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刘相1,马晓东2,张茹3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刘相1,马晓东2,张茹3

1身份证号码:37142519900407xxxx 山东邹城 273500;2身份证号码:37088319841029xxxx 山东邹城 273500;

3身份证号码:37088319840729558X 山东邹城 273500

摘要:在管理建筑工程过程中,受到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通常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质量,从而限制现代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应对。为了进一步明确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如何应对存在的各项问题,特此展开本次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措施

1分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重要性

针对质量管理而言,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既是提升企业形象的一种方法,也是企业实现最大经济利益的基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所发挥的作用亦是如此,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的管理中,相关人员应将所有工作具体化,严格控制每一施工环节的质量,确保所有管理方法都具备科学性及合理性,从而为工程项目的质量及安全性奠定基础。在进行具体管理时,相关人员应进一步对项目的特点进行深入化分析,找出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及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之后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并将具体实施计划详细的编写出来,全面提高施工质量。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已逐渐走向多类型时代,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作业的难度,因此为了在确保施工的质量的前提下完成预期目标,就需强化质量管理,确保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2目前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2.1过度关注经济利益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对于工程建设的成本管理等内容过于重视,因此对于工程整体质量的关注程度有所不足。在建设的设计阶段,就对于成本的问题控制过于严格,在一些情况下对于建筑的使用性能有所影响。在建筑实施的过程中,为了使得建筑能够按照正常规定的进度进行甚至超前完工节约人员的资本,会对于工作进行超负荷的安排。在一些较为极端的状况下,为了使得材料的成本得到节省,增加经济收益,甚至在材料的选择过程中采取以次充好的方式,使用不合规范的材料进行建筑项目的建设工作。

2.2管理的规范程度不足

在目前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管理的规范制定一方面来自于国家的相关规定,另外一方面,对于习成的行业内部规定进行使用,在这样的状况下,建筑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对于与自我相关较为密切的内容关注程度有所不足。管理的规范过于笼统,缺失细节,对于工作的实际效用较为有限,使得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对于细节部分的关注程度有所不足。

2.3管理沟通宣传程度不足

在一定的意义上,管理中事实上是各方面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需要通过管理理念的宣传进行管理的实际工作。在目前的管理过程中,管理理念的宣传程度有所不足,各个方面的人员在工作的中的沟通交流也存在着问题,这就对于工程的实施造成了阻碍。例如,在建设的衔接部分,管理人员与前后施工人员的交流程度有所不足,在这样的状况下,管理人员无法为后者的施工提供准确的信息,导致施工不能够顺利的衔接。

2.4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以及工程知识的不足

在目前的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的选择较为多样化,其中管理人员在不同的状况选择的标准是有所差别的。一部分的技术人员由于技术能力较强逐渐的参与到了管理的工作中,但是这部分的人员管理能力以及管理的知识较为缺乏,仅凭借自我的经验进行管理工作,使得管理工作的关注点过于局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另外一部分情况下,管理人员采取不具有工程知识基础的管理专业人才,这部分的人员在管理的理念以及管理的常识上,较与前一部分的人员较强,然而由于管理的过程中实际技术知识的缺乏,也会使得工作中出现一些阻碍性的因素。

3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3.1深入改革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

一是改革管理体制,要有效的结合集权和分权,具体包括分离建筑工程的总承包人施工管理和作业职能,弹性的用工制度,组织机构还要机动灵活,这有利于保持企业的生机和活力;二是改革管理观念,应该科学的决策管理,同时追求创新发展,只有转变经营观念才能顺应新经济形式的要求,积极学习和探讨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施工企业还应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氛围;三是改革管理技术,可以借助数据统计技术管理工程资金、网络技术管理工程并确保工期进度,还可以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估制度等。

3.2加大对建筑工程建设的监督力度

一是建筑工程监督要首先监督项目、人员、工程进度和施工材料等情况,杜绝人为因素引发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因为建筑工程是采取投资方招标的方式评定工程的,如果对承包商缺乏监督,会难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二是实现合理的资源配置,管理人员要统计各部门人员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分配人员,各部门间还要相互协调、加强流动沟通,同时还要加大对建筑工程建设的监督力度;三是严格按照图纸方案进行施工,避免多次修改图纸,还要依据国家的法律规定具体分析和研究建设环境,还要采用先进的技术,例如新型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来提高管理效率。

3.3提高劳动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一方面,对于从事高空建筑的作业人员,应强制性要求其提前系好安全带、穿好安全服,积极开展事故防范准备工作,地面施工的工作人员还应该佩戴安全帽,确保各个环节的安全工作能更好的落实,地面施工者也应佩戴安全帽,在搭建高空支架时应遵循技术要求展开细节工作。另一方面,还要构建科学完善的设备工作人员检验机制,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的规模与用途,构建持证上岗等机制,严格筛选施工使用的机械设备等级和型号,任何不达标的设备一律不准流入施工现场中,还要确保工作人员能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和较高的安全责任意识。

3.4建立并健全法律法规

首先,管理体制在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应全面确保生产责任的有效贯彻和落实,充分保证管理工作人员的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严格把关管理工作人员的数量与质量;其次,相关部门应对法规条例予以完善,可以增加设置阶段性的项目施工专家核验内容还应以实际情况未基础,保证好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行为有法可依;再者,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与承包单位双方都应兼顾项目规模与复杂程度,保证好管理更具有规范性与制度性的特征,更好的促进管理体制效用得以全面发挥出最大化效益。

3.5提升人员素质

有效提升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能够有效提升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同时还可以更为科学的指导和管理施工队伍。企业内部人员需要进行更为有效的沟通,定期交流好的管理经验,为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基于此,建筑企业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素质培养,确保能够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更高程度的保障建筑工程。与此同时,还需要进行激励竞争机制的合理构建,确保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在进行具体作业时具有更高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建筑企业还需要进行先进人才的合理引进,有效落实竞争上岗,及时兑现奖惩制度,确保员工能够更为积极的参与工作,实现工程质量的有效提升。

结束语: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工程的施工进度、经济效益、安全问题乃至信誉形象等诸多内容。同时其管理内容繁多且受影响因素较多,建筑企业必须要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通过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全面规范的管理制度、深入彻底的管理内容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林伟中.浅谈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策略[J].河南建材,2019(02):124-125.

[2]庄腾江.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河南建材,2019(02):112-113.

[3]谭镜成.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居舍,2019(13):137.

[4]魏文萍.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5(S1):67-70.

[5]陈武.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2):147+151.

论文作者:刘相1,马晓东2,张茹3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刘相1,马晓东2,张茹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