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_心理健康论文

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种论文,中国文化论文,心理健康论文,思路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R395

1 前言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中国文化与心理健康问题。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传统中国文化对心理健康、心理异常影响的独特性方面。例如,一些研究发现,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文化对心理问题有普遍的、突出的耻感,这是因为传统伦理文化的标签(Stigma)作用[1.2];在对心理问题的自我感觉上,由于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使心理问题躯体化,结果出现诸如“神经衰弱”之类的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术语[3];在心理治疗的过程或效果上,中国文化对于心理咨询的方法、过程和效果有一定的影响[4];心理调节方式上,中国人呈现为“个人为中心的边缘型心理调节模式”[5.6]。二是在传统的心理治疗方面,一些心理学家对中国传统的心理治疗进行了整理,如医家的心理治疗[7],也有人试图从传统文化发现蕴涵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方式和技术[8]。可以预计,随着心理治疗的精神或信仰(Spirit/spirituality)取向越来越为心理学界所接受,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将会得到加强[9]。

这些研究大多是从即时(here and now)心理症状角度讨论问题的,而且集中于某一具体问题。笔者认为这方面的研究固然重要,但历史的、整体的研究同样是把握中国文化与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方面。本文做这一方面的尝试。

不过,心理学毕竟是现代科学,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所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问题,就有方法论方面的问题需要讨论。

一是如何理解中国古代的心理健康问题。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是现代心理学的概念,用现代的概念讨论传统的知识似乎给人牵强附会的感觉。事实并非如此。的确,古代中国没有心理学,但是,心理作为人的活动的天然动因和必然伴随物[10],无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有心理活动。有心理活动,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包括心理问题。所以,古代人也有心理苦恼,也有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只不过不以心理健康或心理异常的概念来表述。因此不能因为中国古代没有心理学就不能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有关研究。这是本文的基础。

二是“心理健康”的界定。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多从心理异常的角度讨论心理健康。如DSM-IV心理异常定义为:那些“产生于个体身上或与当前心理压力(如心理痛苦)、无能力状态(如损害一个或多个功能)联系的,或显著增加死亡、痛苦、无能力状况的危险的,或威胁个体自由的,有临床意义上的显著的行为和心理症候群或行为方式的状态”[3]。然而,对于现实中的个体,有许多心理问题没有严重到明显损伤其生活、社会和心理功能,但是它们属于不健康的状态,如一般的焦虑,意义失落,不严重的抑郁,恐惧等等,或者说这些问题界于正常和不正常之间,医学上称为亚健康。它们也应当被重视。因此,本文讨论的是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包括心理疾病或心理异常,也包括一般的心理问题。这是本文的一个前提。

三是,我们讨论的是心理健康问题,是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分析传统中国文化如何具有解决心理问题的作用,从而为当前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提供思路,因此,行文是传统或历史的,但目的是针对当前的。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从中国文化整体的角度分析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路、特征。

2 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条思路

笔者分析认为,传统中国文化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论(主张)和实践,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思路:信仰—养性思路,这类似西方心理学所说的Spirit/spirituality;治身—养生思路,这类似于当代心理学的身心关系(Mind/body);迷信—功利思路,这属于民间的做法(folk psychology)

2.1 信仰—养性思路

信仰—养性思路指那些通过培养人的生存信仰来解决人的生存问题,包括心理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其特征是,通过教育,培养人的信仰,从而统合、控制,甚至压抑心理问题,客观上起到维护心理健康的功用。它们偏重于在人的生存价值和心灵层面上作用。这一思路体现在儒家、道家(不是道教,它们是有区别的)、佛教学说中。

由于这里是讨论心理健康问题,根据现代心理学处理心理问题的一般思路——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认识转换,消除心理冲突,用行为或心理—生理或其他的控制方法矫正心理问题,恢复心理健康,依据儒道释的经典著作及其相关著作[11~15],儒道释关于心理健康问题基本观点初步概括如下见表1。

