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 四川成都 610072)
【摘要】目的:探讨关于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从2017年4月至2017年10月进行各科手术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150例/组。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人文关怀,对比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手术室手术过程中予以不同护理措施后,常规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89.3%,而予以人文关怀介入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患者满意度为98%,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介入,可增进患者与医护人员的交流,加强医患间联系,提高手术效果,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
【关键词】人文关怀;手术室护理;临床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239-02
手术室是为病人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也是医院重要的技术部门。随着医疗技术发展与飞跃,手术室内的手术设备都不断完善,为患者的手术提供了优越的手术条件[1]。然而,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它加强了患者于医护人员间的联系,也提高了手术效果。伴随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文关怀走进手术室护理中,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了患者因手术而造成的紧张、恐慌心理,改善了紧张医患关系,为患者手术效果提供了重要的基本保障。本文针对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做出以下分析,从而论证了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7年4月至2017年10月进行各科手术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150例/组。常规组患者男82例,女68例,平均年龄在17~67岁,平均年龄(63.58±2.89)岁,病程为2~6月,平均周期为(5.05±2.02)月;观察组患者男95例,女55例,平均年龄在17~71岁,平均年龄(66.55±4.74)岁,病程为2~6月,平均周期为(5.05±2.02)月。经统计内科手术患者120例,骨科手术患者75例,泌尿科手术患者55例,妇科手术患者45例,心脑血管手术患者5例。所有患者排除患有其他疾病或传染性疾病,并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统计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在手术室中实施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实施措施内容如下:首先,为加强医护人员间的配合,在手术前应熟悉整个手术流程,并对手术医疗器械和手术工具进行消毒,保证在无菌环境下操作;其次,在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基本信息,帮助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最后,在术后为患者制定具体的恢复计划。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人文关怀,主要针对手术室内的护理,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第一,为患者提供舒适、整洁的手术环境,其中包括手术室内的温度、湿度,保持手术室环境卫生整洁、干净。
第二,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随时监测,以了解患者的生命指标,有利于提高患者手术效果。
第三,部分手术患者处于半麻醉状态,意识较为清醒,会因手术而造成心理和情绪上紧张、恐慌。护理人员应在手术过程中加强与患者间的交流,帮助缓解负面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手术意识。
第四,为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可让患者在术前对手术室进行参观和了解,对手术的流程有一定认识,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
1.3 观察指标
通过对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对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予以的护理内容、护理态度及护理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将患者对手术室中实施的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人文关怀,对比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手术室手术过程中予以不同护理措施后,常规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89.3%,而予以人文关怀介入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患者满意度为98%,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
3.讨论
手术在医学中被分为普通外科手术、骨科手术、泌尿系统手术、胸科手术、心血管手术、脑神经手术、妇产科手术、眼科手术等[2]。由于外科系统科学的不断发展,分工更精细,手术种类也更多而专门化。而手术室是手术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治疗过程中的连结纽带。许多患者因缺乏对疾病及手术流程的了解,对手术存在恐慌心理,甚至对手术存在抵触的情绪。针对此类情况,需要相关护理人员对其疏导和展开相应的护理措施,以达到手术的治疗效果。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先进,多数手术患者采取为局部麻醉,在手术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意识和认知,因此,手术室内的护理极其重要。常规的护理内容会忽视患者的心理和情绪,以及其他细节性问题,不仅让患者对手术造成恐慌,也会因患者缺乏疾病认识,抵触手术,恶化了医患关系,严重者则会引发不良事件发生。
临床上为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与护理质量,在手术室护理中引进人文关怀。所谓人文关怀至对于人性的关注和理解,从人的自身需求、人的欲望出发,满足人的需求,维护人的利益,从而达到人权的基本尊重[3]。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部分患者对手术存在恐惧和紧张心理,而人文关怀主要从患者心底诉求出发,对患者的个人需求和心理变化进行总结,并予以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干预。例如,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手术环境,可让患者在进入手术室时身心愉快;轻缓音乐的播放,让患者忘却了手术室是一个治疗场所,额可以放松身体和心理上的负担,轻松面对手术。同时,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患者间的交流,不仅让患者对手术流程和治疗效果有着清晰的认知,同时加强了医护人员与患者间的联系,改善了紧张医患关系,为预后治疗方案奠定了基础。此外,人们对手术室都存在抵触心理,也对手术室环境缺乏了解,让患者在手术前对手术室进行了解,可以加深患者对医院医疗水平的认识,也缓解了患者手术的心理负担[4]。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中人文关怀的介入后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98%,而常规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89.3%。由此可见,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介入,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同时提高患者护理后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仪.全程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2):73.
[2]吴纯翠.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6):16951.
[3]毛国雨.特色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专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黑龙江医学,2017,41(08):809-810.
[4]潘俊华.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7):196+201.
论文作者:陈艳,李奕瑾,李凤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手术室论文; 人文论文; 常规论文; 满意度论文; 过程中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