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效果分析论文_陈剑琴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省 415000

【摘 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2月~2018年2月两年期间,收治的采用手术治疗食管癌的患者62例,并采用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均为31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中发生术后吻合口瘘患者显著少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效果较好,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较高,值得临床中的推广以及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预防效果

食管癌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手术治疗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手段,手术后易发生术后吻合口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极大[1]。有鉴于此,本文特选取于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就诊的62例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研究循证护理在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2016年2月开始,至2018年2月两年期间,我院收治的采用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2例,经我院临床诊断均符合食管癌的诊断标准以及手术指征,给予手术治疗。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均为31例,其中参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例数为20例,女性患者例数为11例,患者的年龄在42~73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78±11.25)岁。实验组患者中性患者例数为18例,女性患者例数为13例,患者的年龄在43~71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52±11.45)岁。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为:患者的基础资料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数据无差异,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经成功征得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分析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查阅文献、结合护理经验及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护理干预,内容如下所示:

1.2.1 术前营养支持 术前常规除呼吸功能锻炼和消化道准备外,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鼓励进食流质或半流质优质蛋白食物,必要时静脉营养或输血,尽可能纠正低蛋白血症、贫血。

1.2.2 心理评估 对患者进行焦虑自评(SAS),护士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及使患者认识到不良情绪与术后恢复的相关性,指导访谈术后恢复顺利的患者,增强信心,指导通过沟通、看书、看电视、肌肉放松等方式进行自我情绪调节。

1.2.3 颈部吻合护理:预防感染,复方硼酸液进行口腔护理,2次/天。减少吻合口压力,常规抬高床头30度,术后48小时持续胃肠减压,每6小时评估应胃内潴留情况。颈部吻合口常规负压吸引,并禁止患者颈部后伸以及随意摆动,减少患者的吻合口压力促进其愈合。对患者的颈部切口进行观察,是否存在渗液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保证敷料干燥,利于吻合口愈合[2]。

1.2.4 预防肺不张的预防 常规雾化吸入、采取高频振动振动排痰150-200次/min,常规芬太尼镇痛,评估疼痛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鼓励早期下床活动,多做深呼吸,有益于咳嗽排痰,保持胸腔引流通畅。

1.2.5日常护理:对患者进行日常的严格监测,对患者进行吸氧支持,保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大于90%,保证正常新陈代谢,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1.2.6术后营养及肠道功能支持:术后无禁忌的情况下尽早经鼻畅管或空肠营养管给予短肽类营养液进行补充营养,促进肠功能恢复。肠内营养应按照先少后多以及先慢后快的原则采用肠内营养输注泵匀速输入。观察患者的腹部情况,有无不适等,定期复查了解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监测患者的水电平衡[3]。

1.3观察指标

依据患者的护理方法不同,对比患者的护理效果。主要对比吻合口瘘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程度,护理满意程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以及一般,护理满意率=(满意+较满意)/例数×100%。

1.4统计学意义分析

将患者的临床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系统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卡方值检验计数资料。P<0.05,数据具有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吻合口瘘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发生吻合口瘘少于参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

表1 吻合口瘘发生情况数据对比

3.讨论

我国是食管癌的多发国家之一,发病人群多为40岁以上男性,食管癌的致病原因与年龄、性别、地域以及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患者的临床症状为:吞咽困难,吞咽有痛感等。早期吞咽食物困难,随着并且的不断发展半流食也随之难以下咽,患者后期甚至喝水都出现问题。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患者的术后护理工作异常重要,常见术后感染、术后出血以及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情况,吻合口瘘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4],有鉴于此,本文特选取62例我院食管癌手术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每组均为31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结果为,实验组患者的吻合口瘘发生少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应用于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中的预防效果较好,患者护理满意程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以及应用。

参考文献:

[1]胡振东,余勇,张勤等.经鼻-瘘口负压引流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8,34(5):307-308.

[2]葛丽军.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5):101,107.

[3]闵庭明,王启斌.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35例治疗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1):126-127,132.

[4]李剑,周福有,耿明飞等.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后壁瘘的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8,10(1):30-32.

论文作者:陈剑琴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在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效果分析论文_陈剑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