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智能变电装技术快速进行发展的同时,不仅对继电保护过程中的可靠性提出比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灵敏性方面提出一定的要求,通过对常规性的继电保护配制方法进行优化和升级,根据智能变电站作为电网建设时候的核心,并且组织过程中模式和有关结构系统的研究,可以全面的提高智能变电站的整体技术水平,对于促进智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帮助。本文基于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展开论述。
关键词: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
引言
在当前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运行维护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只是针对其中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继电保护系统的相关工作人员仍需要不断地对日常运行维护中的其他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保证变电站的供电工作能够稳定开展,促进智能变电站的可持续发展。
1智能变电站技术分析
对于这项技术来说,是将其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作为基础,其目的不仅能够提高变电站的信息采集能力,与此同时还能对先进化技术进行科学有效的传输,在一定程度上是电网系统实施建设的主要方向。对于智能变电站技术而言,在促进设备实现智能化的前提下,还能保证其促进运行自动化,对整体工程造价做到科学有效的有效,对以往相对来说比较传统的变电很赞电磁互感器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带动电力企业自身可以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2智能变电站概述
要大幅提高智能变电站的工作效率,具体的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对行业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特别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更是其中的重点和关键,这些技术能大幅提高网络信息交流与传输的效率,结合我国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智能变电站主要有两个优越之处:首先就是一次智能化;其次就是二次智能化。对智能变电站进行利用和建设,有利于降低电力行业的运营成本,对电力行业的长远发展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智能变电站与传统的变电站相比,在光缆的设置上也有很多不同,传统的变电站容易出现电磁的兼容问题,但是在智能变电站中一般不会出现,对稳定用电环境有着很大的帮助,智能变电站主要可以划分成三层:变电间隔层、变电过程层和变电站控层。在这三者之间可以说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互通,自然也就为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智能变电站安全措施特点
常规微机保护中的二次回路应当坚持相应的原则,在直流跳合闸与保护连闭锁的回路间设置硬压板,在对设备进行检修时,这些压板将会启动,之后再将检修与运行两种设备间存在的二次回路断开,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就二次回路而言,智能与常规两种变电站间有着较大的差别,继电保护设备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光纤通信可以取代交流采样与直流二次回路,因此安全措施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智能电子设备中,关于内部数据链路的传输及软压板的接收,可以利用对这些软压板进行投退来控制虚拟数据链路的连通与断开,从而对检修设备进行有效的隔离。该变电站中运用有效的保护设备,可以使用物理断开连接光纤,促使“明显断开点”得以实现,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有效性,但是对光纤的接口进行反复的插拔,将导致接头受到污染,极大延迟通道,对保护设备的运行造成影响。另外,在推出相应的压板之前,将物理光纤进行断开,将会导致通道无法正常接收数据,导致数据接收端的保护功能闭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智能变电站所具有的关键隔离措施有:投退保护设备中具有的SV软压板;投退保护等智能电子设备中的GOOSE接收及发送软压板等等。基于安全工作的条件下,继电保护设备的安全隔离措施应当依据有效的原则来进行配置,在确保末验证软压板及检测策略保持正确的前提下,应当运用有效的方式,基于定期校验中将运行及待检修设备进行有效隔离。
4维护与管理
4.1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
为了保证变电站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强采购部门与维修部门的联系,两个部门要相互配合以完成继电保护设施的采购以及后期维护工作,从而有效提高继电保护设施的使用效率,延长该设施的使用寿命,提高变电站的经济效益。具体的执行措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提高相关制度的精细化,将工作细分,做好各项协调工作,有效降低工作中出现失误的情况;其次,要完善工作的分配情况,将责任明确到每个人,通过责任落实消除管理漏洞;最后,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及考核制度,对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适当奖励,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确保精细化管理工作能够稳定推进。
4.2合理利用环形网络结构
环形网络机构是通过间隔智能终端机实现信息和数据的提供,通过网络进行传递,当然对采样值组网进行利用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在信息传递中,母差保护装置的容纳量会受到网络报文流量的影响,不利于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这时就要对交换机的配置进行合理调整,光纤口是其中的重点,要实现对环形网络结构的合理利用,需要行业工作人员完善对这种结构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对备用芯的使用力度,提高环形网络结构的应用效率。
4.3日常维护定量化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尤其是后期的维护工作应作为培训的重点。对相关设备的操作流程进行严格规定,禁止违规操作,提高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因为变电站中的部分设备是需要24h不间断运行的,这就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方案,在保证员工人身安全的基础上使检修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但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因为设备的复杂性以及相关制度不够完善,造成检修不及时,影响系统运行。这就需要员工认真细致地做好故障记录,通过对故障的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避免后期出现同样的问题,提升工作效率,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5结束语
目前在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我国经济不断的进步,使其电力企业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电力企业之中,在继电保护技术快速进行发展的背景下,其实际的应用效果也是较为良好,特别是对于智能的变电站保护中,其中应用相对较为普遍,所以在日后工作中,加强对继电保护技术进行研究对于促进电力企业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任泓源,任书孝,任禹铭,王硕.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优化改进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16):195.
[2]潘绍炜.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对策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09):100-101.
[3]吴庆彤.探析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方案[J].决策探索(中),2019(08):59.
论文作者:郭金燕 卢国权 方桂荣 麦麦提伊敏·麦木提孜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压板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回路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