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给排水设计与施工论文_张丹峰1,吴和良2

浅析建筑给排水设计与施工论文_张丹峰1,吴和良2

1.身份证号码:33068119890xxxx336;2.身份证号码:5129211964xxxx001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设,如何有效的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我国在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落后于西方的一些国家,因此我国在这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十分重视对经济的发展建设,所以忽视了对能源的挖掘以及进一步的有效利用,因此很多问题随之而来,所以本文重点对这方面的工作展开了研究,希望对今后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减排;措施分析

1 建筑行业给排水设计中应用节能减排措施的重要性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当中,水资源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在建筑设计当时中,有效地节能减排措施,能够使建筑本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显著的提升。我国是人口大国,而水资源更是非常的匮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相较世界平均水平显著偏低,而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措施的应用,能够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实现节约水资源,这也对建筑设计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给排水设计中必须将节能减排工作做好。

1.1 节能减排的应用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

水资源,是我们人类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缺乏水资源会成为较大的障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浪费水资源情况,普遍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当中。所以,在开展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时,应注意节能减排,它不仅可以节约用水,

而且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 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非常迅速,在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人们对于生活质量以及生活品质也越来越重视。我国水资源相对来说是比较贫乏的,若能够在建筑设计施工当中,将给水排水设计好,既能够有效地降低水资源的消耗,使水资源的利用率顯著提升,还能够使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1.3 更好地进行环境保护。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当中,如果以节约能源为重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污染物排放有效降低,使人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好,还能够使建筑行业对于环境的压力有效降低,使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得以实现。

2.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

2.1 控制水压,保护给水配件

要想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首先应该对水压加以有效的控制,这样可以起到保护给水配件的作用,在给水系统应用的过程中,一旦水压超过了规定的标准,那么就会产生冲压出流的现象,要想对的这一问题进行控制,那么一是要将供水压力进行初步的确定,使其保证处于合理的范围以内,这样就可以起到预防性的工作。二是需要适当的进行减压,三是要在特定的位置上安装减压阀,对水流量加以合理的控制。在我国当前的给排水设计过程中,供水管道渗漏的现象是主要存在的问题,因为材料的选择不当或者是没有使用合适的施工工艺,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

就需要采取更加合适的施工工艺,并且制定出完整的方案,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将管道渗漏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2.2 合理选择二次供水设备

目前,变频调速供水和气压灌供水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城市建筑给排水中。其中变频调速设备是利用变频器改变水泵两端的供电频率,实现对电机的循环软启动和无极调速。根据系统的运行特点合理选择供水设备,对节能减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在进行设备选择时必须考虑用水低谷情况下设备的工作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热水供应以及新能源的充分利用

在对建筑给排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热水供应的问题加以充分的考虑,这样水资源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避免浪费现象的出现。在供水的过程中,应该保证在满足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尽量的不使用热水,并且应用保温性能较好的材料,对新型的节能产品进行开发。将太阳能应用在热水供应系统中,这一能源的好处在于可以实现自身加热,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还可以全年进行使用,不会受到时间的影响,但是需要注意的情况是如果要在寒冷的地区使用,那么应该做好保暖的措施。设计热水供应系统主要考虑一下几点因素:(1)尽可能采用同程式设计,防止水流的短路造成供应水温不均。(2)部分用水点离供水设备较远且分散的情况下,宜采用局部加热法,以降低热水在传输过程中造成能量的浪费。(3)要保证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内冷热水压一致,并做好适当控制措施,防止热水超压造成能量浪费。(4)热水在经过换热器时会降低水流速度,而且损失较冷水大,因此在选择热水管时,要适当选择较理论值大的管道,并保证供水系统在调节阀门处出水压力相同,降低对阀门的损耗,节约能量。

2.4 充分开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雨水的蓄积

一般情况下,我们将建筑中的生活用水、雨水以及冷却水经过处理后作为杂物水供建筑物内使用,这些工程设施主要完成水资源的收集、存储以及处理工作。据数据资料显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能为居住区节省 35%左右的用水量,为商住区节约 70%用水量,这一设备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建筑物排水处理不仅要求运行管理方便,更要求水质处理效果稳定,并且在经济上还有一定的优势。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不断研发新工艺、推广新技术。雨水的蓄积主要包括蓄存与再利用。开发雨水资源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更有利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再次利用。自上世纪 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已经开始相继研究、利用雨水资源,经过处理可用于清晰车辆、冲洗厕所、喷洒街道等,或作为河道的补充水。但雨水的蓄积并不适合于每个地区,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蓄积措施。

3.防治二次供水污染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建筑为了保证整幢楼的供水水压,会在给排水设计中增加二次供水设计,主要包括供水设备设计、储水设备设计等。而这些设备加大了供水资源的污染。在设计供水方案时,要尽可能的考虑多方面因素,减少中间储水环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直接从市政供水管中向建筑供水设备中供水。

3.1 水箱

在很多城市建筑设计中设有储水池,水箱中水质污染源主要有:附体、本体以及停留时间。传统建筑水箱是由钢筋混凝土堆砌而成,其表面粗糙并且极易滋生细菌、微生物、青苔;而钢制水箱极易生锈。建议采用不锈钢或玻璃钢代替传统钢板水箱,必要时在水箱内加内衬。另外,水箱密封不严也会造成水质的二次污染。水箱中水质超过 24 小时之后会严重恶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呵呵,将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单独设立。

3.2 管材

自来水水质大多可以腐蚀金属管道,进而导致自来水中氯离子减少,矿物质元素(如铁、锌、锰等)以及溶解性固体,细菌数目明显增多。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明确规定:禁止使用镀锌钢管输送生活用水,加大新型材料合成管道的使用如聚丙烯管、铝塑管、聚氯乙烯给水管、纳米聚丙烯管、交联聚乙烯管等,以避免在输送过程中污染水资源。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如何实现节能减排这一目标展开了论述,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得到有效的预防,为实现我国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巍.浅谈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J].科学与财富,2013(1):205-205.

[2]杨士伟,刘立.浅析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措施[J].四川建筑,2011,5:l29.

[3]苏剑慧.试论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3(21).

论文作者:张丹峰1,吴和良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给排水设计与施工论文_张丹峰1,吴和良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