的十个行业 里,绝大多数是没有比较优势的,而比较优势大的产业是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而 比 较优势最小的是化工、冶金等资金密集的产业。要使我国企业达到世界及跨国公司的水平, 我们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所以我提出合理化、集约化、集群化、国际化。
第一,合理化——把企业做好
所谓合理化是指企业能够合理地运用人员、资金、技术、物资、设备等各种资源,取得较 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合理化的水平不高,问题不少,需要认真研究解决。比如说我们有不 少大型企业是人满为患、人浮于事,劳动生产力比较低。如果一个人的活三个人干的话,那 效 率肯定比一个人干还要低。因为有矛盾和摩擦就会减少效率,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难 以发挥。此外,资金周转缓慢,利用效率甚低;投资缺乏科学性,而且手续繁琐;财务报表 不够规范,甚至数据不真实。我到上海会计学院,听说朱总理去参加开院典礼时,人家要他 题词,他说:我从来不题词,但这次我给你们提一个校训——“不做假账”。这就足以说明 我们现在的财务数据不真实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以致要总理亲自提出要求。
而且,我们不少企业的总体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落后于竞争对手,在技术创新方面成效不 够明显,技术改造的步伐比较缓慢。我们的物流管理多半是停留在初级阶段,采购和供应的 手段比较落后,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力量相当薄弱,社会管理的基础工作不够扎实。设备使 用、维修和更新更缺乏科学的安排,多数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不高,仅仅停留在用计算机进行 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水平上,与建立企业信息系统的目标还相差比较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 发展,处于这种状况的企业连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难以保证,根本不具备条件参与国际竞争 。
我国实现合理化的道路主要是要符合今后我国国情和行业的具体情况,采用科学的方法和 手段,扎扎实实地打好企业管理的基础,在人事、财务、生产、物流、营销、研究与开发等 方面实现科学管理。使得企业的管理质量、成本、资金周转率等各项指标都能到达国内同行 业的先进水平,并逐步缩小与境外同行之间的差距。
我认为合理化是企业首先要做的。实现合理化的途径就是加强管理、练好内功。大家知道 ,国有企业的脱困应该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对国有企业脱困的成绩不能估计过高, 我认为外部政策性因素起了主要的作用。第一个是给他们减息;第二是债转股;第三,提高 出 口退税率。这些外部政策对国有企业的脱困起了重要作用,而真正的加强管理、苦练内功这 方面还有很多方面的事情要做。所以希望我们的企业要加强自己的内部环节。
从内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首先是经验管理阶段,最早的管理就是凭管理者的经验 。第二,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凭借计算机等技术进入了科学管理阶段。但是很多人发现在 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时候,企业的组织形式等等都会有变化,所以第三又提出了文化管理的 概念。所谓文化管理是指凝聚职工的价值观,使得职工有共同的价值观来实现和发展。文化 管理实际是四个方面:音像、模范、仪式、价值观。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如果企业的 职工有统一的价值观的话,会形成一个很强大的管理队伍。我们拿质量管理来看,初期是管 理者在工人身后转,发现你这儿出错了马上批评你,扣你工资。八十年代以后我们国家搞过 全面质量管理,进行全员、全面、全程的管理,然而我们的产品质量始终上不来。但是如果 你在全体职工里树立了“质量第一”这样的价值观,使每一个职工感到如果出了质量事故是 非常丢人的事情,不但自己没脸,而且整个小组也脸上无光,进而形成一种无形压力的话, 我相信质量管理会在更自觉的基础上发展。
第二,集约化——把企业做强
集约化就是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复杂系统,并通过适当的组织管理来取得最优的经营绩效。
外延型集约化 包括纵向集约化与横向集约化。纵向集约化就是把你的产品更推向市场, 你可以站在市场的前端,或者把你的原料延伸。比如说一个石油化工厂可以往前推到精细化 工,以更接近市场;也可以往后推到油,以更接近原料,甚至可以直接建立到油田上。横向 集约化就是我生产和我现有产品类似或者接近的产品。比如说我生产某一种类型的农药,我 同样可以用中间生产不同的农药。
内涵型集约化 更重要的是内涵型的集约化。它是指通过合理组织各种业务流程来提高效 率 、降低成本、加快进度、改善质量,实际上它是对企业系统重新进行综合集成。(详见本 刊2000年第12期成思危同志在“第九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的主题报告。)
我国企业实现集约化的道路应当是按照企业重建的原理结合自身特点重组业务流程,并运 用企业资源计划和供应链管理等技术实现内涵型及外延型集约化。
集约化来自信息化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说一点:企业信息化是实现集约化非常重要的手段 ,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要依靠通过信息化实现集约化。从历史上看,企业信 息化的发展主要沿着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从生产发展起来的,比如物料需求计划,于是从 MRP发展到MRPⅡ。另外一条线是从管理的角度,像现在很多企业用计算机处理人事资料、财 务资料,叫做电子数据库。再进一步到了管理信息系统,就是把整个企业的信息集成起来组 成一个管理信息系统,这样它能够同步更新,能够互相很容易的共享,进而产生了决策支持 系统。这样不仅是提供数据、提供信息,而且还可以给企业的高层决策者提供决策的支持。 从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来看,这两条路慢慢走到一起了,就是所谓管理和控制的一体化。
我们已经从所谓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发展到了ERP企业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就是整个企 业内部的管理和控制技术。但是现在还不够,因为现在新的概念是供应链管理。当今一个企 业要想提高竞争力光靠这个企业不行,要跟你的上家、下家等整个供应链连起来进行优化。 否 则即使企业本身优化了,但供应的原料价格昂贵、质量波动,你同样也做不到企业的优化。 所以企业现在要扩展到上游、下游,组成整个供应链,把整条供应链优化才能真正把企业做 强、做大。
