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慈善事业的考察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慈善事业论文,考察报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近几年主持中华慈善总会的工作实践中,虽然很欣慰地看到了中国内地的慈善事业确实在不断发展,并坚信中国内地的慈善事业一定会获得健康发展,但感受最深的仍然是慈善事业发展的艰难。而在这种艰难之中,来自外部环境的不完善和慈善组织内部的欠成熟显然是至关重要的制约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内地的慈善事业毕竟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因此,立足国情,面向世界,学习西方的经验,便成为中国内地慈善事业化解相关制约因素并真正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的必由之路。应美国麦克米兰基金会的邀请,我率领中华慈善总会代表团一行8人,于2000年10月10-26日,以美国慈善公益事业为考察主题,访问了洛杉矶、旧金山、亚特兰大、华盛顿和纽约,期间与20多个各种类型的基金会与慈善组织进行了交流,参观了10多个社区服务点和慈善项目,并同20多位社会工作者、律师、基金会管理专家、社区领袖等进行了座谈,还会见了热心赞助慈善公益事业的可口可乐、摩托罗拉、通用、安利、美国在线、ALG等美国大公司的代表。应该说,16天的考察时间虽短,收获却很大。尽管美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都与我国不同,我国的慈善公益事业也不可能照抄美国的做法,但是,美国慈善工作的许多经验又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一、美国慈善与公益事业概貌
在美国,学术界通常将社会分为三个大的部门:一是政府,包括属于政府系统的各类机构;二是营利部门,即企业、公司等;三是非营利部门,其中有一部分称为“独立部门”,即按照美国税法501(C)(3)条款给予不同的免税资格的慈善组织,以及按照501(C)(3)(4)条款给予不同的免税资格的社会福利团体和宗教组织。
在非营利部门中,“基金会”是一种常见的组织形式,它主要是指资助其他慈善机构或直接开展相关慈善活动的组织,从而应该称为慈善机构。按照基金会的资产来源,它又分为如下四种形式:一是独立基金会,或称为独立资助的基金会,如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这类基金会是为了管理一笔财产(通常是某个人为慈善目的捐赠出来的财产)而设立,由此产生的收入部分或全部分配给慈善机构或其他非营利组织;二是公司基金会,其资产直接来自公司捐赠,法律要求公司的经营要与慈善项目分开,但慈善的目的往往与公司的利益相关联;三是社区基金会,其资产来自社区内的居民捐赠并由他们推举出来的理事会来管理,也吸收公司及家庭基金的捐款;四是作业性的基金会,即向其他非营利组织提供资助,同时也直接运作慈祥项目。此外,还有家庭基金会,即用家庭自己的钱设立基金,由律师或者银行来管托。目前,全美有基金会41588个,总资产为2676亿美元,总资助额为138亿美元,其中:近90%的基金会是独立基金会,它们掌握了全部基金会总资产的85%和总资助额的77%;公司基金会2000多个,它们拥有全部基金会总资产的4%和总资助额的13%(还不包括公司通过其他基金会直接捐赠的善款);社区基金会有411个,它们拥有全部基金会总资产的6%和总资助额的7%;作业性基金会有2323个,它们拥有全部基金会总资产的6%和总资助额的2%。
以1998年为例,全美获得税收减免的非营利机构有160万个,其中:有120万个属于“独立部门”的机构,包括734000个慈善组织(比20世纪60年代增加了1.5倍)、12万个社会福利团体和35万个宗教组织。
1998年全美“独立部门”的收入总额为6214亿美元(为了比较,可参见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为7万亿美元,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万亿美元),这些收入的来源渠道为:私人捐赠1389亿元,占22.4%;各种收费占39%;政府拨款、协议资助约占32%。非营利部门当年的支出总额为5261亿美元,其中:54.5%用于健康服务领域,18.3%用于教育,12.4%用于社会和法律服务,9.2%用于宗教组织。
1998年,美国有70%的家庭做了捐赠,平均捐款额为1075美元,占家庭收入的2.1%;56%的18周岁以上的美国人(即10900万人)参加了志愿者工作,共从事了199亿小时的慈善公益工作,他们的贡献相当于900万名全职雇员,创造价值相当于2250亿美元。
