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毛泽东生态思想研究综述

近年来国内毛泽东生态思想研究综述

摘 要:近年来,国内学界对毛泽东生态思想进行了多视角的深度挖掘和认真研究,涉及内容广泛,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毛泽东生态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研究;毛泽东生态思想及其价值研究;毛泽东生态思想的特点研究;毛泽东生态思想的评论研究;毛泽东生态思想的现实践履研究。回顾近年来国内毛泽东生态思想研究成果,以期展现学界研究现状和对今后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毛泽东;生态思想;研究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一系列重要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和执政理念。虽然,毛泽东所处的时代生态环境问题并没有今天这样突出,毛泽东也并未真正确切提出“生态思想”这一概念和理论,但在其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却对自然灾害以及由战争所引发的生态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和亲身实践,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梳理、概括和评述近年来国内毛泽东生态思想研究成果,有利于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同时对于将其向纵深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毛泽东生态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任何一个理论从其产生来看,都既离不开现实的社会土壤,也离不开理论方面的思想传承。”①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8页。从其发展来看,都会经历一个由萌芽到成熟的渐进过程。毛泽东生态思想亦不例外,有着自身的形成及发展轨迹和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学理渊源,尤其是对其后历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生态思想都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这一研究取向上,学者们的研究兴趣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有关毛泽东生态思想的产生

任何思想理论都植根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也就是,有其产生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石。这是研究任何理论都必须要首先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1 播种期:3月3日,播种方式和方法:厢面上开种植沟,每厢两行,马铃薯块茎直播;播种时每亩用3袋辛硫磷颗粒剂和底肥混匀施用;播种后进行覆膜盖土。

1.立足历史背景。付芳在对毛泽东的自然观进行认真分析后指出,毛泽东自然观的形成绝非是空穴来风,是有其深刻的经验基础和现实基础的:一方面它源自于毛泽东亲身实践积累的个人经验;另一方面,“毛泽东的自然观是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作出的历史性选择。”②付芳:《毛泽东的自然观及其现实启示》,《改革与开放》2015年第16期,第50-51页。

1.形成过程。从其形成来看,当前学界一致认为,毛泽东生态思想发轫于民主革命时期,日趋成熟和完善则主要在建国后,或者更确切地说:“萌芽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是主要发展阶段。”②汪馨兰:《毛泽东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兰台世界》2016年第11期,第90-93页。

(二)有关毛泽东生态思想的发展及传承

任何思想理论都有其发展过程。对毛泽东生态思想的发展过程展开分析,有助于全面理解其历史传承与发展脉络。

2.立足理论渊源。一方面,毛泽东生态思想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沃土之中,为其提供了最初的理论滋养。正如刘海霞指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毛泽东生态思想坚实的理论基石。”①刘海霞:《毛泽东生态思想及其时代价值》,《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年第3期,第19-24页。另一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为毛泽东生态思想奠定了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毛泽东生态思想中的“尊重自然规律”、“绿化祖国”等理念,与我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等思想不谋而合。还有学者指出,除此之外,人类文明史上的生态智慧,如中国古代的图腾崇拜、神话传说;西方宗教教义以及上世纪中期兴起的诸多生态理论(如生态中心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等),也都是毛泽东生态思想须臾不可分离的理论滋养和思想前提。

2.继承与发展。从其发展来看,我们必须要明确,毛泽东生态思想不仅表现在毛泽东自身所创立的毛泽东思想之中,还突出表现在其后的历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其思想理论的发展之中,他们彼此之间是一脉相承的。郑正真和马丽娟认为,我们党的生态思想有着一条清晰的发展线索,毛泽东时期是第一阶段即萌芽阶段:1949-1977年。③郑正真、马丽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从毛泽东到习近平生态思想研究》,《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第38-42页。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的生态思想,为其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生态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秦书生和王宽就旗帜鲜明地指出,邓小平生态思想,就是在承继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基础上,并综合考量、深入探索当时中国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应运而生的。④秦书生、王宽:《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及其传承与发展》,《理论探索》2014年第1期,第39-43页。赵书迪认为,邓小平和江泽民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对毛泽东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胡锦涛则对这项生态事业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延伸。⑤赵树迪:《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启示》,《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10-16页。

