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寰椎椎动脉沟环2例(论文文献综述)
胡春佰[1](2020)在《集宁路古城金元时期墓葬出土人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集宁路古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巴彦淖尔镇土城子村北。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和城内孔庙碑文考证,此城建于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是金抚州集宁县,元时扩建升为集宁路,为汪古部投下城之一。通过历年的考古工作,在集宁路古城周边发现了大量同时期墓葬,其中的金元时期人骨材料是目前内蒙古境内发掘出土数量最多的。对这批人骨材料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金元时期集宁路古城居民的健康状况、种族构成情况。集宁路是汪古部管辖的唯一一座位于阴山以南的路级城镇,将其与汪古部在阴山以北的净州路城卜子古城出土的人骨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窥见汪古部辖地内不同地域居民种族构成的差异。本文分别从性别、年龄、肢骨、病理以及颅骨形态等方面对集宁路古城金元时期墓葬出土的人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察右前旗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历史沿革、集宁路古城及墓地的自然地理位置和分布情况、集宁路古城及其周边墓葬区历年考古工作概况,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相关问题。第二章古人口学研究通过性别和年龄鉴定,对集宁路古城周边墓葬区金元时期居民的性别比例构成、平均死亡年龄的分布、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认为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的平均死亡年龄和平均预期寿命都处于较高的水平。第三章肢骨的测量学研究通过对肢骨长度、角度的测量和指数的计算,考察了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的四肢长骨发育程度,认为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拥有发达粗壮的下肢,而上肢发育较弱。并且作了身高和体质量的推算。比较表明,集宁路金元时期男女两性身高的均值处于较低的水平,性二形性指数反映出集宁路金元时期女性可能在维持基本生活的花费上与男性差别不大。金元时期成年男性和女性中间型和矮胖型各占一定比例。第四章古病理学研究对集宁路古城金元时期居民的骨骼创伤、骨骼疾病、退行性骨关节疾病、新陈代谢类疾病、特异性感染类疾病、先天性发育异常、齿科疾病、功能性形态改变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对脊椎骨性关节炎、全身主要关节的骨性关节炎、龋齿、牙周炎、根尖脓肿、齿槽脓肿罹患率做了较为全面的统计和分析,比较得出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的龋齿罹患率较低。金元时期男性脊柱关节炎罹患率高于女性,而骶髂关节的骨性关节炎罹患率女性远远高于男性。第五章颅骨非测量性形态特征研究对颅骨连续性形态特征的观察与分析表明集宁路金元时期颅骨都显示出比较明显的蒙古大人种性质,应归属于亚洲蒙古人种的范畴。颅骨非连续性形态特征的比较分析表明,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与中国北方地区华北近代组、太原现代组以及西屯汉代组、磨沟齐家组、陶家寨组、大堡山组等各古代组较为接近。第六章颅骨的测量性形态特征研究集宁路金元时期颅骨个体数量较多,其颅面部形态特征呈现出不容忽视的差异性,种系纯度检验结果说明集宁路金元时期人群可能是由同一人种下的多个支系组成的。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组别:Ⅰ组与东北亚类型、东亚类型存在较多的相似性;Ⅱ组与北亚类型最为接近;Ⅲ组与北亚类型最为接近,但其较大的颅高值可能暗示混入了东北亚或东亚类型的因素;Ⅳ组与东亚类型的颅面部形态特征最为接近。在与亚洲蒙古人种各近代组的对比中,Ⅰ组的颅面部形态与华北组、抚顺组、华南组代表的东亚类型最为接近,Ⅱ、Ⅲ合并组与北亚类型的蒙古组和布里亚特组最为接近,Ⅳ组与华北组、抚顺组、华南组为代表的东亚类型在颅面部形态特征上最为接近。第七章与相关古代居民的多元统计分析与古代组的多元统计分析表明,集宁路古城金元时期的居民来源较为复杂,从保存下来的几种类型颅骨的数量和比例看,数量最多的居民应该是以集宁路Ⅱ、Ⅲ合并组的为代表的蒙古人,其次是以集宁路Ⅳ组为代表的汪古人和集宁路Ⅰ组所代表的人群,而集宁路Ⅰ组的人群构成可能很复杂,其中一部人很可能是来自中国北方地区的汉人后裔。第八章结语对前七章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
