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而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在此,本人就“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因此,设置生动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
例如鲁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六章《平方差公式》,一位老师是这样引入的:从前,有位狡猾的庄园主,把一块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租给姓张的农户种植。第二年,他对姓张的农户说:“我把这块地的一边减少5米,相邻的另一边增加5米,租金不变,你看如何?”姓张的农户爽快地答应了。回到家中,他把这事和邻居们一讲,立刻有位聪明的邻居说:“哎呀,你的地少了25平方米呢!”“同学们,你是否也认为这位姓张的农户吃亏了?”教师话音刚落,学生们就纷纷议论起来,也有人干脆低头算了起来。正当他们兴致勃勃地说出答案时,教师话锋一转:“同学们,你们知道聪明的邻居是如何快速算出答案的吗?要想揭晓谜底,让我们一起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平方差公式》。”这时学生的兴趣已被充分调动起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打动学生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激起学生对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欲望。
二、精心设计递进式问题,有效启发学生思维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做题时屡次出现相同的错误。究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思维的火花没被点燃。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也要考虑设计的问题是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鲁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二课时,在探究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之后,教师出示问题:如图,已知CD⊥AD,EB⊥AC,CE平分∠ACD,AD=10cm,AE=6cm,求BE的长。
学生完成后,教师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本题还有其它方法吗?
2.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单?
3.你在解决本题的过程中用到了哪些知识?
4.结合学过的知识,你认为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方法有哪些?
这道题本身较为简单,因为教师的几个追问,却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层层挖掘。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递进式教学”可以让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让数学知识的建构更有层次感,从而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质的提升。
三、面向全体,尊重个体差异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回答的可能。在肯定优生的同时,也要鼓励学困生,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我们教师要学会善问、巧问,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才能最终促地学生思维的发展,才能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论文作者:卢红霞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月总第2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思维论文; 课堂论文; 农户论文; 知识论文; 姓张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1月总第29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