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一步推动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郭兴兴[1](2021)在《西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建设的政策匹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娟[2](2021)在《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变迁研究(2008-2020)》文中研究说明陈炉是闻名古今的陶瓷重镇,被誉为“东方古瓷镇”。2006年,陈炉古窑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耀瓷烧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陈炉古镇被命名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年编制了《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规划期限2008-2020年。伴随保护工作的实施,古镇风貌发生变化,并出现多处文物点的保护性破坏,因此对古镇的研究迫切而重要。为保护陈炉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本文以陈炉古镇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8年编写的《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以规划期限(2008-2020年)内对比分析为研究思路,通过文献研究,调研走访,社会学调查,比较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研究陈炉遗产构成要素的认识及其在2008-2020年的变迁,包括镇区结构、遗址遗存、建筑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基于变迁分析与保存状况调查,站在规划期限最终节点,以保护规划为准则对陈炉近年保护实践作出分析,首先分析保护工作是否落实《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保护要求与措施;其次分析工程建设的实施主体,列举“保护性”和“破坏性”的建设实践,批判破坏性的建设干预;再次分析镇区管理制度与政策,从管理层面检视保护实践工作;最后分析古镇后续的其他规划建设文件,发现各规划编制内容之间的矛盾。通过变迁和保护的分析指出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本研究通过在一定的周期内对陈炉特征要素变迁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以实施效果为主的分析体系,找到适合于陈炉的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为今后政府建设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不仅对陈炉古镇的保护工作实践有实际意义,而且给其它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以借鉴和参考。
胥艺[3](2021)在《基于原始潜在结构保护的凤凰古镇居住单元转译探索》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乡村城镇已经经历了彻底的变革,深刻地改变了其建筑和聚落结构。半城市化地区的乡村聚落进行了自我城市化并且对文化遗迹进行了非文化的填充之后,被称为“历史文化名镇”又增加了另一个主要威胁[1]。正如柞水凤凰古镇所示,这个新标签吸引了标准化的旅游商业开发项目。而常见的大规模、快速、简化仿古的的开发模式忽视了保护古镇现有整体形态中的地理元素、建筑、居住结构、农田划分方式等形态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印记,消除了整个聚落的深层形态秩序和乡村景观的真实特征。形态类型学理论是意大利形态类型学派在传统城镇研究中使用的重要工具,针对历史层积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中叶康泽恩学派的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认知,提出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各个时期的历史印迹也在其中积淀下来,形成的一系列时间切片式的空间组合结果即为历史层积。这种认知方式应用到建成遗产保护中,使我们拥有了一种近似考古学的认知视角,来重新认识建成遗产的结构构成,并为探索其深层原始潜在结构打下了基础。这种潜在结构建立了有机的框架和空间组织形式,对于准确指导当前对于古镇的保护、强化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基于Laura pezzetti教授团队在2019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米兰理工大学工作营期间对于凤凰古镇的相关研究及其团队对于潜在径向结构的揭示,以及工作营期间相关的调研成果,进一步选取典型地块进行深入设计,设想一个具有连贯性的设计策略,应对三种不同情境总结出具体的设计方法,使交织杂糅的不同年代建筑形成的层叠空间清晰可读,最后提出对凤镇传统单体民居进行转译的更新方法。第一部分,通过对于凤镇内的历史街巷及重点文保建筑进行实地调研及相关文献收集,并对其文物保护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解读,深入分析其作为“历史文化名镇”的价值与困境。第二部分,对于凤凰古镇从源起至当代的形态变化背后的动因作出总结和梳理,根据每个时期古镇形态变化的主导影响因素的改变,从古镇源起至今主要分为五段时期,并绘制每个阶段的“推测类型学地图”,以及对场地现存四种建筑类型分析。第三部分,依据场地内潜在的结构线秩序,总结出古镇整体保护与更新策略。选取一条典型径向地块,通过嵌入、覆盖和填充的设计方法,对凤凰古镇建筑、公共空间和历史景观进行重写。第四部分,基于潜在结构的发现,通过对古镇传统民居中几种元素类型的提取,分别在马头墙、合院空间、阁楼空间这几方面探讨转译的方法,对单体民居进行转译更新设计。其中,第二、三部分的部分图纸与研究成果为作者在参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米兰理工大学双学位项目期间在Laura pezzetti教授指导下完成。本文研究以柞水县凤凰古镇为例,基于意大利城市形态类型学中针对历史层积的相关研究,通过对古镇空间形态演变的解析,梳理和总结了古镇空间形态发展的过程和主导影响要素,基于对古镇的原始潜在结构的保护与传承思考,总结古镇整体形态上的更新策略,并选取典型地块进行设计,最后落到单体层面上的转译更新方法,以期对同类型历史文化村镇居住单元的转译更新提出一定程度的参考与指导。
苗世伟[4](2020)在《陕南蜀河古镇人居环境营建经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镇化快速的发展,人居环境建设越来越被业界所关注。历史文化名镇(村)作为重要的人居型活态历史文化遗产,它传承与延续着地方特色地域文化与生活记忆,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居环境营造经验与智慧,具有重要的人居环境研究价值。因此,深入挖掘独特地域环境下的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人居环境营建经验,对于当下地区人居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蜀河古镇”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吴良镛先生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对结合独特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的蜀河古镇的人居环境营建经验进行研究。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研究基础,通过文献资料研究与现场调研、踏勘等方式对古镇进行研究。首先对蜀河古镇的地域环境特征进行分析,主要从蜀河古镇的地区环境特征切入,结合古镇的历史文化保护历程和行政建制,为研究蜀河古镇人居环境提供区域背景基础。其次结合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以蜀河古镇核心保护区的营建为核心,从古镇的人居空间研究入手,着重分析蜀河古镇的人居环境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分别从古镇选址、空间格局、街巷空间、传统建筑等四个方面对古镇的居住系统进行分析,从防御体系、交通体系、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对古镇的支撑系统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古镇的人居环境影响因素,总结出古镇的发展动因与演变特征。并总结出因地制宜、人地和谐/因势布局、文荫武备/因循利导、人文显重/因材施建、绿色生态等四个方面的人居环境营建经验。同时结合蜀河古镇的现代城镇发展,发现了古镇的传统空间格局秩序在消解/古镇核心保护区风貌被破坏/古镇传统空间活力不足/新区没有延续传统空间格局和传统风貌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以蜀河古镇的人居环境营建经验为基础,运用定量的技术方法和理论研究,提出了控制古镇发展边界、延续古镇传统格局/保护古镇核心片区、延续古镇传统风貌/整合古镇活力空间、重现古镇聚落生机/新区延续传统格局、再现古镇地域特色等四个方面的古镇现代建设启示,为当代蜀河古镇建设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邹泽敬[5](2020)在《青海循化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研究》文中提出街子镇为撒拉族发源地,地处青藏高原及黄土高原交界处,是在独特自然生态环境及宗教文化条件的共同作用下逐步生长发展而来。