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价值公式的丰富内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公式论文,内涵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资本主义商品价值,马克思没有系统论述,但是在分析剩余价值和成本价格(分别见《资本论》第一卷第238页和第三卷第30页)时,又两次用"W=c+v+m"公式表示商品价值。该公式与劳动价值论是否矛盾?它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有什么重要意义?本文在这些方面作点初步探索。
一、价值公式首先表示了资本主义商品价值的形成
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马克思在提出价值公式时曾举过的例子,令人难以理解的是c、v的性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特别是乔安·罗宾逊,以c、v这一对资本范畴来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本人也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说:“在这里,价值理论好象同现实的运动不一致,同生产的实际现象不一致。因此,理解这些现象的任何企图,也好象必须完全放弃。”(注:《资本论》第一卷第211页。)所以,价值公式中的c、v便成为理解资本主义商品价值形成的难点和焦点。
我们知道,马克思在提出价值公式前就已经创立了雇佣劳动、预付资本、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这一系列旨在揭示资本家对剩余劳动占有关系的重要经济范畴。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价值公式中c、v的实质。
c是生产资料价值的再现。马克思在分析m'时曾强调指出:“我们谈到为生产价值而预付的不变资本时,总是指在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注:《资本论》第三卷第172页。)马克思在论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时详细说明了生产资料价值再现的各种规定:第一、生产资料价值再现和新价值创造是在同一劳动过程中完成的,这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第二、所使用的生产资料必须是“社会上通用的”、具有“正常质量”的(注:《资本论》第一卷239页。);第三、计算生产资料价值再现要以社会必要劳动量为依据。在供求关系相对平衡时,“以生产资料进入劳动时原有的价值量为限,或者说,是以生产它们自身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为限。”(注:《资本论》第一卷221页。)在供求关系不平衡时,则以交换价值为限,“假定1磅棉花今天值6便士,明天由于棉花歉收而涨到1先令。仍在加工中的原有的棉花,是按6便士的价值买进的,但现在加到产品上的价值部分却是1先令。”(注:《资本论》第一卷232页。)第四、机器设备的价值是根据它们的使用年限平均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第五、一切生产资料如果进入生产过程但未被使用耗费(如存货),或未被完全消耗(如设备),其价值不能再现或不能全部再现。综上所述,价值公式中的c是有严格界定的:必须是生产中使用耗费的、社会上通用的、正常质量的、社会必要的物化劳动量。
v是新创造的劳动力价值。但人们往往把v理解为可变资本价值的再现。其主要原因是劳动力价值的特殊实现方式:工人为自己创造的价值,要随着商品销售以货币形式流到资本家手中,然后由资本家以工资形式支付给工人。正是这种特殊的实现方式使劳动力价值转手之间变成了资本家购买劳动力而耗费的资本。对此马克思曾给予揭露:“资本家只是在表面上预付劳动力的购买价格,因为它的价值已经事先由工人提供给他了。”(注:《资本论》第二卷,第411页。)
马克思既然已经识破了资本与劳动力交换的假象,为什么还要把资本家支付工资的那部分新价值称为可变资本呢?因为商品是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的,工资作为资本的耗费纳入成本已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普遍的意识和经济核算法则。因此,分析资本主义商品价值既要坚持劳动价值论,又要正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可变资本的提出正是基于这两个出发点,它反映了马克思分析问题的技巧。可变资本作为资本范畴,那是属于“纯粹的形式上理解”(注:《资本论》第一卷,第198页。),“可变”二字强调的是价值与劳动的内在联系,可变资本范畴的重心在于劳动创造价值。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在一些表述中,把可变资本与劳动力价值、劳动力是通用的。但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可变资本绝对代替不了劳动力,即使从“纯粹的形式上理解”,可变资本的使命也只是购买创造价值的力,一旦换回了这种力,它就以收入形式进入工人的生活消费,退出了直接生产过程,因而马克思一再强调:“这个预付的资本价值决不会参加新价值的形成。”(注:《资本论》第三卷,第34、37、172页。)“预付的可变资本不会把它自身的价值加到产品中去。”(注:《资本论》第三卷,第34、37、172页。)可见,可变资本与价值形成没有直接联系。
二、价值公式同时表明了商品价值的分解
关于这一结论马克思在提出价值公式时没有专门例证,但下述四个场合则直接说明了价值分解:马克思在第一次提出价值之后就专题论述了“产品价值在相应部分上的表现”,其中说到“我们把产品——生产过程的结果——分成几个量。一个量只代表生产资料中包含的劳动,或不变资本部分。另一个量只代表生产过程中加进的必要劳动,或可变资本部分。最后一个量的产品只代表同一过程中加进的剩余劳动,或剩余价值。这种划分很简单,但又很重要,这一点在以后把它应用到复杂的尚未解决的问题上时就可以看出。”(注:《资本论》第一卷,第129页。)(这一“复杂的尚未解决的问题”就是社会再生产条件);在研究商品资本循环时也谈到了价值分解;(注:《资本论》第二卷第104、105页。)在分析简单再生产时马克思又进一步提出了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分解:“每一部类的全部年产品的价值和每个个别商品的价值一样,也分成c+v+m。”(注:《资本论》第二卷第104、105页。)后来在分析资本收入及其源泉时再一次提出价值分解:“商品的价值或由商品总价值调节的生产价格,分解为如下几个部分:1.补偿不变资本部分,……2.可变资本的价值部分,……3.剩余价值。”(注:《资本论》第二卷第104、105页。)由此可见,w=c+v+m正是对商品价值分解的公式化表述。
