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摘 要】目的:通过研究分析非语言沟通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从而更深入地掌握非语言沟通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的重要作用,摸索出儿科临床中非语言沟通在护理中的运用技巧,为我国临床的儿童非语言沟通护理探索出有益的经营,不断提高我国儿科临床护理的水平。方法:针对本院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中接受治疗的4000例患儿,分析研究患儿非语言沟通的临床护理运用情况,进一步总结相应的儿童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对患儿家属的跟踪回访及医院的临床观察,通过非语言沟通使患儿的陌生感和害怕的心理恐惧感明显得到降低,进一步增近了医护人员与儿童患儿的亲近感,使得儿童的在院治疗得以顺利进行。患儿的家属对医护人员的非语言沟通所取得的良好效果表示非常满意。结论:通常在我国的儿科的临床医护中,由于儿童尤其是幼儿无法进行语言沟通,这样为儿科的诊治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医护人员只有通过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推断儿童所患的疾病,医护人员通过微笑、眼神等一下肢体动作来贴近患儿,了解患儿的病情从而为儿童患者解除病痛。改善医患关系,进一步提升医疗水平。
【关键词】儿科临床;护理;非语言沟通;运用
一般而言在临床护理中儿科护理是比较困难,要求比较高的一项护理工作[1]。在通常的护理工作中对于成年人来说一般都是通过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而对于不会说话的幼儿来说则无法进行言语的交流,这样就对儿童医护来说增加了诸多不便,无法明了的掌握儿童患者的现实境况,只有通过非语言与儿童进行沟通,利用肢体动作、表情去接近患者,猜摸患儿的情况[2]。根据这现实情况对待儿童患者非语言沟通交流是最重要的,也的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对于儿童患儿来说适当的运用言语和表情也能为医护人员与患者达成较好的沟通效果,从而有效的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1临床资料
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一年中我院儿科收治的4000例患儿,其中,1岁以下的患者650例,1—3岁的患者2350例,3岁以上患者1000例,患儿的住院天数5—21天不等,平均患儿的住院天数为8天。
2方法
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一年期间,儿科护理人员每周都由护士长组织儿科的护理人员进行学习交流,这样可以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也能有效培养医护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通过组织学习可以使护理人员相互学习经验,交流非语言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强化护理人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患者采用不同的沟通交流的方式与方法,从而提高对儿童患者的护理工作。本院为了监督患者的满意度,特意组成一个监督小组,专门负责调查和回访患者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态度,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掌握患者家属对患儿在医院救治期间的满意度。
3护理技巧
3.1分年龄段进行沟通
3.1.1婴儿阶段;由于婴儿身体比较柔软,护理人员在抱婴儿时一定要一只手抱住婴儿的颈部,另一只手则抱住婴儿的臀部,这样才能够把婴儿抱紧同时也不会伤害到婴儿;在言语说话方面,护理人员要细声慢语,语速不要过快,如果过快,声音过大则容易使婴儿受到惊吓,因为婴儿的注意力比较集中,护理人员语速或声音稍有不注意就会伤害到婴儿。护理人员对婴儿的怀抱容易使婴儿的情绪得以平静,这样也有利于婴儿的身心健康。
3.1.2幼儿阶段;幼儿阶段的儿童比较调皮和好动,这是这个年龄段儿童的普遍身心发展的规律,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也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懵懂的思想主见。针对这一特点,护理人员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言语上说一下他们爱听的话,讲一些他们爱听的故事,在生活生经历观察找出儿童的兴趣爱好,投其所好在儿童的心理和生活上都使其得到满意感。在表情上多面带微笑,这样才能更好的拉近护理人员与儿童患者之间的距离,使患者信任你,只有当孩子完全信任你之后才能与儿童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从而降低儿童在就诊时的紧张心理。
3.1.3学龄阶段;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在智力方面慢慢趋于启蒙,有了一定的辨别和思考能力,通常与同学接触较多,同时与同学之间有了一定的感情,因为经常在一起玩,在一起上课,久而久之就融入进了一个大的环境,而在上学之前自己是一个“天王老子”天不怕地不怕,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要听他的话,但自从进入学校之后,他们会发现很多时候自己的威望没有在家里那么大,慢慢就会融入到新的大团体,为此当他们生病住院后发现没有自己好朋友的相伴,没有了小朋友他们就会感觉很孤寂。在这个时候护理人员就要给儿童营造一个学习的环境,与儿童进行交流沟通,成为儿童的新朋友,多倾听儿童的心声,给予儿童更多的言语上的鼓励和支持,这样就能够降低儿童心理紧张感,减轻儿童的压力。
3.2儿童护理过程中的非语言沟通方法
3.2.1微笑常挂脸上
一个人的面部表情能够从侧面偷窥出此人的心情状况[3],人的面部表情对人的感染力是极强的,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给人第一印象就是人的面部表情,护理人员面部表情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患者的心情,患者的心情会跟随护理人员的表情而相应的改变[4]。微笑是最好的展现一个人的愉快心情,给人一个轻松而亲近的感觉,护理人员面带微笑可以使患者的心情及其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缓解患者在心理上的紧张,也会让患者感觉到安全感和信任感。为此,微笑是护理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3.2.2目光和善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眉目传情等都是说明眼睛的威力是不可小觑的[5]。俗话说眼睛是不会骗人的,通过人的目光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人与人之间的目光接触是非言语沟通的重要途径。为此护理人员在和患者交流时一定要目光注视对方,充满和善的目光可以让患者感受到你的存在同时也能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注,这样将有效使患者产生亲切感、安全感、存在感。
4结论
在对观察的这4000例儿童患者中通过非语言沟通后,儿童患者的紧张情绪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心理上的包袱也减轻了许多,患者及其患者的家属对这样的护理都表示满意,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关系也得到了高度的好评。监督组对患者及其患者的跟踪调查和回访调查显示,满意度都达到了95%以上。
5讨论
在通常人们对儿科的评价是“哑科”,一般患病的儿童年龄都比较小,自理能力和反映能力都还没有完全发育完全,对语言的沟通能力也相对较差,甚至有些儿童发音不标准,这样给护理人员在交流上带了诸多的不便,为此,护理人员与儿童在言语交流上困难明显增大。护理人员通过适当的非言语的沟通如面带微笑、言语维和、目光亲切注视患者,这样可以使患者及其家属产生一种安全感和亲切感,从而降低患者的心理上的紧张情绪。
综上所述,非语言沟通在儿科临床护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儿科的护理过程中掌握非言语沟通的技巧能更好的拉近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发挥非言语交流在儿科护理中的信息传递功能,展现非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优势特点和其独具的魅力。为我国的儿科护理提供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陈志军.非语言沟通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J].大家健康;2015(09).
[2]许逢非.非语言沟通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J]. 医疗装备;2014(02).
[3]王丹. 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6(03).
[4]张小平. 儿科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2016(21).
[5]靖维维,赵丹. 浅析儿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及对策[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4).
论文作者:谢小淑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3
标签:患者论文; 儿童论文; 儿科论文; 语言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患儿论文; 婴儿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