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论文_王明

浅析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论文_王明

山东鲁太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250022

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行业中十分常见的结构形式。从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良好的建筑施工质量有助于满足社会群体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从而更好地为社会群体提供优质服务。本文首先阐述了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然后重点分析了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和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

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易损性

易损性主要指的是在实际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由于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产生相应的质量问题,因此需要在实际的施工中对各种施工原材料进行把握,并且对施工现象的环境温度进行控制。

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异变性

所谓的异变性指的是施工当中由于荷载过大,而使建筑整体结构产生一定的弯曲和变形。在施工程度的变化和调整当中,由于作业面的不同,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的选择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相应的混凝土结构体系承载能力也会随着施工工序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异变性。

3、混凝土碳化

混凝土碳化主要指的是由于施工现象环境的影响,潮湿空气二氧化碳侵入到混凝土内,氢氧化钙物质起化学反应后,会生成碳酸钙和水,这一过程被称为混凝土碳化。混凝土碳化不仅会引起混凝土收缩,使混凝土表面产生细微的裂缝,还会导致混凝土的碱度降低,减弱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

二、模板工程

1、基本要求

模板工程采用胶合板、钢模板、钢板等材料。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修工程施工的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和预埋钢管等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其偏差应符合规定。应对照建筑、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的图纸进行留设,如结构图与其它专业图纸矛盾,应通知相关专业协调解决。拆模时间:侧模板以不损坏混凝土表面及棱角方可拆模,底模拆除时间按相应规定进行。

2、模板及其支护系统安装质量要求

模板的安装必须准确掌握构件的几何尺寸,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应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计算。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模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超过允许值必须校正。

3、模板及其支护系统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所有结构支模前均应由专人进行配板设计和画出配板放样图并编号,余留量由缝模调整;模板就位时应严格按照配模图纸进行安装;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墙、柱脚模板应加垫木和导模,防止混凝土漏浆造成烂根;当梁、板跨度≥4m时,其底模应按跨度的1~3‰起拱。

三、钢筋工程

1、基本要求

钢筋进场时,应按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如钢筋在施工现场加工制作,则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的规定;如由钢筋加工场制作,则应重点控制好配料单的编写及半成品到现场后的检验环节。钢筋安装时,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钢筋接头位置及要求

梁底部钢筋接头应设在支座处,上部钢筋接头应设在跨中1/3范围内,且同一断面钢筋接头根数不得超过总根数的50%(焊接)或25%(绑扎搭接),接头位置应错开45d(d为钢筋直径);墙、柱竖向钢筋接头应设在每层楼板面处,接头位置应错开50d;板底筋接头应设在支座处,负钢筋接头应设在跨中1/3范围内,其它短钢筋则按设计长度配料制作不设接头。

3、施工缝处钢筋处理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一般不留施工缝,如遇天气、施工组织、水电供应或其他特殊情况不得不留施工缝时,断面处应增设施工插筋以增加施工缝处的抗剪能力,插筋数量和伸入缝两侧的长度由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确定。

四、混凝土工程

1、基本要求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方法。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外加剂应符合相应规范规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按照要求随机抽取制作,并做好养护;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分层浇筑时,上一层混凝土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完毕;施工缝、后浇带的位置及处理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处理;现浇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根据季节、时段及时采取覆盖保湿养护或其他有效的养护措施。

2、施工工艺流程

配合比计算→原材料计算、外加剂配制→坍落度测定→混凝土运输→试块制作→泵送→布料→混凝土浇筑、振捣→泵和输送管的清洗、拆除→养护

3、输送管道的敷设及混凝土的布料

泵送混凝土的垂直输送管道采用在楼层钢筋混凝土边梁上预埋铁件,然后用角铁焊接固定输送管;在楼面,输送管需搭支架及马道布置,不能直接放在楼面钢筋网上。混凝土浇筑方向与泵送方向相反。采用独立式混凝土布料杆,方法是:先将它安放在支撑稳固的待浇筑楼板的模板平面上,一端与泵送混凝土输送管道接通,另一端接软管,由人力推动作水平布料。

4、混凝土的浇筑

每层结构混凝土分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柱,第二次浇筑梁、板。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2米,否则应用串筒、溜槽,以保证混凝土不致发生离析现象。柱浇筑高度大于3.0m的,在1.8~2.0m高处一侧或两侧模板开设门子板,混凝土从门子板处的斜槽或平台灌入柱模内,采用高频振捣棒从顶部插入振捣,按300-500mm厚分层浇筑。

五、施工后的质量验收

1、混凝土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的检验

对混凝土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进行检查、记录。必须做好:外观检查项目: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连接部位、外形、外表等。尺寸偏差项目:轴线位置、垂直度、标高、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预埋件及预埋孔洞的位置和尺寸、电梯井井筒长及宽对定位中心线和井筒全高垂直度等。

2、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是在混凝土分项工程验收合格后,项目技术负责人要织对涉及安全的柱、墙、梁、板等重要混凝土构件进行重新验证性检查。包括:结构实体检验所用的同条件养护试压件的制作过程、制作地点、留置方式、留置数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问题十分复杂,同时也具有独特性,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要保证现浇混凝土的质量标准,就要合理的选择原材料,把住材料质量的关,坚持对配置混凝土所需用的材料严格检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的质量要求。另外要对施工现场严格管理,加强质量检查,严格控制施工单位现场的操作,按照现浇混凝土的质量标准实施,确保混凝土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海见.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建设中的关键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22):22.

[2]王艳丽.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J].砖瓦世界,2019,(6):70.

[3]郑锋明.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建设中的关键技术措施研究[J].建筑·建材·装饰,2019,(4):114,120.

论文作者:王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论文_王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