二、毛泽东生态思想及其价值研究

通过梳理和整合近年来国内学者们对毛泽东生态思想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新中国建立以后,毛泽东都未曾停止对当时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倾心关注。他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生态思想,而且这些思想更内涵有深刻的时代价值和当代价值。国内学者立足不同视角,对毛泽东生态思想及其价值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有关毛泽东生态思想及其价值的整体性把握

2.生态伦理思想。生态伦理,主张人类在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中,要懂得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梅萍、杨珍妮、王明指出,毛泽东关于人与自然辨证统一关系的论述、实践中坚持综合利用和统筹兼顾的重要方法、对自然价值的正确认识、勤俭节约的真抓实干等,集中表现了毛泽东的生态伦理思想。⑥梅萍、杨珍妮、王明:《毛泽东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年第1期,第12-16页。朱建堂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毛泽东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以概括为:“人口有计划地再生产、水患治理的人文关怀以及森林资源对人类高质量生存的重要作用”。⑦朱建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生态伦理思想论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28-32页。刘镇江和肖明则指出,毛泽东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将生态建设与农业生产紧密联系起来;开发改造自然促进发展生产;保护、建设生态环境具有审美的价值等方面。这些思想对我国建设“两型”社会能起到重要借鉴作用。⑧刘镇江、肖明:《毛泽东生态伦理思想的二重性及其启示》,《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第22-25页。

(二)有关毛泽东生态思想中某一思想及其价值的解读

国内鲜有学者,将毛泽东生态思想中的某一思想,作为切入点进行梳理和概括,在这一研究倾向上,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毛泽东在生态领域提出的一系列具有持久深远影响的重要论断,顺应了当时中国的现实国情,集中体现了他对当时中国生态环境现状的深切忧虑。一方面,它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另一方面,又实现了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积极扬弃,极具鲜明的理论特色。

1.生态经济思想。生态经济,就是要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和谐发展。陈永力对毛泽东生态思想进行分析后指出,毛泽东所提出的工农业综合平衡发展、合理利用资源能源以及厉行节俭等重要论断,可以总结概括为毛泽东的生态经济思想。④陈永力:《毛泽东生态经济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第48期,第83-84页。段娟则认为,毛泽东生态经济思想除陈永力所研究的之外,还应当包括“兴修水利、爱国运动、计划生育”等重要举措。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学说,更可贵的是,为我们党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成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⑤段娟:《毛泽东生态经济思想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年第4期,第82-88页。

如今的《CH/T 3006-2011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控制测量规范》中只对传统的航空摄影像控点布设有明确的规范,而对现如今的数字摄影测量像控点布设还没有明确的要求,所以在布设像控点的过程中不能完全依照传统的布设方法,需要对以往的布设方法进行调整,在能保证空三精度的情况下,探索出最合理最高效的布点方案。本文将通过实验分别对目前最常用的四种不同的方案进行空三加密并进行相应的精度分析[1-2]。

毛泽东生态思想作为毛泽东思想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学者们从整体上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它所彰显的时代价值和当代价值。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毛泽东生态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集中体现在:尊重自然规律、兴修水利、爱国卫生、计划生育、绿化祖国、勤俭建国、开发新能源、统筹工业布局、五业综合平衡发展;等等诸多方面。方浩范⑥方浩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贡献》,《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第66-70页。和胡建等人⑦胡建、余保玲:《析新中国的生态文明之理路——从毛泽东时期到胡锦涛时期》,《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第96-105页。经过探究后一致指出,毛泽东生态思想为其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既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又提供了实践前提。刘海霞则认为毛泽东生态思想的时代价值:既是对马克主义生态思想的进一步拓展和创新,又为社会主义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南。①刘海霞:《毛泽东生态思想及其时代价值》,《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年第3期,第19-24页。李向前和葛辉彰撰文指出,毛泽东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就是它“树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执政理念、提供了中国共产党实现‘生态和谐’的制度借鉴、助推了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自觉’。”②李向前、葛辉彰:《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年第5期,第36-38页。王秀春和张本效通过对建国后毛泽东生态思想进行认真研究后指出,毛泽东在这一时期的生态实践和探索,彰显的当代价值:一方面,“为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来源和现实借鉴”;另一方面,“走群众路线方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效途径。”③王秀春、张本效:《建国后毛泽东生态思想的实践探索与当代价值》,《理论导刊》2013年第12期,第64-67页。