吴宁波[2](2020)在《先天发育性颅颈交界区畸形外科治疗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显微外科治疗先天发育性颅颈交界区畸形的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在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1日期间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先天发育性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随访情况。以颈椎JOA评分改善率评判治疗效果。结果28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21例,平均年龄(42.25±8.67)岁。单纯Chiari畸形的患者1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24例,Chiari畸形伴有颅底凹陷15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且伴有颅底凹陷12例。行内固定治疗5例,PFDD手术组3例,PFDDT手术组20例。术后发生枕下积液1例,小脑梗死1例。术前及术后随访颈椎JOA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82,P<0.05),手术治疗的效果与选择治疗的手术方式是相关的(χ2=7.742,P<0.05),比较PFDDT手术组中是否伴有颅底凹陷的颈椎JOA评分改善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01,P<0.05)。结论1.PFDDT手术治疗有症状的先天发育性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效果良好;2.在PFDDT手术组中,颅底凹陷是影响JOA评分改善率的因素之一。
杨会峰,郭明明,谢雁春,于海龙[3](2017)在《术前椎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在上颈椎手术置钉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术前椎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在上颈椎置钉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70例上颈椎手术患者资料,其中Ⅱ型齿突骨折80例,寰枢椎脱位90例;20例行颈枕融合术,150例行寰枢椎融合术。92例术前未行椎动脉CTA检查(对照组),78例术前行椎动脉CTA检查(观察组)。比较2组术中椎动脉损伤情况。结果对照组有6例椎动脉损伤,椎动脉损伤发生率为7%;观察组椎动脉单侧缺如3例,左侧先天性发育细小5例,异常分支5例,椎动脉发育异常的比率为17%,椎动脉损伤率为0。对照组椎动脉损伤率明显高于观察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颈椎手术中,术前椎动脉CTA检查可作为一项常规检查,便于术者术前仔细评估椎动脉与寰枢椎的毗邻关系,以便指导术者选择正确的置钉方式,从而避免椎动脉损伤。
王建林,李晓芬,冯朝阳[4](2017)在《寰椎椎动脉沟环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与影像学诊断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寰椎椎动脉沟环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与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寰椎椎动脉沟环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结果:20例寰椎椎动脉沟环综合征中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20-50岁。各种眩晕15例,头疼3例,臂丛神经压迫症状2例。DR摄片,多层CT扫描后重建,Ⅰ型13例,Ⅱa型2例,Ⅱb型1例,Ⅲ型4例,寰枢关节不稳10例,CTA显示椎动脉受压2例。结论:寰椎椎动脉沟环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明显。影像学表现有明确的临床诊断价值。
黄大耿,贺宝荣,郝定均,张新亮,惠华,刘团江[5](2017)在《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治疗寰枢椎骨折合并寰椎沟环变异的疗效》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治疗寰枢椎骨折合并寰椎沟环变异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例合并寰椎沟环变异的寰枢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35.5(23.549.3)岁。寰椎侧块骨折3例,均合并其他部位损伤;Ⅱ型齿突骨折7例;Ⅲ型齿突骨折2例。其中9例双侧寰椎椎弓根高度均>4 mm行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融合术,3例寰椎椎弓根高度<4 mm行后路寰枢椎钩钉固定融合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末次随访时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观察内固定位置、骨折愈合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12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45(120160)min,术中出血量200(200300)ml。术中无椎动脉、静脉丛、脊髓或神经根损伤,术后无患者出现沟环综合征。所有患者获随访24(1233)个月。内固定位置良好,无螺钉侵入寰椎沟环内。ASLA分级术前1例A级,2例D级,9例E级;末次随访1例A级,11例E级(P>0.05)。术前VAS为7(68)分,末次随访时为0(01)分(P<0.05)。末次随访时骨折均愈合,植骨均获得融合,内固定牢靠。结论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是治疗寰枢椎骨折合并寰椎沟环变异的安全而有效的手段,并不增加椎动脉损伤的风险,可促进骨折愈合及植骨融合。
