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的研究论文_陈强

对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的研究论文_陈强

新疆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中更加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市政给排水规划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要重视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引言: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作为一种新型的理念,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进行引入和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市政给排水工程运行和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城市建设发展和公众日常生活等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1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设计概念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一块儿海绵一样,可以吸收多余的水分,并且还可以进行储存,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挤”出水来。海绵城市表现出优秀的渗水、抗压、耐磨、防滑以及环保美观多彩、舒适易维护和吸音减噪等特点,成了“会呼吸”的城镇景观路面,也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让城市路面不再发热。在进行城市道路铺设时在原有的沥青、混凝土等施工材料的基础上,增加吸水性能良好的海绵材料,尤其是在容易积水的路段使用海绵材料,缓解城市的排水压力。 ,表现出优秀的渗水、抗压、耐磨、防滑以及环保美观多彩、舒适易维护和吸音减噪等特点,成了“会呼吸”的城镇景观路面,也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让城市路面不再发热。

1.1海绵城市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自然理念

海绵城市在进行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城市建设的生态性,充分利用海绵城市的优点,保证市政给排水设计符合自然生态的理念。与传统的城市给排水设计不同,海绵城市的给排水系统建设无论是从道路建设、水源保护、土地利用上都进行了自然生态设计。首先是在道路建设上,海绵城市要求尽量保持自然的下层地理环境,减少道路施工对原有地表的破坏;其次在水源保护上,海绵城市要求保护原有的水资源生态系统,有利于给排水规划设计时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最后在土地利用方面,海绵城市的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不仅可以运用于普通的城市道路,还可以在城市绿化带设计等方面加以综合利用。

1.2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总体思路

海绵城市在进行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时的总体思路是构建城市的水资源循环系统。相比于传统的市政排水设施单一的给排水功能,海绵城市的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更加注重构建集给排水、水资源循环利用、控制城市径流等多功能与一体的现代城市给排水循环系统建设。在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的设计中,可以通过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合理规划,实现雨水等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并且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城市给排水系统与水源的联系,让城市的地表水与水源地下水之间有主动的补充,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城市的水资源紧张状况,还能让城市的水资源生态系统真正的活起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强调缓释慢排

海绵城市的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与传统的城市给排水设计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更加强调缓释慢排。城市建设中进行给排水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使雨水尽快的排出,避免发生城市内涝,海绵城市强调缓释慢排并不是与传统的快速排水理念相背离,而是要在传统的排水设施的基础上,增加对雨水的回收利用。缓释慢排可以理解为利用海绵材料的渗透功能,实现雨水的储存、净化、循环,主要目的是保持城市地表水的径流总量相对稳定,相关专家对传统城市的地表径流量与海绵城市的地表径流量进行实验分析,传统城市的给排水系统使得80%的地表径流水丧失,而海绵城市的给排水规划设计只有40%的地表径流水丧失,很好的保持了城市的基本水文特征,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排水系统中忽视对污水的控制

现代海绵城市的市政给排水设计除了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也要重视排水系统中对污水的控制。在海绵城市的给排水规划设计中,要注意对排放污水的总量控制,如果失去对给排水系统中的排污总量控制,往往会导致系统失衡,不能真正发挥循环利用的作用。另外,有些给排水系统中的净化装置不达标,使得污水处理不符合污水排放的要求,与原有的发展理念相背离。

2.2没有根据城市水文条件进行规划设计

在进行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设计时,规划施工单位往往会忽视该城市的水文条件,设计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时没有对当地的雨季长短、逐年的降水量、城市水源、易积水路段等进行完整的分析,这就使得给排水的设计会脱离实际情况,造成了建设资源的浪费,也使得城市水资源的循环系统发挥不了实际作用。

3城市市政排水设计规划

3.1增加道路的渗透性

城市道路的建设是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海绵城市进行道路改造,添加海绵材料,增加城市路面的渗水功能能够保证给排水设计的实效性。城市道路主要分为机动车到和人行道,首先是在保证路基的稳固程度,确保路面在渗透能力增强的同时不会破坏路基,要尽量采用透水性能良好的沥青与混凝土材料。其次是人行道的设计,由于人行道往往与绿化带相连,因此,在进行人行道的铺设时不仅要选用透水性能好的材料进行铺设,还要注意路面坡度的设计,保证路面渗透的水能够畅通的进入绿化带,有效保证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补充。

3.2注重绿化带的设计

在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中,绿化带设计是给排水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利用绿化带对雨水的自然渗透与过滤作用可以使得海绵城市的给排水设计更加合理。给排水绿化带的设计要点有:第一,绿化带要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将绿化带设计与城市路面设计成分结合起来,使得路面的积水在进入给排水通道之后可以顺畅的进入到绿化带中,一般在进行绿化带设计时设置草沟和下沉式的绿化区,实现对雨水的过滤。第二,要注重绿化带的蓄水功能,要想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必须进行雨水的储存,在进行海绵城市给排水绿化地设计时,要着重增加绿化地的下渗与储存功能,尽量利用生物方法涵养雨水,建立排水通道,保证绿化带储存的多余水分能够及时排入河流,形成稳定的水文生态系统。

3.3提高排水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建议

城市排水主要包括城市居民的生活污水及工业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污水,同时给排水也要考虑自然降雨的雨水排放问题,尤其是降水时节。在城市发展中,考虑雨水的防涝和排涝对城市的影响必不可少。在雨季时节,应重视雨水的防涝排涝设计,以免出现极端雨水天气的时候,城市居民受到巨大影响,此时市政给排水项目工程的作用就会显得尤为的重要,良好的给排水系统能够保证其城市居民的生命和财产不会受到自然威胁。城市政府在城市设计城市给排水时,应充分考虑其城市的排涝防涝情况,保证其城市雨水排放设计的合理性。防洪设计主要有两种,包括外洪和内洪,外洪是洪提和水库等的预防,而内洪则是雨水时节降雨所致,针对其内洪的根源,城市市政设计合理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以及充分考虑雨水滞蓄空间的考虑等相关方面的措施,不仅能提高人们对防洪和排涝的深刻认识,同时有利于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施工的合理性。

结束语:

海绵城市的建设逐步由概念成为了现实,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从整体上提升城市的建设水平,并且迎合了当下的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很好地体现了海绵城市的特点,而且对改善城市的水资源紧缺状况,稳定城市水文生态系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广田.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相关问题分析与对策[J].门窗,2014(12):251.

[2]孙驰.探讨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设计与城市规划[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2):245.

[3]郑晓斐,杨静.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浅析[J].江西建材,2014(18):24.

[4]王慧燕.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思考[J].江西建材,2014(17):30+33.

论文作者:陈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  ;  ;  ;  ;  ;  ;  ;  

对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的研究论文_陈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