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论文_郭良

供电企业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论文_郭良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通化供电公司 吉林通化 13400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力需求也随之增长,对供电安全性与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电企业输、变、配电专业一体化管理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并且能够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本文通过对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概述的研究,分析了供电企业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的实践意义,探讨了供电企业实施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的有效策略,以期为供电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字:供电企业;运维管理;一体化;概述;实践意义;有效策略

前言:随着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给电力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能生产效率,对于电能需求问题得到了缓解,但与此同时,由于供电企业管理问题,影响供电企业的效益,还给电力长期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境。供电企业实施输、变、配电专业一体化管理已然成为当前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以及工作效率,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经济效益,为生产与生活中用电提供可靠的保障。

1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概述

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是当前较为先进且成效较为明显的管理模式,是对传统电力系统中独立分开管理的输配电、变电运检、营配有机整合,建立运行和维修一体化体系,规范输电、变电、配电现场操作,针对供电设备的运行、巡视、检修、维护统一管理[1],使三者叠加取得翻倍的成效,更大程度地提升管理效率。在生产精益化的大背景下,供电企业更应实施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解决供电弊端以及管理困境,提升整体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供电质量与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当前大规划、大建设、大生产、大检修、大营销体系下,供电企业要想实现大发展,就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实施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维护供电设备的正常稳定、安全的运行。在“互联网+电力”的前提下,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供电全部环节的智能化、信息化,降低线损给供电企业带来的损失,提升市场竞争力,为电力的长期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2供电企业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的实践意义

2.1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社会飞速发展不仅使得用电量的需求增长,还对供电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服务水平并实现管理的精益化、一体化、专业化、现代化,供电企业输、变、配电一体化运维管理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这一需求,实现了资源配置的合理化、组织管理的扁平化、运维技术的专业化、业务流程的规范化,促进了供电企业管理向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大步迈进。供电企业输、变、配电一体化运维管理,更有效地保障了供电运行的稳定与安全性,延长了供电设备的运行寿命,为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2.2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供电企业输、变、配电一体化运维管理,取得了“1+1+1>3”[2]的经济效益,提升了综合竞争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供电企业输、变、配电一体化运维管理,缩短了供电故障维修时间,节约了企业的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这样高效的声场管理模式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2.3提升了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

供电企业输、变、配电一体化运维管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供电各个环节的检修与维护,利于发展集约化管理模式,明确相关的管理责任,更利于现场维修管理,提升了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保证从电厂到终端用户整个过程中所有节点之间的信息和电能的双向流动,有利于运维一体化管理综合人才的培养,杜绝了资源的浪费,更对线路故障排除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供电企业实施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有效策略

3.1 建立并完善智能电网模型

现有的电网模型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固定的运行模式,确保了电能的供应,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稳定的保障,智能电网模型就是一个生态系统,通过内部和外部关系并对其采取相应反馈的电网系统[3],它有效地解决了供需平衡问题,提高了管理效率,加快能源资源的流动性。因此,在供电企业输、变、配电一体化运维管理中,加快建立并完善智能电网模型,使供电系统实现完全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供电设备生命周期的管理,为电力生产指挥提供决策支持。

3.2 建立高标准的管理队伍

增强设备操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不仅仅是在专业技能上的提高,职业道德建设更要加强。供电企业要完善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体系,不仅要聘请专家学者进行内部培训,还要鼓励相关工作人员外出学习,增长见识,带动企业内部其他员工向前发展,与此同时,设备操作人员也要利用计算机网络的自我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为电力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利用供电企业输、变、配电一体化运维管理来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与技术能力,加强引进以及选聘人才,建立高标准的队伍,提高综合管理能力与工作效率。

3.3 运检管控要科学合理且专业化

在运检过程中,抓好设备管理力度,对出现故障的设备按等级进行保修或者直接替换,降低供电设备正常运行的安全风险系数,定期对供电设备进行维护、排查、评估,一旦存在一定的故障隐患,就要及时制定抢修措施,延长供电设备的运行周期[4]。规范供电运检现场管理,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标准化作业,对整个操作流程都要严加管理,建立相关的监督检查部门,明确部门履行的职责,对一切违规操作进行严厉处罚,为供电现场工作的开展营造安全稳定的运检环境;开展现场工作之前要做足准备,制定精确的实施方案,科学合理地落实任务,能用设备完成的尽量减少人力的参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案,确保现场工作的安全与效率。维护正常供电运行秩序,针对各部门的巡检工作严相互联动起来,尽量缩短维护时间,简化工作流程,在巡检过程中,应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将故障隐患扼杀在萌芽中,必须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停电措施给用户带来的损失。

3.4强化安全管理意识,普及安全知识教育

在进行供电运行巡检以及检修、维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必须要落到实处,不要走形式,这是减少安全隐患的重要保证。有些单位往往忽略这些措施,认为这些措施对实际管理工作的作用不强,不落实到实处,一旦发生事故,不仅延误维修时间,导致人员损伤,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供电企业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在主要活动区粘贴安全知识宣传海报,开展一些安全知识教育讲座以及安全活动,让他们从意识形态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影响,规范技术人员操作行为,从根源上消除安全隐患。

结束语:供电企业在传统的管理中,人力、物力、技术得不到合理的配置,处理一处小问题要几个部门相互协调完成,不仅效率低下,维修成本非常高,于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严重脱轨。供电企业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是以延长供电设备生命周期以及维护供电稳定性为根本,以管理创新与转型为手段,以高标准的技术与人才为保障,不断优化管理结构、调整业务服务规范、协调好各种关系、统筹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供电企业的生态、管理、社会、经济效益相统一,供电企业应积极实施并落实下去。

参考文献:

[1]沈睿,代小燕. 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的讨论[J]. 通信电源技术,2017,34(01):134-135.

[2]张常青. 供电企业如何加强配电运行管理分析[J]. 通讯世界,2017,(05):159-160.

[3]常俊祥,李竣业. 甘肃省新上划县供电企业管理提升的探索与实践[J]. 农电管理,2016,(05):23-26.

[4]许振飞,许崇志,张梅,姜晓涛. 县级供电公司信息通信一体化管理[J]. 低碳世界,2016,(28):131-132.

论文作者:郭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  ;  ;  ;  ;  ;  ;  ;  

供电企业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论文_郭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