表1儒释道处理心理(精神)问题的思路

从表1可以看出,儒家是正面控制,即发挥主体性,控制引发心理冲突或困惑的事件,解决心理问题;道家是采用退让,弃智守朴,去用取无,以下为上来处理遇到的困境;而佛教则是化解,把生存困惑化解为其他方面,以来生化苦、超脱轮回来解决人的困境和问题。

那么,具体看,信仰—养性思路如何具有调节、维护心理健康的作用?由于儒道释各自具有复杂的理论体系,难以在一篇文章中完整地描述它们。这里仅以儒家为例稍作讨论。

关于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由于儒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纲目,因此,儒家关注的是人的成德和仁德社会的实现。当儒家把自己的理念推之于社会,而事实上社会并不一定以他们希望的方式发展,这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而挫折是会导致各种相关心理问题的。另外,由于儒家要成德,就必然要克服人的许多生物性欲望,这也导致心理冲突。如孔子晚年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16]

在精神主导价值方面,儒家的主张随着儒家学说的发展而有变化。早期是“天命”的观念,后期则更多从人自身的独特性来阐述。关于这个问题,宋代理学家张载的说法最有代表性,“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吉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年高,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吾]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17]这一说法,把人的责任感与宇宙自然和人的本性联系起来,为人承担责任,为人的价值找到了本原性的基础。可以想象,在这种入世担责的思想支配下,儒者的生活是充实的,不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意义。这一思想对于解决当代人的“精神空虚”、“人生意义失落”也有一定的启发。

在认识转换上,儒家以正面应对的方式,化解了人们的心理冲突,主要表现为:

儒家认为由于人有天然的入世责任,因此,人不要怕苦难,苦难利于人的成长和成功。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2]不过,儒家也强调面对挫折要有超脱精神。孔子就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说法[12]。孟子也说“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现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12]。此外,儒家用“命”来化解重大的挫折和不利的人生境遇,认为这是由“命”决定的,因此,顺应它、接受它就是了。如朱熹说“人物之生,凶吉祸福,皆天所命。然惟莫之致而至者,乃为正命。故君子修身以佚之,所以顺乎此也。”[11]我们知道,当人想控制事件结果,而结果不能控制时,个体常常出现各种各样不利的心理健康反应,如自责、愧疚、失望等等。但当把这些结果归结为神秘的力量时,个体的责任感消失了,此类反应可能就化解了。“命”的思想对当今不少人仍有作用。

快乐追求是现代人的重要追求。儒家不否认快乐,但提倡的是“颜子之乐”。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2]由此可见,儒家的快乐不是物质或生理的,而是心理和精神的。这一主张与当代快乐主义思路的心理学理论是不同的。如弗洛伊德“把人对最大快乐和最小痛苦的追求看作是在临床上无可辩驳的真理。”[18]儒家的精神快乐实际上化解了人因物欲和生理欲望不以满足而造成的心理问题。这一思想对于研究现代人的心理问题也是有启发的。

按照弗洛伊德晚年的说法,生死本能是人的动力问题,是众多心理问题的原因,[19]虽然弗洛伊德的生死有特定的含义,但说明生死问题是人的一个重要问题。儒家对于生死有自己的看法。儒家主张生死同道,认为生与死是同样性质的,所以张载提出“存吾顺事,没吾宁也”[17],朱熹也说:“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11]儒家就这样化解人的死亡恐惧。

在心理控制上,儒家强调通过日常内省、自我调整来维护自己身心健康。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2]孟子则强调立志养浩然之气:“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12]另外,儒家也强调静坐这一类生理—心理性的自我调节。朱熹说:“盖精神不定,则道理无凑泊处”,“须是静坐,方能收敛。”[20]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儒家虽然是一种古老的思想体系,但它客观上具有调整心理的作用。这看似奇怪,其实不然。任何一种思想体系或哲学都必须解决人的生存问题,而心理是这些问题的表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信仰—养性思路是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思路。

