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北区消化内科 湖南常德 415300)
摘要:目的 观察对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应用分析。方法 将在我院2016年02月-2017年01月收治以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为诊断的患者53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设置为对照组。2017年02月我院开展循证护理干预,运用于2017年02月-2018年01月收治另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7例为循证组。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临床有效率、临床再出血率、出血总量、止血时间、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对照。结果 护理干预后循证组护理干预临床有效率为100%,并发症为91.25%,再出血率为1.75%,而对照组分别为88.68%、78.57%、16.98%,循证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出血总量与止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干预临床有效率,降低临床再出血率,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理想。
关键词:循证护理;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应用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为临床常见危重急症,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其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几率较高,而在出血发生前,患者几乎无感觉症状[1-2]。因此,对于此类患者的护理上需有据可循以保证护理效果。2017年02月我院开展循证护理干预,运用于2017年02月-2018年01月收治另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7例,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在我院2016年02月-2017年01月收治以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为诊断的患者53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设置为对照组,男31例,女22例,病发至就诊时间3.3-17.9h,平均(8.6±1.1)h,年龄37-78岁,平均(47.5±2.7)岁。2017年02月我院开展循证护理干预,运用于2017年02月-2018年01月收治另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7例为循证组,男33例,女24例,病发至就诊时间3.5-18.2h,平均(9.2±1.3)h,年龄38-76岁,平均(48.6±2.9)岁。两组基本资料相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3]:肝硬化上消化到出血诊断明确;可配合护理;临床资料完整;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4]:凝血异常;意识障碍;昏迷;精神障碍患者。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完善生命体征检查,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予补液、急救,协助医生完成深静脉置管,吸氧以改善微循环,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循证组:①完善循证问题:通过文献查阅、护理此类患者经验,整理护理中问题,完善针对性护理措施。②循证依据:根据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结合护理资料,再次循证保证其正确性。③措施: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动态循环监测,将输液量和输液速度调整至完善。做好输血准备对可能发生休克患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拉近护患距离,鼓励家属和患者朋友提供情感支持,降低患者疑虑。完善健康饮食指导,保持大便通畅。
1.3评价标准[5]
①护理干预临床有效率:以呕血、便血的临床表现改善程度判定疗效,其中出血于护理干预后24h止且在住院过程中未有再出血现象为治愈;出血于护理干预后72h止且在住院过程中未有再出血现象为好转。未见改善或者再次出血为无效。总有效=治愈+有效。②临床再出血率:统计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再出血例数,计算再出血率。③出血总量、止血时间:记录患者从入院开始至治疗结束止的出血量,并记录止血时间。④并发症:记录在护理过程中发生并发症例数。⑤护理满意度评分:采取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主要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值分布0-100分,其中分数越高,代表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采用百分比表现,数据相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临床有效率、并发症及再出血率比较
护理干预后循证组护理干预临床有效率为100%,并发症为91.25%,再出血率为1.75%,而对照组分别为88.68%、78.57%、16.98%,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3.讨论
在肝组织产生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为主要表现时,将诊断为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病[6]。虽诱发原因不尽相同,但晚期并发症较为相同,最常见为上消化道食管胃底静脉发生破裂,而引发上消化道出血。以大量呕血和排黑便为主要表现,发病突然且出血量较大[7]。常出现失血性休克及肝昏迷,严重的威胁患者生命健康,需配合良好的护理完成对患者的救治。循证护理为目前临床针对型护理措施,将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循证,进而提供更好的护理[8]。由于上消化道出血不会自止这种特性,在临床治疗时,虽可见临床效果,但仍有可能在患者生活习惯不佳、情绪过于激动时再次出血,进而危及生命[9]。循证护理为通过分析临床护理中可能发生的问题,给予预知性的护理干预,通过查阅文献、临床病例支持的方法,找到循证理论根据,制定相应的循证护理干预,规避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对于患者给予“将心比心”的心理疏导,疏导患者发生的对治疗有不良影响的负性情绪。给予正确的健康知识干预,提高患者健康生活质量,进而提高机体抵抗能力,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本研究中,护理干预后循证组护理干预临床有效率为100%,并发症为91.25%,再出血率为1.75%,而对照组分别为88.68%、78.57%、16.98%,循证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出血总量与止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研究结果与郭莉[10]等研究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对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干预临床有效率,降低临床再出血率,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 刘洪军,马金英.循证护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30(2):230.
[2] 刘颖颖.循证护理在肝硬化患者饮食指导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230-231.
[3] 王伟.循证护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9):217-218.
[4] 张杰.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循证护理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1):196.
[5] 岳媛媛.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D].郑州:郑州大学,2016.
[6] 卢延虹,刘丹.分析循证护理在肝硬化肝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26):151-155.
[7] 张爱玲,王国辉,张睿.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4):127-129.
[8] 高慧男.循证护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2):101-102.
[9] 向艳丽,赛晓丽.分析循证护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情况[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7):205-208.
[10] 郭莉.循证护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系统医学,2017,2(21):146-150.
论文作者:丁小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患者论文; 消化道论文; 肝硬化论文; 并发症论文; 再出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7期论文;