赵文俊,邓丽珠,段少银,钟华,陈雍君[6](2017)在《椎动脉沟环三维CT相关影像解剖与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利用三维CT显示寰椎椎动脉沟环(PP),进行PP分类与解剖测量,为相关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影像科PACS系统中进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及三维重建数据的63例P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三维影像解剖显示与测量,测量参数包括PP前后径(AD)、上下径(VD)、椎动脉V3段直径(D-VA)、PP最高点到相应侧枕骨的距离(D-RO)、PP到正中线的距离(D-RL)、寰椎后弓结节到枕骨的距离(D-NO)。结果 三维CT显示PP变异共63例,男53例,女10例。左侧PP 49例,完整型23例、不完整型26例;右侧PP 55例,完整型22例,不完整型33例。左侧PP测量值AD、VD、BD、D-VA、D-RO、D-NO、D-RL分别为(5.02±1.17)、(3.59±1.26)、(3.91±2.51)、(3.88±0.78)、(2.15±2.58)、(18.62±3.01)mm;右侧PP分别为(5.13±1.29)、(3.87±0.88)、(4.02±2.77)、(3.59±0.89)、(2.14±2.63)、(4.89±3.36)、(18.89±3.74)mm。统计学比较显示,PP的AD均值>VD、D-VA值,双侧PP的BD均值>单侧,且>D-VA值,单侧PP的BD值<D-VA值;完整型PP的VD、D-RL值<不完整型,完整型PP的D-RO、D-NO值>不完整型。结论 CT三维成像显示PP形态与椎动脉等结构清楚、直观,PP发生率男性多于女性;左右侧PP的分型、发生率、大小形态相仿。PP的AD值>VD值,其影响VA值上下活动,完整型PP更明显。双侧PP的不完整型开口较单侧大,可能与退化演变有关。
赵文俊[7](2016)在《椎动脉沟环CT解剖测量与影像学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利用X线、CT、MRI技术显示椎动脉沟环(PP),并进行影像技术比较;获取PP分型、形态测量,为相关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从我院影像科PACS系统中2008年1月-2015年5月进行颈部影像学检查并发现PP患者447例,其中X线检查发现380例,CT血管成像(CTA)发现63例,MRI发现15例。利用CTA数据进行三维影像解剖显示与测量,参数包括:PP的前后径(AD)、上下径(VD)、断点距离(BD)、椎动脉第3段直径(D-VA)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t检验。结果颈椎X线检查显示380例PP患者,男性204例,女性176例;CT检查发现63例PP,男性53例,女性10例;MRI检查发现15例PP,男性8例,女性7例;其中发现0-10岁年龄组PP患者16例,完整型0例;各年龄组发现PP分别为16例、18例、55例、78例、103例、87例、52例、25例、12例、1例;三维CT数据清楚显示PP的位置、形态与大小,并立体展示与椎动脉空间关系;其中完整型、前半环型、后半环型、断环型PP分别为55侧、44侧、3侧、12侧;左、右侧PP的AD、VD、BD、D-VA分别为5.02±1.17mm、3.59±1.26 mm、3.91±2.51 mm、3.88±0.78 mm;5.13±1.29 mm、3.87±0.88 mm、4.02±2.77 mm、3.59±0.89 mm;统计学比较显示AD大于VD、D-VA,双侧PP的BD大于单侧并大于D-VA,单侧PP的BD小于D-VA;完整型PP的VD、D-RL小于不完整型,完整型PP的D-RO、D-NO大于不完整型。结论影像学检查有利于发现PP的存在,其中三维成像显示PP清楚、直观,有利于解剖测量。PP患者男性多于女性,41-50岁多见,以完整环为多。10岁以下均为不完整PP,可能与寰枕骨膜或寰枕韧带骨化有关。PP解剖测量显示PP前后径大于上下径,可能限制椎动脉上下活动,完整型PP更明显;双侧PP的不完整型开口较大,与退化演变过程有关。PP影像解剖测量将为寰枢关节手术、椎动脉供血等研究提供解剖基础。
