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论文_顾广民,李超

配电自动化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论文_顾广民,李超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电业局 内蒙古 017200)

摘要:我国配电自动化技术相对来说还存在着起步晚、发展时间不长的问题,加之在刚刚起步时很多技术不成熟,后期的维护不到位,以及相关的通信技术不完善,所以很多系统已经出现了废弃的情况。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开始了配电自动化的建设项目,这样不仅能够确保我国输配电线路的不断完善,而且能够确保国民的用电安全。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项目建设;难点;解决方案

1引言

配电网作为市场末端环节,直接和电力用户接触,其运行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效益。近些年随着经验、技术和理念的不断进步,我国各个地区都相继开展了电网自动化项目的重建工作,这不仅推动了我国输配电系统的发展,还给国民的用电安全和效率提供了保障。为此,文章分析了当前配电自动化项目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具体如下。

2配电自动化现状概述

开展配网自动化建设,主要是利用配网设备与通信技术等,进行配电网管理,能够实现智能化与自动化监控,对确保配电网运行的质量与安全,有着积极的作用。从配电网建设角度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使得配网建设和运维管理存在较大的差异,阻碍着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当前配电自动化相较于主网调度自动化建设相对滞后、智能应用较少、调控能力有限、建设水平较低。截至目前,220kV及以上主网自动化已基本实现全覆盖,而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较低。配电自动化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其中北京、上海、厦门、杭州等城市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应用水平较高,而欠发达或经济落后的地市电网配电自动化较为落后,存在“盲调”问题,亟待建设满足现代电网运行要求的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的可视可控,满足现代电网管理、运行的要求。

3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模式

3.1馈线自动化系统

馈线系统是包括分段器和重合器两个设备,这两个设备的主要作用即是在发生了触电等安全事故之后能够自动将异常问题进行隔离,避免由于局部问题导致整体出现严重的供电问题的现象。现在的馈线自动化主要是从国外向我国开始流入,我国需要引入其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将馈线自动化系统变成本土化的技术,确保先进的技术能够帮助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不断地进行完善。

3.2实时应用系统

实时应用系统是由网络、后台控制计算机以及相关的馈线终端单元进行组合的一种新型模式,这个系统的优点就是能够进行相关的配电监控,一旦出现问题能够根据监控进行检查,加之能够进行配电仿真培训,这样还可以帮助技术人员提高自身的配电能力,减少配电失误。但是我国现在对于实时应用系统没有较高的掌握,大部分地方还是需要人工进行调节,一旦出现自身的系统问题会对于区域用电量产生影响。

3.3配电管理自动化网络

配电管理自动化网络这种模式只包含了配电管理功能,不包括实时应用功能,其作用在于加强对配电过程的管理,如配电工作管理、故障投诉管理、停电管理系统、自动程度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该模式的特点在于能够有效提高配电网络的管理效率,但是在保证用电稳定性和流畅性上则没有明显的效果,这种模式有着较大的局限性,在我国应用较少。

3.4配电应用与管理自动化网络

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包含两个方面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这种系统最为显著的优点就是有较大的覆盖面积,对于环境没有较大的要求,但是需要配电网的运行、生产及相关的检查工作到位,管理人员还需要掌握相关的危险事故管理系统,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一体化的配电管理系统。

4配电自动化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点

4.1建设速度慢、规划不统一

当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配电网络的建设速度比较缓慢,和城市发展的速度相比存在着较大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城市人口扩张、商业设施的完善使得城市用电量不断增加,电网的负荷量剧增,尤其是在用电高峰阶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而电力输出线的线路长、半径小,在用电高峰期内无法正常的输送电量,导致停电故障等问题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用电感受。另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但是在配电网络的规划上,却常常不统一,地下电缆和绝缘导线交叉使用,导致配电网络十分复杂,给项目建设提出了极大的难度。

4.2终端建设差,可靠性得不到保障

由于当前这些终端系统的出场质量问题,如电磁寿命短、防腐能力差等,以及在进行终端设备安装时候往往使其处于暴露的环境之中,在下雨和其他恶劣气候状况下,终端设备运行不稳定,往往会引起自动化系统瘫痪。另外,当前用户对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的终端维护不重视,认为系统维护是电力企业的事情,导致电力企业对终端可能出现的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增加了自动化系统出现问题的风险。终端的建设如果得不到解决,电力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可靠性就得不到保障,给电力的运营带来极大的困扰。

5解决我国配电自动化项目难点的方案措施

5.1统一标准、整体规划

根据上文提到的,由于城市内的配电网络规划不统一,地下电缆和绝缘导线交叉使用,导致配电自动化项目的管理难度较大。为此,应该在建设新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时,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执行,如设备参数标准、系统监控标准、网络通信技术协议、数据采集系统等。只有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规划,才能确保配电自动化项目的整体性,从而实现不同网络和系统的对接,方便合理调配电力资源,提高用电的科学性。

5.2加强终端建设,保证自动化建设得以实现

电力企业要考虑其企业的长远利益,在购买相应的终端设备时候,要保证其质量,不要因为廉价而购买质量较差的终端设备,避免维修费用的增加,同时也要确保终端设备的数量,使得每个用户的用电信息和各段线路的情况都能全部被反馈回主站的计算机系统中去。另外,加强对终端设备的保护,在终端设备安装时候尽量避免因为外界温度、降雨等自认气候所带来的影响;加强用户自动化建设系统终端的保护意识,电力企业要做好用户有关自动化建设的知识的宣传,使得用户能够配合好企业做好自动化建设的后期工作。

5.3加强管理以实现技术突破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得配网自动化不断取得重大突破。譬如:某供电公司启动配网自动化工程项目,将城郊供电作为建设试点,使用ZNBC智能配电终端,当做智能型开关控制设备,以实现三遥通信,即遥测、遥信、遥控,实现线路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自动识别,消除故障对线路的不利影响,隔离永久故障段,减少大面积通电事故的发生,配网自动化建设后,运维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操作,便能够及时恢复非故障区供电,提高运维效率。为了能够确保此项技术突破得以实现,在建设的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组织施工人员,采取连续作业的方式,组织不同班组人员,轮番作业,以按质按量完成配网自动化建设任务,在6条配电线路上安装21台智能真空开关,经过工程评定与验收通过审核,截止到现在运行情况良好。

6结束语

综上所述,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使配电企业对配电方式、效果和质量等进行远方监控,方便及时发现用电问题,保障用户的用电需求。目前我国的配电技术化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虽然期间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技术人员都找到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所以配电自动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吴敏秀,朱凌峰,薛贵祥.配电自动化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J].电工技术,2015,No.41709:78-79+82.

[2]李秀峰,布和,张有亮,秦荣莉.包头地区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与应用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No.31921:120-121+123.

[3]朱亮,龚方亮,冷华,朱吉然,唐海国,龚汉阳.湖南配电自动化建设实践[J].供用电,2014,No.16609:38-42.

[4]朱育兰.株洲城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规划及建设方案研究[D].湖南大学,2016.

[5]叶泓灏.大同供电公司城区高级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论文作者:顾广民,李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  ;  ;  ;  ;  ;  ;  ;  

配电自动化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论文_顾广民,李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