这些地域特征映射在空间上使街子镇形成独特的适地性空间布局模式。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及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街子镇在城镇发展大潮中不断进行着空间拓展和新的规划建设。由于规划管理者及当地居民对地域环境的忽视,一方面,导致盲目扩张的城镇空间出现与地域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另一方面,历经百年传承的与地域环境相互适应的空间布局特色在城镇化的大潮中被逐步淹没,当地居民的归属感与地域自豪感也在逐步消失。如何保证在地域空间布局特色不被埋没的基础上开展城镇建设,如何使城镇在未来的空间布局中适应地域环境、解决现状问题、传承空间特色成为街子镇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重点关注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传承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特色、解决不适地空间布局问题、引导其他类似城镇合理科学布局为目的,采用理论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访谈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法以及借助ArcGIS、Depthmap等软件的定量分析法,以现状地域生态文化环境特征的梳理为基础,从空间功能、结构、形态三方面入手探讨城镇适应地域环境的空间布局思路及实施方法途径。通过现状地域特征的梳理总结出街子镇在生态方面处于河谷地区两山两河相夹、气候温和、水源充沛、秋冬多风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文化方面以撒拉宗教文化为核心,依托特殊地缘社会组织关系的地域文化环境特征。在城镇空间功能、结构、形态布局方面,首先调整街子镇生态及历史文化功能定位模糊的问题,传承地域生态及文化功能特色,打造突出的绿色生态保育功能及历史文化保护功能,并在此核心功能指引下促进以民族文化旅游为主的绿色生态产业功能发展,强化以宗教文化为导向的内向型居住功能传承,协调好外向型文化旅游服务功能与内向型宗教居住功能间的关系,避免相互影响。在空间结构方面,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在不侵犯生态底线的原则下确定合理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及“北限、东进、南控、西延”的城镇拓展方向。基于此,在适应生态方面形成外部生态环境与内部绿色空间相融合的城镇绿色生态网络,适应文化方面构建城镇历史文化保护结构,并以此为原则发展满足文化旅游及文化居住的多功能多层级城镇空间结构,深化以宗教为核心的居住生活结构,促进城镇空间结构与地域生态及文化环境间的有机结合。在空间形态方面,传承适应地域环境的特色空间形态,形成与周边生态环境及自然边界相协调的城镇外部形态,加强街子河两侧组团空间的联系性,实现外松内紧的城镇外部空间形态。城镇内部形态传承历史核心区布局模式,保证其他区域布局与其的相互协调。完善绿化系统,强化服务于居民及游客的城镇核心、轴线,及各功能用地配置。完善居住社区中心除清真寺外的其他日常生活服务设施。综上,打造绿色生态入城、历史保护层级清晰、宗教文化特色传承、游居有序分离、古今融会贯通的街子镇空间布局形态。
刘亚琼[6](2020)在《大别山区域红安县红色文化遗产空间特性及整体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红色文化景观”理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遗产保护体系的不断扩展,内涵的不断深化,红色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新型的跨区域遗产类型逐渐受到重视,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成为一项新的国家战略。但是目前关于红色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并不充分,现有研究中对红色文化遗产的布局分散、数量众多、规模较小、类型复杂等特性认知不足,保护利用以点状革命文物为主,并且保护利用不平衡、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等问题严重。在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如何突破文物保护的概念,将文物、乡村、自然环境与红色文化整合形成一个大系统,如何突破传统行政区划界线,形成红色文化片区,如何将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国土空间规划相适应,与区域发展相结合,成为本研究的难点。本研究希望通过“红色文化景观”理念,将各类红色文化遗产及其历史环境整合形成系统,在大别山区域红安县红色文化景观分层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空间层次下适应于国土空间规划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策略,以促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希望本研究能为其他区域红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首先针对目前红色文化遗产特性认知不足、保护开发碎片化等问题,在对红色文化遗产特性重新认知的基础上提出了红色文化景观的理念,分层次整合各类红色文化遗产要素,形成具有系统性、结构性的红色文化景观结构框架,形成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在大别山区域、红安县、村镇单元三个层面,从不同深度梳理红色历史脉络,提取不同层面下红色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并从数量、类型、分布等方面分析不同时段的红色文化景观历时性分布特征以及红色文化景观整体空间格局。各层面之间上下指导,互相衔接。其中,大别山区域层面作为跨区域的红色历史文化空间,以红安新县红色文化景观极核中心最为突出,红安县层面是以村镇为单元的城乡一体化的红色文化景观片区,村镇单元层面则是山水林田村(镇)一体化的红色文化景观单元。最后,在红色文化景观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多层次立体化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框架,该框架分区域、市县、村镇三个研究层级,在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管理方面,构成历史文化展示系统、社会经济发展系统、空间管理系统。不同层级之间上下传导,逐级传递,各个系统之间相互支撑,互为依据。其中,大别山区域层面强调区域协同,红安县侧重城乡统筹,村镇层面主张山水林田村(镇)一体化。
陈伟煊[7](2020)在《基于传承度评价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路径研究 ——以黄山市传统村落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村落承载了大量的历史记忆与人文内涵,具体体现在其传统农耕社会发展轨迹中,是一个不断变化、活态发展的过程。同时传统村落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又是一个具备多维度价值的综合传承体,留传着物质文化遗存,承接着非物质文化内涵。当前,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人们思想上的“城市化”导致传统村落中物质文化载体不断被破坏,遗弃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层面的打击下,使得传统村落陷入了不断衰败的现状困境。在思想认知不断提升、修正的今天,公众逐渐意识到保护传统村落的紧迫性,研究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已然成为一项广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与重要课题。我国传统村落有着数量多、分布广和品质异的总体特征,在保护发展的过程中容易面临认知偏差、类型混淆、资源差异、传承模糊的情况,无法因村制宜的进行保护发展,反而产生了破坏性影响,导致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效果不甚理想。那么,基于当前保护发展背景,如何高效、科学、针对性的保护发展传统村落,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研究问题。若想正确引领村落保护与现代化转型发展,将传统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原生动力,那么就应当切实地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进行适宜的路径探索。文章以根受徽州文化影响的黄山市国家级传统村落为例,通过大量资料整理与实地调研,对黄山市传统村落的多维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传统村落具有多维度的传承价值,存在风貌传承、建筑传承、历史传承及民俗传承四个传承维度,属于一个多维度传承的综合体,包括了物质载体保护和非物质内涵承接,对传统村落传承度进行测度有利于针对性进行保护发展工作。运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综合构建传统村落传承度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来对黄山市27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进行传承度评价。通过对传承度评价结果的分析,总结其传承特征,发现黄山市传统村落处于较好传承的传承级别,但传承度与传承维度间存在较大差异性,分析得出了传承主体、传承载体、传承活力、传承意识及文化传承五种影响因素。基于传承度评价,提出了“分析特征——要素识别——精准定位——策略引导”的“活态传承式”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路径,依据评价结果进行了传承类型的划分,并以建筑传承型与民俗传承型为例,对路径进行案例村落的实证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传统村落的整体性、针对性保护发展事业提供路径参考,推动从“静态保护”到“活态传承”的进一步发展转型,为早日实现乡村振兴助益点滴。图[42]表[24]参[94]