上述数据资料表明,美国的慈善公益事业不仅数量规模宏大,而且资金实力雄厚,民众的参与率亦极高,确实与政府部门、营利部门构成三足鼎立的社会格局。各种慈善组织和其他非营利机构在文化、教育、卫生、消除贫困、帮助弱势群体、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促进就业、环境保护和预防犯罪、改造社区、帮助移民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美国慈善组织与其他非营利机构之所以能够获得这样的地位,并在美国的社会发展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重要的原因当然是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大国,具有丰富的社会经济资源可供开发,但美国政府对慈善公益事业实行减免税收政策和鼓励社会办慈善事业,鼓励企业、个人和各种机构向慈善组织捐献亦是美国慈善事业十分发达的直接推动因素。同时,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大多数美国人来自欧洲,信仰基督教,发扬互助精神和奉献爱心早已成为传统,加之美国存在着大量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慈善机构与其他非营利机构。因此,是多种因素共同成就了美国今天的慈善公益事业。
二、美国的慈善与公益组织
在美国考察期间,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对一些有影响的慈善与公益机构的访问。在此,可选择部分访问对象加以介绍。
1.世界宣明会。世界宣明会是总部设在纽约的一个世界性慈善机构,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开展慈善工作。它有四个地区分部(设有89个办事处):一个在哥斯达黎加,分管中南美洲事务:一个在肯尼亚,分管非洲事务;一个在泰国,分管亚太地区事务;一个在维也纳,分管中东地区事务;此外,还在日内瓦设有联络处,负责同联合国机构联系。宣明会的主要业务是帮助儿童,同时也开展救灾和其他发展项目。向全世界募捐是宣明会的重要特点,其每年的总收入(捐款)约10亿美元,其中:40%来自美国,25%来自加拿大,10%来自澳大利亚,10%来自欧洲,其他来自香港、台湾、韩国。宣明会在全世界有1万名职员,还有1万名志愿者,迄今在世界各地实施过2917个项目,其中一半的收入用在非洲,如预防爱滋病、帮助孤儿(非洲有2400万孤儿)等。值得一提的是,宣明会在1947年就与中国建立了联系,1982年为支持青海救灾捐助164万美元。从1982年至2000年间,宣明会在我国的捐助项目累计175个,总金额达3亿1千多万元人民币,其中49%用于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51%用于各种类型的发展项目(包括乡村综合社区发展、以儿童为本的地区发展、教育及人才培训、医疗卫生、孤儿及特殊需要服务等),有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受惠。
2.普遍援助与救济联盟(CARE)。该组织总部位于亚特兰大,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国际救济和开发组织之一,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1945年。当时,22个美国机构联合起来通过CARE向欧洲和亚洲的战争幸存者输送了超过100万个CARE食物包裹。多年来,CARE为满足不断变化的人类需求而调整着自己的工作内容。在20世纪50年代,CARE将救助范围扩大到新成立的国家,用过剩的美国食品救济饥饿的人们;60年代,CARE倡导基础保健项目;70年代,CARE救济非洲的大饥荒,并通过农业项目为灾民提供帮助。现在,CARE则成了可持续发展和紧急救援领域的领军者,每年在非洲、亚洲、欧洲和拉丁美洲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因此受益。以1999年财政年度为例,CARE直接改善了非洲、亚太地区、欧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60个国家的2500多万人的生活;有34个国家的200多万农民通过与农业和自然资源有关的活动得到了培训;有20个国家的228000多人接受了基础教育和培训;有超过880万名妇女和儿童通过15个国家的母子健康项目受益;有31个国家的210万人参加了清洁的用水和卫生设施服务,并接受了卫生教育;有32个国家的800万人受益于诸如计划生育、母亲健康、爱滋病预防等健康服务项目;有36个国家的50多万人(其中76%为女性)通过储蓄、信贷、销售和其他商业服务项目而受益;还种植了2300多万株树木、修建或修整了近87000公里的道路。CARE每年资源为4亿美元(包括现金与实物),其中既有政府的资助,也有非政府机构的捐助(包括私人基金会)。CARE在二战后曾经在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救济活动,1949年才撤离大陆,同时在香港成立了办事处。1987年CARE又与我国政府达成协议,在云南、广西、甘肃、湖北和青海等省进行救助工作,包括培训乡村医生、培训少数民族妇女、发放小额贷款用于畜牧业的开发,现在CARE在我国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卫生与农业领域。