马克思把商品价值分解为c、v、m三部分,其目的是批判斯密教条,建立社会再生产理论。所谓斯密教条,就是斯密不惜抛弃劳动价值理论也要坚持把价值(或价格)分解为工资、利润、地租三种收入。他说:“大多数商品的价格都分成三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支付劳动的工资,另一部分支付资本的利润,第三个部分支付土地的地租。”(注:郭大力译:《剩余价值学说》第91页,1975年人民出版。)丢掉了不变资本,这是斯密教条最严重的错误。按照斯密的价值分解,社会总产值将全部作为消费基金,这就意味着消耗的生产资料将得不到补偿。
斯密教条在长达半个多世纪中一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正统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建立和发展。针对斯密教条的严重危害和统治地位,马克思对斯密教条展开了无情的批判。在《剩余价值学说史》第一卷第三章,马克思采用大量的计算,论证斯密无法克服不变资本补偿的困难,并强调指出:“社会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有一定金额的不变资本当作生产的条件……这种资本,要永远属于生产领域,必须不断还给生产领域,就象把种子还给土地一样。”(注:郭大力译《剩余价值学说》第91页,197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同著作的第二卷第十七章批判李嘉图积累学说时,又进一步阐述了不变资本的积累,强调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必须转化为不变资本;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六章,马克思又详细论述了不变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基础——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或再现问题;在同卷第十三章,又结合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史,阐述了机器大工业与不变资本技术发展的密切联系;在同一著作第二卷第三篇,马克思在建立自己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之前,再一次剖析了斯密教条;在同著作第三卷第七篇,马克思对斯密教条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指出斯密教条是“令人难以置信的错误”、(注:《资本论》第三卷第946页。)“荒谬教条”、(注:《资本论》第三卷第951页。)“根本错误的教条”。(注:《资本论》第三卷第953页。)
w=c+v+m,则是马克思对斯密教条的经典批判!
三、价值公式的发展形式及其作用
马克思提出价值公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说明总产品w'的每一价值部分会变成什么……认识社会再生产的条件。”(注:《资本论》第二卷第104页。)为此,马克思应用并发展了价值公式,对社会总产品及社会生产作出了科学划分,提出了著名的社会总产品公式:
Ⅰ.4000c+1000v+1000m=6000生产资料
Ⅱ.2000c+500v+500m=3000消费资料
如果将其中假设数字抽象掉,便成为:
Ⅰ.c+v+m=X生产资料
Ⅱ.c+v+m=y消费资料
很显然,社会总产品公式是价值公式的发展形式。我国理论界普遍地将社会总产品公式称为“图式”,这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的,马克思本人自始至终称之为“公式”(注:《资本论》第二卷,第105页。)社会总产品公式含有多种功能:第一,浓缩了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表明了价值源泉和积累源泉;第二,区分了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明示了二者之间相互依存及制约关系;第三,能够表明社会再生产类型、社会生产力、社会资本有机构成及社会生产总量;第四,体现了商品资本循环原理,反映了社会再生产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第五,既包括了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和价值分解,又包括了社会总产品的物质构成和物质分解,以非常明晰的生产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反映了社会再生产的必然过程和必然要求。马克思把价值公式发展为社会总产品公式,不仅为揭示社会再生产条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而且也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研究手段。马克思正是利用价值公式的发展形式建立了一系列著名的社会再生产公式:社会简单再生产实现式、社会再生产“两例”公式、扩大再生产前提条件式、扩大再生产实现式等。
价值公式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社会总产品公式、社会再生产公式都是在价值公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根据理论逻辑,我们可以把价值公式称为原型式,社会总产品公式称为发展式,社会再生产公式称为再生式。“三式”构成了资本再生产的完整体系:价值公式微观地、静态地说明了个别资本再生产规律;社会总产品公式、社会再生产公式宏观地、动态地说明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规律。“三式”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非常有特色的部分,是数学在经济学中运用的典范,可堪称经济学中的经典。
标签:资本论论文; 资本有机构成论文;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论文; 社会再生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