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远程教育微观理论的补充:教师与教师的互动_远程教育论文

远程教育微观理论补佚:教师与教师的相互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师论文,相互作用论文,微观论文,远程教育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458x(2006)09-0015-05

在远程教育微观理论中,美国宾州大学穆尔教授(1989)根据远程教育教学过程的三要素,即教师、资源和学生,提出了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对此,基更曾给予很高评价,认为这标志着远程教育理论基础的日臻成熟。确实,远程教育微观理论由于揭示了远程教学的内在本质和特定规律而备受推崇,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甚至评价模式的探索和建构中,都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但不管是远程教育微观理论的基本架构,还是中国远程教育的实践发展都表明,这一理论似乎还存在着不足,缺少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就是基于这种考虑所作的初步探索。在下列论述中,文中所称的远程教育主要是指远程高等教育,所说的教师也多指教师整体,而非教师个体。

一、文化视野下教师作用的变化是教师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根源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在世界各国迅速普及,并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环境改变和教育面貌变迁产生了重大影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远程开放大学,普通高等院校也纷纷引入现代远程教育因素或直接从事现代远程教学,推动普通高等教育和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融合。传统教育与远程教育也在这一过程中相互影响。远程教育微观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

高等教育因现代远程教育的出现而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统天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成为与之并驾齐驱的新型教学模式。但不管是哪种教学模式,教师都是教育的基本元素,教师的作用也是教育过程的基本属性,因而是不能回避的问题。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教师的作用大体为“传道、授业、解惑”。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随着大学自身服务对象的多元化、存在形态的发展与演变,尤其是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并向教育和社会的深度渗透,教师的作用从整体上看似乎处于下降趋势,主要表现为教师在“传道”方面的地位不复存在,即使是在“授业”和“解惑”方面,内容也有很大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呢?德怀特·艾伦(2005)概括为高等教育的基础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教与学的过程看,一方面,教学的时空结构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革,学校已非独有的学习场所,这种变化使师生可以同时获得各种程度的专业知识、不同领域的大量信息、不同的学术观点与看法,许多学生都是带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走入课堂的,从而使教师的“专家”地位受到挑战;另一方面,教育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教师的作用,使教学过程明显向学习过程倾斜,“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或教育哲学。教师地位与作用的下降不仅直接导致教师薪俸的减少,更重要的是,不管是教育还是社会发展,都会面临许多非常复杂的多层面问题,只运用某一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手段往往解决不了或不能彻底解决,因而十分需要横跨几个领域的大师级群体共同努力,以便在教育与社会发展决策中正确行使话语权,避免因行为主体知识面狭窄而在行使话语权时顾此失彼。不难想像,在由各个领域的单一权威组成的决策队伍中,重大问题的决策会因具有较强“话语权”的专家操控而给世界带来风险,这将会削弱世界、乃至教育发展的根基。这种状况的不断集聚和发展将把人类拖向风险社会,并有可能给人类带来难于预料和无以挽回的灾难。

问题的产生总是与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出现。教师的专业化素养不断强化不过是教师地位与作用适应社会发展而在运作机制上发生的合乎逻辑的变化,同时也给建构新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带来契机,并由此推动教育事业向前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也必须趋向于集团化和群体化,更加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共同发展,这将有效避免上述副作用,同时也构成教师与教师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那么,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中教师的作用相对于传统教育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不同教学模式下教师作用的理论探索

远程教育微观理论的研究最初发端于同传统教育的比较。在大多数学者看来,两种不同教学模式之间的比较研究正是揭示远程教育教学规律的逻辑起点和绝佳入口,本文也不妨沿用这种方法。

从理论上说,传统教育的三要素和远程教育的三要素,就要素个体来说似乎变化不大,都不外乎教师、资源(内容)和学生。但其结构、因素的内涵及其在要素整体中所处的地位、要素之间的关系却有很大区别。我们从下述图示中不难观察到这种变化。