贾帅帅[8](2020)在《触媒视角下的红色小镇更新策略研究 ——以金寨县汤家汇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红色小镇作为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真实地记载了老区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一定的场所精神和民族精神。红色小镇作为红色革命的发源地之一,为新中国孕育了无数的革命战士,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但由于漫长的历史、地理、社会等层面原因,经济发展缓慢,物质和文化发展水平已远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的日常需求。随着《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的批复同意后,大别山区内红色小镇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同时伴随着国家发展重心逐渐向村镇的转移,红色小镇的更新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逐渐扩大,不断地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并逐步与“小规模、渐进式”的理念方法相统一。本文将城市触媒理论引入到红色小镇更新的实践中,试图探讨城市触媒理论指导红色小镇更新的可行性及科学性,希望通过触媒的应用为红色小镇的更新提供有效的策略性指导,促进红色小镇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触媒应用的核心在于通过对小镇具有活力的触媒元素的更新,从而影响周边相邻的元素,产生下一层触媒,进而形成一系列的触媒联动效应,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是探讨如何通过城市触媒理论的应用,指导并解决红色小镇更新的问题。首先在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城市触媒的运作机制以及红色小镇更新的特点,确定两者的共性及理论指导实践的可行性;其次构建了基于触媒理论指导下红色小镇更新的触媒应用框架:触媒的挖掘、触媒的确立、触媒的更新、触媒效应的后续引导,从而对红色小镇更新的触媒应用步骤进行详细的论述;最后将触媒视角下的红色小镇更新策略运用到汤家汇镇中心镇区的更新中,进行一种应用性尝试,论证策略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同时也为未来汤家汇镇镇域乃至国内其它地区红色小镇的更新提供一种参考。图55表15参36
周益赟[9](2020)在《基于甬商记忆的庄市古镇当代价值及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乡风貌逐渐趋同,尤其是城市建设标准和模式的套用,导致许多乡镇失去了原本“非正规”和“自然式”的地域特色,历史环境与乡土文化渐行渐远。村镇聚落是现实生活与经济活动开展的舞台,由于受所处地理环境和区域人文环境的长期影响,社会群体之间的认同得到维护,因此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基因,且同一地域范围内的村镇聚落往往具有一定的文化共性。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宁波镇海的庄市古镇,借用“地方记忆”和“城市意象”理论,详细阐释了“甬商”记忆的形成、内涵与载体构成。结合庄市古镇的案例,通过文献查找、实地调研获取古镇的甬商记忆要素,据其特征梳理记忆线索,从而得出古镇当代价值,并进一步提出“聚落式博物馆”这一概念,为当前村镇历史聚落的保护以及地方文脉延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借鉴。核心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解析,包括甬商记忆的形成、内涵与载体构成三个部分。分析了在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影响下,甬商形成的以民生行业安身立命、以主导行业为依托,以新生行业为导向的商业模式。并根据地方记忆理论归纳了甬商记忆的主要内涵以及场景化、体化、符号化三个方面的记忆载体构成。第二部分是对庄市古镇承载的甬商记忆及其当代价值的分析。首先根据调研情况对记忆碎片进行梳理,并结合庄市甬商的发展轨迹对庄市的甬商记忆沉淀分层,得到三个阶段的记忆主题。在此基础上,从个人、甬商群体、城市等多个角度对庄市古镇的当代价值进行总结。第三部分是针对庄市古镇现有的甬商记忆特征和当代价值而提出的新的保护方法,即聚落式博物馆。并根据聚落式博物馆的内涵特征,围绕身份认同的核心思想,提出相应的建设模式以及聚落式博物馆所必须的展陈路径,为相关的历史聚落的保护提供新思路。
汪瑞霞[10](2020)在《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背景下江南村镇景观出现趋同化、表象化和空心化等异化现象,催生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集体“乡愁”。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设计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的研究对象聚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以期通过基于文化记忆的景观情境重构,将全民普遍存在的乡愁情感凝聚成促进当代村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驱力,来处理好村镇保护与乡建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意义深远。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综合运用了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建筑类型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从社会维度、时间维度、媒介维度、功能维度这四个层面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系统性研究框架。首先,社会维度,阐释了乡愁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强调当代江南村镇空间文化记忆建构的社会意义与“融合共生”的价值取向,分析了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的系统框架。其次,时空维度,深层研究水岸共生的自然环境、集社合一的经济社会和诗性融通的文化观念等多元要素对传统江南村镇景观形态生成的影响,从空间形态的视觉思维转向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的特殊语境和地域性规律。再次,媒介维度,研究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之间的设计转化方式,选择、分解和提取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符号要素,组建一个具有地域感知的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系统,凝练具有江南文脉精神内核的延续性和凝聚性结构。最后,功能维度,阐述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融合共生”的内在逻辑,以文化记忆为导向,针对生态型景观、生产型景观和生活型景观三大类型空间,提出指定类比式、象征隐喻式、语境约定式等多元融合的情境重构互通方式,完成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体系的建构。江南村镇空间的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融合共生”,这既是记忆建构的价值目标,又是一套具有生成性和未来指向性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对当前江南乃至全国的村镇建设具有一定的学理支撑和实践参照价值。
二、进一步推动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进一步推动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2)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变迁研究(2008-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的提出 |
1.1.2 保护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研究 |
1.3.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2 相关概念研究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
1.4.2 陈炉古镇的研究现状 |
1.5 《陕西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制定 |
1.5.1 提出背景 |
1.5.2 保护工作问题 |
1.5.3 《陕西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必要性 |
1.5.4 上位规划的保护措施 |
1.5.5 上位规划的利用展示要求 |
1.5.6 《陕西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规定 |
