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健全、成熟的企业内控制度,与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对内而言,内控制度有利于国企规避风险、提高管理水平;对外而言,良好的企业内控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笔者将围绕国有企业内控的现状展开,探究强化企业内控、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对策
引言
2016年伊始,国有企业改革迈入了全面深化的重要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要“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想国有企业保持活力、规避风险,企业内控是改革的重要领域之一。笔者以上海某区的国企内控体系建设状况为例,探究如何行之有效地强化企业内控、做大做强国有企业。
一、国有企业内控的现状及问题
2009年8月,上海某区的国资委下发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区直属公司内部控制工作的通知》,该区的国企内控体系建设工作正式开展。在此之前,该区的直属企业内控状况并不理想,这也是当前中国的国企内控现状的缩影。在笔者看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内控意识淡薄,专业素质低
内控制度是保障企业平稳运行的重要制度之一,发挥着保证财产安全、提高管理质量的重要作用。但是,国有企业的领导和员工没有充分认识到内控的必要性,导致内控制度不被重视,往往形同虚设。某些企业尚未设立正式的内控制度,领导者认为内控降低了日常工作的灵活性,使管理变得复杂和繁琐。一些企业虽建立了内控制度,但制度僵化陈旧,不符合企业的战略规划、自身定位和客观形势变化,实用性很低;虽对内控进行了制度化规范,但这些规范仅仅是应付上级检查的“一纸空文”,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还有一些企业的内控体系尚不健全,仅涉及成本控制、财务会计控制等特定环节,缺乏全面性,因此不能充分发挥出内控的效能。这些乱象普遍存在于国有企业的管理之中,对国企的经济效益、生产管理等方面造成了严重影响。
其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至关重要,如果无法达到相应的专业水平,很可能导致内控工作出现误判,进而加大了企业的决策风险,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2 监督不善
目前,国有企业仍旧缺乏有效的、制度化的监督机制。国企虽在形式上设立了监事会、内部审计部门等,但这些部门并不能发挥强有力的监督作用。尤其是内部审计部门,由于其长期设于财政部门之下,时时受到领导的约束和影响,因此独立性欠缺,不能客观、公正地实行常规化监督。
1.3 信息网络不健全
无论是战略规划、产品定位,还是营销决策、市场开拓,都需要借助多渠道、多领域的信息作为指导。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日,国企面对汪洋般的巨量信息,如何甄别、拣选和充分利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然而,国企目前的信息网络尚不健全,信息系统也不够完善。因此,国企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完善信息网络,引进专业人才建设企业信息系统。只有建立起成熟的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才能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性、信息收集的全面性以及信息的有效性。
二、强化企业内控的主要措施
2.1 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首先,国企应改变忽视内部控制的传统观念,建立、健全内控体系,使之常规化、制度化。每个企业都具有自身的战略规划和企业定位,最佳的内控制度需要在探索和磨合中徐徐图之,切实适应国企自身的战略规划和企业定位,适应新形势变化和实际需要,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更新。
其次,国企要系统地编制内部控制文件和制度规范。2009年以来,上海该区的地方国企响应国资委号召,于2012年已基本完成相关控制手册的编写。只有形成了正规化的制度规范,才能将内部控制真正纳入到国有企业的日常工作之中,在内部控制机制、相关人员安排、风险管理方法等方面开展制度化、常规化的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管理工作与风险控制并举
注意管理工作和风险控制两头抓,不可有丝毫马虎懈怠。一方面,要重视优化内控管理,简化日常的控制环节,这不仅利于减少人力投入、降低控制成本,更利于明确岗位职责。每个环节明确指定专人全权负责,一旦出现问题,便由相关负责人接受问责,并承担责任。
另一方面,国企尚存在对风险控制认知不足的问题,这往往导致企业的风险管理不足。但不论是在投融资,还是资本运营等各个方面,国企都需要有效的风险管理,因此防范风险十分重要。国企应认真执行贯彻相关的国有资产监督法律法规,对企业的重大项目加强管理,规避经营风险,确保平稳投资。
2.3 完善监督机制
内部审计部门和监理会,是对国企内控体系进行常规化监督的两大主体;而中介机构是非常规化监督的重要主体。
首先,审计部门要保持独立性。在部门设置上,审计部门要独立于财务部门,直接对董事会或一把手负责,此举可以避免受到领导等因素的干扰,切实保证工作的公正性和独立性,有效监督内控制度的贯彻执行。在监督内容上,审计部门不应再局限于财务审计等内容,而是全面监督和评价整个内控制度的日常运作。相关的控制信息可根据风险管理指标、部门财务报告、预算执行状况等进行及时汇总。可对内控信息科学分类,如根据信息内容分为产品生产、销售经营、行政工作、财务管理等方面。另外,要畅通信息渠道,规范汇报流程,并定期进行信息审查、复核,及时发现信息疏漏和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补救。
其次,要充分发挥国企中监事会组织的作用,由监事会定期监督、指导企业的内控工作。监督途径可采取审阅相关信息材料、定期听取会议报告、抽查相关人员工作等方式。监事会还应将内控信息收集、汇总等工作实现制度化,制定工作规范。另外,可以采取专项检查的方式进行监督。当前,上海该区的各国企监事会根据国资委的安排,每年针对3-4个专题开展检查工作与项目调研。就目前的工作成效来说,专项检查有效的推进了地方国企的内控制度建设。
再次,委托中介机构作为非常规化的监督主体,可通过审计报告进行监督。由于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其对企业内控体系运行状况的评测具有专业化、客观性的参考价值。
2.4 提高领导者的重视程度
领导者的管理理念和重视程度,对内控体系的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企较一般企业而言存在的一大弊端在于,官僚思想根深蒂固,“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应当明确领导的职责,调动其工作责任心和灵活性,促使领导有效地行使权力。领导要重视内控体系的建设,注重内控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内控内容应涉及成本控制、资产安全、风险管理等方方面面。
其次,领导者要注重与员工定期沟通,了解企业内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深入了解,才能对症下药,采取相关措施对控制体系进行调整和改进。
2.5 塑造企业氛围,培养全员的内控意识
国企应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大力宣传内控理念,塑造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不仅要求内控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恪尽职守,更要全体员工建立起对内控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员工要建立主人翁的责任感,主动配合内控管理工作的开展,积极参与到内控体系建设中来,为内控工作建言献策,形成内部控制的良好环境。
三、结语
本文从国有企业内控的现状及问题入手,提出了建立健全内控体系、完善监督机制、提高领导者重视程度、培养全员内控意识、管理工作与风险控制并举等数条措施,希望能够对改善当前国有企业的内控现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做优、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钱学明.地方国企构建企业内控日常监督体系的设想.新会计,2014-09-08.
[2]王卓.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0-07-02.
[3]唐丽娟.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J].国际商务财会,2010-09-04.
论文作者:张志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内控论文; 国企论文; 企业论文; 国有企业论文; 工作论文; 内部控制论文; 内控制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