四要提升各类开发开放试验区、边(跨)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发展水平,努力把园区建成环境最优、体制最好、成本最低的投资聚集区。

3.生态政治思想。生态政治,就是将政治纳入生态环境系统中考量,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赵涛指出,毛泽东的生态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治国理政与国家发展的理念中,这些为当代中国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途径。⑨赵涛:《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探析》,《科学社会主义》2014年第6期,第68-71页。

三、毛泽东生态思想的特点研究

在CLOCK的下降沿时接收数据,上升沿停止接收数据。Item为0x4c表示测量目标温度,为0x6c表示测量环境温度;MSB为接收温度的高八位数据;LSB为接收温度的低八位数据;Sum为验证码,接收正确时Sum等于Item,MSB以及LSB的和;CR为结束标志,当CR为0x0d时表示完成一次温度数据接收。图7为单片机读取TN_9红外测温模块数据时的软件流程图。在一个数据读取周期中,单片机把所有字节都读完后,判断第一个字节是否为0x4c或0x6c并且第5个字节是否为0x0d,若是则计算温度值并保存,否则继续读取数据。

(一)人民性

⑶根据Cox单因素分析的结果,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WR和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是影响胃癌患者总体生存期的危险因素(表3)。

(二)统筹兼顾和综合利用

毛泽东兴修水利、完善水利设施,并非只关涉水利一个系统。换句话说,毛泽东将水利事业与农业发展、水土保持、流域治理等生态实践紧密结合在了一起,体现了毛泽东生态思想所蕴含的统筹兼顾和综合利用的特点。高凌云和吴东华认为,毛泽东在林业建设上的特点就是,时刻注重采育结合的原则,尤其是他突出强调农林牧副渔五业必须要综合平衡发展。④高凌云、吴东华:《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探析》,《人民论坛》2012年第5期,第154-155页。而且毛泽东统筹兼顾和综合利用的生态文明特点,对其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胡锦涛的“五个统筹”思想、习近平“山水林田湖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著名论断;等等。

四、毛泽东生态思想的评论研究

毛泽东生态思想的评论研究是国内部分学者的一个论辩焦点。一部分认为,毛泽东生态思想,对当时中国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与保护,以及此后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确实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另一部分则认为,毛泽东的言论话语中从未曾缺乏生态维度,也就是不存在局限性,坚持充分肯定的态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二重性

韩秀霜指出,毛泽东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应当一分为二来看待,毛泽东对当时中国生态环境改善和保护作出的巨大努力毋庸讳言。但“毛泽东有时高估了人的能动性”⑤韩秀霜:《毛泽东生态思想二重性评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第52-55页。,也存在违背生态文明建设的错误做法。刘镇江在对毛泽东生态伦理思想进行分析后认为,毛泽东生态伦理思想固然不乏深刻的见解,然而“由于时代条件和主观认识水平的限制,毛泽东生态伦理思想也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历史局限性。”⑥刘镇江、肖明:《毛泽东生态伦理思想的二重性及其启示》,《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第22-25页。

国内大多数学者指出,毛泽东生态思想无论是从其出发点,还是落脚点来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贯穿其中的一条核心线索。黄娟认为,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以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充分彰显了毛泽东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②黄娟:《毛泽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启示》,《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第4期,第15-20页。这启示今天的领导干部,应毫不动摇地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他们的首创精神,提高人民在生态建设中的参与度,还要吸纳企业、企业家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其中。要在全党全社会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尤其是在促进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要时刻牢记毛泽东的告诫:“自然界有抵抗力,这是一条科学。你不承认,它就要把你整死”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6页。,以期不断提高自身生态政绩在综合政绩考核中的权重。梅萍等学者指出,领导干部要“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做好生态决策制度、评价制度、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的监督执行工作”④梅萍、杨珍妮、王明:《毛泽东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年第1期,第12-16页。,将反腐工作与厉行节俭统一起来。武善彩认为,从国家顶层设计层面上来讲,还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依赖于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和共同行动。”⑤武善彩:《毛泽东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评析》,《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第3期,第50-54页。