1.6 后续其他规划建设文件的制定 |
1.6.1 《陈炉古镇景区总体规划》的布局与建设 |
1.6.2 《陈炉文化旅游名镇建设规划》的建设内容 |
1.6.3 《陈炉镇文化旅游概念性规划》的要求与措施 |
1.6.4 《陈炉古镇生态博物馆保护利用规划》要求与措施 |
1.6.5 《陈炉镇总体规划》的保护要求与保护措施 |
1.7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2.陈炉镇特征要素现状调查 |
2.1 陈炉镇概况及资源分析 |
2.1.1 陈炉独特性 |
2.1.2 区位 |
2.1.3 历史沿革 |
2.1.4 资源分析 |
2.1.5 价值 |
2.2 镇区结构特征 |
2.2.1 地形地势特征 |
2.2.2 “陶社”分布及特征 |
2.2.3 道路分布及特征 |
2.2.4 冲沟分布及特征 |
2.2.5 主要街巷的分布及特征 |
2.2.6 景观分布及特征 |
2.3 陈炉窑遗址遗存特征 |
2.3.1 古遗址分布及特征 |
2.3.2 古建筑分布及特征 |
2.3.3 近现代遗存分布及特征 |
2.4 建筑资源特征 |
2.4.1 窑洞民居分布及特征 |
2.4.2 瓷坊分布及特征 |
2.4.3 窑炉分布及特征 |
2.4.4 公共建筑分布及特征 |
2.5 人群特征 |
2.5.1 传统紧密的社会联系 |
2.5.2 现状人口流失严重 |
2.5.3 手工艺人 |
2.5.4 老人 |
2.6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
2.6.1 陶社文化 |
2.6.2 传统工艺 |
2.6.3 民俗文化 |
2.6.4 民间文学 |
2.6.5 传承活动(现代) |
2.7 小结 |
3.陈炉镇特征要素变迁(2008-2020) |
3.1 陈炉变迁的研究方法 |
3.1.1 分类研究 |
3.1.2 对比研究 |
3.2 道路变迁 |
3.2.1 硬化广场 |
3.2.2 扩宽主要车行道 |
3.2.3 新修路 |
3.2.4 翻新瓷片路 |
3.2.5 维持原貌道路 |
3.3 景观变迁 |
3.3.1 引进城市化绿植 |
3.3.2 冲沟修筑 |
3.3.3 维持原貌景观 |
3.4 遗址遗存变迁 |
3.4.1 发生改变的陈炉窑遗址 |
3.4.2 发生改变的古建筑 |
3.4.3 发生改变的近现代遗存 |
3.4.4 维持原貌的遗址遗存 |
3.5 建筑变迁 |
3.5.1 新建建筑 |
3.5.2 改造建筑 |
3.5.3 新建公共设施 |
3.5.4 维持原貌建筑 |
3.6 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 |
3.6.1 非遗名录扩展 |
3.6.2 传统工艺保护展示 |
3.6.3 民俗仪式变化 |
3.6.4 维持原貌的社火表演 |
3.7 小结 |
4.陈炉镇保护分析(2008-2020) |
4.1 保护分析体系 |
4.1.1 基本思路 |
4.2 保护规划实施后分析 |
4.2.1 传统格局与历史风貌保护的要求 |
4.2.2 保护要求与措施 |
4.2.3 改善基础设施、整治环境的保护措施 |
4.2.4 分期实施的具体措施 |
4.3 建设主体实施分析 |
4.3.1 政府主导 |
4.3.2 居民自发 |
4.3.3 自然因素 |
4.4 镇区管理与政策 |
4.4.1 管理机构 |
4.4.2 保护条例 |
4.4.3 管理措施 |
4.4.4 制度规范 |
4.4.5 管理执行情况 |
4.5 后续其他规划文件矛盾点 |
4.5.1 功能分区规划 |
4.5.2 破坏街巷格局与肌理 |
4.5.3 更新建设破坏 |
4.6 小结 |
5.陈炉镇保护问题与建议 |
5.1 保护实践工作面临问题 |
5.1.1 保护工作者缺乏正确的保护观念 |
5.1.2 未遵守保护规划要求 |
5.1.3 运营与管理的体制不完善 |
5.1.4 保护规划实施效果缺乏认知和评估 |
5.2 适合于陈炉镇的保护建设措施 |
5.2.1 陈炉窑遗址(古民居除外) |
5.2.2 近代工业遗存 |
5.2.3 窑洞民居 |
5.2.4 公共建筑 |
5.2.5 非物质文化遗产 |
5.3 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课题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表录 |
附录一 遗址遗存 |
1.1 陈炉古遗址 |
1.1.1 陈炉窑遗址 |
1.1.2 四堡子遗址 |
1.1.3 古寺庙遗址 |
1.1.4 其他遗址 |
1.2 陈炉古建筑 |
1.2.1 古民居建筑 |
1.2.2 古门楼 |
1.2.3 古商号建筑 |
1.2.4 古祠堂寺庙建筑 |
1.2.5 古泉 |
1.2.6 工业遗存 |
1.3 陈炉近现代遗存 |
1.3.1 红二方面军活动旧址 |
1.3.2 其他 |
附录二 建筑资源 |
2.1 窑洞民居 |
2.2 瓷坊 |
2.3 窑炉 |
2.4 公共建筑 |
2.4.1 游览建筑 |
2.4.2 学校及行政机构 |
附录三 古树名木挂牌 |
附录四 陈炉部分老人概况 |
附录五 2008-2020 年陈炉保护实施项目梳理 |
攻读研究生期间所做工作 |
学术论文 |
项目实践 |
致谢 |
(3)基于原始潜在结构保护的凤凰古镇居住单元转译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源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凤凰古镇发展现状 |
1.2.2 凤凰古镇研究需求——历史层积理论引入的必要性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对历史层积的研究 |
1.4.2 对古镇保护与更新的研究 |
1.4.3 对凤凰镇的研究 |
1.5 研究范围与相关概念界定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相关概念界定 |
1.6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2.凤凰古镇历史与现状 |
2.1 凤凰古镇概况 |
2.1.1 地理区位与城镇职能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2 凤凰古镇历史价值 |
2.2.1 明清古民居 |
2.2.2 历史街巷 |
2.2.3 非物质文化遗产 |
2.3 凤凰古镇作为历史文化名镇的困境与挑战 |
2.3.1 “历史文化名镇”的定义 |
2.3.2 凤镇相关保护政策 |
2.3.3 凤镇相关保护规划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凤凰古镇层积脉络解析 |
3.1 凤凰古镇源起 |
3.2 凤凰古镇原始聚落成型的影响因素 |
3.2.1 自然要素的影响 |
3.2.2 风水观念的影响 |
3.2.3 由于其承担“港口”功能而形成的中心商业街的影响 |
3.3 凤镇各时期形态演变动因分析 |
3.3.1 以自然要素为主导影响因素时期(1949-1962) |
3.3.2 以土地政策为主导影响因素时期(1963 至七十年代中期) |
3.3.3 以人口扩张为主导影响因素时期(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末) |
3.3.4 以城镇交通发展为主导影响因素(90 年代初至90 年代末) |
3.3.5 以旅游开发为主导影响因素时期(2006 至今) |
3.4 凤凰古镇现存建筑形态类型分析 |
3.4.1 沿“s”古街两侧合院民居 |
3.4.2 单层夯土传统民居建筑 |
3.4.3 九十年代末多层住宅楼 |
3.4.4 沿省道仿古建筑 |
3.5 本章小结 |
4 凤凰古镇潜在结构解读及整体保护策略的提出 |
4.1 对凤凰古镇原始放射状潜在结构的发觉 |
4.2 提取一条条状化理想单元分析 |
4.3 古镇整体保护与更新策略的提出 |
4.3.1 对潜在放射状结构线的加强 |
4.3.2 对乡村原始景观单元的恢复 |
4.3.3 对径向主要结构路径的激活 |
4.4 选取一条径向单元深入设计 |
4.4.1 嵌入(嵌入新的片墙与楼梯,对原有轴线的加强) |
4.4.2 覆盖(对于被烧毁后的空地重建) |
4.4.3 填充 |
4.5 本章小结 |
5.基于潜在结构的凤凰古镇单体民居转译设计 |
5.1 凤镇潜在结构线对于单体层面转译的约束条件分析 |
5.2 对马头墙的转译 |
5.2.1 凤镇马头墙原有形式提取 |
5.2.2 对新建单体民居体块的转译 |
5.3 对合院形式的转译 |
5.3.1 对凤镇原有合院民居的分类 |
5.3.2 对凤镇合院民居原型提取 |
5.3.3 现代住户模式解析 |
5.3.4 对新建单体民居平面的转译 |
5.4 对夹层空间的转译 |
5.4.1 对凤镇传统民居中夹层空间的提取 |
5.4.2 五种loft功能单元的设计 |
5.5 不同单元组合下的三种单体民居设计 |
5.6 对传统材料的表达与运用 |
5.6.1 凤镇民居传统材料 |
5.6.2 转译中对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及技术的结合 |
5.6.3 与传统建筑相似的建造逻辑 |
5.7 本章小结 |
6.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4)陕南蜀河古镇人居环境营建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过程中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发展背景 |
1.1.2 蜀河古镇人居环境的发展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确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1.4.3 相关研究总结 |
1.5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2 蜀河古镇地域环境特征分析 |
2.1 古镇概况 |
2.1.1 古镇的地理区位 |
2.1.2 古镇人居环境的保护历程 |
2.2 古镇的自然山水环境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水文环境 |
2.2.3 气候条件 |
2.3 古镇的社会经济环境 |
2.3.1 古镇的行政建制 |
2.3.2 古镇的移民文化 |
2.3.3 传统的生产方式 |
2.3.4 古镇的商贸文化 |
2.4 古镇的历史人文环境 |
2.4.1 古镇的精神信仰 |
2.4.2 古镇的人文文化 |
2.5 本章小结 |
3 蜀河古镇人居环境的居住系统 |
3.1 古镇的相地选址 |
