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心肺功能影响作用分析论文_赵世桥

赵世桥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急诊集束化治疗后对心肺功能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样本。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基于此,实验组用急诊集束化治疗,对比2组心肺功能指标、急诊治疗时间及短期症状改善时间。结果:心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优(P<0.05);急诊治疗时间及短期症状改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短(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急诊集束化治疗,不仅可以改善心肺功能,还可以缩短治疗与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急诊集束化治疗;心肺功能指标;短期症状改善时间

急性心力衰竭是急诊最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对患者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 安全均产生极大地危害[1]。近年来,临床研究认为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需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提高预后为主要原则[2]。但目前临床并没有统一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案。随着临床对急性心力衰竭的深入研究,发现急诊集束化治疗方案可以快速改善此类患者临床症状,且预后效果显著,可将其作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案[3]。本次针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急诊集束化治疗后对心肺功能影响进行评价,取100例患者开展研究,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8年3月-2019年4月时段内抽取100例本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展开本次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n=50):男、女分别29例、21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61.57±10.21)岁;其中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分别5例、8例、14例、23例。实验组(n=50):男、女分别30例、20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0.38±10.18)岁;其中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分别4例、9例、15例、22例。统计两组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

参与者均符合急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且临床表现出呼吸困难、双肺干湿啰音、呼吸加速等[4]。

1.2方法

病情明确,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即以患者血压水平为依据,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基于此,实验组用急诊集束化治疗,此方案需要在急诊1-2小时内完成,方法:开展早期血压控制,2h内平均动脉压不超过75mmHg,中心静脉压在8-15mmHg,尿量0.5ml/kg/h;开展氧气治疗,即2h内动脉血氧饱和度>94%,鼻导管吸氧20min后,动脉血氧饱和度应低于90%,此时给予无创通气治疗,应用CPAP模式,设置好参数指导,将吸氧浓度控制在40-50%,潮气量控制6-8ml/kg;不耐受时及时采取气管插管治疗。管理好心律失常,开展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如有PCI指征时及时开展PCI治疗,管理好血糖水平。

1.3分析指标

对比2组心肺功能指标、急诊治疗时间及短期症状改善时间。

心肺功能指标:血氧饱和度、心率、收缩压、动脉血氧。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组间对比用t检验、()表示,2组数据资料,以P<0.05,表示统计学有差异。

2.结果

2.1心肺功能指标比较

实验组心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急诊治疗时间及短期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急诊治疗时间及短期症状改善时间分别(2.2±1.0)h、(4.2±1.4)h,对照组分别(4.6±1.2)h、(8.0±2.8)h,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属于急诊常见病,发病率较高,对中老年生命安全产生极大地影响。急性心力衰竭主要急性发作为特点,起病急,病情进展速度较高,且情况危急,以急性呼吸困难、胸闷等为主要表现,如治疗不及时,可能会造成患者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目前,随着我国逐步迈入老龄化阶段,使得急性心力衰竭发病率上升速高较快,从而增加死亡率。因此,开展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急诊集束化治疗的出现,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急诊集束化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其可以快速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第一时间检测疾病相关指标,为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入院后,针对性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有效缓解症状,防止治疗不及时而出现病情加重或是其它症状等现象;同时此治疗方案还可以实现早期通气目的,改善呼吸功能,减少或是避免插管治疗,减轻对患者的损伤;早期控制血压与血压水平,有效减少或是预防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纠正电解质紊乱及控制心律失常等,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同时提高急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肺功能、缩短治疗时间,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5]。

综上所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急诊集束化治疗,对改善心肺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谢昭鑫.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01):57-58.

[2]周克兵,邓立普,刘成,等.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8(12):51-52.

[3]许爱平.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3):53-54.

[4]秦良.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8):43-45.

[5]陈坚,刘平,伍君,等.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6,44(01):54-56.

论文作者:赵世桥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7月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心肺功能影响作用分析论文_赵世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