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信仰教育论文_任秀洁

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信仰教育论文_任秀洁

任秀洁

潍坊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61

摘要: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的联系日渐紧密,彼此间的文化交流也更加频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大学生是中国梦的实施者,也是建设祖国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当前的环境下,必须要更加关注这一群体的健康发展,借助信仰教育的途径,来达到思想引导的目的。本文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探讨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信仰教育实施路径。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信仰教育;实施路径

1前言

信仰教育是大学教育中不可轻视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各国文化交流不断深入、新思潮涌现的情况下,高校必须重视做好这方面的教育,以保证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前环境下,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信仰教育也要注意调整方法,确定可行的实施方案。

2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信仰教育

2.1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

影响信仰教育实施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其中,前者主要指的是国际环境因素及社会转型因素,而后者则主要是指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及学生个人因素。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一、宏观因素方面,西方文化涌入导致价值观发生冲突,比如,以肯德基为代表的速食文化,使得不少大学生的用餐习惯和饮食倾向受到影响;另外,以韩剧为代表的影视文化,也在持续影响着大学生的恋爱观和婚姻观。我国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与文化冲突、网络舆论难以控制也会造成大学生信仰的改变。二、微观因素。首先,学校风气、校园文化等均会影响学生心理,进而影响其信仰;其次,家庭教育中父母倡导的价值取向,对学生信仰影响深远;最后,大学生的认知偏差、立场不够坚定等情况,也间接影响信仰教育的成效。要想实现有效的信仰教育,就必须关注以上影响因素,并以此为立足点,寻求合理的信仰教育路径。

2.2教育原则

信仰教育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秉持科学的教育原则。考虑到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和我国的社会环境,本文认为高校在进行信仰教育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下述两项基本原则,以保障信仰教育方向的正确性。首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根本,正视多元文化的影响力。信仰决定着人的处世态度和是非观,所以,在当前的局势下,信仰教育必须关注多元文化对学生思想的影响,防止反动文化及极端信仰侵害学生。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应借助思政教育类课程,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信仰。其次,以民族精神为根本,理性对待外来文化。文化交流伴随着经济交流不断深入,西方文化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西方文化中不乏一些值得借鉴的先进理念,但同时其中也存在一些极端思潮和不和谐的声音。所以,在信仰教育中,必须理性对待外来文化,关键是教会学生如何鉴别先进文化和抵制不良文化。针对当代大学生展开的信仰教育,必须关注他们的年龄与心理特点,立足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信仰。

2.3实施路径

2.3.1确定科学的教育主线

对于中国的当代大学生来讲,多元文化是他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而在其信仰形成的过程中不仅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还需要考虑外来文化的冲击。 因而,当前的信仰教育中,必须明确两点,首先,一元革命意识形态灌输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信仰教育需要考虑由此导致的现实问题,其次,信仰教育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因此,在信仰教育中,如何科学把握一元主导与多元取向的关系就成了关键。严格来说,二者之间并非是矛盾关系,也不存在原则冲突,因此,信仰教育中必须将二者统一起来,在一元主导的前提下,处理好多元取向与其的关系。多元取向属于一个相对概念,但需要明确的是,多元并不等同于随便,更不是盲从。大学生可以说是国家的希望,如果这一群体出现信仰危机,那么影响的将是祖国的未来。因而,对其进行的信仰教育,首要要求就是保证一元主导。结合目前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及信仰调查的相关情况来看,不少学生均存在缺失主导信仰的问题,这种情况应引起信仰教育实施者的重视。我国伟大的革命家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与革命者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正是这种坚持为革命胜利提供了精神动力。所以,在当前的信仰教育中,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地位,坚定信仰和政治立场,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使其确立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科学信仰。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也是当今大学生的一大特色,在信仰教育中可以适当兼顾,但需要确保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前提。也就是说,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对于多样性应坚持包容态度,但是必须强调的是,此种包容需以价值目标统一为前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2保证信仰教育内容与现实要求同步

信仰教育是否有效,与教育内容是否足够有针对性有关。人的信仰可以看作是一种情感,但此种情感具有一定的理性特征,其以认同观点为前提,以敬仰为表现形式,也就是说,信仰教育的第一项任务是确保大学生认同观点,只有其真正同意这种观点,信仰才有可能形成。所以,填鸭法在信仰教育中明显是不适用的,其会将信仰教育变成老生常谈,引起反感。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讲,建议信仰教育采用渗透法。信仰教育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因而,出于保证有效教育的考虑,教学内容必须保证具有针对性,且与现实要求同步。

