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李兆基中学 528000
摘 要:问题教学法作为课堂组织的一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到学科的价值和魅力;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让学生基于问题情境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但问题教学法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泛问题化现象,比如很多课堂问题琐碎,关联性不强,有效性问题太少等。笔者尝试用核心问题教学法来组织课堂。所谓的核心问题教学法,就是在课堂上用一两个核心问题作为课堂的主要突破点,学生解决了这一两个核心问题,课堂的重难点也相应得到解决。
关键词:泛问题教学法 核心问题教学法 核心问题 小组合作
一、核心问题教学法的提出
问题教学法作为课堂组织的一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到学科的价值和魅力;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让学生基于问题情境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但问题教学法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泛问题化现象,比如很多课堂问题琐碎,关联性不强,有效性问题太少等。这需要执教老师能高屋建瓴,在很多无效问题中剔芜存真,探骊得珠,以核心有效问题引领课堂教学,营造有机深入的课堂教学生态。在近些年的教学中,笔者尝试用核心问题教学法来组织课堂。就是在课堂上用一两个核心问题作为课堂的主要突破点,学生解决了这一两个核心问题,对文章的核心内容也就理解了,课堂的重难点也相应地解决了。下面以《巩乃斯的马》等几篇课文为例来阐释核心问题教学法的运用。
二、核心问题教学法案例分析
《巩乃斯的马》是一篇很长的散文,学生要理解这样一篇饱含作者感情的文章不容易。于是如何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文章之美,感受文章之美,便成了关键所在。
我们先来看看教材课后的练习题:
练习一:思考一下,作者在文章中仅仅写马吗?他还在表现什么?
练习二:找出课文中对马的描写,指出哪些是细节描写,哪些是白描,各有什么特点。
练习三:除了描写,课文里还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马?这些手法和描写在表现上有什么不同?
纵观这几个问题,发现设计得很一般,第二、第三个问题只涉及文章的表现手法,不涉及内容;第一个问题对理解文章内容有一定启发性,但问题又过于笼统,表达也不够清晰,很难引起学生对文章深层次的思考。这样看来,设计一些能深入挖掘但提问方式又很接地气、能启发学生思考、进而激发学生探究文章的欲望、最终感受文章之美的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
对于《巩乃斯的马》这么优秀的散文,文章长,背后的内涵又很丰富,如果提的问题太琐碎,学生很容易陷入对文章皮毛的分析而无法深入把握文章的主旨。于是我问学生,文章标题是《巩乃斯的马》,那由标题自然就会想到哪些问题?学生七嘴八舌:作者为什么要写巩乃斯这个地方的马?是喜欢还是讨厌?巩乃斯的马跟别的地方的马有什么不一样吗?巩乃斯的马给了作者怎样的人生启示?
于是我把学生的问题归纳成了一个核心问题:作者为什么如此偏爱巩乃斯的马?整堂课的任务就解决这个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需要思考以下两个小问题:
问题一:标题是“巩乃斯的马”,文章哪几段是写“巩乃斯的马”,其他段落写的内容跟巩乃斯的马有什么关系,可不可以删除?
问题二:主体段“巩乃斯的马”写了哪几件跟马相关的事?每一件事中马的特点是怎样的?“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可以快速处理,而第二个问题是课堂的核心所在,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描述巩乃斯马的几个画面,主要探究其中所传达出的马的特点和“我”的感悟,以及探讨为什么“我”会产生如此强烈的感情。全班6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取其中一个画面研讨,然后派小组代表上台展示。
学生分析完几个巩乃斯的马的画面,也就对课堂上的核心问题迎刃而解了,作者为什么如此偏爱巩乃斯的马,因为它们身上体现的自由、公平、能驾驭自己的命运、不受羁绊的蓬勃的生命力恰恰是作者所向往的。这与作者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那是一九七零年,我在一个农场接受‘再教育’,第一次触摸到了冷酷、丑恶、冰凉的生活实体。不正常的政治气息像潮闷险恶的黑云一样压在头顶上,使人压抑到不能忍受的地步。强度的体力劳动并不能打击我对生活的热爱,精神上的压抑却有可能摧毁我的信念。”作者写马,其实寄予的是自己的人格理想和社会理想。这是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手法。
一节课下来,问题很集中,又能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但要解决问题,又必须回到文本去思考,用小问题去分解大问题,但小问题又是在大问题的统领下展开,学生的思维就不会出现碎片化和零散化,也更有利于学生分组讨论、展示。一篇三千五百多字的文章,一节课即可完成鉴赏,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又比如在对《鸿门宴》一文的处理上,传统的方式是字词疏通、情节梳理以及人物形象分析。这种处理未尝不可,但还是缺少了深度以及导致文本解读零碎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学生自学疏通字词后,笔者对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楚汉之争的结局是刘邦获胜而项羽失败,可是从鸿门宴一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项羽的实力远在刘邦之上,为什么最后的结局却出现了逆转,你从课文当中归纳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学生围绕着这个核心问题探讨。在分析讨论后就渐渐明晰,性格原因、团队原因、环境因素等都有影响,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项羽本身的性格缺陷以及缺乏政治远见。学生在项羽与刘邦的对比包括团队对比中更深刻地明白“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的内涵。
又如学习《失街亭》一文,为避免问题的表层化及碎片化,笔者在课堂上也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问题一:历史上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例子很多,为什么项羽破釜沉舟能成功,而马谡却痛失街亭?
