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莉莉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实验中学 477150
【摘要】思维导图是基于放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能够直观展现人类大脑的放射性思维过程。词汇是初中英语教学的起点与基础,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词汇教学中,能发挥其趣味性、灵活性、直观性与关联性的作用。使学生更爱更容记好单词。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记忆;单词;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4-082-02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Mind Map)由英国兄弟Tony Buzan和Barry Buzan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创建.它是基于放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工具。通过一幅幅形象的“图”直观呈现人类大脑的放射性思维过程。使人类大脑的思维可视化。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运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实现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帮助人们改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协调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的平衡发展。
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是人类大脑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从创作方法上看,创作者主要是从一个中心词开始.随着思维的不断深入,联想出一系列相关的事物,然后形成一个有序的图式,即思维导图。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基础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要求具有趣味性、灵活性、直观性、关联性特点。思维导图本身就是一幅幅色彩丰富、形状多变的图画.其色彩与图形的多变性无形中就会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与单纯绘画不同的是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始终紧紧围绕中心主题.在这条隐性主线的引导下发挥联想。使大脑整个的思维过程变得可视化,把枯燥乏味的英语词汇学习转变成生动有趣的绘画过程。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显然有助于唤起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应用思维导图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单词.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注意力。同时,它能有效克服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上、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所带来的学习障碍.让初中生建立词汇在音、形、义之间的直接联系,增强对英语的感性认识,逐步养成用英语表达思想的习惯。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课前预习
学生要想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听课,弥补自身所学不足,首先就要摸清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课前应用思维导图不但可以查漏补缺,找出学习的薄弱点.而且也可以勾画出新知识的学习要点。可谓一举两得。对于新词汇的学习.学生可以先围绕学习主题列出将要学习的新词汇,以新词汇为各级中心词,根据词形、词义、发音等特征向外发散,联想自己已经掌握的词汇,找出新旧词汇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然后以此为基础先行预习新词汇。对于仍然模棱两可的词汇在课堂上则要重点学习。比如学生在学习各种各样的动物名称的单词时,如果仅仅他们依靠死记硬背,不但会导致其学习效率低下。还可能会使他们逐渐失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此时,学生如果能够绘制一幅关于动物名称名词的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以新单词为基础。根据词形、读音、意思等向外发散联想已学单词,依照规律认读单词,课前预习效果必定显著提高。
(二)教学活动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直接决定着整个教学的成败。传统的应试课堂在追求个性发展的时代已无法满足师生的需求,寻找一种新式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思维导图因其图文并茂、重点突出、便于师生互动交流、利于发散总结思维等特质。无论在导人新知、内容讲解、思维拓展.还是在最后的课堂小结中都有助于达成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由于课堂教学体现了师生双方的互动行为,所以这一部分将综合阐释。
图1 动物名词图
1.趣味导入
课堂教学中对于新知识的导入,教师务必要掌握两条原则:首先,新知的导入一定要承上启下,即教师先要帮助学生简要回顾已学旧知,然后再自然顺畅地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以此来实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在新知的导入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导带动下学生的积极性也就会空前高涨。基于以上两条导入新知的原则,结合思维导图的自身特质,如果能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新知导入.这无疑又会是思维导图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又一个大突破。为增添学生词汇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在制作思维导图时可适当运用丰富的色彩与多变的图形。另外还可加入形象的图片。这样一张融合了知识与趣味的思维导图必会给课堂教学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学生创造出快乐学习的氛围。
2.新授讲解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新授讲解就是整个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应用思维导图来讲解新词汇。可在课前围绕新的知识点制作思维导图。注意先以新知为各级中心词.然后逐步向外发散联系学生已学旧知。但在课堂教学时可采取逆向思维,从思维导图的边缘出发,层层深入,最后达到所要讲解的新知识点。这样做不但可以分解知识点,各个击破,而且学生可参照新旧词汇的内在联系,加深对新词汇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学生在学习“in、on 、under、at ”这些介词时,教师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它是一个具有抽象意义的介词.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会较为困难,恐怕只能死记硬背单词的解释。在具体情境中学生也未必真的会应用。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这些介词用法等呈现出来(如图2所示),先让学生读关于介词的句子并翻译,在句子的启发引导下再让学生总结的用法与解释。然后通过已学过的其他词汇来理解并掌握“in、on 、under、at ”。个新单词。 (接第84页)
图2 “in、on 、under、at ”的思维导图
3.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单回顾总结一堂课的教学重点,更承上启下,简明扼要地勾画下节课的教学内容,既点明复习要点,又指引预习方向,是课堂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尽管课堂小结如此重要,但迫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教师往往只预留大约五分钟时间来进行小结。因而如何充分利用这关键的五分钟,并体现出课堂小结的价值就变得至关重要。思维导图与传统的纯文字文本相比较,中心更加突出,内容更加紧凑,延展更加自由,在工作学习中应用它效率会大大提高.无疑是总结重点的最佳选择之一。
(三)巩固复习
对于学生来说,课堂听讲固然重要,但课后复习也必不可少。当然.复习绝不意味着让学生进行颇为厌恶的死记硬背.而是要帮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使课后复习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地复习。应用思维导图。学生可试着回忆课堂上学习的新词汇,将所学单词按照一定规律进行串联,归类记忆,并通过添加图片、色彩等调动左右脑一起来强化记忆,提高复习效率,优化学习效果。应用思维导图来复习不仅有助于课后整理复习课堂所学习的新知识.而且对于考试前的复习也大有裨益。考试前的复习,学生需要准备的内容往往庞杂繁多,凌乱琐碎,可能复习过程中所花费的大部分精力都得致力于此。但最后却都成了无用功,这种情况在词汇考试中较为普遍。可见。恰当的复习方法的运用才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所在。平常课后所制作的思维导图就是复习的最佳资料,因为这些思维导图完整勾画了教师课堂所讲的重点内容,是对课堂教学的再次回顾。学生参照它们学习容易抓住重点,提高复习效率。
教师在课堂上应用思维导图拓展学生思维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方面思维导图有利于思维的延伸和联想的发生。将表面看似毫无联系的事物进行创造性地链接,通过记忆链条把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幅幅知识网络图.让学生抓住重点来进行知识识记。另一方面。思维导图有利于在帮助学生识记知识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思维训练。有研究表明,学习方式会对大脑的发展与成熟产生影响,甚至能够改变大脑的结构,开发大脑的潜在能量。因而,对于当下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教师不应仅仅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单词识记上,而应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注重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和终身学习的内在追求。
参考文献
[1]张豪锋.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习绩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5,5(2):35-37.
[2]郑军霞.巧用思维导图优化初中英语复习教学[J].读写算:教研版,2015,5(17).
[3]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丛李方.徐欣, 2010,7
[4]谢建华.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文库,2018(03).
[5]东尼.博赞.思维导图.
课题来源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研究课题《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立项编号: [2019]-JKGHYB-1393)阶段性/系列研究成果。
论文作者:董莉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6
标签:思维论文; 学生论文; 词汇论文; 单词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