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213200
摘要: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有效结合施工标准和施工的实际情况,严格遵守施工的要求,掌握高层建筑的特点。加强施工技术的各个方面,为提升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水平奠定基础。通过对高层建筑的技术研究,就能够为以后的高层建筑施工提供发展和进步的思路。
引言
为了满足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需求,高层建筑的高度是越来越高,结构也是越来越复杂,所以对土建施工技术的要求也十分的高,我们就应该以现有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的解决高层建筑土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加大对土建施工的监管力度,加强对高层建筑行业的管理,从而加快高层建筑行业的发展。
1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概述
高层建筑依据所在的国家不同,也体现出不同的建筑标准,我国十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和24米以上的民用建筑都是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和普通建筑存在一些相同之处,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高层建筑的施工难度比较大,施工过程比较复杂,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能够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同时,高层建筑还受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若是地理环境或者气候不适合施工就会严重影响施工的质量和进程。
2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
2.1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软土地基主要是由分粘土、部分富含有机物的腐殖质土壤以及淤泥等混合物构成的,在软土地基中,地下水位一般都高于岩土层,因此软土地基的稳定性比较差,经常发生沉降现象。在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属于比较难以开发的地基,在实际开发中,首先要对其进行勘察和分析,然后再采取相对应的地基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使其符合工程的需要。
2.2深基坑施工技术
2.2.1钢板桩支护
钢板桩支护技术在深基坑支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支护技术,具有简单、经济的特点。当然,钢板桩支护技术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例如支护深度达到7米以上的软土层,需利用钢板桩的柔性以及锚杆系统的设置,设置多层的支撑和锚拉杆,对钢板支护采用钢板桩拔除方法。
2.2.2地下连续墙支护
在一些地下水位比较高的软黏土以及砂土层中经常使用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是一种在泥浆护壁的条件下进行分槽段的混凝土墙体施工技术。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施工技术和施工机械都有了很大的改进,这也使得地下连续墙支护应用更加广泛,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一般应用在国内外的地下工程中,其是拟建主体结构的侧墙施工工艺,地下连续墙具有其他工程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具有很好的刚度以及防渗性能,同时还有很好的承重性,对环境以及交通情况的影响也比较小等等,这些可以很好的满足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对基础施工的要求。在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中,一般采用的是逆作法,就是在基坑的底部如果有很深的软土层,并且施工的深度大于80m,厚度大于1.4m,将墙体进行插入。但是地下连续墙的施工非常复杂,难度比较大,需要的资金也比较多,因此在国内不经常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3排桩支护
所谓排桩支护技术,就是一种利用柱列式间隔分布钢筋混凝土的支护技术,其挡土结构主要是由钻孔灌注完成的。柱列式间隔布置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桩和桩之间形成一定的净距的疏排布置形式,还有一种是桩和桩之间紧密相连的密排布形式。柱列式的灌注桩其刚度非常高,但是必须在桩顶上浇筑一些钢筋混凝土帽以加大桩与桩之间的联系。在早期,由于施工单位的技术部成熟加之对图纸的审核不严格,经常导致排桩支护的施工质量和预期不符合,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就需要施工单位对目前的施工方案以及技术进行改进,以提高工程的质量,满足人们的要求。
2.3电气接地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电气接地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其主体材料一般都是钢筋混凝土,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建筑的电气设备也越来越多,而电气接地技术,可以有效的避免建筑物在雷雨天气受到雷击,而强化对于电气接地技术的管理可以保证建筑物处在比较安全的状态下。
2.4混凝土施工技术
2.4.1原材料技术参数和要求
(1)水泥: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建设时所用到的较多的材料之一就是水泥。根据施工条件的不同对水泥的类型、用量等也有不同的要求。
(2)粗细骨料:粗细骨料要求洁净,级配良好,减少骨料的总表面积和砂粒间的空隙,起到节约水泥和提高混凝土强度目的,但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40mm。有害杂质和针、片状颗粒要少。针、片状颗粒过多,会使混凝土和易性变差,强度降低。还要控制骨料中的含泥量和碱活性检验,严重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3)水:单位体积用水量决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混凝土拌合水不应漂浮明显的油脂、泡沫、颜色和异味。
(4)外加剂:掺量一般≤水泥质量的5%。其中,减水剂能够提高混凝土和易性和强度,起到节约水泥、改善混凝土耐久性作用。
2.4.2投料计量与搅拌
合理的配合比要有精准的计量和均匀的搅拌才能生产出合格的混凝土。搅拌混凝土前,宜将搅拌筒充分润滑,严格执行石子→水泥(粉煤灰同步)→砂子→水→外加剂的投料顺序,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机械搅拌一般不低于2分钟,掺有外加剂时,时间应适当延长。冬期拌制的混凝土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搅拌时间应比常温搅拌时间延长30~60秒,混凝土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度,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度。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浇筑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2.4.3浇筑和振捣
浇筑前应对模板、保护层垫块、支撑、钢筋间距及焊接点、预埋件认真细致检查,清除模板内杂物,环境温度高于35度时宜对金属模板进行洒水降温,但不得留有积水。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易分层振捣,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不再往上冒气泡,表面不再呈现浮浆和沉落时为止。
2.4.4养护技术
在这里重点强调一下混凝土在生产和施工收尾阶段容易忽视的关键控制程序—养护。个别生产企业和管理者把养护环节认为可有可无的工作,生产的预制或现浇的混凝土,放置室外任其风吹雨淋,靠环境湿度和夏季雨水进行养护,或者用水管在混凝土表面象征性浇水湿润。根据水泥水化机理:水泥在28天标准养护(20±2度,湿度95%)强度只能达到水泥水化程度的70%~80%,如混凝土内部达不到水泥后期(主要矿物硅酸二钙和铁铝酸四钙)水化所需的用水量,部分水泥只能充当粉料使用,不仅浪费水泥,且影响混凝土的后期强度,降低耐久性和安全性。所以,笔者认为混凝土的后期覆盖保温保湿养护,是保证混凝土耐久性、安全性和强度的关键控制程序。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必须注意各个生产程序的控制,以确保土木工程质量达到相关标准。
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住宅质量要求的提高,我国也对高层建筑的施工工艺做出比较严格的规范,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是总有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因为有些施工工艺比较复杂,相关人员不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施工,简化施工工艺,导致高层建筑质量没有按照图纸的标准呈现出来。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对高层建筑中土建技术的研究,使施工工艺既能够达到施工的质量标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郝利博.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16,210:166.
[2]蒋凯,王传.基于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6,4307:59+61.
[3]苗培培.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6,12:127.
[4]廖可伦.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研讨[J].建材与装饰,2016,19:47-48.
论文作者:严卫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5
标签:混凝土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土建论文; 水泥论文; 技术论文; 骨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