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茶碱与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对比研究论文_赵琦

氨茶碱与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对比研究论文_赵琦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呼吸内科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要】目的:探讨氨茶碱与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多索茶碱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优于氨茶碱,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索茶碱;氨茶碱

【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5-0174-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持续气流受限的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是临床常见的疾病,该病在中老年患者中较为多见,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等症状,如不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发展成肺源性心脏病或呼吸衰竭[1],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氨茶碱与多索茶碱都为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5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氨茶碱与多索茶碱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均知情同意参加本试验。排除严重肝、肾、心功能不全患者;近期使用茶碱类药物患者;激素依赖患者;药物过敏患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为(57.3±2.9)岁;对照组患者16例,男8例,女8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为(56.8±2.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镇咳祛痰、抗感染、保持呼吸通畅、纠正电解质平衡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氨茶碱治疗,氨茶碱注射液250ml溶解于5%,100ml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2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多索茶碱治疗,200mg多索茶碱溶解于5%,10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2周。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肺部哮鸣音、肺部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判定,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

显效:疗程结束后患者的呼吸、喘息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改善,肺部哮鸣音消失或显著减少,对日常生活未造成影响;

有效:疗程结束后患者的呼吸、喘息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肺部哮鸣音有所减轻,患者能够耐受;

无效:疗程结束后患者的呼吸、喘息等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16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患者16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75%;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心悸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心悸、1例心律失常、1例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由于近年来环境污染严重、吸烟人群增加,导致出现肺部慢性感染患者越来越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障碍、咳嗽、哮喘等症状,临床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措施关键在解除患者气道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氨茶碱和多索茶碱均为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氨茶碱主要能够对磷酸二酯酶进行抑制,从而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来解除支气管痉挛,达到改善呼吸道功能的作用;但氨茶碱治疗窗较为狭窄,在治疗中易出现代谢不稳定的情况,对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多,长期使用危险性更高[2]。多索茶碱主要是对平滑肌内磷酸二酯酶抑制,发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能够有效抑制支气管哮喘发生;有研究显示,多索茶碱松弛支气管痉挛的效果相比氨茶碱高出10倍以上[3],同时还具有止咳的效果;另外,多索茶碱的安全性相比氨茶碱高,大剂量给药会出现不良反应,正常药量很少引起中枢、心血管、胃肠道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充分表明了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明显优于氨茶碱,同时多索茶碱的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蓝伟峰.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4):198-199.

[2]刘雪慧,孔华玮.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12,18(10):1600-1601.

[3]李春琦.对比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14,29(1):39-40.

论文作者:赵琦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

标签:;  ;  ;  ;  ;  ;  ;  ;  

氨茶碱与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对比研究论文_赵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