3.1.1 自然格局:群山环抱、两水相依的山水格局 |
3.1.2 地势依托:丘陵之上、河谷之中的地形地势 |
3.1.3 水源需求:黄金水道、两水润城的水源环境 |
3.1.4 安全防御:山体为屛、河流为障的防御环境 |
3.2 古镇的空间格局 |
3.2.1 山水相映:古镇东西、南北向空间环境相仿式空间格局 |
3.2.2 文景交融:山水为基、人文点缀的空间轴线 |
3.3 古镇的街巷空间 |
3.3.1 街巷形态:契合地形、台梯相连的街巷空间形态 |
3.3.2 街巷结构:一主一次五横的街巷空间结构 |
3.3.3 街巷尺度:自由蜿蜒、宽窄不一的街巷尺度 |
3.3.4 街巷组织:台梯相连的立体街巷空间组织形式 |
3.3.5 街巷功能:交通为主、生活为辅的街巷空间功能 |
3.4 古镇的传统建筑 |
3.4.1 建筑形式:类型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建筑 |
3.4.2 地形影响:随高差变化,传统建筑的功能和形式逐渐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蜀河古镇人居环境的支撑系统 |
4.1 古镇的防御体系 |
4.1.1 自然防御:以自然山水环境作为天然的防御依托 |
4.1.2 人工防御:以蜀河石堡作为人工安全防御屏障 |
4.1.3 地势影响:蜀河石堡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性 |
4.2 古镇的交通体系 |
4.2.1 现状特征:古镇交通体系的空间特征 |
4.2.2 空间尺度:古镇交通体系的空间尺度 |
4.2.3 全局集程度:古镇交通体系的全局集程度 |
4.3 古镇的基础设施 |
4.3.1 给水方式:古镇的生活用水来源 |
4.3.2 排污方式:利用地形高差建设的雨污合流式的排污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5 蜀河古镇人居空间营建机制 |
5.1 古镇人居空间营建影响因素分析 |
5.1.1 自然山水环境因素 |
5.1.2 商品经济因素 |
5.1.3 人口迁移因素 |
5.1.4 精神文化因素 |
5.1.5 军事防御因素 |
5.2 古镇人居空间营建的作用机制 |
5.2.1 自然山水环境是古镇人居空间营建的基础条件 |
5.2.2 社会经济因素是古镇人居空间营建的必要条件 |
5.2.3 人口迁移因素是古镇人居空间营建的催化外力 |
5.3 古镇人居空间的演变特征 |
5.3.1 古镇聚落形态的演变特征 |
5.3.2 古镇街巷空间的演变特征 |
5.3.3 古镇传统民居的演变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6 蜀河古镇人居环境营建经验总结与启示 |
6.1 古镇传统人居环境营建经验总结 |
6.1.1 因地制宜,人地和谐 |
6.1.2 因势布局,文荫武备 |
6.1.3 因循利导,人文显重 |
6.1.4 因材施建,绿色生态 |
6.2 古镇现代人居环境营建问题 |
6.2.1 古镇的传统空间格局在消解 |
6.2.2 古镇的传统风貌被破坏 |
6.2.3 古镇的传统空间活力不足 |
6.2.4 新区没有延续古镇的传统格局和风貌 |
6.3 对古镇现代人居环境营建的启示 |
6.3.1 控制古镇发展边界,延续古镇传统格局 |
6.3.2 保护古镇核心片区,延续古镇传统风貌 |
6.3.3 整合古镇活力空间,重现古镇聚落生机 |
6.3.4 新区延续传统格局,再现古镇地域特色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5)青海循化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城镇建设与地域特征不相适应 |
1.1.2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及发展 |
1.1.3 街子镇与地域环境相互适应形成了突出地域特色的城镇发展路径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空间布局相关研究 |
1.3.2 历史文化名镇相关研究 |
1.3.3 街子镇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街子镇发展现状及地域环境特征 |
2.1 街子镇概况 |
2.1.1 街子镇发展历程 |
2.1.2 街子镇发展现状 |
2.1.3 研究范围确定 |
2.2 街子镇地域生态环境特征 |
2.2.1 地形环境特征 |
2.2.2 水文环境特征 |
2.2.3 气候环境特征 |
2.3 街子镇地域文化环境特征 |
2.3.1 民族宗教文化特征 |
2.3.2 社会组织关系特征 |
2.3.3 其他民族文化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 |
3.1 街子镇空间功能现状特征梳理 |
3.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特色提取 |
3.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问题识别 |
3.3.1 适应地域生态的街子镇功能问题识别 |
3.3.2 适应地域文化的街子镇功能问题识别 |
3.4 街子镇适地性功能定位 |
3.4.1 街子镇发展条件分析 |
3.4.2 体现适地性的街子镇功能定位基本思路 |
3.4.3 体现适地性的街子镇功能定位 |
3.5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基本思路与实施途径 |
3.5.1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基本思路 |
3.5.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实施途径 |
3.6 本章小结 |
4.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 |
4.1 街子镇空间结构现状特征梳理 |
4.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特色提取 |
4.2.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结构特色提取 |
4.2.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结构特色提取 |
4.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问题识别 |
4.3.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结构问题识别 |
4.3.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结构问题识别 |
4.4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基本思路与实施途径 |
4.4.1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基本思路 |
4.4.2 凸显适地性的城镇建设用地选择及发展方向判断 |
4.4.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实施途径 |
4.5 本章小结 |
5.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布局 |
5.1 街子镇空间形态现状特征梳理 |
5.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特色提取 |
5.2.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形态特色提取 |
5.2.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形态特色提取 |
5.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问题识别 |
5.3.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形态问题识别 |
5.3.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形态问题识别 |
5.4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布局基本思路及实施途径 |
5.4.1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布局基本思路 |
5.4.2 街子镇适地性外部空间形态布局实施途径 |
5.4.3 街子镇适地性内部空间形态布局实施途径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6)大别山区域红安县红色文化遗产空间特性及整体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红色文化景观”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和背景 |
1.1.1 遗产体系:红色文化遗产是中国遗产体系扩展、内涵深化的自然结果 |
1.1.2 整体保护: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需要和发展趋势 |
1.1.3 活化利用:红色文化遗产是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引擎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从“革命文物”到“红色文化遗产”,界定红色文化遗产的特性 |
1.2.2 从“红色文化遗产”到“红色文化景观”,分层次研究红色文化景观空间格局特征和现状环境特征 |
1.2.3 分层次探索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策略 |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3.1 红色文化遗产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时间范围界定 |
1.3.3 研究空间范围界定 |
1.3.4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 |
2.1 全国红色历史脉络背景下大别山区域研究 |
