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机心理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股市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中的投机(speculate)行为是指在买卖货物、国债、 股票等过程中,因市场价格的变化,既承担风险也可能赢利的行为。
投机行为在股市里是一种相当普遍的行为,也可以说是一种基础性行为。若没有投机,股市将丧失其大部份功能,也就不成其为股市。
任何行为总伴有一定的心理活动(无意识也是一种心理态势),或以某些心理过程为其前导。股市投机行为当然也不例外。本文即试图对股市投机心理的若干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股市机制及股市群体心理
股市涨跌取决于买卖双方力量强弱的对比,买方力量强于卖方力量股市就上涨,反之则下跌。简言之,某股票供不应求,其价位就上涨;供过于求,其价位就下跌。
对整个股市而言,如大部分股票供不应求,股价指数就上升;如大部分股票供过于求,股价指数就下跌。
影响股市供求关系的因素当然是极其复杂、难以把握的,因而就有所谓“股市测不准理论”或“股价任意走向理论”(把股价的涨跌类比为物理学中分子的布朗运动)。但是从社会群体心理的层面来把握股市供求关系又似乎极其简单:如果大部分股市投资者和投机者(或如当前流行的那样笼而统之地称其为“股民”)认为股市将上涨,买入股票可以获利,股票将供不应求,股市就会上涨;如果大部分股民认为股市将下跌,卖出股票可以避免或减少损失,股票将供过于求,股市就会下跌。简言之,大家认为股市要涨,它就涨;大家认为股市要跌,它就跌。
基于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乔·赫·布鲁默的理论,我们可以构造出股民群体心理受外界刺激产生变化并最终影响股价指数的过程如下:
刺激情境:股市内部(上市公司与股民的数量和质量,交易系统和监管体系的运行效率,信息传递的对称性程度等)和外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乃至道德等)影响股民群体心理的各种刺激要素。
股民群体心理(对刺激情境的解释):知觉(对刺激情境的感知、意识)、认知(对股市将上涨或下跌的信念)、动机(买入或抛出股票的趋利避害欲望和冲动)等心理过程。
股民群体行为:竞相购入或抛出股票,或鼓动别人购入或抛出股票。
股市供求关系:买卖双方力量对比。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市场上只有买方或只有卖方。
股价指数:上述各过程最终导致股价指数发生变化,而指数的变动又成为刺激情境中最强有力的影响因素,即指数上涨就是它继续上涨的原因,指数下跌就是它继续下跌的原因。
刺激情境对股民群体心理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有时候我们可以准确地预测某刺激因素(或多因素组合)将如何影响股民群体心理,并最终导致股价指数向哪个方向变动,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无法预测或预测失败。
如1996年12月13日(周末),传媒公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自该月16日起对股票交易实行涨跌停板制度,即将股价在每一交易日内的涨跌幅度限制在10%以内,超过该幅度的买卖报价为无效申报。这一重大举措并未对当时的股民心理产生明显的影响。及至1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对过热的股市泼冷水)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同时国家计委和国务院证券委宣布1997年新股发行规模为100亿股(扩大供应),这才对股民心理造成极大冲击。
首先,传媒的紧急总动员使股民在知觉层面充分意识到风险将降临;其次,在认知层面,股民们坚信股市将暴跌,而事先设立涨跌停板制度就是为了阻止股市在一日之内跌得太深;最后,在动机层面,股民们产生抛售股票的强烈愿望,以避免股价持续下跌带来的巨大损失。
股民群体心理一旦呈现如此状况,股市下跌已成必然,任何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都能对股市走向作出极准确的预测。
可以想见,若非事先设立涨跌停板制度,在股民几乎一致看跌的心理态势下,16日的股价格数完全可能一落千丈,日跌幅创世界之最。这并非中国的股市与股民有别于世界其他各国,而是中国的传媒对民众的影响力太大、传媒的一致性太强使然。
在随后的一周多时间里,上证指数跌去四分之一,深证指数跌去三分之一,不少股票价格下跌一半以上。
以上事例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一、印证了我们前面的说法:“大家认为股市要涨,它就涨;大家认为股市要跌,它就跌”:二、谁有能力影响大多数股民的认知结构,谁就可能创造股民的某种动机,从而影响股市的走向。