钟福华[8](2016)在《寰枢关节相关解剖变异及影像学诊断》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寰枢关节相关解剖变异包括寰枢关节及其相关结构的发育异常,其可能引起颈髓、椎动脉功能异常,有较大的危害性。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目前对其认识不足,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目的:通过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数据比较,显示寰枢关节相关解剖变异,明确变异的发生情况与诊断方法,提高相关变异的影像学诊疗水平。方法:(1)本研究利用我院PACS资料,查找2010年01月至2015年10月寰枢关节相关解剖变异病例共590例。(2)分析寰枢关节相关解剖变异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进行解剖变异分型。(3)利用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寰枢关节相关解剖变异的三维重建成像与分析。(4)比较影像学检查方法。结果:1寰枢关节相关解剖变异590例,其中男性293例(49.66%),女性297例(50.34%),男女间无统计学差异。解剖变异包括:第一类,寰椎椎动脉沟环变异419例(约占71.02%);第二类,骨性融合或缺如113例(约占19.15%),其中寰枕融合10例,寰枢融合9例,C2-3融合84例,齿突变异5例,寰椎椎弓发育不全5例;第三类,椎动脉变异26例(约占4.41%),其中椎动脉走形异常5例,椎动脉发育异常4例,椎动脉纤细14例,椎动脉缺如3例;第四类,颅底畸形32例(约占5.42%),其中Chiari畸形20例,扁平颅底5例,颅底凹陷7例。2临床表现:寰枢关节相关解剖变异患者的表现为(1)压迫颈髓的各种表现:颈肩部、双上肢麻木感或酸痛,部分肌腱萎缩等,共319例,约占54.07%;(2) 头部疼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等,共95例,约占16.10%;(3)伴发脑功能异常:合并脑出血或脑梗死出现偏瘫等,小脑损害表现如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等,共11例,约占1.86%;(4)患者以体检、外伤、病史不详、其他疾病意外发现,共165例,约占27.97%。3医学影像学诊断:X线、CT、MRI分别发现第一类变异357例(60.51%)、93例(15.76%)、0例(0.00%);第二类变异4例(0.68%)、65例(11.02%)、15例(2.54%);第三类变异20例(3.39%)、6例(1.02%)、0例(0.00%);第四类变异17例(2.88%)、6例(1.02%)、24例(4.07%)。二种以上影像学检查患者15例,其中结论不一致病例有11例,均发生于第二类变异;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准确率达100%。结论:寰枢关节相关解剖变异发现率为7.13%,男、女无显着差别。四类分类中最多见寰椎椎动脉沟环变异、C2-3骨性融合,X线检查最多;椎动脉变异被三维CT发现最多,而Chiari畸形以MRI发现最多。变异患者的临床表现以颈肩部、双上肢麻木感或酸痛最多见,其次头痛。第二类变异影像学检查诊断不一致较多,三维成像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郭萍,张伟,王柏平,郑桦[9](2015)在《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在寰枢椎损伤螺钉置入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CT三维重建技术测量寰枢椎关节的解剖数据,评价寰枢椎损伤患者椎弓根螺钉置入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2007年7月至2014年3月41例患者中21例寰椎损伤,15例枢椎损伤,5例寰枢椎联合损伤。于螺钉内固定术前行拟固定椎体节段的椎弓根层面薄层CT(64排GE Light speed VCT)扫描,0.625 mm薄层重建后数据传输到GE ADW 4.3工作站,采用容积重建(VR)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生成三维重建图像,然后传送到PACS诊断工作站,采用内置功能软件测量寰椎后弓以及枢椎峡部的上下径、内外径、上倾角、内倾角及椎弓根长度等数据,评估椎弓根螺钉置入术的可行性,确定螺钉的直径和长度,置入时最佳进针点、方向、深度。结果41例患者椎弓根螺钉置入术均顺利完成,共置入152枚螺钉,均安全有效。手术时间80160 min。术中出血量70250 ml。无椎动脉、神经根及脊髓损伤。术后复查CT有3枚枢椎椎弓根螺钉突破椎弓根外侧壁进入椎动脉孔中,但无椎动脉损伤并发症。随访6个月2年,经复查CT证实骨折愈合率及骨融合率均为100%。5例寰椎椎弓根最小高度<5 mm,选择适当下移螺钉及选择直径3.0 mm螺钉置入,效果满意;2例枢椎椎弓根宽度<5 mm,采用特制直径为3.0 mm螺钉,固定效果较好。结论通过术前CT三维重建测量寰枢椎椎弓根相关数据,制定个性化的置钉方案,可以提高椎弓根螺钉位置的准确性,减少寰枢椎损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夏裕平,黄永平,李东,俞同福[10](2015)在《椎动脉沟环X线与CT诊断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寰椎椎动脉沟环的X线及CT的影像诊断。方法对25例X线片、22例CT扫描显示有椎动脉沟环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5例X线片显示椎动脉沟环中男性10例,女性15例。Ⅰ型11例,Ⅱa型3例,Ⅱb型10例,Ⅲ型1例。22例CT扫描病例中男性11例,女性11例。Ⅰ型17例,Ⅱa型1例,Ⅱb型1例,Ⅲ型3例。结论颈椎X线侧位片能明确地显示椎动脉沟环及形态,CT三维重建图像能明确显示椎动脉沟环的具体形态及位置。
