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北仑第一发电有限公司 浙江省宁波市 315000
摘要:随着用电环境的不断复杂,非线性负载设备的不断增加,给电力系统的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通过自动化装置与继电保护系统的工作开展,可以很好的提高电力运行的效率与安全,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益。
关键词: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可靠性
一、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工作特点
当相关的电力系统发生了一些故障之时,诸如线路过载运行或者说是设备短路这些情况,那么就一定要保障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将一些相应的信号能够及时的发出去,这样就可以在对其他的一些电气设备进行操作的时候就还能够对故障进行有效的切除,但是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出现故障的概率还是比较小的,所以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一般不会频率很高,在实际情况中,我们将故障分成两种,第一种叫做拒动故障,第二种叫做误动故障,其中拒动故障指的是,电力系统发生故障的时候,机电保护装置没有办法执行及时有效的动作,从而将故障点进行切除,这样出现的后果就是电力系统很有可能因此而崩溃;而后者也就是说故障的原因是出自继电保护装置本身的特性问题,或者说日常的运行受到了外界的干扰因素影响而发出了不该发出的动作。所以对于自动化装置来说,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对系统中各种运行参数进行严格的监督和一定的控制,一般而言,自动化装置故障就表现为:主要的运行参数没有办法准确的测量,传输与控制也得不到保障。
二、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重要性
近年来,由于各行各业的用电需求不断增加,对于电力系统的压力和负担也在不断上升,从而导致电力系统负荷过大,而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也是电力企业工作中的首要任务。虽然就目前的科学技术而言,已经可以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生产机制,可以有效的促进国民经济的提升。但是对于电力系统而言,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实际需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应运而生,采用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可以建立起一套全新的运作体系,可以更有力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同时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可以使得继电保护在运行中能够更及时的发现电力系统发生故障位置、时间,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其进行隔离或切除工作,继而连接其他未受损的线路进行有效的补救措施。而且,自动化技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技术的加持,进而达到强化设备装置性能的目的。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避免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在经济收益上也能够得到不少的提升。
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在电力系统的传输和运行中,对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和感知是非常明显的,如果在电力传输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电力传输阻碍现象,就会造成电力系统的运行传输出现故障,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运行。比如,电力系统在电力传输过程中,一直处于一种超负荷运行状态,当超负荷运行状态达到一定的峰值时,就会造成电力系统运行内部的温度集聚升温,这对于电力系统的供电运行安全,是非常不利的。当电力系统运行内部出现温度升高时,就会造成电力传输接线损坏或故障问题,这对于电力输送而言是非常不利的,温度太高,会造成电力传输电线的损坏及熔断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于我国电力传输安全的架设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只有保障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其周围运行环境控制好,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才能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保证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可靠性的有效策略
1、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管理中的问题
自动化装置中存在各种继电保护软件,通过合理操作和使用这些软件,才能够保障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正常运行,但是由于对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软件管理认识程度较低,没有意识到软件对于电网系统继电保护的重要作用,从而忽略了软件使用及操作规范的落实,使相关工作人员对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操作不正规,极易导致装置出现问题。另外,由于缺乏必要的继电保护操作制度,造成继电保护操作工作缺乏必要的约束,尤其是系统中软件的更新换代和升级,进而使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运行管理存在漏洞,无法发挥出继电保护系统的正常功能。
继电保护软件是在计算机之中进行管理,软件调试和管理是继电保护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软件升级和更新之后,应对整个继电保护系统进行调试,了解相关软件更新后的功能和操作方法,才能保障后续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但由于缺乏相关的制度约束,造成调试和试验工作缺失,进而造成电网系统继电保护系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利于系统未来的管理与运行,极大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
2、提升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可靠性渠道
2.1记录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初始状态
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功能相对复杂,尤其是大型电力系统之中,在继电保护运行中经常会出现相关参数的变化,这些变化极有可能是电力系统中部分装置存在一定问题。为了提升对电力系统的管理力度,应在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安装后初始状态记录下来,其中包括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设计参数、运行指标及图纸参数等等。在后期的管理工作中,一旦相关参数出现变化,可随时比照初始参数,从而了解哪些参数产生问题,并开展相应的调整工作,促进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正常运行。
2.2统计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运行情况
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各项数据与参数是其可靠性的重要体现,通过对自动化装置的监测和管理,能够获得相关数据和参数的规律,进而对继电保护系统管理提供参考。因此,为了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应对自动化装置中的各项数据与参数加以统计,不仅能够随时了解电力系统各项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同时也能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转状态,根据电力系统和继电保护装置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和研究,能够发现其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以便于及时开展相应的维修工作,彻底消灭电力系统中的安全隐患,从而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关于提高继电保护可靠性的相关措施
1、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1)冗余设计和优化措施。要想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首先可以考慮的方法就是硬件冗余,这可以实现继电保护容错的相关设计需求。容错技术指的就是在装置当中在运行过程中基石出现了某些不明的故障,系统仍然不会崩溃,整体表现出来的影响也不会很大。硬件冗余对于改善拒动率和可用度这些指标非常有帮助。
(2)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在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管理过程当中,必须要合理的计算各项可靠性的指标,当计算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正确率的时候,区外的故障的不正确动作也可以包含在内。另外,不能忽略辅助装置的可靠性管理,他对整个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也有很大的影响。
2、提高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
首先要对设备的相关设定值和初始状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些数据对于后续的运行至关重要,其次对装备的情况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另外,还要注意对保护着装置的技术更新和改造。这样能够保证设备出现故障的频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企业运营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运行的情况,对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进行一定的改进优化,提高两者的运行可靠性,有效的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刘奇,黄国强,闫敏.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分析[J].电气技术与经济,2018,06:11-13.
[2]常芸,张伟华.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分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7,12:192.
[3]栗赛男,孔凡梅,李玲萍.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4:171-172.
论文作者:宋一山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继电保护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装置论文; 可靠性论文; 故障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继电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