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北京 101601
【摘要】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质量严重受损。目前养老机构入住的认知障碍老年人越来越多,由于该类老人认知功能缺失的特殊性,对养老机构护理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多方面因素限制,我国很多养老机构患有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大部分没有得到较为优质的护理。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养老机构认知障碍老人护理情况进行研究,了解养老机构认知障碍老人的照护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养老机构实施优质的痴呆老人护理服务提供依据。国家、政府和养老机构应采取多种措施,保证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得到优质护理服务,使老年人在较高生活质量中安度晚年。
【关键词】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痴呆
【中图分类号】TU2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329-02
1.认知功能障碍及分类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各项生理功能都会衰退,其中记忆力也将明显下降,其中有些老年人的记忆力等认知功能下降不是正常的生理功能老化,而是神经变性等原因导致的病理改变,比较常见的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有轻度认知障碍和老年痴呆。老年痴呆发病率逐年增高,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目前尚未有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认知功能障碍能够有效地延缓认知功能损害的进展。
1.1轻度认知障碍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是痴呆的早期阶段,特指与年龄、受教育程度不符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的过渡阶段,是老年痴呆的高危因素。
MCI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神经心理学测验、影像学检查和生物学检查等结果综合分析判断。目前MCI诊断多采用1999年Petersen等提出的标准[1]。
对于MCI的分型还存在争议,目前使用较多的是2001年Petersen等对MCI的分类方法,将其分为三种类型:以记忆损害为主的遗忘型MCI、多个认知领域轻度损害(不一定包括记忆)的MCI和单个非记忆认知领域损害的MCI。
1.2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患病率日益增多,在西方发达国家成为继心脏病、癌症、脑卒中后的第四位死因,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痴呆是一种由大脑病变引起的综合征,临床特征为记忆、理解、判断、推理、计算和抽象思维等多种认知功能减退,可伴有幻觉、妄想、行为紊乱和人格改变,是一种获得性、持续性的智能损害综合征。
老年痴呆常可分为脑变性疾病引起的痴呆(主要指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和混合性痴呆三种。该病具有不可逆性和无法治愈性的特点,目前国内外没有针对中晚期老年痴呆的有效治疗手段,痴呆进展基本是不可逆的,因此早期发现痴呆早期进行干预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
2.养老机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
MCI发病率较高,在老年人群中有着庞大的的患者群。Luis等研究表明各种形式的认知障碍的流行率为17-85%,Barker等发现50-95岁老年人群中MCI发病率由于确定记忆损害的标准不同而变动于5.8%~18.5%间。雷玉明等在中国贵州使用MMSE量表对4553名年龄在60岁或以上的老年人进行筛查,结果发现MCI的检出率为15.4%。
研究显示,全球60岁以上人口中痴呆患病率为3.9%,我国不同地区痴呆患病率为0.8%-7.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不断身高,据调查我国65岁及以上人群患病率为5.27%-7.3%(贾建平.临床痴呆病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8.)。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非常关注社区老年痴呆,但对养老机构老年人痴呆研究较少,据研究发现养老机构老人痴呆发病率要远高于社区老人痴呆发病率。
认知功能下降与很多因素有关。李志武等研究表明老人认知功能与性别、年龄、原主要职业、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出生地、自评状况、饮酒、身体锻炼、体力活动、部分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受教育程度高、饮酒、身体锻炼、体力活动、有配偶是保护因素;增龄、女性、农村出生、某些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是危险因素。
吴仕英等抽取了成都市10家养老机构356名老人进行了调查研究,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高达50.7%,发现在老年人认知障碍影响因素中,女性、高龄、职业性质、慢性疾病、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低、不常参与集体活动、ADL 能力受损等8 种危险因素尤为突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舒德芬等]的研究结果与此较为相似,研究检索了2012年前发表的养老机构老年人认知障碍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发现养老机构老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与上述研究结果有很多相似之处,该研究发现养老机构老人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包括老年、女性、文盲、未婚/ 寡居、社交差、与子女距离远、躯体健康水平差及抑郁等,而男性、与老伴同居、教育程度高、社会支持好、社交积极则为认知功能的保护性因素。痴呆老人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往往几方面同时起作用,例如该研究还发现抑郁情绪的空巢老人其认知功能水平更差,这与抑郁情绪老人社交活动相对少、所获得的家庭及社会支持等更少有关系。林晓莉等研究发现,认知功能的减退可影响老人的心理健康,导致不良心境,认知功能较好的痴呆老人心境则较好,延缓认知功能下降有助于改善痴呆老人的心境状况。