像1996年12月16日那样股市因消息而暴跌(或如1995年5月18 日因消息而暴涨)的机会是很少的,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无法准确揣测某一刺激因素将对股民心理产生何种影响,从而准确预测股市的走向。如人们原先普遍认为邓小平逝世将对股民心理有重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股市持续下跌,但事实上邓小平逝世后股市只有极短暂的下跌,随后的一段时期里反而持续地上扬。即使这样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一、股民的心态从理论上说是可以测量的;二、如果有办法及时抽样测量样本股民的心态并加以统计分析,我们就将有相当把握预测一定时期内股市的走向。
二、刺激情境——股票的价值与股价
在现代交易体制下人们买卖股票似乎只是买卖电脑符号,既看不到股票所代表的企业的资产,也不就实物券形式的股票进行实际的交割。但是,股票的实际价值并不因它的存在形式和交易方式而被否定。每一股股票代表着一份企业的资产,股票的价值即由该份资产的数量和质量所决定。我们一般用每股净资产值和净资产利润率来衡量股票的价值,前者反映了资产的数量。后者反映了资产的质量。
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一度降到全年的最低点512.83点, 全天成交8639万股,上海石化的最低价为2.28元(低于其在港上市的H 股价格),成交606万股,四川长虹的最低价为7.35元(市盈率仅2.3 )〔1〕,成交107万股;12月11日,上证指数曾达到全年的最高点1258.69点,全天成交达12.1亿股,上海石化的最高价为8.20元,成交409 万股,四川长虹的最高价为426元〔2〕(市盈率为18.4),成交2435万股。
为什么股民会有追逐高价股票的行为呢?事实上,股民购买股票的动机可分为两种:投资的动机和投机的动机。抱有投资动机的股民当然希望购入价值高、价格低的股票并长期持有,以分享企业的盈利。他们如果以每股8元以下的价格购入四川长虹,从理论上讲,只需二、 三年的时间即可通过分红收回投资成本。抱有投机动机的股民追求的是差价,即低买高卖,即便是一瓶自来水,如果今天10元买进,明天可以12元卖出,他们就敢买,而不考虑一瓶水的价值是多少。换言之,对投机者来说,只要股价在下跌,就不买(甚至卖出),而不管股价实际上已低于其价值;反过来,只要股价在上涨,就买进,而不管股价实际上已高于其价值。这种行为就是所谓“追涨杀跌”。
显然,中国的股市里投资者只是少数,占主体的是投机者(也许任何股市都如此),因此,股民群体心理的主导成份是投机心理(并非贬义词)。
总之,股票价值与价格的背离时股民心理会产生影响,但往往是滞后的。其实,股市的魅力也就在此。谁能在心理层面抗拒群体非理性行为的影响,保持独立的判断能力,在股票价值与价格发生底背离(股价低于其价值)时购进股票,在两者发生顶背离(股价高于其价值)时卖出股票,谁就是股市的赢家。
三、刺激情境——股评家和股评
股评家对股市的评价和预测对股民的心理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力,因而股评家的言论是刺激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股民中有相当多的人对股评家言听计从,股评家说某某股票要涨,他们就赶紧买进那种股票,股评家说大势不好,他们就赶紧抛空所有股票,即使“割肉”(亏损)亦在所不惜。鉴于股评言论会影响股民群体的心理和行为,进而影响股市供求关系,股民中另有一部分人把股评家的言论看作股市的风向标,他们明知道股评家并非预测之神,但慑于他们的巨大影响力而不敢等闲视之。
有的股评家会得意洋洋地表白前几天我预测某股票要涨,果然如我所料,该股这几天涨了百分之多少云云(但几乎无人在预测失败后作类似的声明)。殊不知,并非该股票要涨,被他预测到了,恰恰相反,是他说该股票要涨,于是它就涨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股评家对股价(从而对股民的金融资产)握有生杀予夺之大权。
当然,股评家对股民的影响力因人而异,有的人轻言微,有的一言九鼎。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的特约评论员就是最有权威的股评家,他的一篇股评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使上千亿元的金融资产在几天内如泡沫般消失。
一般的股评家不具有《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那么高的权威,他们的言论也不可能像《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那样通过所有的大众传媒同时影响所有股市中人,他们只能影响一部分股民的心理和行为,而其他股民可能受其他股评家的影响,因此股评家的预测经常落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一个经常预测准确的股评家当然是好股评家,因为人们按他的指标办就可赚钱;一个经常预测失败的股评家其实也是好股评家,因为人们只要按他的指示反着做也可赚钱;一个有时预测准有时预测错的股评家就不是好股评家,因为人们无法预测它的某一次预测是对还是错。根据“股价任意走向理论”,任何一个人(或者一台电脑、一头猩猩)对股市作预测都有可能对也有可能错。
如同股市上涨就是它继续上涨的原因、股市下跌就是它继续下跌的原因,大多数股评家总是在股市上涨时预测它将继续上涨、在股市下跌时预测它将继续下跌。1996年1月20日, 即上证指数跌到全年最低点的第二天,一些著名的股评家几乎众口一词预测股指还将下跌(《评券市场》周刊1996年第3期)。1996年12月16日至20日的一个交易周内, 上证综合指数下跌20%,深证成份指数下跌26%,但在前一个周末出版的96年第50期《评券市场》上,还是那些著名股评家,无一人对此近乎“股灾”式的暴跌作出预测。