问题二:同立军令状,马谡失守街亭,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为何前者被赦,后者被斩?
这两个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探究的触角不仅只是文本本身,还延伸到课外,小组分工合作,查找资料,讨论交流,最后形成了几点意见:
问题一学生探究结论:
第一,从实战经验来看:马谡只是纸上谈兵:“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而项羽“已杀卿子冠军”,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第二,从声名威望来看:司马懿率重兵包围,马谡“将红旗招动,军将你我相推,无一人敢动。”对手司马懿对马谡的评价是:“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可见马谡在军中名声不佳、缺乏号召力。而项羽此时已是“威震楚国,名闻诸侯”,手下将士愿意与其出生入死。
第三,从战前心理来看: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将士们已经做好背水一战、没有退路的心理准备。而司马懿突袭街亭,令申耽、申仪引两路兵围山,先断了汲水道路,待蜀兵自乱,然后乘势击之。马谡的兵士毫无心理准备,“蜀兵见之,尽皆丧胆,不敢下山”,自然会军心大乱。
第四,从临战策略来看:马谡被包围后军心涣散,无人听其指挥,于是“谡大怒,自杀二将”。阵前斩将,乃兵家大忌,无异于挥刀斩去了自己的左膀右臂。而项羽“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 切断了秦军的运粮道路,抓住其命脉,可谓善于用兵打仗。
问题二学生探究结论:
第一,从二人地位来看:关羽是刘备结义兄弟,而且是刘备手下重要大将,地位重要,不能随意斩杀。马谡虽然是诸葛亮的得力助手,但是刘备在死前曾说过马谡名不副实,不能大用,也就是说马谡并不被刘备看重,诸葛亮用先帝不看重的马谡守街亭,而不用魏延、赵云等名将,现在街亭失守,如果不严厉处置马谡,部下肯定不服。
第二,从众人反应来看:关羽被杀前,玄德曰:“昔吾三人结义时,誓同生死,今云长虽犯法,不忍违却前盟,望权记过,容将功赎罪。”孔明方才饶了。有刘备求情,诸葛亮肯定是要给这个面子。而马谡被斩时只有刚从成都赶来的参军蒋琬高叫:“留人!”与刘备相比,人微言轻。
第三,从战略需要来看:关羽放曹是在赤壁之战之后,孙刘同盟十分不稳,刘备弱小而孙权强大,刘备需要曹操来牵制孙权。这些,刘备集团的高层都心知肚明。派关羽是有意为之。而马谡失街亭时蜀国已经崛起,鼎立局面基本形成,街亭战略位置重要,失街亭对蜀国打击巨大,不杀马谡无以定人心。
第四,从治军策略来看:关羽因为曹操对其的礼遇之恩而放走曹操,不斩关羽,彰蜀军仁义之师的名号。而马谡因狂妄自大、刚愎自用,一意孤行而痛失街亭,斩马谡又可以表现孔明军令如山,不徇私情。
学生思维之广之深大大超出了笔者的预期,这比一大堆琐碎的问题显然更能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进而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
三、核心问题教学法的特征
核心问题教学法的运用,首先在于核心问题的设计。核心问题应该具备几个特征:一是启发性和趣味性。核心问题的提出,会让同学们眼前一亮,产生一探究竟的欲望。二是统领性和发散性。核心问题应该是基于文章的整体把握而提出来的,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跟文章主旨密切相关,而非文章局部的提问。同时学生带着核心问题去研究文章或者课外资料,会产生很多小疑问,而这些疑问最终又都指向核心问题,在核心问题的启示下小疑问的解决更有针对性,解决起来更迅速。三是深入性和延伸性。核心问题的解决,绝不是粗读文章不加思考就可以的,一定要深入挖掘才能让答案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有味,并且可以激发学生通过查找课外资料延伸阅读的兴趣。
四、核心问题教学法的意义
因此,核心问题教学法的运用更考验教师的水平,它需要教师自己首先吃透文本,对文章成竹在胸,才有可能设计出高质量的统领全篇的核心问题;其次要预设课堂学生思维误区,及时引导,尤其有时需要把核心问题分解为有层次有关联的小问题,学生在这些问题的提示下进而回到文本深入挖掘,有时还要跳出文本查找其他相关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无效问题得到有效去除,课堂效率明显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文本解读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明显增强。
参考文献
[1]陈佳民 柯汉琳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21。
[2]陈佳民 柯汉琳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17。
论文作者:李海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核心论文; 教学法论文; 学生论文; 项羽论文; 文章论文; 马谡论文; 街亭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