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差异很大,主要表现在教师的作用方式和内容上,而不在教师的作用能力大小。如上述左图所示,在传统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中,由于教学过程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运行的,师生之间是一种真实的人际双向交流关系,教师不管在教学还是管理中都居于各个要素的中心地位,因此,以课堂、校园和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使“教”与“学”两个方面始终结合在一起,这恐怕就是教学活动始终并称的滥觞。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学”则是一个相对被动和从属的过程。但是在远程教育中,情况则发生了根本变化。上述右图所示的远程教育教学过程已从“真实的师生人际双向交流”转化为远距离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割裂的“教”与“学”两个方面。于是,师生面对面的一体化教学就被单方面的、模拟的、非同步的教学支持服务取而代之,教与学就由原来统一的活动改变成为各自独立的活动和交互活动的混合体。面对这种变化,基更提出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主体性关系,必须人为地创新创造”。至于如何“创新创造”,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答案,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还在继续探索。丹尼尔和马奎斯则进一步提出“应该实现独立与交互的适当均衡”,即学生自主学习与师生之间交流保持均衡,换句话说,教与学之间相互分离的活动要同相互统一的教学活动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而不能非此即彼。但到底保持怎样的比例才能使教学质量最佳、教学效果最好,都必须作深入具体的实证研究,而不能只作抽象、空洞的经验或价值判断,这当然是远程教育微观理论需要继续发掘的命题。巴斯、西沃特、穆尔等都强调教师在远程教育中的指导作用,但也多将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方面的帮助和激发作用作为核心,对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未予深究。但无论如何,现代远程教育中师生之间的地位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已经转化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从空间或领域上看,以课堂、校园、学科为中心也被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下的“学”为中心取而代之,问题似乎只在于对“度”的把握。

远程教育相对于传统教育这种教学过程的变化,恐怕难以简单理解为“要素的位移”,只能解释为教学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或者干脆就是一场教育革命。这种革命不仅反映了科技发展对教育质量和数量方面的影响,遵循着质量互变规律,也改变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当中的地位与作用;不仅体现了传统教育对现代远程教育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建构的基础作用,也体现着现代远程教育在科技日新月异条件下对传统教育的巨大冲击。换句话说,远程教育反过来又促进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如果我们从更高的层面观察,就会发现这其实是整个教育内部缓慢进行的一种长期的变化,这种变化已经不单纯是技术问题,而且也涉及教育理念和思想方法问题。比如,克罗普利和卡尔(1983)就从有关心理因素方面对远程学习和面对面的学习进行了比较,认为两种学习模式的区别在于量而不在于质,诸如自学、内在动机和没有教师的学习等并非远程教育所独有,追根溯源是从传统教育中生发出来,远程高等教育不过是有意识地利用、扩张了这种因素。反过来说,传统教育也可以通过进一步强调远程教育特定要素(如自主学习等)来改善传统教学中的学习过程,因为教师的存在有时反而妨碍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高。事实上,世界许多著名大学也都不同程度地进行着类似地改革。

瑞典学者霍姆伯格曾对这一变化有精彩概括,称其具有“非连续通讯的特征”。问题在于,在现代远程教育中,这种变化为教师带来了什么?在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的作用相对于传统教育模式是降低了还是提高了?教师在现代远程教学过程中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对于这些问题,远程教育微观理论显得有些模棱两可,不足以解释教学实践中人们长期以来存在的疑虑。

在传统教育中,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较为单纯,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校园或者课堂这一框架之内就能得到妥善安排。而在现代远程教育中,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教学过程的异化而变得相当复杂。我们首先必须肯定,面对面的传统教学模式相对于现代远程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师生之间基于人际情感交流基础上的教学互动、解决学习问题的便捷,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校园文化环境等方面的优势,都是远程教育难以逾越的。换句话说,远程教育在这些方面存在着天然缺陷,要想让传统教育与远程教育在教学质量上具有某些方面的可比性,就需要想出新的办法弥补这些功能性缺陷。在我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实践中,许多人要么忽视这种本质变化,要么留恋传统教育的优势,以为把课堂教育简单嫁接到第二代或第三代远程教学手段上就万事大吉了。那么,这种课堂搬家式的教学效果究竟如何呢?多种调查数据和文献资料表明,学生多数会“用脚投票”,具体表现在这些教学资源的收视率或使用率都相当低,既造成教育资源短缺条件下的资源浪费,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成绩,而后一种浪费往往是难以弥补的。远程教育节目制作的质量欠佳,或者节目技术虽然不错,但教师讲课缺乏感染力,都会成为资源利用率低下的原因。而对教学节目制作质量的高要求,也是教师之间相互作用的范畴。

霍姆伯格高度重视这种变化,从而也成为最关注教师作用的远程教育专家,这对穆尔三个作用过程的理论客观上也是一个发展。他认为,教师在远程教学中有两大任务:一是对教学资源(课程)的设计、制作与传送,二是对学习者提供支持服务。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教师不管是设计、制作出好的教学资源(课程),还是要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支持服务,都离不开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换句话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既是支持学生自主学习(高质量的教学资源)的前提,也是师生交流(优质的教学支持服务)的前提,因而应该属于基础作用的范畴,教师的任务也应该相应扩大。