二、寰椎椎动脉沟环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寰椎椎动脉沟环2例(论文提纲范文)
(1)集宁路古城金元时期墓葬出土人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察右前旗自然地理概况及历史沿革 |
1.1.1 察右前旗自然地理概况 |
1.1.2 察右前旗历史沿革 |
1.2 以岱海、黄旗海为中心的乌兰察布地区古代人骨研究成果概述 |
1.3 集宁路古城遗址历年考古工作概况 |
1.4 集宁路古城遗址周边墓葬概况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集宁路金元时期人骨的性别、年龄鉴定及人口学研究 |
2.1 性别和死亡年龄的分布统计 |
2.2 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人口状况的比较分析 |
2.2.1 性别比例的比较分析 |
2.2.2 平均死亡年龄的比较分析 |
2.2.3 死亡年龄段的比较分析 |
2.3 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 |
2.3.1 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的推算 |
2.3.2 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与其他古代组的比较 |
2.4 小结 |
第三章 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肢骨的测量学研究 |
3.1 肢骨的测量数据及相关指数的比较分析 |
3.1.1 肢骨的测量及相关指数 |
3.1.2 肢骨的重要指数项目与其他古代组的比较 |
3.2 身高的研究 |
3.2.1 身高的推算 |
3.2.2 与其他古代人群的比较 |
3.3 体质量和体型的研究 |
3.3.1 体质量的推算 |
3.3.2 体型的推断 |
3.4 小结 |
第四章 集宁路金元时期人骨的古病理学研究 |
4.1 骨骼创伤 |
4.1.1 骨折 |
4.1.2 骨质砍创 |
4.2 骨骼的疾病 |
4.2.1 象牙样骨瘤(Ivory osteoma) |
4.2.2 骨样骨瘤 |
4.2.3 施莫氏结节(Schmorl’s nodes) |
4.2.4 创伤性骨化肌炎(myositis ossificans traumatica) |
4.2.5 分离性骨软骨炎(osteochondritis dissecans) |
4.2.6 骨膜炎(Periostitis) |
4.2.7 附丽病(Enthesopathy) |
4.2.8 跟骨后面骨质增生(跟腱止点骨赘) |
4.2.9 软骨骨化 |
4.2.10 胫腓骨间韧带骨化 |
4.3 骨关节疾病 |
4.3.1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
4.3.2 脊椎椎体强直 |
4.3.3 假关节(pseudarthrosis) |
4.3.4 枕骨髁关节炎 |
4.3.5 颞下颌关节炎 |
4.3.6 趾骨融合 |
4.3.7 跖趾关节炎 |
4.3.8 掌指关节炎 |
4.3.9 腕骨与掌骨融合 |
4.4 骨骼先天性发育畸形和骨骼的变异 |
4.4.1 寰椎椎动脉沟环(artery suclus ring of atlas) |
4.4.2 寰枕融合(Occipitalization of the atlas) |
4.4.3 肋骨分叉畸形(Bifid rib) |
4.4.4 移行脊椎与额外椎骨 |
4.4.5 第一尾椎融合于骶骨(尾骨骶化) |
4.4.6 脊椎棘突侧弯(脊柱侧弯) |
4.4.7 颈椎多横突孔 |
4.4.8 肩胛上横韧带骨化 |
4.4.9 胸骨融合 |
4.4.10 鼻中隔偏曲(Nasal septal deviation) |
4.5 新陈代谢和内分泌疾病 |
4.5.1 坏血病(Scurvy) |
4.6 传染性疾病(特异性感染) |
4.6.1 结核病(Tuberculosis) |
4.7 齿科疾病 |
4.7.1 龋齿(Dental carie) |
4.7.2 根尖脓肿 |
4.7.3 齿槽脓肿(齿槽吸收) |
4.7.4 牙周炎(Periodontal disease) |
4.7.5 牙结石 |
4.7.6 阻生牙(Impacted tooth) |
4.7.7 牙齿异位萌出(Maloccluded tooth) |
4.7.8 逆生牙(Inversed tooth) |
4.7.9 齿槽骨增生 |
4.7.10 牙釉质发育不全 |
4.8 功能压力(功能性形态改变) |
4.8.1 骑马人小平面(Poirier facette) |
4.9 小结 |
第五章 集宁路金元时期颅骨的非测量性形态特征研究 |
5.1 颅骨连续性形态特征的观察与分析 |
5.2 颅骨非连续性形态特征研究 |
5.2.1 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颅骨非连续性形态特征的观察与统计 |
5.2.2 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与其他人群颅骨非连续性形态特征的比较 |
5.3 小结 |
第六章 集宁路金元时期颅骨的测量性形态特征研究 |
6.1 颅骨测量数据及形态特征分析 |
6.1.1 金元时期颅骨测量数据及形态特征分析 |
6.2 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的种系关系讨论和种系纯度检验 |
6.2.1 种系纯度检验 |
6.2.2 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颅骨的初步分组 |