所以,股评家对股民心理固然有一定影响,并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股价的走势,但对大多数股评家而言,其影响力是有限的,并可能被其他股评家的影响力所抵销。股评家对股市的影响基本上表现为“涨时助涨、跌时助跌”。
四、刺激情境——股价指数与股民群体行为
股民的群体行为与其他一些非紧密的社会群体,如摇滚音乐会的听众、足球赛的观众等的行为有某些相似的特征(这类群体行为也被称作集体行为或大众行为),如情绪的蔓延,敏感性的增强、刺激的增强等〔3〕。情绪的蔓延以个体共同的感觉和背景为基础, 比如赛场的气氛再热烈,维持秩序的警察不会为之所动;证券营业部的出纳一般也不去关注股价的涨落。敏感性的增强使人们更乐于传播和更易于听信传闻,这在股民中表现尤为突出。刺激的增强是一种循环放大反应,比如甲股民听说某股票要涨,他告诉了乙股民,乙股民又告诉了丙股民……转了一圈后又有人告诉甲股民,于是甲更加相信该股票要涨,即原先的刺激被放大而增强了。
一个股民在他走进交易场所之前,可能已经形成了某种买卖股票的意向(作为各种心理过程的结果)。一旦交易活动开始,当天股价的走势和他周围其他股民的行为与言论又会对他产生强烈的影响,从而改变他最初的意向。尽管他最初的意向是刺激情境中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可能是比较正确的决策。而当他身处某一交易场所,他所能感受到的只是他周围一部分股民的群体行为。心理学的有关实验早已证明,个体的知觉和行为极易受他周围人群的影响。他对整个股市供求双方力量对比的知觉是间接的,是通过股指的变化而感知的。我们在交易场所经常观察到这样的过程:股价指数的变动引起群体情绪的波动,并引发群体行为——争相购入或抛售股票;个体受股价指数变动和群体行为的双重影响而在短时间内改变着自己的决策。
当股指不断上涨的时候,股市内的群体情绪有向整个社会蔓延的趋势,人们抱着追求高额利润的动机不断涌入股市,而他们在高涨的股市中也确实赚到了钱,这又使更多的人涌入股市。问题是股市能否一直涨上去,让所有的人都赚到钱,而且不断地赚更多的钱?股市能否无中生有,不断地生出钱来,满足人们无穷的贪婪动机(非贬义词)?
在一个没有卖空机制的股市里,人们只有先买进股票,然后在更高价位卖出才能获利。所以要使所有的人都赚钱,股市只有不断地往上涨。股市要不断地往上涨,必须有更多的人用更多的资金不断地在更高的价位购进股票。但是,社会成员不是无限的,社会资金也不是无限的,这种过程不可能无限地持续下去。到一定时候,供求双方的力量发生逆转,股票由供不应求转为供过于求,股价开始下跌。于是,股价下跌就成为继续下跌的原因,与不断上涨的情形类似,股指开始了不断下跌的过程,直到供求关系在底部发生逆转。
不管是顶部反转还是底部反转,人们在事后总能发现在逆转前有许多征兆,但在征兆出现的当时,人们却意识不到(准确地说是大部分人意识不到),或者是意识到了但在认知层面不能建立股市将反转的信念,或者是虽然有了这样的信念,但在动机层面仍抱有再赚最后一把的侥幸心理。
股市受群体心理和群体行为的影响,总是涨时涨过头(股价高于其价值),跌时也跌过头(股价低于其价值)。股市在跌到底部时常伴随如下征兆:人们普遍悲观失望、大部分股评家认为股市还将下跌、成交量严重萎缩、交易场所冷冷清清、很多人认赔出局甚至发誓不再做股票,这时聪明的投资者可果断入市;股市在涨到顶部时常伴随正好相反的征兆:人们普遍情绪高涨、大部分股评家认为股市还将上涨、成交量急剧放大、交易场所人满为患,人们到处谈论股票纷纷入市、甚至不惜借钱炒股,这时聪明的投资者可坚决离市。如果你能这么做,那么在股市上赚钱确实是极容易的事。
五、结语
从股市诞生的那一日起,就不断有人宣称能预测股市的走向,有关的书籍亦层出不穷,但遗憾的是人们并未从中得到多少好处。股市依然如一个简单的谜:说其简单,是因为它不是涨就是跌;说它是一个谜,是因为它涨跌无序、出其不意。本文提出了一个从股民群体心理的角度研究股市的思路和一个粗略的研究框架,它也许能为读者多提供一种把握股市走向的方法,当然,它仅仅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不是预测的方法——虽然我们认为从理论上说存在预测的可能性。
我们正处于经济与社会结构转型的中间阶段,人们对今后支出增长的预期相当明确——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费用都将大幅度上涨,而对收入增长的预期却相当模糊,这使人们的消费欲望下降,储蓄和投资的欲望上升,因此可以预料参与股市的人数和资金还将大幅度上升。股市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对股市进行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也将越来越有意义。
注释:
〔1〕市盈率=股价÷每股盈利, 市盈率低表明股价相对于其盈利能力较低,市盈利高表明股价相对于其盈利能力较高。
〔2〕该日的实际最高价为26.35元,但该股已实施每股送0.6 股红股,所以折算成送股前的股价为26.35元×1.6=42.16元。
〔3〕参阅D·B·达拉赫等著,张杰等译; 《社会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中文版,第202—2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