从根本上说,远程教育相对于传统教育的这种革命,既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教育和科技发展融合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么,在现代远程教育当中,这种天然缺陷能不能弥补、如何弥补,仍然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可能不在教学过程本身,而在于这种过程所产生的效果。其实,霍姆伯格早在1985年就提出了远程教学两大功能要素的理论。这个理论虽然已经关注到了教师的作用,部分弥补了远程教育微观理论的缺陷,但把教师的作用仅仅局限于“设计、开发和发送多种媒体的课程材料”和“提供教学支持服务”上,并未注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群体相互之间的作用,从而也就不能彰显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作用的本质变化,难以估量教师之间的作用对现代远程教学质量保证的基础作用与贡献。丹尼尔(1996)则将目光聚焦于技术发展带来的变化,进一步提出了“虚拟教学理论”,即运用电子通讯技术开展模拟校园内教学或利用应用通讯卫星和双向视频会议系统模拟课堂面授教学,基更称其为“远程面对面教学”,其实质也是在技术层面对校园或课堂教学的回归,目光始终不离开教与学的互动过程。虽然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是教育的核心,但考虑到亨利和凯(1985)早就提出“远距离教育力图接受的挑战并不在于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而是根据距离因素建立这种关系的方式”的论断,这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笔者认为还是忽视了教师与教师的相互作用所致。不论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前景如何,其中的核心问题都不能不令人回味: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尽管殊为相异,却都是围绕着各自的三要素进行的;而其中的关键点,还是教师和学生各自地位和作用的变化!

就在西方学者从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的相互作用中寻求教育理论变化的同时,中国远程教育实践也在不断探索。最初关注的重点也是放在师生交互上,致力于面授辅导、电话答疑、网络辅助等等方面。但是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逐渐发现教师的教学质量好坏及其保证机制才是远程教学质量最重要的保证之一。这些年,由于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深远影响,不管是遴选好的兼职教师,还是着力培养专职教师,其成本都大幅度提高。如果教师队伍建设本身都出了问题,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便无从谈起,教学质量必然大受影响。显而易见,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实也是教学过程的基础作用之一。

三、远程教育教师之间相互作用的规范分析

在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仍然是教学过程的逻辑起点和发起者,是教育资源建设和教学支持服务的决策者和实施者。教育与学问归根到底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行为,计算机网络和其他各种媒体只能起到辅助和补充的作用,虽然它们极大地改变了教学过程。决定教育改革成败的最终因素是教师素质。

穆尔把远程教育三个基本相互作用概括为学生与内容的相互作用、学生和教师的相互作用、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仅从形式上看,似乎便有遗漏之嫌。关键问题是:我们是仅仅考察三个因素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呢,还是在考察要素之间关系的同时,更要综合考察要素内部所形成的关系?如果是前者,穆尔只考察了学生与内容、学生与教师两种相互关系,似乎缺少了教师与内容之间的关系(霍姆伯格的理论或许有所补足);如果是后者,穆尔主要考察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似乎缺少了教师与教师、内容与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换句话说,仅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似乎应该有六种相互作用的理论。当然,穆尔这里所说的是“基本相互作用”,我理解是在所有相互作用中,这三种是起基础作用的“相互作用”,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本文对教师与内容、内容与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姑且存而不论,仅就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基本相互作用问题试做分析。

考察要素内部是否能相互作用,其充分必要条件是要素本身必须是复数而不是单数,是异体而非同一体,是多元的而非一元化的。仅以远程教育微观理论中的学生与学生的关系而论,“学生”是一个群体,因而是一个复数的、异体的和多元的要素,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实早在1966年,威尔逊就已指出: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超过70%来自课外学习。拉乍则在1995年进一步指出,同学将是学习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与学生的作用自然也很重要,但由于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人际双向交流关系的作用非常普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作用在此消彼长中变得不如在远程教育中那样重要和经常被强调。