3.田石基金会。该基金会地处美国洛杉矶,是田石公司集团(建筑业)创立的一个非营利机构,其活动范围主要为橙县及南加州的圣地亚哥和犹他州的盐湖城,同时从事地方性和全国性的慈善事业。该基金会的资金使用,通常是由执行人员进行论证,提出项目建议书,报董事会讨论决定,但基金会并不直接运作项目,而是采取委托经办的方式,即通过对项目委托单位公信度的详细调查,选择并确定合作单位。该基金会的资金一般按照如下比例进行分配:20%用于资助教育,20%用于资助文化艺术活动,45%用于人道主义援助,15%用于资助宗教事业。
4.好意慈善组织。该组织是一家遍布全美各地并在37个国家中有会员机构的慈善组织,它成立于1902年,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该组织的主要业务是接收、处理、销售市民们捐赠的各种各样的旧物,用销售这些二手物资得到的善款为残疾人、失业者、新移民等举办各种类型的福利工场、职业培训、安置就业,并开设低价的食堂、旅馆等等。好意慈善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经营,2000年的收入约为2400万美元,其中100多万美元是个人捐献的,方法是寄信劝募,还有一些是接受遗产。好意慈善组织开设有残疾人工场、捐赠的旧物品处理中心、旧电脑维修车间和销售整理后的旧货超市等,他们开办的商店都不缴税(包括财产税与收入税等),体现了政府对慈善事业的直接支持。以地位西雅图的好意慈善组织为例,它有旧货商店10个,工作人员670人,年营业额达1800多万美元,盈利额达500万美元,这笔钱又可以用于资助慈善公益项目的开展。
5.橙林儿童基金会。该基金会是一个私人举办的慈善机构,其使命是唤起社会对虐待儿童和忽视儿童事件的关注,减少虐待儿童和被遗弃儿童的数量,鼓励发展健康的家庭结构。基金会工作的重点是预防、照顾、解救,开展的项目主要有:举办儿童之家,帮助解救后被助养的18岁青年人,实施“自强自立”工程等;同时,基金会为16-24岁的受助人提供有报酬的工作,并安排辅导人员来指导和培训他们,帮助他们掌握对未来有用的工作技能,并推行“独立生活计划”,帮助被助养的孩子独立生活。此外,基金会还实行过渡家庭计划和“为父母充电”项目,帮助维持一般家庭和收养子女家庭的完整。
6.东湖社区基金会。该基金会是一个以建设健康、和谐的社区为己任的社区型慈善组织,其主要工作就是让不同收入的家庭成为邻居,组织高收入者帮助低收入者,创造出贫富杂居的健康社区。基金会在政府的支持下,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房租补助,并举办教育。基金会的收入来源渠道包括:一是东湖高尔夫球俱乐部的收入,每年约40万美元;二是房产收入每年约30-50万美元;三是另一个高尔夫球俱乐部的收入,每年约15万美元;四是来自募捐,包括向公司、个人或其他基金会募捐。州政府则支持办学的经费。作为一间[主区慈善机构,东湖社区基金会与政府结成亲密伙伴关系,社区内的公共房屋已经民营化,政府与基金会签订合同,委托基金会管理,政府则每三个月派人检查一次。
此外,我们还访问了亚洲基金会、麦克利兰基金会、卡特中心、可口可乐学术基金会、桥基金等。
透过美国的慈善与公益组织,可以发现,小到社区慈善公益事业,大到世界范围内的慈善公益事业,都充分展示了慈善意识浓厚、机构管理规范、资金实力雄厚、服务领域广泛等特点。发达的慈善公益事业,不仅是支撑美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整合美国社会各种资源、促进美国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值得借鉴的做法
通过对美国慈善事业的较为系统的考察,有关做法值得我国重视和借鉴。
第一,政府对慈善公益事业的支持是慈善公益事业获得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美国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形成已久,将包括慈善机构与其他公益组织在内的非营利部门视成与政府部门、营利部门并重的部门,体现了非营利部门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慈善公益事业之所以能够在美国享有如此地位,并发展到如此规模,与美国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美国政府对慈善公益事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制定有益于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一方面,慈善公益组织在开展自己的活动时,可以申请税收减免,捐赠者(包括捐款与捐物)亦可以享受税收减免政策的优惠,这可以看成是税收政策在前牵引;另一方面,美国的遗产税、利息税、所得税等税收政策,则从背面推动着人们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因此,美国的税收政策取向就是促使人们尤其是有钱人多参与慈善公益事业,而政府也从中获益,即用较少的税收减免调动了更多的社会资源来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以地处美国旧金山、主要接受旧物捐献的好意慈善组织为例,凡是向该组织捐款物资的人,无论捐赠房屋、汽车还是捐赠衣服、玩具及小件物品,无一例外地均可以获得顶抵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每个捐赠站均有经税务部门负责印制的税单,凡到好意慈善组织捐赠物资的人都发给一张税单,税单由个人填写,税务部门负责审查并顶收个人所得税。因此,捐赠者宁愿将不用的物资捐献出来而不愿意丢掉,因为丢掉旧物资不仅不能享受税收减免,还需要缴纳处理费。