(二)充分肯定

陈颖、韦震、王明初经过探究后指出,当前国内学界对毛泽东生态思想的评论研究主要持三种态度:“认为毛泽东有生态思想;误读毛泽东的生态思想;认为毛泽东没有生态思想”。他们还进一步强调,对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持否定态度的主要以外国人占据主体,如朱迪思·夏皮罗就曾指出,毛泽东当时的思想导致了当时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加剧。尤其是在政治上否定毛泽东的生态文明思想,“主要是国内一些受到西方支持的‘异见人士’。”因此,我们必须要明确,毛泽东“对实质上归属于或者包含生态价值的各种具体问题的思考蕴含在其各种言论话语中,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也没有停止过,而且取得了巨大成就。”①陈颖、韦震、王明初:《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第6期,第41-50页。同时陈颖等人还认为,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具有世界方法论的重要意义。它告诫我们:必须要坚持群众路线、实事求是、勤俭治国、以文化生态观统筹协调发展全局。

值得注意的是,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面对当时中国一穷二白的现实国情,大力发展生产、确保人民的基本生存权势在必行,这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重要任务。所以,毛泽东不可能将“生态保护”置于首要地位,而更重要的是将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确保国家安全作为其考虑的首要前提条件。但纵观毛泽东的话语体系(如毛泽东的诗词、论著等),我们不得不承认,生态文明思想贯彻始终。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作为第一产业,同时也是最基础的产业——农业取得的快速发展,水患得到较好的遏制,这些都与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的正确指导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只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客观公正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那些否定和误解的声音自然会随之消弭。

五、毛泽东生态思想的现实践履研究

理论存在的真正价值在于正确指导实践。因此,国内学界对毛泽东生态思想的现实践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执政理念维度

能源互联网统筹了智能电网、微电网、泛能网等概念,但智能电网是能源互联网的基础和核心,是能源转化和配置的重要平台。能源互联网的架构如图2所示。

毛泽东在任何领域都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时刻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样,人民性也是毛泽东生态思想一以贯之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毛泽东看来,“水利是农业的命脉”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2页。,治理水患刻不容缓,这样既能使人民脱离水患给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威胁,又能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增收;爱国卫生运动,让人民免除了疾病的侵扰;“大地园林化”②《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67页。,美化了人民的生存环境;等等。董静和钟兴明指出:“无论是水利建设、植树造林、环境保护还是控制人口,都是为了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工农业发展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董静、钟兴明:《浅析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学术交流》2013年第S1期,第45-47页。

(二)消费观念维度

在消费观念上,毛泽东身体力行,从未懈怠。“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可以说是毛泽东厉行节俭的真实生活写照。基于当时中国的现实国情,毛泽东提出了增产节约、厉行节俭的口号。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毛泽东的这一思想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后认为,我们不仅应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而且还要确保消费的公平公正性。在自然资源能源的消费上,要注重代内、代际和种际之间资源能源的公平分配,人们不能为了满足“一己私利”,而罔顾子孙后代和其它物种的现实生态诉求。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断创新节能、高效、可持续性的消费模式。如段娟指出,要不断“加大理性消费的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合理的消费行为,强调适度消费、文明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等观念”①段娟:《毛泽东生态经济思想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年第4期,第82-88页。,形成人人崇尚和践行生态消费观念,让其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对照组:出现PIC窗后,不立即拔出气管插管,在有效治疗的前提下,经PSV模式过渡,待PSV下降至5~7 cm H2O,且稳定时间超过8 h即可撤离呼吸机。

(三)发展方法维度

毛泽东生态思想中所体现的发展方法,主要是统筹兼顾和综合利用。有学者认为,我们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必须要正确处理好生态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将生态文明所涉及到的一系列观念、原则和目标等贯穿到各个领域中;协调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要全面认识自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全面性和系统性,善用系统和综合的方法来治理生态问题;不断促进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如汪馨兰指出,深入领会毛泽东发展方法,必须要“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谐调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妥善处理,形成科学合理的发展格局。”②汪馨兰:《毛泽东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兰台世界》2016年第11期,第90-93页。

六、简要评析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毛泽东生态思想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不乏深刻的见解和阐释,为我们更加深入研究毛泽东生态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方法。然而,要进一步推动和加强对毛泽东生态思想的研究,不断促使其向纵深发展,学者们还应当克服存在的问题:

