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效果探究论文_唐云

永州市蓝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南永州 425800

【摘 要】目的:研究转移因子口服液用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于本中心就诊的62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1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抗结核治疗手段,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对患者使用转移因子口服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T淋巴细胞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55%)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值小于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白细胞及T淋巴细胞指标数据分别为(6.69±0.25)×109/L、(292.15±16.18)个/ul,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转移因子口服液应用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转移因子口服液;艾滋病;肺结核;效果

艾滋病即为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极易发生感染,其中以肺部最为常见,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1],彻底治愈较难,本文为探讨转移因子口服液对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选取了62例患者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62例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于本中心就诊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获知情权,且同意纳入此次研究。

对照组中共有31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17:14,年龄最大为64岁,最小为26岁,平均(49.58±5.06)岁。

观察组中共有31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16:15,年龄最大为65岁,最小为27岁,平均(50.09±5.12)岁。

两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在基线资料的对比上,差别不大,P值大于0.05,两者可以科学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结核治疗,使用300毫克异烟肼、450毫克利福平、750毫克丁醇、1.5克吡嗪酰胺,一天一次。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转移因子口服液,一天一次,一次10毫升,连续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细胞(白细胞、T淋巴细胞)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

1.3.2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治疗后,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等症状明显好转,中性粒细胞分类和白细胞计数均正常,影像学检查炎症阴影消失,血气分析值改善,T细胞指标上升,即为显效。

患者治疗后,相关症状有所好转,血气分析值有所改善,或炎症阴影消散,或T细胞指标有所上升,即为有效。

患者治疗后,均无上述变化,即为无效。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计算方法即显效与有效概率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白细胞、T淋巴细胞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使用SPSS20.0软件,总有效率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其余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如果两组数据之间的P值小于0.05,则表示两者之间的比较差异明显。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55%,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高,P值小于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艾滋病临床上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也无行之有效的疫苗,因患者免疫功能不足,极易发生肺部感染,引起肺结核,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了严重后果,有效的抗结核治疗极为必要。

转移因子口服液是一种小分子物质,含有氨基酸及多肽[2],是通过特殊方法从动物脾脏中提取并精制而得。此药物可将免疫特性从供体细胞转至受体淋巴细胞,使其获得免疫特性[3],从而纠正免疫紊乱,促进淋巴母细胞的形成,并进行下一步的细胞增殖、分化,进而将免疫活性物质释放,达到提高免疫能力、杀死病原体的作用[4]。另外,转移因子口服液不会被胃蛋白酶消化,经上消化道进行吸收,在人体内可以停留24小时以上,能够将免疫信息的传递作用充分发挥。

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55%,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值小于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白细胞及T淋巴细胞指标数据分别为(6.69±0.25)×109/L、(292.15±16.18)个/ul,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P值小于0.05。

综上所述,转移因子口服液对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值得进一步使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曹巍鲲.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31(55):1003-1004.

[2]路钧,段炬萍.艾滋病合并肺结核5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5):774-775.

[3]王祖恩,李志峰,林艳荣等.艾滋病合并肺结核210例临床特征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16):55-56.

[4]何春喜,杨旭.4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性肺结核的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2):2222-2223.

论文作者:唐云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4

标签:;  ;  ;  ;  ;  ;  ;  ;  

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效果探究论文_唐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