3.养老机构认知障碍老人护理现状
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工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日渐减退,需要专人长期照顾,其医疗费用和照料问题给家属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建立了痴呆患者一体化管理体系,认知能力评估等早期发现和诊断服务,以及对已经确诊老年痴呆患者的社区服务中心、居家照顾服务、喘息照顾服务、日间照顾中心、照顾者支持项目、长期照顾机构、痴呆患者及照顾者津贴等福利政策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老年痴呆患者一体化管理体系,甚至有些老年痴呆患者尚未获得充分、恰当的医疗诊治及护理服务。在我国养老机构中,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也不尽人意。在吴仕英等[2]的调查研究中,10家养老机构,只有2家对痴呆老人实行分区单独管理,其余都是混合管理。治疗方面,只有22.6%的老人由家属自行购药或定期到医院治疗,55%的痴呆老人没有治疗,养老机构对老年性痴呆不进行主动治疗。养老机构照护人员中,只有21.9%的照护人员对痴呆有大部分了解,17.7%的照护人员熟练掌握痴呆患者的日常护理,没有专业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笔者搜索了我国养老机构老年痴呆照护情况相关文献,发现目前相关文章少之又少,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十分欠缺。根据笔者走访的近十家养老机构,均未设立痴呆老人单独管理区,有些养老机构为了便于管理痴呆程度比较严重的老人,在与家属沟通后甚至采取捆绑的护理方式;笔者与走访的养老机构护理员交流,发现养老护理员对痴呆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因此,我国养老机构痴呆老人护理现状不容乐观,尚需进行多方面的努力,提高对痴呆老人的护理服务水平。
4.小结
我国社会老龄化日益加剧,老年痴呆患者不断增多,对家庭和社会都造成较大威胁。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老年痴呆照护体系,养老机构中对老年痴呆患者照护也不容乐观。笔者认为养老机构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和管理来提高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照护水平。
4.1加大对养老机构的财政投入,保证养老机构有足够的财政进行老年痴呆护理单元改建或扩建以及增加相应护理设施,从而改善养老机构环境,适宜痴呆老人生活。目前我国养老方式发展现状与养老目标格局不匹配,养老服务供给尚不能满足当前老年人的需求,养老服务机构数量及其质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加强患有认知障碍老年人的护理应成为未来养老机构重点投入建设的方向之一。
4.2加强护理人员对老年痴呆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加强老年痴呆相关知识的宣传,建立专业化细分型的养老机构,加强对痴呆老人的专业护理。可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指导,提高护理人员对认知障碍老人的早期筛查发现能力、日常生活护理能力、心理护理能力及认知康复能力,通过康复训练与护理,延缓认知障碍的进展。护理人员是与老年人零距离接触的人员,应具备熟练的痴呆护理知识和技能,一方面能够尽早发现轻度认知障碍老人;另一方面,由于有专业的老年痴呆护理知识和技能,在护理过程中能够更加合理、科学的对老人进行照护,延缓老人病情进展,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这需要养老机构对护理人员老年痴呆知识和技能加强培训,也需要培养照护人才的相关院校在学生在校学习时就应加强这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锻炼。
4.3加强对认知障碍的筛查能力,对于新入住老人进行认知能力筛查,并将其作为护理等级制定依据,为不同认知功能老人提供相应的康复及护理服务。目前很多养老机构都会对新入住老人进行评估,但是很多评估还是侧重于既往病史及疾病和用药情况的评估,对于认知功能筛查做的较少,即使有些养老机构对老人进行了认知功能筛查也未采取特殊护理措施。
4.4加强与老人家属沟通。养老机构为认知障碍老人家属提供培训和指导,普及认知障碍常识及照护知识,取得家属的理解及帮助。养老机构对老人的护理措施需要取得老人家属的同意,让家属了解老年痴呆基本知识,不仅有助于家属对老人的照顾,更有利于养老机构为老人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因此,养老机构应与老人家属密切沟通,取得家属的合作,从而能够更好的护理老人。
参考文献:
[1]舒德芬,舒弛,董碧蓉.养老机构老人认知障碍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J].华西医学,2013,28(12)1827-1831.
[2]林晓莉,王君俏,贾守梅等.养老机构老年期痴呆病人心境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1,6(25):1520-1522.
[3]吴仕英,董碧蓉,丁光明等.成都市养老机构对老年性痴呆的接收和照护现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3):482-484.
[4]王思婷,吴彬,李朝晖等.广西某老年公寓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调查[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3):84-87.
[5]张琪,蔺红,张栋.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方式与服务发展状况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4,8(2):30-34.
[6]蔺红,张春泉,王沿军.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方式与服务发展状况及改进机制[J].老龄科学研究,2014,9(2):29-35.
[7]柯淑芬,李红.老年痴呆照护机构生活环境评估量表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2):211-215.
基金项目: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2015-2016年度院级科研项目SGYQN2015-3
作者简介:朱小棠(1984-),女,硕士,主要从事老年常见疾病康复研究,所在单位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论文作者:朱小棠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0
标签:认知论文; 痴呆论文; 老人论文; 机构论文; 老年痴呆论文; 老年人论文; 障碍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