2.1.1 全国红色历史脉络梳理 |
2.1.2 大别山区域:国家级历史文化空间 |
2.2 红色文化遗产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 |
2.2.1 全国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现状 |
2.2.2 大别山区域红色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
2.2.3 红安县红色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
2.3 红色文化遗产的特征 |
2.3.1 遗产价值特征 |
2.3.2 内涵属性特征 |
2.3.3 构成要素特征 |
2.3.4 时空分布特征 |
2.4 “红色文化景观”的提出 |
2.4.1 “景观”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 |
2.4.2 “红色文化景观”理念下研究红色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
2.4.3 “红色文化景观”概念内涵 |
2.5 小结 |
第三章 大别山区域的红色文化景观研究 |
3.1 大别山区域的历史环境 |
3.1.1 大别山区域自然环境:山川交错,水网密布 |
3.1.2 大别山区域政治军事:华中战略要地,南北咽喉 |
3.1.3 大别山区域社会结构:多元文化交融,聚族而居 |
3.1.4 大别山区域社会经济: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剥削严重 |
3.1.5 大别山区域道路交通:西控平汉,驿路纵横 |
3.2 大别山区域的红色历史脉络 |
3.2.1 建党和大革命时期:早期党组织与革命活动 |
3.2.2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3.2.3 抗日战争时期:豫鄂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 |
3.2.4 解放战争时期:中原解放区的发展 |
3.3 大别山区域各类红色文化遗产分布特征 |
3.3.1 红色山水环境概况 |
3.3.2 红色村镇群落分布概况 |
3.3.3 红色事件空间分布概况 |
3.4 大别山区域红色文化景观的历时分布特征 |
3.4.1 大革命时期:以红安为核心零星扩散 |
3.4.2 土地革命时期:一带一片一环三组两心 |
3.4.3 抗日战争时期:沿平汉铁路、长江红色文化景观轴 |
3.4.4 解放战争时期:沿鄂豫皖边红色文化景观带 |
3.5 大别山区域红色文化景观的整体空间格局特征 |
3.5.1 整体空间结构:一带两轴两片、一环三组一心 |
3.5.2 红色文化景观核心:红(安)新(县) |
3.6 大别山区域的现状基础条件 |
3.6.1 交通条件:外联内不通 |
3.6.2 社会经济: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原经济洼地 |
3.6.3 生态环境:大别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
3.7 小结 |
第四章 红安县和村镇单元的红色文化景观研究 |
4.1 红安县的历史环境 |
4.1.1 红安县的自然环境:大别山地缘中心 |
4.1.2 红安县的社会结构:宗族同源的村镇网络 |
4.1.3 红安县的社会经济:湖北首富县 |
4.1.4 红安县的交通体系:公路-水运十字格局 |
4.2 红安县的红色历史发展脉络 |
4.2.1 建党和大革命时期:黄安县早期党组织和革命运动 |
4.2.2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边革命根据地 |
4.2.3 抗日战争时期:安礼、安麻、陂安南抗日根据地 |
4.2.4 解放战争时期:黄安解放区 |
4.3 红安县红色乡镇类型及分布特征 |
4.3.1 红安县红色乡镇分类 |
4.3.2 红安县各类红色乡镇分布概况 |
4.4 红安县红色文化景观历时性研究 |
4.4.1 大革命时期:以城关镇和七里坪为中心点状散射 |
4.4.2 土地革命时期:“哑铃状”红色文化景观格局结构 |
4.4.3 抗日战争时期:围绕县域边界的“环状”分布 |
4.4.4 解放战争时期:南北向景观带 |
4.5 红安县红色文化景观整体空间格局 |
4.5.1 整体空间结构:一轴一环两片两核 |
4.5.2 变迁特征:层级性、流动性、集群性 |
4.5.3 以村镇为单元的城乡一体的红色文化景观片区 |
4.6 村镇单元内部红色文化景观研究 |
4.6.1 村镇单元的红色文化景观要素分类 |
4.6.2 村镇单元的红色文化景观空间格局特征 |
4.7 村镇单元的现状城乡环境研究 |
4.7.1 交通条件:对外趋向武汉,对内连通不足 |
4.7.2 社会经济:机遇良好,贫困问题严重 |
4.7.3 城乡发展:城乡发展不均衡,空心村问题严重 |
4.7.4 差异化的城乡基底环境 |
4.8 小结 |
第五章 “红色文化景观”理念下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策略 |
5.1 “红色文化景观”理念下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研究思路 |
5.1.1 “区域-市县-村镇”多层次立体化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框架 |
5.1.2 “红色文化景观”理念下保护目标及原则 |
5.2 大别山区域层面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策略 |
5.2.1 引入“国家文化公园”的概念,构建“大别山红色历史文化公园” |
5.2.2 大别山区域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与展示框架 |
5.2.3 协调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 |
5.2.4 跨区域协同管理 |
5.3 红安县层面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策略 |
5.3.1 城乡一体化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展示框架 |
5.3.2 城乡一体化的红色产业布局 |
5.3.3 城乡一体化的交通设施建设 |
5.3.4 城乡一体的管理平台 |
5.4 村镇单元层面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策略 |
5.4.1 山水林田村(镇)整体保护展示 |
5.4.2 差异化的村镇功能产业活化 |
5.4.3 多元参与,精准管理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红色文化遗产与红色文化景观 |
6.1.2 分层次的红色文化景观空间格局特征 |
6.1.3 分层次的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策略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完善和丰富了红色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特征 |
6.2.2 红色文化景观:红色文化遗产整合利用方式的创新 |
6.2.3 大别山跨区域红色文化景观格局研究 |
6.2.4 分层级的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框架研究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传承度评价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路径研究 ——以黄山市传统村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国内传统村落保护历程 |
2.1.2 国内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 |
2.1.3 研究评述 |
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历程 |
2.2.2 国外村落保护发展研究 |
2.2.3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黄山市传统村落的多维度特征分析及传承度认知 |
3.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式 |
3.1.1 数据资料来源 |
3.1.2 特征分析方式 |
3.2 基于多维视角的黄山市传统村落特征分析 |
3.2.1 选址格局 |
3.2.2 空间布局 |
3.2.3 传统建筑 |
3.2.4 历史环境要素 |
3.2.5 建村年代 |
3.2.6 宗族体系 |
3.2.7 传统民俗 |
3.2.8 生产生活 |
3.3 传统村落的传承度认知 |
3.3.1 传承价值 |
3.3.2 传承维度 |
3.3.3 传统村落传承度内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山市传统村落的传承度评价及影响因素 |
4.1 评价目的与原则 |
4.1.1 评价目的 |
4.1.2 评价原则 |
4.2 评价方法与思路 |
4.2.1 评价方法 |
4.2.2 评价思路 |
4.3 基于多维度的传统村落传承度评价体系构建 |
4.3.1 构建思路与原则 |
4.3.2 评价指标 |
4.3.3 传统村落传承度评价指标体系 |
4.3.4 指标权重 |
4.3.5 评分细则 |
4.4 黄山市传统村落传承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实例评价 |
4.4.1 评价体系验证 |
4.4.2 实例评价 |
4.5 评价结果讨论 |
4.5.1 总体传承特征 |
4.5.2 指标传承特征 |
4.6 影响因素分析 |
4.6.1 传承主体流失 |
4.6.2 传承载体破坏 |
4.6.3 传承活力不足 |
4.6.4 传承意识模糊 |
4.6.5 文化传承断层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传承度评价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路径 |
5.1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路径构建 |