二是对慈善公益组织给予直接的财政资助。在美国慈善公益组织的财政来源中,来自政府的拨款或协议补贴占32%,这意味着许多慈善公益组织可以直接获得政府的拨款,或者接受政府的委托并在政府的经费支持下开展相关的慈善公益活动。如东湖社区基金会实际上就接受政府部门的委托,管理并出租公共房屋,为贫困家庭提供房租补贴,从而实质上政府福利事务走向民营化。这种做法不仅直接减轻了政府的事务负担,而且有利于慈善公益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三是提供宽松、透明的管理。美国政府对慈善公益事业干预较少,完全将其作为独立部门并发挥其作用。政府对慈善公益事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不是取决于机构的名称,而是取决于机构的宗旨及其所开展的活动。对基金会,政府会进行不定期的查帐;基金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对基金会的资金使用情况,社会各方面包括新闻机构和任何个人,都可以公开查询,如果发现有问题,就可以举报。对于出现欺骗行为的基金会,州政府有权吊销基金会的执照,如捐款使用不符合基金会的宗旨、职工工资太高或者欺骗公众等。但一般而言,慈善组织主要依靠严格自律、社会监督和捐献方的监督,强调与捐款者合作,开展各种慈善项目。这种较为宽松、透明的管理方式,创造了有利于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空间与外部环境。
四是政府部门的职员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组织政府职员直接参与慈善公益事业,也是政府对慈善公益事业的一种支持。当然,政府部门的募捐不是由联合劝募组织来发动的,而通常是由部门领导委托的机构与职员来操作,如给每个职员发放一个宣传手册,列举慈善公益组织和他们实施的项目,如联合劝募、救世军、宣明会等等,每个职员选择他愿意资助的机构与项目、按月捐款的数额与方式。此外,对于大额捐款人,政府要员还会邀请其会面以示荣誉,而非常大的捐款人甚至可以到白宫与总统会面,这也是一种参慈善事业的直接参与与促进。因此,美国的政府部门与官员参与慈善公益活动是一项传统的、经常性的活动。
第二,重视队伍建设,强化人员培训并严格自律,是慈善公益事业能够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慈善公益事业是高尚的事业,它既需要公众参与并吸收广大志愿者一起工作,更需要有高素质的专业人士来组织和推动。因此,美国的慈善机构通常都非常强调队伍建设,强调工作人员要专业化,同时强调管理要规范化,管理不规范就容易出问题,出了问题则影响慈善机构的形象。因此,对慈善机构工作人员尤其是执行项目的负责人进行专业培训便成为慈善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慈善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通常通过办班的形式开展,并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交流:一是提出问题;二是确认问题;三是分析问题(如强项、弱项、机会、危险);四是解决问题,在几种解决方案中寻求最佳解决方案。这种培训通常具有针对性强、参与程度高、双向交流多和综合效果好的特点。
与此同时,慈善组织还建立有严格的自律规则,要求专业人员的行为不仅要符合规范,而且要有强烈的敬业与奉献精神。一些慈善组织的工作人员在美国环境下生活条件极好,但到落后国家也同样能够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开展慈善公益工作。如世界宣明会的工作人员就经常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灾区实施医疗救助等,从事扶贫发展项目的宣明会同仁们更是深入我国西南西北山区的穷乡僻壤,在交通不便、生活条件极差的环境中同当地的少数民族乡亲们打成一片,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体现了耶稣基督舍己救人的精神。
美国慈善组织工作人员的道德素养与专业素养,不仅使美国慈善事业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而且为美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第三,重视慈善组织的自我管理,强化财务监察,是慈善公益事业吸引公众参与并获得公众信任的必要举措。美国宪法允许任何人成立慈善机构,可以向公众募捐并用于慈善公益事业。因此,成千上万的慈善组织出于善良的愿望,做着各种慈善公益事业(包括政府不做的事情),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在这样一种宽松的环境之下,慈善组织的发展状态及其社会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慈善组织的自我管理和财务监察。