具体来讲,信仰教育的内容应满足下述条件:首先,信仰教育要与学生心理相适应。信仰形成的前提是发自内心的认同,因而,信仰教育内容必须要能够使学生信服。此项要求属于信仰教育中最基本的原则,但由于以往教育中没有将学生需要与社会要求结合起来,导致信仰教育脱离现实。当前阶段应注意从以往教育中吸取教训,主动了解学生关心的话题和想法,拉近信仰教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强化信仰的魅力,使学生愿意去践行教育要求。衡量信仰教育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看其能否获得学生的情感认同。也只有学生真正认可教育内容,信仰才有可能形成。因而,情感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关注个体需要,确保教育内容与学生心理相适应。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吸引其注意力,以改善教育成效。其次,信仰教育要与现实相适应。信仰教育不可能一步到位,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层次性,即生活信仰层次、道德信仰层次及政治信仰层次。针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的信仰教育,应以学生特点为依据,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尽量做到整体与个体兼顾。在教育过程中,为了保证教育深度,最好采取分层进行的方式,按照不同类别的需要展开。教育过程中,应对学生理想进行引导,保证大学生群体理想的统一性,同时,还要关注其中的先进分子,使共产主义成为他们的共同信仰,这就要求信仰教育实施中,需在保证广泛性的前提下,尽量兼顾先进性。另外,出于保证效率的考虑,信仰教育也要注意以问题为导向,确保教育在明确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展开。此举有利于实现个性教育,是信仰教育成效的保障。最后,信仰教育要与时代要求相吻合。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在对其进行信仰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强调时代主题,做到与时代发展同步,尤其是在经济一体趋势明显、技术持续进步的当今,信仰教育中必须要关注传播媒介出现的变化,并尊重多元价值取向并存这一现实。与时代同步主要是针对教育内容而言,在实施中需要保证内容符合当前形势。在具体实施中,教育者可以借助社会热点问题及时事新闻,来帮助学生把握政治方向、塑造信仰。网络的兴起给信仰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师生的信息差距在不断减小,这一点其实对教育是比较有利的,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但同时,这种情况带来的影响也同样值得关注,比如,大学生对于网络有着很强的依赖性,网络是其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其对于网上信息的了解程度经常是大于教师的。在此种情况下,如果教师没有时时关注新信息,就会造成信仰教育内容滞后,不利于学生信仰的形成。

2.3.3丰富信仰教育的开展形式

信仰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活动,其展开形式与学生的接受程度有着密切关联,一般来说,教育形式越新颖,越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对此,本文建议注意下述几项问题:首先,做好宣传。大学生思想相对比较开放,也更容易接受各种新思想和新事物,对于外来文化大多比较感兴趣,也正是因为此项原因,大学生的信仰才更容易受到影响。为了避免消极文化侵蚀大学生的思想,在信仰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宣传工作,强调主流文化的地位不可动摇。在信仰教育中,应理性对待外来文化,注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促进文化的健康发展。在进行宣传的过程中,可尝试以开展文化活动的形式,将信仰教育融入到各项活动中,使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接受渗透式教育。其次,重视新媒体及网络平台的合理利用。大学生普遍对网络比较感兴趣,因此,信仰教育也可以尝试通过网络渠道开展,利用各种社交网站或者校园论坛,来引起学生关注。比如,很多大学生都开通了新浪微博,刷微博、看热门话题已经成为了其生活的一部分,因而,信仰教育可以尝试利用微博平台来开展。此举有利于教育阵地的扩展,是教育创新的表现。考虑到大学生对于互动比较感兴趣,信仰教育也可以尝试接受学生意见、收集反馈信息,以不断改进教育形式。网络包罗万象,所以其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负面信息,这一点在信仰教育中应引起注意。

3结语

总体而言,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肩负着祖国发展的希望,所以,对这个群体实施有效的信仰教育,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共产主义信仰,是中国梦实现的保障。信仰教育的开展,需要结合各高校实际,充分发挥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能动性,并在反思不足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开展形式。

参考文献:

[1]熊英.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合理性探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06):1200-1205.

[2]张先梅.高职院校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前提性问题思考[J].世纪桥,2015,(11):37-38.

[3]汪秀云,陈斌,杨丽.“90后”大学生信仰教育问卷调查分析[J].湘潮:理论版,2012,(02):65-66.

基金项目:潍坊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软科学部分)课题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2015RKX009】

作者简介:任秀洁,女,硕士,潍坊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论文作者:任秀洁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  ;  ;  ;  ;  ;  ;  ;  

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信仰教育论文_任秀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