5.1.1 路径框架 |
5.1.2 内涵解析 |
5.2 传统村落的传承类型划分 |
5.2.1 分类办法 |
5.2.2 类型划分 |
5.3 不同类型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路径实证 |
5.3.1 建筑传承型 |
5.3.2 民俗传承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传统村落传承度评价指标体系专家问卷] |
附录 B [黄山市传统村落传承度评价得分表] |
附录 C [中国传统村落档案] |
附录 D [第五批传统村落调查推荐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触媒视角下的红色小镇更新策略研究 ——以金寨县汤家汇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小镇的发展机遇 |
1.1.2 国内红色小镇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红色小镇 |
1.3.2 触媒及触媒的应用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触媒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红色小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基础研究及相关理论综述 |
2.1 “城市触媒”理论综述 |
2.1.1 城市触媒相关概念 |
2.1.2 城市触媒作用机制和主要特征 |
2.2 红色小镇更新的相关理论综述 |
2.2.1 红色小镇的概念 |
2.2.2 红色小镇的特点与潜在价值分析 |
2.2.3 红色小镇的更新模式 |
2.3 触媒理论“引入”红色小镇 |
2.3.1 触媒理论引入红色小镇的可行性分析 |
2.3.2 触媒视角下的红色小镇更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触媒视角下的红色小镇更新策略 |
3.1 红色小镇更新的触媒应用框架 |
3.2 红色小镇触媒的挖掘 |
3.2.1 物质性落后 |
3.2.2 功能不适 |
3.2.3 空间缺失 |
3.2.4 缺乏特色和社会网络破裂 |
3.3 红色小镇触媒的确立 |
3.3.1 物质形态的触媒 |
3.3.2 非物质形态的触媒 |
3.4 红色小镇触媒的更新策略 |
3.4.1 功能结构复合多元化 |
3.4.2 改善物质空间环境,提高小镇生活品质 |
3.4.3 公共空间的营造 |
3.4.4 塑造文化特色、促进文化产业多层级发展 |
3.4.5 维持原有社会网络,恢复邻里关系 |
3.5 触媒效应的后续引导 |
3.5.1 “自上而下”的引导 |
3.5.2 “自下而上”的引导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寨县汤家汇镇中心镇区更新的触媒应用实践 |
4.1 金寨县汤家汇中心镇区概况 |
4.1.1 区位和历史沿革 |
4.1.2 镇区空间格局 |
4.1.3 红色建筑遗址和祠堂建筑 |
4.1.4 镇区规划背景 |
4.2 汤家汇中心镇区触媒的挖掘 |
4.2.1 基于实地勘察法的镇区触媒挖掘 |
4.2.2 基于PSPL调研法和SD分析法的镇区触媒挖掘 |
4.3 汤家汇中心镇区触媒的确立 |
4.3.1 物质形态的触媒 |
4.3.2 非物质形态的触媒 |
4.4 汤家汇中心镇区触媒的更新策略 |
4.4.1 功能的优化与重整 |
4.4.2 改善物质空间环境,激发区域活力 |
4.4.3 公共空间的营造 |
4.4.4 挖掘文化内涵,延续与传承历史文化 |
4.4.5 维持镇区原有社会网络,恢复邻里关系 |
4.5 触媒效应的后续引导 |
4.5.1 “自上而下”的引导 |
4.5.2 “自下而上”的引导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汤家汇镇镇区调研问卷 |
附录 B 汤家汇镇区建筑立面改造项目文本部分成果 |
附录 C 红日剧院项目文本部分成果 |
附录 D 金寨县汤家汇镇总体规划(2014—2030)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基于甬商记忆的庄市古镇当代价值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理论基础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甬商文化的相关研究 |
1.4.2 地方记忆的相关研究 |
1.4.3 历史村镇保护的相关研究 |
1.4.4 遗产价值的相关研究 |
1.4.5 主题小镇的相关研究 |
1.4.6 综合述评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甬商记忆的形成、内涵与载体构成 |
2.1 甬商的形成与发展 |
2.1.1 地理条件的制约与优势 |
2.1.2 社会环境的时代变革 |
2.1.3 浙东文化的长期熏陶 |
2.2 历史环境中的甬商 |
2.2.1 甬商的经营之道 |
2.2.2 甬商的社会身份 |
2.3 甬商记忆的主要内涵、特征及意义 |
2.3.1 甬商记忆的内涵 |
2.3.2 甬商记忆的特征 |
2.3.3 甬商记忆的意义 |
2.4 甬商的记忆载体构成 |
2.4.1 场景化记忆 |
2.4.2 体化记忆 |
2.4.3 符号化记忆 |
3 庄市古镇甬商记忆的当代价值 |
3.1 庄市古镇的甬商记忆要素 |
3.1.1 聚落环境要素 |
3.1.2 建筑景观要素 |
3.1.3 人物事件要素 |
3.1.4 历史文本要素 |
3.1.5 民俗生活要素 |
3.2 庄市古镇的甬商记忆线索 |
3.2.1 “九龙漕”河——商船往来、贸易据点 |
3.2.2 宗族祠堂——寻根谒祖、家业兴旺 |
3.2.3 止所门头——建功立业、联络据点 |
3.2.4 学堂云集——叶荫故里、人杰辈出 |
3.3 庄市古镇的当代价值 |
3.3.1 甬商文化的空间遗产 |
3.3.2 民营企业家的精神摇篮 |
3.3.3 甬商集体的乡愁之源 |
3.3.4 甬商品牌的活力源泉 |
3.3.5 甬商故里的广泛认同 |
4 庄市古镇的整体保护探索:聚落式博物馆模型 |
4.1 聚落式博物馆的内涵 |
4.2 聚落式博物馆的意义 |
4.2.1 从单体建筑到整个聚落——凸显集聚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
4.2.2 从馆藏藏品到空间遗产——保留生长环境,整合地方资源 |
4.2.3 从静态观赏到参与互动——体现品牌效应,推动精神传递 |
4.2.4 从专业解说到当地居民——倡导公众参与,发挥主体作用 |
4.3 庄市甬商博物馆的建设体系 |
4.3.1 庄市甬商博物馆的发展优势 |
4.3.2 庄市甬商博物馆的建设理念 |
4.3.3 庄市甬商博物馆的建设模式 |
5 庄市甬商博物馆的展陈路径 |
5.1 融合甬商记忆场景的当代生活形态 |
5.2 展示甬商记忆主题的系列文化产品 |
5.2.1 “水乡街市记忆”产品 |
5.2.2 “民族工商记忆”产品 |
5.2.3 “薪火相传记忆”产品 |
5.3 演绎甬商记忆情节的叙事空间序列 |
5.4 传播甬商记忆形象的视觉符号系统 |
5.4.1 历史记忆地图 |
5.4.2 游览导视系统 |
5.4.3 交通工具设计 |
5.4.4 多媒体宣传 |
6 结语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
二、选题范围与主要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社会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价值导向 |
第一节 源于乡愁的文化记忆 |
一、乡愁记忆的文化属性 |
(一)乡愁记忆与乡愁文化 |
(二)乡愁记忆的隐喻价值 |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内涵与表征 |
(一)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丰富内涵 |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情感表征 |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发生的多维视角 |
(一)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现代性源流 |
(二)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全球化语境 |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地方性因素 |
第二节 文化记忆理论与当代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建构 |
一、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兴起及视角 |
(一)记忆研究的兴起 |
(二)文化记忆理论视角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意义 |
(一)江南村镇空间作为回忆文化的激活器 |
(二)江南村镇空间作为文化记忆的媒介 |
三、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价值取向 |
(一)天人合一: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思想之本 |
(二)文化认同: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内在力量 |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 |
一、文化记忆与村镇空间的情境映射机制 |
(一)文化记忆影响着景观情境的空间属性 |
(二)景观情境与文化记忆是一个相互映射的共生系统 |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目标与评价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目标实现路径和评价标准 |
三、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系统架构 |
(一)社会责任: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