在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也是一个群体,是一个复数的、异体的和多元化的要素。不管是英国开放大学,还是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教师都是一个团队而非个体。比如编写文字教材要有编写组,制作音像教材要有编制组,制作其他教学资源也要有相应的团队,总而言之,要由单个的“教师”相互协调共同组成课程单元的各种教学要素。更重要的还不在于此,因为真正对教学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则是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作用的发挥。比如在教学组织当中,教学任务通常也不是由一个教师个体完成的,而是整个教师团队共同协作、相互配合的产物。比如在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不管是在中央电大还是地方电大,要完成该门课程的所有教学任务,不同地点的教师通常要在同一学习时段共同努力、协同提供教学服务,虽然不同电大教师的教学分工和教学重点不同,但在共同协作完成教学任务这一点上是相同的。在协作过程中,相互之间也要发生多种关系,比如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师资的培训、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研究、共同备课等等。

四、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在远程教育教学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事实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现代远程教育中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决定意义。虽然,在远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地位有了一定变化,主要是从教与学过程的主导者变成了服务者,即许多场合不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教学内容,而是由学生向教师“要求提供”关于某些问题的知识性解释和“教”的服务。显而易见,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这也是同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虽然,从总体上说,“教”的过程已处于从属地位,但就教师的地位而言,并未发生太多的质的变化,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求更高了。比如,要提供什么样的课程教学内容及其媒体组合,通常都是由教师决定,学生基本上是被动地接受这些内容和媒体,可见教师和学生地位变化仅是相对的。教师提供的教学内容和媒体组合质量如何,往往取决于教师之间相互作用如何发挥,说明教师的作用并未因此而削弱,不过是有了新的改变或拓展:一些旧的领域让出了,新的领域则提出更高要求。由此可见,现代远程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就整体而言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或者更准确地说,现代远程教育要提高教学质量,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仍然是充分必要的。但即使是这样具有相对性的变化,也足以为现代远程教育带来许多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变革,这才是我们关注并深入研究这一问题的起点和归宿。

现代远程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多采用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的联合办学方式,这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同选择,尤其被教育资源短缺的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部门所提倡。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通常也被分为两大部分:兼职教师和专职教师。两类教师之间如何形成合力,如何充分发挥教师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作用,不仅是教师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之间相互作用研究的一个部分。兼职教师由于属地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责任、义务等方面表现得较为松散和相对缺乏约束力。这种关系虽然会随着投入的增加而有所改善,但增加投入往往又不能成为唯一的和主要的途径。从实践中看,弥补这一缺陷的方法主要是充分发挥专职教师的作用,也就是说,专职教师通常要在其中利用自己的“情商”、社会关系,以及所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等,起穿针引线、组织协调和“指挥”的作用。

教师群体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虽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但核心内容则是教师个体的素质。换言之,专职教师要充分发挥穿针引线、组织协调和“指挥”的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而不是专职教师的特定身份。

另一个重要关系是中央电大专职教师与地方电大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之间的作用。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课程教学的共同决策、合作态度与民主精神、教学理念与方式的选择、教学资源建设与教学支持服务的理念和决策、对教学过程中现实问题的解决与义务,等等。

通常情况下,教学的决策应该由教师群体共同做出,而不应由单个的教师决定。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甚至化解因教师个体素质问题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虽然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交由一个教师主要负责,由其向同行征询意见或在管理上成立组织。因为在知识经济社会,教师个体的知识结构及其更新程度是远远赶不上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的,要想维持教学决策的先进性,单靠个人的力量已经越来越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而依靠集体力量则是唯一有效的选择。

合作态度和民主精神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一种基本品格,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则显得更加重要。教师与教师之间就存在着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比如编写教材的教师与制作媒体的教师之间要有沟通,教材主编的教学意图要传导到学生,各级专职教师或辅导教师之间也要沟通。所有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都需要在合作态度和民主精神的基础上运行。教师群体中的权威与非权威、专家与非专家也要精诚团结,共同推动教学工作的创造性发展。教学活动和教学研讨可以在更广的范围中更加频繁地进行,教师之间挑战权威的精神、追求真理的精神和自由民主精神等才能传达给学生,才能真正培养出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的专业人才。每个教师不仅要将自己融入到教师群体,而且要通过相互之间不断地磋商和研讨,使自己成为充分发挥教师作用的参与者,共同促进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作用的发挥。

综上所述,不管是规范的理论分析,还是来自于实践的材料,都清晰地说明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远程教育微观理论的基础作用之一。重视并充分发挥这种作用,在管理中给予足够重视,在具体政策上能够落实,应是提高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原动力。

收稿日期:2006-03-20

标签:;  ;  ;  ;  ;  

对远程教育微观理论的补充:教师与教师的互动_远程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