2.2 养生—治身思路

养生—治身思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那些通过生理(身体)—精神控制、调整或治疗,实现健康包括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具体表现在中国传统的养生学说和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学说中。

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是养生—治身思路的理论基础。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世界的起源和变化的机制,藏象学说主要是解释身体的结构和功能,经络学说则说明身体的不同部分和结构如何进行联系的。它们完整地解释了人的物质结构与生理机能、精神的相互作用过程。关于它们的具体理论,限于篇幅不能详细说明,可参阅有关中医书籍。

养生—治身思路有两种做法—精神养生和治身,前者类似于我们所说的心理保健,后者类似现在所说的心理治疗。

精神养生,主要是医学与道家思想的结合。它认为人的欲望带来了人的精神痛苦,因此,要放弃自己的欲望,做到无所欲或少欲、少求,这样就能够心理平衡,实现心理健康。他们的主张是“恬淡虚无。”除了在认识上放弃欲望,减少心理冲突外,养生还运用精神—生理控制方法进行调节,常见的有各种各样的养生气功。养生气功要求调心、调身、调息来调整精神和身体。调心是通过意念的作用,排除杂念,以一念代替万念,进入心灵虚空的境界;调身是调整身体,摆好姿势;调息是呼吸的调整和锻炼,诸如自然呼吸法等等。

治身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从心理的角度,二是从医学的角度。这类似当代精神病医学中心理学的心理治疗和医学的心理治疗。心理为主的做法,主要的有:情志相胜法,主要的依据是内经提出的,基于阴阳五行学说的“喜胜忧”、“思胜恐”、“悲胜怒”、“怒胜思”、“恐胜喜”的原理;情绪的反治疗法,即用相反的情绪治疗一种情绪问题;言语分析法,这更类似于当代的心理咨询,即医生用他所掌握的知识,为病人说明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开导、解释、答疑等等;气功调节法。气功调节既可以作为养生的方法,也可以作为治疗的方法[21.22];医疗性的做法,主要是基于中医的医学理论,运用

药物进行心理治疗。这更接近于今天的临床药物心理或精神医学。如《华

佗神医密传》记载治疗发狂症:“登高而歌,见水而入,喜笑怒骂,不绝

于口。舌生芒刺,面目火肿”。华佗先用一组清泻上焦兼养阴的药物:石

膏、玄参、白芥子,半夏、知母、甘草、人参、麦冬、竹叶、糯米,饮之,使病人睡,待其醒时,用麦冬、玄参等养阴药又使之睡,再醒时重用熟地、麦冬、元参、山茱萸等养阴药饮之,一剂而愈。[23]

2.3 迷信—功利思路(民间的手段)

迷信—功利思路指通过带有神秘性的、超现实的某种人或物的中介来调整心理,克服心理问题,解除精神苦恼的主张和方法。这一思路表现在各种各样的民间文化中。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迷信—功利思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其一,具有心理调节作用的民间文化。主要有:“缘”的观念。在中国民间文化中“缘份”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人们认为一些事件的发生,是超越人的感知和控制能力之外的原因造成的,这就是“缘”或者“缘份”。“缘份”不仅可以说明希望的结果,也可以解释不希望的结果,如“孽缘”。它降低了个人的能控性,降低了个人的责任,使人以顺应的态度来面对一切。这样“缘”就具有了心理调节的作用。

“报应”的思想。报应思想是民间文化的一个方面,它认为人的行为一定会有神秘的结果。做好事有好的、神秘的影响,反之,则会有坏的、神秘的影响。报应思想有传统的善恶报应也有佛教的因果报应。报应思想对于化解个人不能控制的事件结果是有效的。假如一个人受到别人伤害,如果按照一般的反应,他应当反抗,这样他自然会产生应激性的心理反应,导致紧张的心理状态。如果反抗没有效果的话,会因挫折而导致更大的心理冲突。但是如果他认为有报应,过错方将来必然受到报应,他就会感到释然,接受所遇到的困境,心理冲突也就得到了解决。

