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普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林巧玲

林巧玲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普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52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给予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普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普外科;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营养支持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0-0110-02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一种新的治疗模式,是指依据循证医学证据在围手术期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以减少或降低手术患者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从而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1]。普外科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需要给予营养支持治疗,以保证手术的成功和术后的康复,为进一步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普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将做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普外科2008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52例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6例,观察组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6例,平均年龄(56.3±2.5)岁,其中肠癌患者41例,胃癌患者27例,食管癌患者8例。对照组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4例,平均年龄(54.8±2.2)岁,其中肠癌患者45例,胃癌患者3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所患疾病以及手术方式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营养支持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术前8~12h禁食,4~6h禁饮,并进行常规的肠道准备等术前工作。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后方可进饮食,实施肠外营养,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下床活动。观察组患者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给予营养支持,具体做法如下:

1.2.1术前营养支持

术前首先告知患者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内容、意义及对术后恢复的影响等,以便患者能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同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心理护理,积极交流沟通,安慰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指导患者如何保持心情的放松,增强对手术的信心。术前6h禁食,2h禁饮,若口服不能满足则进行肠外营养补充[2],术前营养支持的时间长短需视患者病情与营养支持的效果而定术。前不行全肠道清洁,仅术前晚进行清洁灌肠。

1.2.2术中体温保护

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应将室温调节至29℃以上,术中予以维持,输液时采用加热装置,以便达到较好的术中体温保护效果。

1.2.3术后营养支持

术后早期采用肠内营养少量直至肛门排气,术后第1~3d内24h肠内营养量分别为100ml、250ml、500ml。待肛门排气后立马拔出体内留置的导管,停止肠外营养,并将口服肠内营养量调至1000ml/d[3],鼓励患者术后4h便可进食营养品,并逐渐增加量,术后24h口服要素饮食。麻醉清醒后使患者保持自主体位,术后第1d协助翻身,术后第2d鼓励患者下床进行床边活动,术后第3d嘱患者自行如厕,并逐渐增加活动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后恢复情况

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x-±s)

2.2 术后并发症

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外科手术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术后预后有重要的影响,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目的不再是仅仅维持患者的身体平衡,更重要的是要维持脏器、组织、免疫功能,促进器官的组织和修复,以加速术后的康复速度[4]。随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有关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方案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目前快速康复外科中术前已不再常规进行肠道准备,同时术前已不再长时间禁食,而鼓励术前口服含碳水化合物的液体,这么做不仅能够减少术前的口渴、饥饿及烦躁,还能为术中控制静脉输液量提供有利条件[5]。加速康复外科理念鼓励患者术后早期少量进食,不仅不增加患者的不适,而且可以促进术后肠功能的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和未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普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唐云,武现生,卫勃等.快速康复与营养支持在老年胃癌围手术期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0,18(3):138-140.

[2] 吴晓玲.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的应用[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24(6):536-538.

[3] 吴翠干.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术期营养支持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4):6-7.

[4] 姜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普外科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J].健康必读杂志,2011,(1):146-147.

[5] 江志伟,李宁,黎介寿.快速康复外科治疗患者的营养管理[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07,1(1):58-60.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n(%)]

注:﹡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论文作者:林巧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  ;  ;  ;  ;  ;  ;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普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林巧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