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四川广元 628000)
【摘要】目的探讨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对于焦虑症失眠症状的疗效。方法通过在院内张贴海报,睡眠中心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招募有失眠症状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治疗组接受CBT-I治疗,对照组接受失眠相关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16例与对照组17例完成研究。治疗组接受CBT-I干预后的失眠严重程度量表(I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接受干预后的睡眠效率与深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干预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T-I既能明显改善焦虑症患者的失眠症状,也能改善其焦虑症状。
【关键词】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失眠;焦虑症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8-0010-01
引言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失眠、焦虑。失眠症是在睡眠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入睡困难、睡眠不能维持、早醒、白天功能受损的一种临床疾病。专门针对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treatmentforinsomnia,CBT-I)是失眠治疗的常见手段之一,其对于单纯性失眠的疗效十分明确,短期与催眠药相当,长期则更优,且疗效能在治疗停止后持续半年,但对于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与焦虑症共病的失眠是否有效,目前尚无定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通过张贴海报的形式纳入36名受试者。纳入标准:年龄18~60周岁,性别不限,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上;符合ICD-10“广泛性焦虑障碍”临床诊断标准;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评分≥15分;患者必须了解本研究的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广泛性焦虑症”之外的其他精神疾病;伴有不稳定的躯体疾病;伴有昼夜节律障碍、异态睡眠、发作性睡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等原发性失眠疾病;研究时正在服用褪黑素受体激动剂、抗精神病药、抗组胺药、肌肉松弛药、镇静类抗抑郁药等对睡眠有影响的药物。本研究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每位受试者均签署了相关知情同意书。3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8例。本研究进行过程中,有3例患者无法耐受而退出,其中2例无法坚持使用刺激控制和睡眠限制,1例无法接受反复的多导睡眠监测,故而有33例患者完成研究,治疗组16例,对照组17例。其中男16例,女17例,平均年龄(47.8±12.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睡眠卫生教育旨在帮助失眠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合理、规律安排工作、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以此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如:①睡前6小时避免喝咖啡、饮酒及饮浓茶等能引起精神兴奋的饮品及避免打麻将、玩扑克、玩游戏、看小说等易引起兴奋的活动;②睡前进食量适中,避免大量摄入过多液体及食物;③每天坚持规律的体育锻炼,但睡前避免剧烈运动;④白天避免长时间卧床或小睡,午睡不宜超过半小时;⑤保持睡眠环境舒适、安静、整洁及适宜的温度及光线。有研究表明,很多慢性失眠患者通过睡眠卫生教育及指导,失眠现象可以得到改善或缓解。睡眠卫生教育应贯穿整个失眠治疗的始终,且需与其他心理行为治疗方法同时运用。(2)放松治疗:失眠患者因为对睡眠过度担忧而在睡眠时表现出过度警觉、紧张的情绪,而这些情绪有可能导致患者难以入睡或夜间频繁觉醒。而放松治疗的目的就是让失眠患者身心放松、降低其肌肉紧张度,缓解其睡眠时紧张、过度警觉性,从而促进患者入睡,减少夜间觉醒次数,提高睡眠质量。具体为:睡前1小时左右可进行一些放松活动,如做瑜伽、深呼吸、听放松的音乐等,使自己从一整天的压力中慢慢放松下来;专业人士可以指导患者学习渐进式肌肉放松、指导式想象、冥想等压力释放及放松的相关技能。Salin发现通过渐进性放松训练或其他办法降低患者上床后的焦虑水平,可以提高患者对入睡潜伏期和总睡眠时间的估计准确性,并使患者感到睡眠得到明显改善,尽管夜间EEG记录的总睡眠时间并无明显改善。通过长时间放松治疗,患者会慢慢变成一种习惯,从而能持续性改善睡眠质量。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2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2组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3讨论
CBTI是一种成熟的失眠症的治疗方法,通过纠正患者对失眠的不良认知和行为,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感受。其方法包括睡眠限制、刺激控制、放松治疗等。目前CBTI是多个失眠症治疗指南一线推荐的治疗方法。在本研究中,相对远期疗效正念治疗与CBTI相当,说明正念治疗对失眠症治疗是有效的。关于CBT-I减轻焦虑症的机制目前尚无研究涉及,但有可能与心理治疗的作用机制有关。任何流派心理治疗起作用的基础,均是首先通过与治疗师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然后将内心的痛苦宣泄出来,并将出问题的场景进行复述,失眠认知行为治疗也是在此基础上通过进行针对失眠的各种行为治疗,矫正关于失眠的错误信念并进行关于睡眠的健康教育而起作用的。在这种人与人的交流过程中,患者得到了尊重和关怀,其焦虑症状自然会有所缓解,即使这种方法只针对失眠而忽略其焦虑症状。到目前为止,鲜有研究探讨CBT-I对于失眠共病焦虑症的疗效,本研究提示其既可以改善失眠症状,也可以缓解焦虑症本身,故而对于该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当然,该疗法的推广需要大量有经验的心理治疗师作为基础,而这是我国目前有所欠缺的。本研究的不足为样本数量偏小,故而所得结论需要被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另外,由于各种原因,本研究未对该疗法的远期疗效进行评估,故而未能探明该治疗结束后疗效能否维持,这也需要后续的研究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534-540.
[2]心血管疾病合并失眠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7,32(7):9-9.
[3]樊珍,杨红.失眠症的认知-行为治疗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7,(02):108-111.
[4]龚昌海.文拉法辛缓释剂与多赛平临床上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效果分析[J].四川医学,2012,33(4):683-685.
[5]及若菲,黄国平.正念认知疗法治疗失眠的研究现状[J].四川精神卫生,2016,29(2):190-192.
[6]沙中玮,徐建.失眠症的认知行为治疗[J].广西医学,2015,37(8):1145-1147.
[7]郑棒,李曼,王凯路,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在某高校医学生中的信度与效度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8(3):424-428.
论文作者:张俊,许媛美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患者论文; 睡眠论文; 统计学论文; 认知论文; 失眠症论文; 焦虑症论文; 疗效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