命定思想。命定思想与早期中国人的自然崇拜有关,即使强调入世担责的儒家,其思想虽然不断发展,但命定思想一直存在。在民间,命定观念更为常见,当人们遇到不能化解的问题时,常常说这是“命”。关于其心理调节的原理,上面已有说明。

其二,具有心理治疗性的民间文化。常见的形式有:

民间宗教。民间宗教是流行于某个区域的具有混杂教义的宗教。它们往往有独特的教义,吸引一部分民众信任它。它不一定有高深的义理,更为一般人接受。如曾流行于东北的万国道德会的性理疗法,就是利用传统的阴阳、五行,并结合儒释道思想,对人进行分析和帮助。有人认为,它客观上具有心理治疗的作用。[8]

算命。这在民间是常见的,即使在城市也不少见。算命通过问、算、解说,对人进行某种指引。

巫术。巫术是民间文化的一个方面。“巫”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过去巫术很盛行,现在虽然减弱,但也有一定的活动。有人调查,在台湾,在民间还常见灵魂附身的现象,如托梦、显灵、惊到、中邪、冲犯、煞著、缠身、通灵等。这是典型的迷信思想。[25]

我们这里必须特别指出的是,迷信—功利思路虽然长期存在于中国社会,且迄今仍对于一些人有一定的影响,但它与当代的科学发展趋向是很不一致的,是非科学的。因此,我们要历史地看待它,并要在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效果、作用机理等给予甄别,指导人们科学地对待这些现象。

3 讨论

传统中国文化中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很多,如何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恐要专文谈论才能尽意。不过基于上述分析,下面几个问题应当特别讨论。

3.1 在当前的心理健康研究中,应当重视信仰性心理治疗的研究

著名心理学家,认知行为疗法的创始人Albert Ellis在回顾20世纪心理治疗的发展时说:“尽管宗教和精神信仰方面的问题在20世纪早期被心理治疗严重的忽略了,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它们在人类的存在中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它们可能在帮助人们消除困扰方面发挥巨大的贡献。具有理性和信仰性质的心理治疗研究在20世纪末越来越普遍。”[24]这说明,信仰的心理治疗在当代心理治疗的地位被认可。

这启示我们,我国心理健康也应当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因为各种原因,我国信仰性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很少,而我国有丰富的信仰性文化,在当今文化多元的发展趋势下,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将会越来越吸引人,在此基础上的学术成果,将利于中国心理学与世界心理学的对话。就现实看,我们的生活中有大量的信仰性问题需要研究,如中庸与心理健康,儒道释的生死观与心理健康,儒道释的心理调整效果等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具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应用价值,也有社会、文化价值。

3.2 从传统文化到心理学化的方法问题

上面的分析表明,传统中国文化中有丰富的心理调整或心理治疗的思想。但是,当代心理学毕竟是有自己范式的现代科学,因此,这些传统的方法如何为心理学服务,就成为具有方法论性的问题,即心理学化的方法问题。笔者认为,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用心理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传统文化中的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有心理调整或心理治疗的效果。这属于对传统的东西的科学化解释,有了这方面的解释,才能使传统的理论和方法与当代心理学知识体系有机结合。二是研究这些理论和方法的操作性。心理治疗固然需要理论,但是心理治疗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再塑造的过程,而这是通过操作性的步骤和方式来完成的。因此,传统的方法要想为现代心理咨询或治疗所接受,就是提高操作性,而这恰恰是传统方法比较缺乏的。这属于对传统的东西的发展和应用。

3.3 对于传统的治身和民间的思想,要确认其科学性

在传统的治身方法中,有诸如“情志相胜法”,生活中也有诸如“范进中举”之类的生活经验疗法,有“命”、“缘”之类的宿命性的观念。它们心理调整的效果到底如何?需要加以研究。这个过程要消除误解与夸张的现象,从而实现去伪存真,改造发展、运用的目的。

收稿日期:2001-07-13。

标签:;  ;  ;  ;  ;  ;  

中国传统文化中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