第三、集群化——把企业做大
集群化就是企业之间为增强竞争能力及适应环境变化而以各种方式实现的联合。这种联合 包 括:企业并购、企业集团、企业联盟、企业网络。
企业并购 企业并购近年来掀起了一股热潮,而且企业并购是从内部到外部在不断的发展 。从1994年开始跨国公司通过并购进行战略重组之后越来越盛,并且从美国国内扩展到欧洲 和亚洲,1999年全球并购交易额达到3.4万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了36%。不仅跨国并购越来 越频繁,而且并购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在汽车、石油、化工等资金比 较明显的行业。金融、通讯、保险、零售等服务业并购更加迅猛,1998年仅银行并购额就达 到世界并购额的60%,目前国外已经占到投资总额的80%以上。
现在我们总说吸引外资建厂,说实话一般大的跨国公司要来就是要通过并购买你的企业。 所以现在世界上的直接投资80%都是用并购手段,而不是买你的土地,在这里建厂,在这里 生产。其中,绝大多数的并购是战略型的。它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规模协同、结构增大来并购 ,并且通过并购进一步实现生产的国际化,从而加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并购的支付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收购方有时候只是控股,同时也有为了减少因双方企业 文化和其他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管理困难,往往需要采用集团化的组织方式,下放组织权利 ,使被并购的企业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于是,企业集团开始产生。
经济全球化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以知识为基础、以金融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 跨国公司为依托。
企业集团 企业集团这个名字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日本首先使用的。它通常是指依生产 经营需要,由多个企业按照关联形成的,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这时需要注意的是,通过资 产重组使集团各成员企业中占有绝对或者相对控股的地位而作为核心的骨干企业,必须有技 术上和管理上的优势,并持有重要的名牌产品,只有这样才能把企业真正吸引到集团之中, 得到互利的效果。所以我们说企业集团不是靠行政命令组成的,而是要利用其自身的规律, 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以骨干经营为核心、以资产为纽带,由多个关联的企业按一定的协议 条件组成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企业联盟 不管并购或者组成企业集团,都需要比较高的交易成本。所以20世纪80年代以 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联盟逐渐兴起。联盟的目的包括降低成本 、分享技术、开发新产品、打入新市场、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等。联盟的方式可以从简单的销 售、协定、技术服务、合作开发,直至兴办合资企业。由于企业联盟完全是由企业之间按照 自愿的原则签定协议组成的,各个成员企业都是具有平等地位的独立法人,所以它具有较高 的灵活性,并且只需要较低的交易成本。
企业网络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有众多中小型企业在一块儿紧密合 作,互相提供各类服务,进行技术交流,就形成了所谓企业网络。这种企业网络是把直接面 向顾客、供应商和投资者的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网络联合起来 。这是一种相互利用资源技术,共同趋向市场和信息服务的有效方式。
一个企业要做大有几个选择,而并不一定是并购。一个企业要靠内部资本做大是很难的, 即便一个企业销售额是10亿,在中国看起来很大,其实你才1亿美元,如果算你每年增长20% ,你得多少年才能赶上500强的最后一名?算一下需要一百多年。所以企业要做大,就不要考 虑我这个企业自身,而必须要考虑联合、建立联盟等方式,这样才能真正把企业做大。
我国企业实现集群化的道路应该根据生产和经营的需要,在坚持自愿和互利的研究基础上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优势互补协同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形式进行组建,而不应当受到地区 和行业的限制。
第四,国际化——把企业做壮
国际化就是企业从事跨国经营,从间接出口到直接出口,到在境外建立子公司,直至完全 的国际化经营。
国际化经营要经过几步:一个是委托贸易公司出口,然后直接有外贸权,然后在境外建立 子 公司。建立子公司不等于建立办事处,办事处还是直接处理事务的地方,而建立子公司要真 正的能够在当地进行大规模的活动。我国企业实现国际化的道路主要应该在企业总体战略的 指引下,通过出口产品的实践,逐渐熟悉国际商务活动的情况,然后在目标国家中建立办事 处,进一步加深对当地文化和法律的了解,并建立起较好的公共关系。这时还应注意投资设 厂、建立联盟或并购的机会,以便为采取后续的行动做好准备。
中国必须培养自己的跨国公司
经济全球化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我认为可以归纳为:以知识为基础、以金融为中心、以 信息技术为先导、以跨国公司为依托。因此,要真正实现走出去的方针,就必须努力培养我 国的跨国公司,并且使它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培养我国的跨国公司是一项 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与企业双方的共同努力。所以今天我对企业提出了四步走的战 略。
我希望大家认真理解中央对参加WTO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我认为总体来说有两句话。第一 句:利弊权衡,利大于弊。第二句:越往下拖,代价越大。最简单的,越往下拖,谈判的国 家就越多。但是我们要警惕:现在我们企业对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挑战认识还不是很够 ,应该认真分析,趋利避害。从总体上来看,加入WTO对我们企业健康发展的要求,对我们 企业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应该是更高的。我希望今天的报告能够对大家实现自己本企业 的国际化引起思考和重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