(二)融合共生: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系统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时空维度: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多元融合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
一、地形地貌是成就江南村镇水乡格局的核心要素 |
(一)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江南村镇聚落择址的多态性 |
(二)水岸互生是平衡江南动态变迁的内在要因 |
二、运河贯通是维系江南村镇聚落兴衰的人工智慧 |
(一)江南运河的疏浚沟通为江南村镇发展奠定了基础 |
(二)大运河成为维系江南区域与国家命脉的重要枢纽 |
三、水乡生态是影响江南农业景观变迁的重要条件 |
(一)江南“塘浦圩田”农业景观的形成 |
(二)江南水乡生态与审美观念变迁的依存关系 |
第二节 社会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
一、早期工业化与江南市镇 |
(一)世界经济史大背景中的江南早期工业化 |
(二)活跃繁荣市镇网络下的江南村镇 |
二、传统工匠技术与江南老行当 |
(一)传统工匠:江南产业技术理论的学科化 |
(二)百业寻踪:江南老行当里蕴含的记忆密码 |
三、集社合一的水乡市镇 |
(一)宏观视野下城乡交融的江南社会 |
(二)微观视角下集社结合的江南茶馆 |
第三节 文化观念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
一、江南文化之源的学理性依据 |
(一)江南文化的原始发生与溯源 |
(三)江南文化的审美诗性与通达精神 |
二、影响传统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生成的多元要素 |
(一)多元互补思想观念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
(二)自给自足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
三、信仰习俗交融共生的江南村镇文化生态格局 |
(一)江南民间信仰互动制衡的内外力量 |
(二)习俗与信仰和谐统一的村落共同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媒介维度:江南村镇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的设计转换 |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与转换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类型选择 |
(一)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原则 |
(二)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转换设计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转换设计的思维过程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系统分类 |
第二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物质符号系统 |
一、点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基本单位 |
(一)传统江南村镇建筑形制及语言溯源 |
(二)江南水乡古镇公共区域主要节点景观 |
二、线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构成秩序 |
(一)村镇结构演化规律 |
(二)河街线性空间组合秩序 |
三、面空间: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平面组织 |
(一)传统江南民居院落平面组合类型 |
(二)传统江南村镇建筑立面结构要素 |
(三)传统江南村镇区域网络系统 |
第三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非物质符号系统 |
一、意象系统与指示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从心理认知地图到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导览地图 |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乌镇景观语言符号系统的建构 |
二、文本系统与象征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衷情江南耕读文化的园林造景 |
(二)文字、图像中隐含的景观语言符号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在景观中的应用 |
三、仪式系统与体验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诗意雅致的视觉体验 |
(二)悠扬婉转的听觉体验 |
(三)水晶晶的触觉与生活体验 |
(四)江南美食的嗅觉与味觉体验 |
(五)综合的感知与整体的体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功能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融合共生”系统的关联因素 |
(一)记忆客体:“融合共生”的江南村镇景观空间 |
(二)记忆主体:“融合共生”的乡建文化共同体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系统的情境重构策略 |
(一)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
(二)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
(三)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
第二节 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
一、乡土景观与乡村基质的关联策略 |
(一)乡土景观的自然生长 |
(二)乡土建筑的跨时空链接 |
二、文化景观与文脉原型的类比策略 |
(一)文化原型保护 |
(二)地域原型抽象 |
(三)文脉类型转换 |
第三节 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
一、当代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的结构转型与拓展 |
(一)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结构的转型 |
(二)江南城镇化关联空间的拓展 |
二、现代农业景观文科融合的赋能策略 |
(一)农业景观人文化 |
(二)农业生态智能化 |
(三)关联机制系统化 |
(四)产业空间整合化 |
三、工业遗存景观穿越时空的语境策略 |
(一)传统工坊交互式语境 |
(二)工业文化创意式语境 |
(三)乡土技艺博物馆探究式语境 |
第四节 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
一、乡愁时空: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唤醒策略 |
(一)乡:乡愁文化记忆的物质性 |
(二)愁:乡愁文化记忆的情感性 |
(三)时:乡愁文化记忆的历时性 |
(四)空:乡愁文化记忆的共时性 |
二、回归日常:当代江南村镇生活型景观情境的互生策略 |
(一)从物境到心境:典型江南村镇的“慢生活”模式 |
(二)从乡情到乡恋:回归日常生活的“乡村民宿+”模式 |
(三)从形式功能到人文精神:作为象征性景观的“乡村节庆”模式 |
(四)从原生到腾飞:跨界融合的“校地协同”模式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进一步推动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建设的政策匹配研究[D]. 郭兴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变迁研究(2008-2020)[D]. 王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原始潜在结构保护的凤凰古镇居住单元转译探索[D]. 胥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陕南蜀河古镇人居环境营建经验研究[D]. 苗世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青海循化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研究[D]. 邹泽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大别山区域红安县红色文化遗产空间特性及整体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红色文化景观”理念[D]. 刘亚琼. 东南大学, 2020(01)
- [7]基于传承度评价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路径研究 ——以黄山市传统村落为例[D]. 陈伟煊.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8]触媒视角下的红色小镇更新策略研究 ——以金寨县汤家汇镇为例[D]. 贾帅帅.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9]基于甬商记忆的庄市古镇当代价值及保护研究[D]. 周益赟.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10]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D]. 汪瑞霞.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