6.3 种族类型的初步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集宁路金元时期居民与相关古代居民的多元统计分析 |
7.1 集宁路与汪古部 |
7.2 对比组的选择及其概况 |
7.3 比较与分析 |
7.3.1 男性居民与各对比组的比较分析 |
7.3.2 女性居民与各对比组的比较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图版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2)先天发育性颅颈交界区畸形外科治疗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3)术前椎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在上颈椎手术置钉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患者手术情况 |
2.2 椎动脉损伤情况 |
2.3 典型病例 |
3讨论 |
(4)寰椎椎动脉沟环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与影像学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和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设备与检查方法 |
2.2.1 仪器与设备 |
2.2.2 检查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4.1 沟环的定义 |
4.2 沟环出现率[4] |
4.3 沟环的分型 |
4.4 沟环综合征的定义和临床特征 |
4.5 沟环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
(7)椎动脉沟环CT解剖测量与影像学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椎动脉沟环CT解剖测量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椎动脉沟环影像学对比研究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寰枢关节相关解剖变异及影像学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9)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在寰枢椎损伤螺钉置入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扫描设备和方法 |
1.3 三维重建过程 |
1.4 CT测量方法 |
1.5 寰椎沟环变异分型 |
1.6 手术方法 |
2 结果 |
2.1 寰枢椎椎弓根CT测量结果 |
2.2 寰椎沟环变异分型情况 |
2.3 手术效果 |
3 讨论 |
(10)椎动脉沟环X线与CT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设备与检查方法: |
2 结果 |
2.1 颈椎侧位X线表现: |
2.2 CT表现: |
3 讨论 |
3.1 椎动脉及椎动脉沟环: |
3.2 椎动脉沟环分型: |
3.3 X线及CT对椎动脉沟环的诊断价值: |
四、寰椎椎动脉沟环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集宁路古城金元时期墓葬出土人骨研究[D]. 胡春佰. 吉林大学, 2020(08)
- [2]先天发育性颅颈交界区畸形外科治疗效果的研究[D]. 吴宁波.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3]术前椎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在上颈椎手术置钉中的应用[J]. 杨会峰,郭明明,谢雁春,于海龙.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7(09)
- [4]寰椎椎动脉沟环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与影像学诊断价值[J]. 王建林,李晓芬,冯朝阳. 影像技术, 2017(04)
- [5]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治疗寰枢椎骨折合并寰椎沟环变异的疗效[J]. 黄大耿,贺宝荣,郝定均,张新亮,惠华,刘团江. 中华创伤杂志, 2017(04)
- [6]椎动脉沟环三维CT相关影像解剖与研究[J]. 赵文俊,邓丽珠,段少银,钟华,陈雍君.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7(01)
- [7]椎动脉沟环CT解剖测量与影像学对比研究[D]. 赵文俊. 福建医科大学, 2016(07)
- [8]寰枢关节相关解剖变异及影像学诊断[D]. 钟福华. 福建医科大学, 2016(07)
- [9]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在寰枢椎损伤螺钉置入术中的应用[J]. 郭萍,张伟,王柏平,郑桦. 中国临床研究, 2015(09)
- [10]椎动脉沟环X线与CT诊断分析[J]. 夏裕平,黄永平,李东,俞同福.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