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汛信息技术;应用
引言
水利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促进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尤其是在防洪策略问题上,防汛信息技术应用价值更为突出,不仅能大大提高水利防汛中水情和水文使用率,同时也能提升防汛信息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重大洪水灾害等带来的巨大损失,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及农业提供坚实的保障基础。本文主要对水利防汛信息技术进行阐述,以期为今后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1水利防汛信息技术内涵
信息化技术主要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应用于信息的采集、处理和管理。综合来说,信息化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结合。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政府和群众对水利防汛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要求水利防汛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帮助下实现防汛信息化,信息技术有效服务于水利防汛,为水利防汛提供更多、更快、更准的决策依据等。水利防汛信息化主要通过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对管辖区域内的降水、天气等情况进行掌握,通过对数据及情况的分析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信息技术在水利防汛中的应用为水利科学防汛提供基础,为水利防汛争取到更多的主动性。
目前我国的许多流域都建设了防洪工程,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雨水灾害的发生几率越来越频繁,洪水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非常大的危害和损失。做好防汛工作可以减轻雨水灾害的损失,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2防汛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2.1水文信息数据库的应用
建国以来我国各主要流域均累积了几十年的水文观测数据,随着近年水雨情测站的不断建立,这些水文数据库还在不断增加、扩大。这些数据作为宝贵的防汛基础资源,要能够充分利用必须具备两个明显特征,即观测数据的数字化及网络化。数字化主要为便于检索,网络化主要为便于传输,这两个特征为水文数据的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防汛工作中的一些参数的确定,如各类水位、雨量、流量的特征值、降雨径流时间等,均需通过原始的水文数据进行演算确定。这些特征数据对与预报数据、相关防洪排涝设施的工情相比较,即可为防汛决策提供指导。目前水文部门在水文数据库的建立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建立起了联网的大数据库。
2.2智能云信息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21世纪,智能云技术是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与人工智能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智能技术,该技术已成为现代水利防汛的重要载体。通过建立降水预警测报系统、末端传感器降水观测系统等,使智能技术的综合应用得以广泛实施。其中,含沙量、水位、雨量、温度、墒情等检测设备共同组成了末端传感器。借助它分布面大、分布范围广、分布位置偏远的优点,可以将大量的信息通过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采集并传输至防汛监控中心和决策机构。短波、GPRS、卫星等组网技术共同组成了传感器中所包含的智能通讯技术。相对于卫星联网费用成本较高且必须占用特定的通讯频道的短波传感来说,GPRS具有组网非常灵活而且成本低、能方便快捷地采集原始数据、在信息的传输过程中没有中控和站点的距离限制等优点,因此其可以广泛使用。无论采取哪种传感方式,都必须确保信息传输的稳定、可靠和安全。由于大多数的设备采集数据主要依靠机器操作,因此如果机器异常,则会使数据出现错误,以至于整个决策发生重大错误。综上,智能信息技术尤其是GPRS技术,在防汛工作中的应用中具有不替代的作用。
2.3防汛视频会商系统的应用
防汛视频会商系统是在多媒体技术高速发展下应运而生,能够将抽象复杂的数据信息转变为图片、视频以及音频等形式,进而形象直观的展现在人们面前。防汛视频会商系统具有着交互性、便捷性和动态性等优势,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实现在线数据信息的传递,帮助人们及时准确了解水情状况,进而制定应对预案,还有利于在线沟通交流,加快水情信息的传递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卫星定位系统技术的应用
随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在不断地完善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广域网技术的发展。卫星定位系统(BDS)或(GPS)被广泛应用于防洪抗旱等救灾工作中。当洪水灾害发生时,最关键、最核心的一项步骤便是确定灾害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以卫星定位技术为基础,遥感技术为影像传输、地理信息系统为载体的综合平台便发挥了巨大作用。三者之间相互融合、依靠、补充,共同应用于水利防汛工作。目前我国已在一些降水量较大的地区大力发展并且广泛应用卫星定位系统,大幅度降低了洪涝等灾害的危害。
3水利防汛信息技术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3.1加强信息化管理理念
目前,仍有很多水利工程人员缺乏应用防汛信息技术的意识,未能将科学的技术手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这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严重影响水利建设质量。不精准的信息数据和对工程缺乏足够的了解,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甚至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水利工程领导者一定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并进行科学管理,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将防汛信息技术有效运用到工程建设中,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加强工程建设质量。
3.2不断创新信息技术
完善的防汛信息技术是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防汛信息技术主要由两项内容组成:信息平台和技术平台。两者相互结合能加强防汛信息的可靠性,为实施策略的提出提供参考。受洪水灾害的影响,政府对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在今后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利工作人员要不断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水利工程创新出有价值的工程信息技术,提出有效的实施策略,进而充分发挥防汛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展现出防汛信息技术的科学性、高效性、实用性。
3.3培养信息化人才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作为施工作业中的重要主体,人在进行施工作业中将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好坏。所以必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中防汛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可以同时加强其培训。利用学习交流的机会,定期对水利工程建设人员加强信息化方面的建设与培养,同时加强防汛工作人员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及操作手法,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人才的建立。
3.4完善水利工程建设模式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多,信息技术逐步成为主要的实施手段。从当前来看,水利工程建设与社会金融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保障水利工程建设模式得到完善,进而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与创新。
结语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异,洪涝灾害日趋增多,但我国科技与经济快速发展,而且政府在水利防汛方面的投入比重也越来越大。将信息、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利防汛工作,能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地应对洪涝灾害,降低损失,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洪戬.水利防汛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8(10):71.
[2]雷铸.解析水文信息化技术在水利防汛中的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4).
[3]黄开春.微探信息化系统在水利技术标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8(1):159.
论文作者:尼鲁帕尔.麦麦提依明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2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水文论文; 数据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