在慈善组织的自我管理方面,美国的慈善机构通常认为营利机构的经验会对非营利的慈善公益机构运作有很大的好处,因此,在管理方面甚至出现营利机构与非营利机构趋同的趋势。如美国的基金会均实行董事会和首席执行官制,每个慈善组织均有董事会和运作机构两套班子,董事会发挥决策与领导作用,其成员不受薪,运作机构的工作不仅向董事会报告,而且要向社会公开,任何人都有权查询。董事会通常由社会活动家和各方面的专家及工商界人士参加。董事会有权选择首席执行官,再下面的人就由首席执行官选择,执行中的重大问题要向董事会报告,但董事会不是监视而是帮助执行机构。同时,在整个慈善界,还有若干个“行业”协会,它们一方面为其成员提供信息服务,一方面对其成员的活动与诚信进行监督,追踪捐款的使用并向公众提供本义结果,这种行为自律对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及赢得社会公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慈善机构通常还聘请有关咨询公司为首席执行官提供咨询服务,包括如何向海外公司募捐,如何进行平时募捐,如何把经常性的资金留出结余量以便在关键时使用,如何同其他社会组织一起应付紧急情况。对于一般内部事务的管理,则通常是由运作官员来完成的。
在慈善组织的管理工作中,找准自己的顾客是谁非常重要。不同的慈善公益机构显然有来同的顾客群体。例如,美国朋友就认为,中华慈善总会应当清楚自己的定位,这就是要为其他非营利机构服务,中华慈善总会的顾客就是团体会员单位和项目委托单位,中华慈善总会援助的对象和灾民只能当作消费者,如果中华慈善总会的服务对象就是消费者,那么就不是中华慈善总会。这一建议确实对开拓我们的思路有很大启迪。
由于慈善组织是用公众的钱物来办慈善公益事业,严格的财务监察制度便成为不可缺少的机制。据美国福音财务监察委员会(ECFA)主席保尔·纳尔逊介绍,慈善组织必须向公众公开自己的财务情况,不允许暗箱操作,董事会要检查和审批慈善机构的财务报告并监督其运作,各组织的财务报告要经过注册的会计师审计并提交董事会批准,审计结果要向公众公布,不允许慈善组织中的任何人从组织中谋取利益或使有关的公司受益。在慈善机构内部,也高度重视监督工作,如世界宣明会,就通常组织各办事处相互检查与审计帐目,并强化对审计查帐人员的培训。
第四,妥善解决慈善公益组织的财政问题,是慈善组织获得成功和慈善公益事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在筹款方面,美国慈善机构的筹款能力取决于它的社会公信度和筹款技巧,从而是信誉、方法和技巧综合作用的一个结果。如世界宣明会在筹款时,就通常要对募捐对象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并分类记录,根据顾客的特点来确定募捐的方式。他们将捐款人分为四类:一是好的善心动机;二是相信接收机构会把事情办好;三是接收的慈善机构公信度高,特别是对他的领导人有好感;四是捐献后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有针对性的募捐使美国的慈善机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每年数以千亿美元计的捐款为美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帮助有需要者提供了坚实的财政保证。
对基金会的行政经费,美国并无法律规定的比例。他们认为,只要开支是合理的,那就是应当允许的。在实践中,不同的项目乃至不同的慈善机构,其行政经费的提取均不相同。对慈善机构的项目拨款,有的行政经费提取比例高,有的提取比例低。如法律援助项目,行政经费的提取比例就高;帮助穷人,分发救济物品,行政经费提取比例就低。因此,慈善项目的行政经费占多大比例,并非由法律规定,而是由慈善机构与捐款人商量。
对资产的管理通常被视为非常重要的工作。美国的慈善机构在管理和发展这些资产时,通常采取较为保守的态度,基金会的信托人必须建立起一套现实可行的长期投资政策,慎重地选择恰当的投资管理公司,并要求这些公司要有长期的业绩记录、有经过实践验证了的投资操作过程和良好的管理。一般而言,慈善公益组织筹集的基金,可以通过投资来获得收益,但不可以作风险投资。购买股票不能超过基金的20%,基金会亦可以办公司,以便在维护基金安全的同时实现投资预期收益。
美国慈善工作的经验远不止上述这些,它们对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慈善事业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标签:慈善论文; 公益基金论文; 项目组织论文; 公益组织论文; 组织与机构论文; 美国工作论文; 公益企业论文; 中华慈善总会论文; 考察报告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