(一)提高专门著述的成果研究

从研究成果上来看,主要以期刊论文为主,硕士论文较少,博士论文以毛泽东生态思想为题展开叙述的甚少,只有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文明思想中,专设章节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而且,国内鲜有学者就毛泽东生态思想撰写相关著述,而只是在个别章节专门论述了毛泽东生态思想(如曹前发所著《毛泽东生态观》、刘增惠所著《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实践研究》)。此外,有理论深度的文章少,缺乏理论提升。这也表明,国内学界对毛泽东生态思想研究的空间大,如果学者们能够克服这点,定能促进毛泽东生态思想研究成果的多样化。

2.3 不定芽增殖培养 从表5可以看出,8号和11号培养基增殖倍数最高为2.0,8号培养基不定芽有2株长出根,生长良好(图2),11号培养基不定芽长势好,叶片绿;7号培养基增殖倍数为1.9,但不定芽生长缓慢,有一些开始变黄;9号和10号培养基增殖倍数为1.6,9号培养基不定芽长根同时带有红色分泌物附着在培养基表面,10号培养基不定芽长势不明显,有红色分泌物附着在培养基表面(图3);12号培养基增殖倍数最低为1.5,但不定芽长势好,叶片绿。综合看来11号培养基增殖效果最好(图4)。

(二)增强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研究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近年来国内学界对毛泽东生态思想,所青睐的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而且学者们尤其善用文本解读的方法,这就造成了在研究成果上出现的重复现象。同时,有关毛泽东生态思想特点的研究成果较少,缺乏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因此,今后学们者在对毛泽东生态思想及特点展开研究时,应当兼顾多视角、多维度、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这样有助于学者们走出重复研究的困境。

(三)拓宽文献资料引用的广度研究

从引用的文献资料来看,近年来国内学界对毛泽东生态思想,所引用的文献资料主要涉及《毛泽东文集》《毛泽东选集》,然而对于引用《毛泽东论林业》《毛泽东传》《毛泽东年谱》等相关著述中有关生态环境问题的阐述在成果产出上看则少于前者,尤其是就某一著述进行生态思想梳理的成果更是鲜有,如就《毛泽东论林业》来说,以其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截至目前知网上只有《论毛泽东的绿色经济思想——读〈毛泽东论林业〉》、在《〈毛泽东论林业〉首发式上的讲话》2篇文章。因此,学者们在对毛泽东生态思想进行研究时,如果将前后两者都兼顾到,无疑有助于推进毛泽东生态思想研究向纵深发展。

(四)深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整体性研究

从传承与发展上来看,传承与发展是表征一个理论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活力的集中体现,必须认真加以分析和研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学界对于毛泽东生态思想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成果亟待丰富,尤其是以“史”的角度,来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毛泽东生态思想传承与发展的成果相对较为零散,学者们主要是将其糅合放入一篇文章中的某一个部分进行阐释,这就不可避免会造成对毛泽东生态思想传承与发展的历史整体性研究产生不足的现象。即是说,在这一方面缺乏系统的专门的研究。因此,学者们在对毛泽东生态思想进行研究时,如果进一步深化对毛泽东生态思想传承与发展的历史整体性研究,无疑对于推进毛泽东生态思想研究,以及深入挖掘其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生态思想将大有助益。

总之,任何思想理论都毫无例外地是在特定时空场域之中而发展形成的,既代表着那个时代的思想精神,又影响着现当代与之相联系的理论与实践活动。同样,毛泽东生态思想作为一种科学理论莫不如此。因此,学界今后在对毛泽东生态思想进行研究时,一方面,要立足其形成时代的条件,来理性审视那个时空场域下社会的客观需要,正确认识其产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还要立足现当代时空场域下社会的客观需要,坚持扬弃的原则,正确评价其局限性,积极汲取其理论精华,以推动毛泽东生态思想的传承和发展研究。

A Research Overview of Mao Zedong'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MA Li-zhi(School of Marxism,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s have conducted thorough exploration and careful research on Mao Zedong'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obtaining a series of research results: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core content and value of, the characteristics,comment and the present practice of Mao Zedong'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Mao Zedong'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 in recent years are reviewed in order to show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 and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 Mao Zedo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esearch overview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217(2019)01-0098-07

收稿日期:2018-11-2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CSH008) : 西北民族地区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与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马立志(1990-),男,河北唐山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常伟]

标签:;  ;  ;  

近年来国内毛泽东生态思想研究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